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15 米蘭世博會英國館,米蘭,意大利 / 英國 Wolfgang Buttress 設計

(2018-08-11 19:07:10) 下一個
 發表於 2015-6-11 15:08:14 
2015 米蘭世博會英國館,米蘭,意大利
UK Pavilion, Milan EXPO, Milan, Italy

完工日期; 2015年 
主創作者; Wolfgang Buttress
承建方; Stage One
結構工程師; Simmonds Studio
建築,園林景觀; BPD
蜜蜂專家; Dr. Martin Bencsik: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
攝影; All photo courtesy of UKTI (共
21張圖片)
 
沃夫岡(Wolfgang Buttress)致力於創造簡潔,優雅和具有文化脈絡的雕塑,這些雕塑定義和歌頌所在地點的場所感。他的藝術作品可以被看作是走出現代世界的不和諧的通道,人們可以從中尋求永恒的和本質。他越來越從大自然中獲得靈感,與專家合作探討和闡釋科學發現。
 
為了響應2015年米蘭世博會的主題“滋養地球,生命的能源”,英國館突出了世界蜜蜂種群的困境,重點關注花粉授粉在我們的食物鏈的重要性。
 
創作團隊由沃爾夫岡領導,與西蒙茲工程師工作室,BPD建築事務所,和StageOne製造公司合作設計,與諾丁漢特倫特大學的蜜蜂專家馬丁 本思克博士合作,他從事的蜂蜜蜂群行為研究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在英國館,參觀者通過一個典型的英國風景的旅程被輸送到蜜蜂的世界。旅程開始於遍植的蘋果樹與滿鋪野花的果園。訪問者然後通過一個狹窄的過渡空間,突然發現前麵在眼睛水平上長滿英國野花的草地。在平麵上,這條草地路徑采用了主體建築“蜂房”雕塑的六邊形圖案,“蜂房”主體建築位於場地的遠端,它充滿輻射感,統禦整個景觀。草地植被是季節性的,將在整個世博會六個月的時間不斷改變。遊客的體驗高潮是在進入“蜂巢”的時刻,巨大的鋁雕塑發出燈光和嗡嗡聲,反映一個在英國的真正蜂箱的狀態。
 
蜂房是蜂窩的抽象比擬。其結構的扭曲旋轉暗示一個蜂群的運動。蜂房整體的形式是一個高架起來的14米立方體,懸浮在草地之上。它的內部是一個從中心掏空的球形空間。遊客可以進入,走在雕塑下,透過玻璃地板了望室內。
 
展館的一個加速度傳感器(振動傳感器)用來衡量一個在英國的真正蜂群的活動,這些活動通過計算機程序轉換成電信號,送到排列在展館內的1000LED燈具,形成燈光效果,使蜂巢的活動狀態可視化。這些信號在超出特定的閾值後,會打開預先錄製的蜂群聲音的合成音效,為遊客帶來了相輔相成的聽覺體驗。
 
英國館匯集了藝術,科學,聲學,建築,工程和景觀,使遊客通過身臨其境的多感官體驗,認識到蜜蜂與人類之間重要的和內在的關係。

 

 
總平麵
 
首層,二層平麵
 
立麵

 

 

 
從玻璃地板下麵仰視“蜂巢”
 

 

 

 

 

 

 

 
從玻璃地板下麵仰視“蜂巢”

 
設計草圖 1

 
設計草圖 2

 
設計表現圖 夜景

 
設計表現圖 日景

 
藝術家 Wolfgang Buttress

 
Wolfgang Buttress 在工作室
《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