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塵

旅遊,讀書,扯閑篇
正文

人生就是一場康波

(2019-01-01 19:20:06) 下一個

“周期天王”20大預言,針針見血,看完整個人通透多了

東方財富網、投行大師兄
2017-05-09 14:07

近期,股市個股乏力、債市毫無起色、商品跌跌不休。一行三會大力推進金融去杠杆,再疊加地產調控持續加碼與信貸收縮,市場風險偏好顯著下降,股、債、商“三殺”頻現。無論是美聯儲3月暫緩加息的佳音,還是法國大選暫無黑天鵝的捷報,都無法振奮我們的市場絲毫。外盤一片歡騰,國內冷眼旁觀,而投資者已經焦心如焚...市場究竟怎麽了?底在哪...

近期,股市個股乏力、債市毫無起色、商品跌跌不休。一行三會大力推進金融去杠杆,再疊加地產調控持續加碼與信貸收縮,市場風險偏好顯著下降,股、債、商“三殺”頻現。

無論是美聯儲3月暫緩加息的佳音,還是法國大選暫無黑天鵝的捷報,都無法振奮我們的市場絲毫。外盤一片歡騰,國內冷眼旁觀,而投資者已經焦心如焚...

市場究竟怎麽了?底在哪裏,路又在何方?

此刻,一位大師曾經的話語如再度響起,如雷貫耳:

  • “2017年很難做出絕對收益,A股依然沒有機會,主要還是等待風險釋放後的超跌反彈。

  • 預期第三庫存周期上行將維持在4-6個季度左右,至2017年中期結束。

  • 2017年應該持有現金、黃金。

  • 美元牛市將延續至 2017 年。

  • 在座各位未來十年,注定在簫條中渡過。

  • 2017年中期,三季度之後,我們將看到中國和美國的資產價格全線回落,2019年出現最終低點。”

他就是“周期天王”周金濤,他和神奇的“康波”再度刷屏,成為眾人熱議對象。除上述經典預測,他還闡述了幾大資產築底時期及反彈時刻,及我們的一生有三個成為中產階級的機會!

周金濤是誰?

周金濤,原中信建投首席經濟學家,2016年12月27日因胰腺癌逝世,終年44歲,中國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論研究的開拓者,他讓更多人了解經濟周期和康波,被人們稱為“周天王”以及“尼古拉斯.金濤”。

周金濤有過以下著名預測:

  • 2007年因成功預測次貸危機,即所謂的康波衰退一次衝擊而聲名鵲起;

  • 2013年提出房地產周期拐點;

  • 2015年成功預測全球資產價格動蕩;

  • 2015年11月成功預測中國經濟於2016年一季度觸底,大宗商品出現年度級反彈。

周金濤1.jpg

△周金濤

(2016年新財富最佳策略分析師第五名)

(2008-2012年連續5年新財富策略研究最佳分析師)

我們處於第5次康波

周金濤認為,“周期好比一台精密的定位儀,可以精準定位經濟的任何高點和低點。周期是經濟、技術、社會係統及其社會製度的綜合產物,在周期大係統麵前,幾個宏觀指標的微小變化根本不值一提。”

根據周金濤的觀點,目前我們正處於自1982年開啟的第5次康波之中。

康波是什麽?

康波由前蘇聯經濟學家康德拉季耶夫於1926年正式提出,他在研究英、法、美、德以及世界經濟發展史後認為,發達商品經濟處於50年到60年為一個周期的循環波段之中。

同時,一個康波周期嵌套著多個庫茲涅茨周期和朱格拉周期:

周金濤2.jpg

△經濟周期劃分

另外,康波還可以分為四個小波:

1)  繁榮期(10年):新技術不斷采用,經濟快速發展;

2)  衰退期(10年):經曆商品的牛市以及對經濟的救贖;

3)  蕭條期(10年):經濟發展進入嚴重低迷期;

4)  回升期(20年):孕育著新技術的創新。

目前康波處於什麽階段? 

1991年,經濟進入繁榮期,若將美國繁榮的高點視作頂點,那麽2000年或2004年是康波繁榮的頂點。2004年後,康波已確認了從繁榮向衰退的轉換。

目前,資本主義世界經曆了4個完整的康波周期,現在處於第5波康波,這恰好位於衰退期。衰退期,是康波周期中最複雜的階段,表現為滯脹和通縮的反複出現。

周金濤認為,2014年下半年開始,世界經濟進入康波二次衝擊階段,世界經濟波動增加。

周金濤3.jpg

△我們正處於第5次康波之中  

除了康波,與經濟周期相關的波還有:

image.jpeg

熊彼特的三周期嵌套理論認為,每個康波周期分為六個中周期,在一個中周期裏,還套著三個短周期。周金濤在此基礎上,演化出四周期嵌套理論。

周金濤認為,“這些周期好比一台精密的定位儀,可以精準定位經濟的任何高點和低點。搞清楚它們,基本上就可以理解一個社會是怎樣進步的了。”

另外,他認為,“周期是經濟、技術、社會係統及其社會製度的綜合產物,在周期大係統麵前,幾個宏觀指標的微小變化根本不值一提。”

人生就是一場康波

周金濤在業內以研究經濟周期背景下的大類資產輪動而聞名。在他看來,周期之道是自然規律,不可逆轉。投資者所能做的,就是把握周期運動的趨勢和拐點,順勢而為。

2016年3月16日,周金濤在上海清算所進行了一場沙龍演講,題目為《人生就是一場康波》。他表示,“人生發財靠康波”,這句話的意思是,每個人的財富積累一定不要以為是你多有本事——財富積累完全來源於經濟周期運動的時間給你的機會。

此外,他還就四類資產與人生致富等問題闡釋了自己的觀點,做出如下預判:

1、大宗商品

  • 2017年後將再次下探。

  • 大宗商品最暴利,牛市幾十年出現一次。

  • 從2011年至少到2030年,商品的走勢都是熊市,所以不可能依靠商品取得暴利。

  • 2017年至2019年商品將二次探底,二次探底的價格會在2015年的低點附近。

2、房地產

  • 到2019年再買房。

  • 房地產周期20年輪回一次。

  • 中國本輪房地產周期1999年開啟,2014年是中國房地產周期的高點。

  • 2016年一線城市房價暴漲隻是房地產周期的B浪反彈,2017年上半年這次反彈就會結束。

  • 2017、2018年房價會回落,2019年會迎來一個低點。

3、股票

  • 2017年依然沒有機會。

  • 2017年很難做出絕對收益,A股依然沒有機會,主要還是等風險釋放後的超跌反彈。

  • 但股票不是長周期問題,隨時波動,所以康波周期沒法明確定義。

4、藝術品

  • 不要持有。

  • 藝術品投資是房地產周期的附屬物,這類資產過去漲很快,後來由於反腐跌了。

  • 未來五年是資產的下降期,這個時候大家盡量持有流動性好的資產,不要持有流動性不好的資產。

5、人生規劃建議

  • 2019年再回來。

  • 對於個人來講,2016至2017年賣掉投資性房地產,買進黃金,鍛煉身體,2019年回來。

周天王留下的20個預言

不幸的是,周金濤因胰腺癌於2016年12月27日去世,年僅44歲。天妒英才,令人惋惜。

一位基金經理說:“初讀他的報告,隻覺得玄乎、難懂,後來越讀越覺得博大精深。人不能決定自己的生命長度,但可以決定密度。在這個行業裏,周天王是一代宗師。”

他留下的20個預言:

1、每個人的財富積累一定不要以為是你多有本事,財富積累完全來源於經濟周期運動的時間給你的機會。

2、人生的財富軌跡就是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一個循環是60年,一個人的自然壽命是60年。

3、人的一生中所能獲得的機會,理論來講隻有三次,如果每一個機會都沒抓到,一生的財富就沒有了。如果抓住其中一個機會,至少是個中產階級。

4、一個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分為回升、繁榮、衰退、簫條。現在這次經曆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是從衰退向簫條的轉換點,未來十年注定在簫條中度過。

5、2015年是全球經濟及資產價格的重要拐點,意味著未來四到五年的總體的資產收益率不僅不賺錢,甚至可能要虧損。2016年到2017年是一次滯脹,流動性差的資產可能就沒人要了。未來在2017年到2019年可能發生流動性危機。

6、2017年中期、三季度之後,將看到中國和美國的資產價格全線回落,2019年出現最終低點,那個低點可能遠比大家想像的低。

7、我奉勸大家,如果想發債最好發五年的,2018年之後就能夠感到我說的話的意義。

8、一直到2025年,都是第五次康波簫條階段。

9、40歲以上的人,人生第一次機會在2008年,如果那時候買股票、房子,你的人生是很成功的。2008年之前的,上一次人生機會1999年,40歲的人抓住那次機會的人不多,所以2008年是第一次機會。

10、第二次機會在2019年,最後一次在2030年附近,能夠抓住一次,你就能夠成為中產階級。

11、1985年之後出生、現在30歲以下的人,第一次人生機會隻能在2019年出現。所以現在25歲到30歲的人,未來的5年,隻能好好工作。因為買房什麽都不行,這個就是由人生的財富命運所決定的。

12、大宗商品牛市是幾十年出現一次, 2011年至少到2030年,商品的走勢都是熊市,不可能在商品方麵取得大的收益的。

13、房地產周期20年輪回一次,中國本輪房地產周期1999年開啟, 2017年上半年附近,中國的這次反彈會結束。2019年房價會是一個低點。

14、2010年之後美國出現房子的牛市,2017年是第一波的高點,如果到美國買房,也可以再等等。

15、未來五年是資產的下降期,大家盡量持有流動性好的資產,而不要持有流動性不好的資產。高位的房子就是流動性不好的資產,一級市場的股權也是流動性不好的資產。

16、四季度到2017年上半年,有可能是中國資產最差的時間。2016年四季度,中國的第三庫存周期可能漸漸接近周期高點,從2017年初開始,中國的庫存周

期開始回落。而此時,美國的庫存周期仍處於上升階段,這樣的組合對中國的資產是不利的。由於一線城市房地產庫存下降,而開工跟不上,不能排除房價再次拉升

的可能性。如果匯率先跌,房價可能就會受到抑製。如果房價先漲,房價和匯率的關係就有點複雜,應該是房價先漲後跌,隨後觸發一定的係統風險。

17、對2017年全年而言,目前我仍然沒有找到類似於2016年商品這樣的機會。全球2009以來的中周期,2017年結束是大概率事件。

18、2017年到2019年是中美房地產周期共振下行期。這個問題當然不一定在2017年表現得非常嚴重,但有可能能夠出現趨勢性特征。

19、2017年至2019年商品將二次探底。2017年之後,商品將再次下探,其二次探底的價格當在2015年的低點附近。

20、2017年很難做出絕對收益,A股依然沒有機會,主要還是等待風險釋放後的超跌反彈。而相對收益方麵,黃金一定是首要選擇,黃金的配置時點大致判斷在2017年二季度。

康波理論是否靠譜?

康波在現實中主要表現為價格波動,尤其是資源品價格的長期波動。康波是宏觀對衝框架的根本,它決定了商品價格以及各類資產價格的中長期趨勢,最直接的應用是在大宗商品投資中。

那麽,康波理論是否靠譜呢?

有人說,康波提供了宏觀對衝和人生財富規劃的密碼。

不過也有很多人對康波表示懷疑,他們認為,康波的統計樣本太少:至少觀察次數超過10次,也就是觀察期超過500年,等到2300年的時候,才能驗證該理論正確與否。

無論一種理論曾經完美預測過哪些重大事件,我們都應該保持一份清醒,不可過於迷信。

舉一個美林“投資時鍾”的例子。

全球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美林證券(Merrill Lynch)於2004年提出了“投資時鍾”理論,十多年來已成為全球流傳最廣、影響力最大的投資理論之一。

作為一個投資羅盤,美林“投資時鍾”回答了“買什麽”的問題。

方法很簡單,美林時鍾根據“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兩個變量將經濟周期劃分為四個不同的階段,分別是衰退、複蘇、過熱和滯脹。

每一個階段都有表現超過大市的一個特定的資產類別:債券、股票、大宗商品或現金。

image.jpeg

通過對1973-2004年美國市場數據的測試發現,美林投資時鍾理論完美

展示了在一輪完整經濟周期中的不同階段,債市、股市、大宗商品輪流領跑大類資產。親測有效!

但是,08年的金融危機卻狠狠地打了它的臉,不僅因為危機之後的“股債雙牛”,更重要的是作為“時鍾之父”的美林證券竟然在次貸危機中深陷困境,且被美國銀行收購。之後在危機的繼續衝擊下,美林證券大幅虧損,拖累了美國銀行。

這說明,康波也好,四周期嵌套也好,都一定有它的局限性。

image.jpeg

此外,經濟政策幹預可能引起經濟的逆轉或跳躍。最關鍵的,預測經濟周期並非易事,未來充滿不確定性,曆史未必能夠重演。

因此,無論理論曾經完美預測過哪些重大事件,投資者都應保持自己的理性判斷。至於康波理論的真偽,需要由時間來驗證。

(來源:東方財富網、投行大師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