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bulous_Jason

If there is anything you need, I won't be far away.
正文

寺緣

(2007-02-02 13:44:15) 下一個

昨天忽然想起這些年去過的寺院。逐一的羅列起來,竟然發現亦今

為止,每一段時間都令我記憶猶新。

 

兒時最早光顧的是極樂寺,不記得是哪一年,隻是為了好玩兒,一群同學結伴去逛,印象中隻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和人們爭相投擲硬幣的大香爐。那時一定是農曆的四月初八,正好趕上傳統的廟會,所以才會有如此多的遊客。沒有什麽許願,也沒有什麽虔誠,一切隻是好玩兒。確是最自由也最舒心的日子。

 

1990 年:

少林寺,白馬寺,相國寺:

 

90年正趕上亞運會,暑假的時候坐火車到鄭州的姨奶家,途中在北京呆了三天,沒有多少心情去玩,一心隻是盼著早一點見到姨奶。到了鄭州已是淩晨3點,下了火車卻赫然發現姨奶和大姑在站台等著我,當時的心情真是難以形容。

接下來去了這幾個寺廟。第一個就是少林寺,我是久聞大名。到了山門,青鬆翠柏,果然不同凡響,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佛堂裏的念經和尚裏有一個, 頭上長著一個大瘤,盤腿的姿勢一看就知道有功夫。

想想少林寺還真是名不虛傳。

 

洛陽的白馬寺是在雨中遊看的,沒有記住什麽東西,隻記得雨把我們澆的渾身濕透,互相指著哈哈大笑的樣子。

說到開封的相國寺,不能不說“第一樓”的包子,想象到現在,那可能使我吃過得最好的一餐了。而說到相國寺,也隻是記得那個地下7米的主殿露在地麵的一個簷角罷了。

 

1996 年:

靈隱寺:

此後一下過去了六年,直到96年到浙大讀博士,才又有機會去這樣的地方。第一次去靈隱也隻是為了好玩兒,不過這個時候,人已不像先前那般一心隻是為了玩兒。也是煞有介事的和著眾人,進香跪拜,許願, 而這一切談不上信與不信。

 

1996 10月:

普陀山:

和室友結伴去了普陀山,雲遊了這個中國的四大佛教聖地之一。當然是逢寺必拜,遇佛就磕頭。室友阿山很有意思,堂堂的一個博士,到最後膝蓋都給跪破了。當然我也好不到哪裏去。而最難忘的是在朱家尖的日子,恬靜,舒適,每日裏步行去海邊,吃海鮮。可能人生最悠閑的日子不過如此。

1997 1231日:

靈隱寺:

據隔壁的衛忠說,每年許願最準的時候就是1231號子時。於是我們結伴同去靈隱,到時已是人山人海,寺裏是進不去的,我們沿著山路,到山門前,焚香點蠟,默默許願。那一時刻,我的心是空明的,虔敬的。

 

1998 年初:

極樂寺:

又回到了最初的地方,而此時卻非彼時。極樂寺經過重修,新建了五百羅漢堂。還記得剛一進去,一位俗家弟子便過來對我說,好好找一找,你會發現你自己在其中。於是仔仔細細的端詳起來,不記得是否有找到我自己,隻記得那時的我很安靜。

 

1999 1231日:

碧雲寺:

第二次上香山,卻是第一次到碧雲寺。還記得門前的翠竹,石橋,和自己許的願。我記得自己需了三個願,卻沒有一個是為了自己。也許人生就是這樣,冥冥之中自有天定。

 

想想有一天,我要故地重遊,該是另一番心情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