正文

成年人之間的友情、親情與愛情

(2021-03-20 18:49:34) 下一個

成年人的相處,愛情應無,親情、友情也許

? ? ? 前幾天無意中從Youtube看到一視頻,標題是"不要追求愛情”。演講者是一位職場谘詢師,說到品牌的創立,先形成自己的價值觀,然後把自己形成的價值觀推廣出去,最後等待機會與合適的人相連接。人際關係甚或愛情亦是這樣,你去追與求是得不到你想要的東西或人的。?

? ? ? 筆者個人認為從人性方麵看愛情應該是很難長久存在的,真正的愛情基本隻存在於文學作品中:而且都是淒美、壯烈與短暫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從一見鍾情到私定終身再到殉情隻有一五天時間,這五天裏絕對是真正的愛情:雙方同時傾心於對方,雙方同時都願為對方付出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假設他們在一起五十年呢?莎翁真不知會怎樣去寫了。?

這可能也是為什麽著名愛情作品描寫的都是“一瞬間”的故事。
? ? ? 幾十年夫妻雙方的相濡以沫,絕少是僅靠愛情維係的,剛開始也許有點,後來隻會是親情或友情。這還是極少一部分好的夫妻關係,能相互容忍,各自盡自己的責任。絕大多數根本走不了多久,或即便在一起也是終日爭吵不休,或暴力相向,或有一方付出極大的耐心甚至丟棄自己的尊嚴。

人與他自己本人都不一定能始終如一的好好相處,人不停的在背叛自己的初衷,不停地在踐踏自己的尊嚴,破壞自己的身體;更何況與他人相處?

男女雙方初期因化學效應會產生短暫的“幻覺”:這個人怎麽與我如此合拍,真是靈魂伴侶,什麽都那麽一致,這個人如此優秀……時間一長,發現對方好像不是你當初認識的那樣嗎?或是自己都變得麵目全非?你由一個淑女紳士變成了一個市儈的油膩大叔,滿嘴髒話的潑婦,假如對方努力讓自己保持住了初始階段,那雙方關係怎麽可能不變?即便兩個人都沒變,若時間地點變了,當時產生化學反應的所有外在條件已經變了,你怎麽要求雙方關係不變?愛情理論上說隻要有愛這個字,應該是不會變的啊。但是凡人有能力讓時間地點都不變嗎??

? ? ? 現今職場或商場有一流行術語,幹掉你的根本不是因為你對手的強大,而是社會環境變了,人的需求變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亦是如此,不少心靈雞湯總在談論愛能改變一切,人類最重要的品質品德是愛,這恐怕也要成為“毒藥”了。上帝、佛菩薩對人類的愛是可以改變一切的,是永恒的,但人類目前似乎仍不具有這種品質。你若是一廂情願、無私奉獻地“愛”上一個人,恐怕是違背了人類生存的基本法亦即互動互利這一鏈,那麽你估計會被人看不起。不管這個人是不是你的至親,隻要不能以等同的人格尊嚴為前提的關愛,都會是自取其辱。

世人無私愛另一個世人,個人認為隻能發生在父母和他們的孩子之間,一般也隻維持到孩子四五歲左右,一旦孩子有了自己鮮明的個性特征,能跑能跳,能自己做些事情時,父母的愛已經開始有分別心(若有幾個孩子)、企圖心(希望孩子能有些回報)。?

? ? ? 當然每個人因其不同的教育水平、修養、德行高低不同在與人交往中則有不同表現。等到戀愛、結婚、工作,則更是以其各自能力不同在與他人進行著物質、能場、精神上的交換,或者說互幫。絕少看到有人會不包含任何私心的去幫助任何一個你想要或需要幫助的人。

如果雙方同時都喜歡上了對方,隻能說明他們二個確實在許多方麵是等同、等價的,交換、交流起來很少障礙,以後的相處隻要雙方都在以同等步伐進步的話,會很融洽,這算是男女交往中最值得稱讚的一種。

隻是好運往往隻降臨在不到1%的人身上,其他99%的關係仍要經曆種種變更,(看世上諸多情節劇即可知),或還得不斷磨合。?
? ? ? 年輕女孩向往“愛情”估計大多是為了尋求一種被嗬護、被保護、被照顧、被關心、被無條件寵著,自己任性地想做什麽就做什麽的感覺。這多半是看小說、看劇太多,或自己條件太好或太不好,或自小未被家長如此關愛過,所以才幻想這樣的美好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男性對“愛情”的向往比較直接與主動:女孩外表、體型不錯,若女孩傾心於他,多半很容易走到一起。通常年輕人看上一位異性(現在還要加上同性)多半先是外表,再看才能、家庭,而且一般會認為對方也同樣傾心於你。估計大多數人不太會真正對那些從未看上過自己,從未給自己什麽暗示或表示的人去瘋狂追求。當然也有不少男生或女生隻是為了自己心中的“愛”,簡直是喪心病狂地付出,最後得到什麽呢?對方已明確表達了對你的不屑,你仍一廂情願去付出,何苦呢?

最麻煩的是那種不清不楚,或一方為了單純利用對方,不時擺出一些虛假姿態,讓對方誤以為你是有點喜歡或欣賞他/她的;利用者不斷掂量你們之間的付出與獲得,如何讓自己占盡便宜。日子久了,被欺的一方恐怕都分不清感情的真實成分有多少了,這個相當害人。?

? ? ? “愛”這個字,真的讓多少人為之飛蛾撲火,赴湯蹈火,肝腸寸斷,心如刀絞,但不適合就是不適合,雙方不等同進行交換,總會有一方心力交瘁,彈盡糧絕,燃燒殆盡之際。這又是何苦呢?這是高尚情操?自然不是,不過是出於幻覺去行動,到頭來夢醒後一場空。

我個人在這關係中獲得什麽益處嗎?我知道如何去更好地照顧別人?別人有胳膊有腿,需要我照顧?別人腦力智力也在我之上,家境也比我好,人家要我去幫什麽?

回頭還是想想如何把所謂幫別人的力氣用在提升自我上吧:打打坐,想想自己到底具備什麽特長?或去鍛煉一下?去吃頓美食??

? ? ? 已婚之人更是不可“玩火”,“昏”過一次,還讓自己再“昏”一次?看到別人家丈夫/妻子怎麽都那麽英俊/賢惠?人家怎麽這麽通情達理啊?這時若產生什麽靈魂伴侶,紅顏知己的“愛”,已不是幻覺,而是直接走火入魔!

真碰上什麽覺得不錯的人,還不如想想大家如何一起共同致富吧,作為誌同道合的合夥人,按出錢比例給予相應紅利,這樣即便偶爾會產生幻覺,但至少致富產生的錢卻是真實的。?

? ? ? 對那些感覺不到自己被“愛”的丈夫/妻子、父母、已成年的孩子,千萬不要站在道德製高點上去要求你的妻子/丈夫、孩子、父母“愛”你了,去譴責他們缺乏愛心了,還不如談一談相互信任,尊重,欣賞?你若曾經從親密關係中受到過極大傷害,要不遠離,要不原諒,要不斷絕關係,你自己怎麽開心就好!

對那些確確實實沒有盡任何丈夫/妻子、父母、成年孩子義務與責任的至親,你隻有逃離,因為他們不太可能被你改變或感化。對那些不是太離譜的,但仍有傷痛的記憶,你又無法逃離之際,你隻得等時間來慢慢療愈。

寫到這,想提一下“心態”這二個字,這也是目前被濫用的二個有毒之字。比如,某一事情的發生其對人產生的傷害,20%是事情本身,80%是你如何看待這個事情。
但一個思維健全的人會把周圍至親帶給自己的不幸與痛苦看成是上帝的恩賜嗎?估計很少有人能達到“如此”境界吧。

如若是此,那就是此啊!怎麽辦?“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或“人生底事,來往如梭”那麽“又何須抵死,說短論長”?“幸對清風皓月,苔茵展,雲幕高張”!仍是東坡之詞可以慰藉,並一掃胸中塊壘。

用時間來慢慢忘記一切的不快,並同時專注於一件自己非常喜歡做的事情。隻是記住,你不是受製於任何人,你是自由的、自主的,世上沒有任何人是你的“主人“,而被他們奴役;同時你也不是任何人的主人,你自己就隻是你自己的主人。
?
(幫我編輯文章的女孩寫了下麵一段文字,我很認同,這裏抄錄於此:
說個題外話,一年前讀到一個心理谘詢師寫的小說《診療椅上的謊言》,提到“對谘詢師來說,病人的反抗是你最好的回報“。我當時非常困惑,作為治療師你要打開病人的心結,病人一直抗拒交流可不是什麽好事。作者解釋說因為沒有一個完整的人是沒有自己的秘密的,每一個人心裏會有一個不為他人敞開的角落;你作為治療師,目的是讓病人在離開你的引導時也能正常思考行事,成為一個“完整的人”,那你的所作所為就是有意義的。
然後我就跟我一個寫網絡小說朋友聊,我說現在很多人都弄混了“培育“的目的和意義。成長是一個個體逐漸脫離另一個個體的過程。不管是心理治療還是父母帶孩子也好,培育人應該明白,當培育的對象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和行為模式,反抗你的教導,那是最好的回報,說明這個苗子決定獨立成長了。雖然它能不能獨立成長是一回事,但想不想獨立成長是第一步。
但是現在很多人,他們希望把身邊的人抓緊在自己手裏,哪怕那些人壓抑、畸形、變態。就跟非給西瓜套個方形的模子,培育出方形西瓜好賣錢一樣。“隻要我種下去的種子還屬於我,哪怕它不正常、不完整也無所謂。”)筆者:這句話讓人讀後有一種被震到感覺!

? ? ? 不少已成年的孩子一邊接受著父母辛苦勞作給他們的經濟援助,一邊自己還看不慣父母的節儉且大手大腳揮霍著父母的錢?其實孩子長大成人,父母也不欠孩子什麽了,父母不會也不應指望著從孩子處得到什麽經濟回報,那父母怕什麽?

若在孩子幼小時,父母有些不當之舉,給孩子造成傷害,要盡快真誠道歉並請求孩子的原諒,自己以後也不要再犯相同錯誤。成年後的孩子若仍記恨在心,父母這時也做不了什麽,隨其自然,保持距離。也許我以前所做的事對孩子傷害非常深,在我死之前都無法得到孩子的原諒,那也隻能接受這個事實,眼下即便我是乞尾叩頭也換不來孩子的原諒,那何苦呢?餘生把自己過好最要緊。網上有篇文章說“人生在世總有後悔或遺憾的,無悔幾乎不太可能”。

也有不少是父母自個兒過的逍遙自在,即便是已成年的孩子若經濟窘迫,父母是有能力去幫助的,但卻仍不顧不問;或父母自己遊手好閑,平白無故伸手問孩子要贍養費。如果你以前也同樣為孩子付出了你作為父母應盡的義務與責任,孩子是有義務贍養父母,但若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能力,也別怪孩子與你保持距離。?

不管是何種情景,成年人之間的交往最重要的,最公平合理的是相互尊重與信任,並做好自己,過去的你無法改變了,但眼下是可以有選擇的,那麽未來也就有了希望。
2020.7.17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天渝 回複 悄悄話 業力輪報,說得極是.
天渝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你們的評論,仍不知如何對應回複????
zdwmg 回複 悄悄話 寫的不錯!
Brit_英倫97 回複 悄悄話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世間去想明白,永遠是剪不斷理還亂。但如果按照佛家的理論,業力輪報,會一目了然。
因此,東方的古典教義包括佛家和道家的宇宙觀和人生觀,才能透徹人生。世間都在因果輪回中成住壞滅。
鹹說淡說 回複 悄悄話 編輯的很好。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