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閑說度量衡

(2022-05-11 08:57:34) 下一個

吾生也早,小時候聽爺爺奶奶輩的談話,一斤等於十六兩的事仍有所聞,民國的市製廢用不久,好像一些小販仍然在用十六兩的秤,不過年深日久,記不清了。

那時候一杆棗木的秤大約所值不菲,所以雖然改製,小販們不願破費,半斤雞蛋給八兩,買賣雙方都明白,也就將就了。這個道理,就是美國今天依然沿用英製的原因。 一說改製,大家紛紛跳出來抱怨,我們的機器設備政府報銷嗎? 成本太高。 政府也沒這個預算, 世界各國,包括英製的祖國英國都改了, 美國依舊沿用祖宗家法。反正自成一體,誰也奈何不得。

可這英製著實麻煩不少。量衡且放一邊,我們建築師天天打交道的長度就不得了。寸到尺是12進製也就罷了,寸以下又是以2的N次冪分之一細分。譬如一棟建築的一層東外牆有門,窗,牆等等二十段,長度分別是4尺8又3/8寸,8尺4又5/16寸,12尺8又3/32寸 . . . , 把這個長度加起來就是一番功夫。在工地跟承包商談工程事,偶爾碰到一位能把五六個長度之和心算出來的工長,就知道這是個靠譜兒的人,值得高看一眼。

在全球化的今天,自成一體的美國市場也難得潔身自好了。一個8尺高的廚房,選用2尺高的瓷磚貼牆,本來很簡單,殊不知如今市場上意大利,中國的瓷磚都是600 毫米,好像和2尺(609.6毫米)很接近,但四塊磚貼上去,頂上就空出兩指寬的縫。這麽大的縫靠加大瓷磚間灰縫可找不回來。苯一點的承包商就抓瞎了。

美國政府知道改製之難,所以以身作則,要求所有聯邦政府的工程項目都必須采用公製。這樣也給業界一個熟悉的機會。現在承包商們都做的很不錯了,可幾十年前剛開始時,大家是舉步維艱,暖通工程師要把氣壓,溫度,熱容量,流速換算過來,電器工程師從照度起就不同,結構工程師的材料強度就更重要了,每個構件都得從psi(磅/平方英寸)換算成MPa(牛頓/平方毫米)。1999年NASA的火星氣象環繞器,在設計時JPL的工程師以英製計算加速度(單位為磅-秒平方), 然後忘了換算成公製 (單位為牛頓-秒平方),結果環繞器送到火星環繞軌道後,一開蓋兒,就直接骨碌下去燒毀了

來美國上學時問到為什麽用英製,教授們硬著頭皮也能給出一個形而上的解釋- 因為英尺是人的尺度啊。老師舉起右手,指指手腕到肘關節這一段說,這就是尺啊,從這個尺度出發的建築,才能親切宜人。Meter 是個什麽東西? 光在三億分之一秒走的距離?拿這個去量帕特農神廟,風馬牛不相及。這個說法,肯定是有道理的。中國古代的尺,從漢尺的23厘米,到隋唐尺的30厘米, 宋,明,清尺俱在32厘米左右。這些與英尺的30.48厘米都在仿佛之間。 人的尺度的缺點是繁雜。清朝土木工程的用尺就與一般市尺不同,量布的尺又與它們都不同。上溯到周代,《考工記》說,“室中度以幾, 堂上度以筵, 宮中度以尋, 野度以步, 塗度以軌”,每樣東西都有特用的量度。幾,筵,尋,步,軌怎麽換算?還是留給考古學家頭疼吧。

我們上學時,公製又稱為秒公斤米製,如此說來英製應該是秒磅尺製了。有意思的是兩者在秒上麵居然沒有異議。我們生活的地球,以它的自轉和公轉為我們界定了一天,和一年。使我們在時間計量上實在玩兒不出什麽花樣。隻能在月份,節氣上動動腦筋。也虧得如此,否則公製70歲的人到英製國家變成48歲,豈不亂套了。

近日得些閑暇,翻出舊日書籍讀。有些上學時的書,當時急急趕過,有什麽心得也忘了。如今慢慢閑翻,居然很有趣。比如George Kubler 在《The Shape of Time》一書中就提到時間量度中人的尺度的問題。他覺得什麽世紀,年代(decade)啦, 不過是十進製的產物,與人和人類社會的變化規律沒什麽關係。倒是社會主義國家的五年計劃與古羅馬的 Lustrum (五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暗合。其實他沒說,但更明顯的例子難得不是當今大多數國家四,或五年一次的選舉嗎?看來五年一次的微調是符合人類社會規律的。Kubler又覺得世紀對人的壽命來說太長了。以33年一代人計,倒像是三代人一個世紀。就人的一生來說,他認為墨西哥人的13年為一小紀,4小紀52年為一大紀的紀年法更接近人的一般壽命。他推崇古羅馬的十五年紀(indiction),認為符合人的生命規律。 他說一位藝術家的成長期,學習期,成熟期,盛期 各為15年。與之多少相關聯的是藝術史上很多流派的技術發展從發軔到公式完備也是60年。 例如哥特式帶肋拱頂始於1140年,到1200年所有構件都已完備。古希臘瓶繪在公元前510年出現風格的突然轉變。這之前的60年是一個風格,之後的60年是另一個風格。文藝複興繪畫方式十五世紀在意大利中部發展了60年,等等。

Kubler好像對華夏文明不甚熟悉。他要是知道中國12年為紀,60年一甲子的天幹地支紀年法,一定會感動得落下淚來。這位老先生在耶魯的書齋裏,交往的都是各個學科的淵博學者。他從藝術史的觀察出發,發現300年的周期是幾個主要文明各個發展時段的大約長度。他沒有參考華夏文明,可是以這個尺子度量中國的主要封建王朝,西漢205年,東漢263年,唐290年,宋320年,遼312年,明297年,清297年,還真是契合。人的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又善於思考的話,就有點神了。

文藝複興時期一些主要的大師們的確如Kubler描述得那樣,可以在生命的盛期工作50年。意大利人Giorgio Vasari 1550年出版的 《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傳記》記錄了當時意大利藝術家們的生涯。1604年荷蘭人Carel van Mander出版的《畫家傳》(Schilderboek),記錄了荷蘭,德國的藝術家。後人的著述就更完備了。統計下來,藝術家們平均真能活到六十幾,七十歲。可是從耶魯的書齋裏,Kubler隨便找個人類學家一聊,就知道從新石器時代到1800年,人類的平均壽命就是二十四,五歲。這裏麵當然有新生兒夭折的因素,但成人壽命也不長。翻翻明清小說,筆記,就是家境殷實的鄉紳,三十幾,四十出頭過世的俱可忝列得頤天年之輩,沒什麽可傷心的。 可見畫家傳的畫家壽命沒什麽代表性,大多數同時的藝術家其實都半路夭折了, 生年不壽,功力未臻,聲名莫著,就入不得史。藝術史的度量衡,比英製更一頭霧水。

反過來想,在一個平均壽命24歲的社會裏,如果像孔子一樣活到72歲,又終生好學不倦,積累的知識學問,大概想不成聖人也難。想象在我們當下平均壽命80歲的社會裏,有人活到240歲,又能一直健康活躍的學習思考, 那就成精了。以此虛妄目標與大家共勉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申嵐 回複 悄悄話 有說是拇指寬度,不過指關節長度似乎更貼切。
mayflower98 回複 悄悄話 一寸大約等於一個成年人的手指關節,小手指不算數 :))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