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沒事“偷”著樂(二)

(2018-08-27 19:32:24) 下一個

沒事“偷”著樂(二)

原創:舞龍

要說看瓜的差使還真好。種瓜需要肥沃的良田,瓜地的周圍都是長勢良好的高粱玉米等華北平原的主要秸稈作物,從空中看,就象波土頓城裏的中央公園,四麵高樓林立,中間綠油油的一片。瓜田的一邊搭著一個小瓜棚,簡陋但不失雅致。三角形的棚頂,覆蓋著一層厚厚的茅草,兩邊是收放自如的棚簾,打開支起可以通風避署涼爽如秋,放下可以擋風避雨防露水。棚柱上掛著草帽和水壺,高雅點的還有鳥籠或者柳條編的蟈蟈籠子,裏麵翡翠碧綠的蟈蟈,活蹦亂跳,不時唱上一曲兒。瓜果是蟈蟈最喜歡的食物,沒有之一。瓜農養蟈蟈,就是牛郎配織女。離地半米多高,幾塊木板拚成一張床,床上鋪著夏日的涼席,上麵放著折疊整齊的被褥。瓜棚和瓜田,是瓜農們將近半年的家和生活,在這裏他們頂風冒雨,經心耕作,還要與偷瓜賊周旋,日夜操勞才能為千家萬戶送去香瓜甜果,滋潤無數男女老幼的心田。夕陽下,綠油油的瓜田旁,簡陋的瓜棚裏,坐著安詳、善良、雕塑般的瓜農,長長的水煙袋,紫煙嫋嫋,天上飛翔的小鳥,地上滾圓的大西瓜,背後一抹絢麗的晚霞,多麽美好的一幅鄉間水墨畫啊?!,還是帶色兒地。張老頭?他太壞進不了這畫麵,必須PS掉。老人說,瓜農心越好,種出的瓜越甜。要不是為了報仇,請俺偷他的瓜俺都不幹。那時俺們全班學生最大的理想是做共產主義接班人,俺除外。俺就想當瓜農,伺候瓜看瓜,睡瓜棚養蟈蟈,過瓜園生活。最主要的是,天天有瓜吃,天天吃個夠!



 

張老頭兒過著這神仙般的生活,俺更加氣憤,天天想著報仇。偷瓜對他傷害不大,必須破壞他的愜意的生活。把瓜秧都撥了?不行,會惹眾怒。放火燒瓜棚?不敢。要不。。。有了,殺蟈蟈,養多少就殺多少!多好的主意啊,俺第二次對自己佩服的五體投地。

如何殺?肯定不能把蟈蟈的腦袋直接揪下來,雖然俺有那膽兒下的了手,那也太直接了會引起別人的注意。對,用敵敵畏,把敵敵畏往蟈蟈吃的瓜食上一抺,用不了兩口蟈蟈肯定蹬腿完蛋。那個年代可沒有假貨,質量都是杠杠的,那敵敵畏可毒了。掩一個女同學,十多歲,跟她媽吵架被她媽搧了一個耳光,一氣之下咕嘟咕嘟地半瓶敵敵畏下肚,個半小時人就沒了,她媽哭得死去活來,俺看著都掉了眼淚。是啊,你說這小丫頭氣性怎麽這麽大呢。那時俺對生死還沒有多大的概念,但還是被震驚了,主要是太突然太意外太可惜,上午還在學校一塊打鬧來著,中午回家吃頓飯,再也沒回來,可歎生命的脆弱。

敵敵畏很好弄,俺爹是播種隊的首席,經常把拌種子用的敵敵畏帶回家。我偷了一小瓶,藏在豬圈後麵的牆縫裏,慢慢用。給蟈蟈下藥比偷瓜容易多了,趁張老頭在瓜地幹活的當口,繞到瓜棚後麵,拿出敵敵畏,就地撥根小草礁著往瓜食上一抹,完事大吉。走出不遠,就聽到蟈蟈異樣的叫聲,越來越弱。。。那個夏天,俺就這麽反複地毒死了張老頭的好幾撥蟈蟈,算是把“尿泥”的仇報了。其實,俺毒殺蟈蟈就幹了一季,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和蟈蟈接觸多了,俺也喜歡上了這小精靈,到最後自己也養起了蟈蟈還和小夥伴們玩起了鬥蟈蟈遊戲。雖然鬥敗了缺胳膊少腿的蟈蟈,最後還是擺脫不了被遺棄的命運,總比被毒死強。

張老頭發現了蟈蟈是被毒死的嗎?我想他最終也沒有發現,但他肯定察覺到了什麽,因為他看俺的眼神兒變了,對瓜田的看護更加嚴了,甚至用上了獵槍。

俺們那裏獵槍威力不是很大。大平原上耕地為主,沒有森林,最多是幾棵十幾棵的楊柳樹,散落在不大的一片窪地或高地上,或成行的長在田埂地頭。真正成片的樹林,不是果園就是棗林。因此,華北平原上沒有大型野生動物,最大的就是野兔、狐狸、貓頭鷹之類。獵槍都是散彈槍,用火藥裝鐵珠或砂石,火力一般,不是對著腦門轟,也不會打死人。獵人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獵人,隻不過有點槍械嗜好的老農民,秋未或冬初農閑的時候,狩獵幾隻野兔狐狸之類,野兔吃肉狐狸取皮兒。

獵槍拿來護瓜也不是端著槍巡邏,看到偷瓜賊瞄準開火,而是采取所謂“線槍”的形式。“線槍”就是把獵槍架在地上,用一條細線兒拴在板機上,然後把這條線沿著田邊引出去,拴在一個木樁上,整條線隱藏在瓜秧中,如同戰爭片中布設地雷。當有人進入瓜田,不小心趟上隱藏的線從而扣動板機。線槍大大增加了俺們偷瓜的難度,尤其是晚上的時候,行動要特別地小心。但畢竟是一群毛手毛腳粗心大意的小毛孩兒,“悲劇”還是時有發生的。更好笑的是有一次張老頭的線槍,沒打中別人,卻打中了他孫子,一時成為村裏的笑談。

還是夏季酷熱潮濕的一天,到了晚上,煩人的悶熱一點沒有好轉。象往常一樣,男孩子們又聚集到坑裏洗澡消署。玩了一會兒,不知誰提議去偷西瓜,一呼百應。張老頭的孫子也在,按理說爺爺看瓜孫子最不缺瓜吃,他也要跟我們一起去偷他爺爺的瓜。有此可見,那時俺們偷瓜也不光是因為嘴饞,沒事幹那就“偷”著樂唄,是當遊戲玩了。到了西瓜地,象往常一樣,先偵察一番,摸清情況定好位置,就開始偷瓜行動。張老頭的孫子早告訴了我們,田裏有線槍和線槍的大致位置,我們也格外小心。但畢竟是黑燈瞎火的又是一群毛孩子,不知誰趟上了線觸動了板機,隻聽“轟”的一聲,不遠處一團火光一閃,俺們立馬作鳥獸散。等到了安全地帶,大家檢查有沒有掛彩的,結果真正受傷的隻有張老頭的孫子,肚皮被鐵珠劃開了兩個口子,鮮血直流。這下可把俺們嚇壞了,盡管害怕大人知道這件事,還是趕緊把張老頭的孫子送回家。還好,經大隊赤腳醫生檢查,隻是皮肉之傷,包紮處理了一下完事。事後聽說,張老頭把孫子著實地揍了一頓,害的這孫子比竇娥還冤。

很快這件孫子偷爺爺,爺爺線槍打孫子的事,在村裏傳開了,甚至傳到周圍的鄰村。人們都是以幸災樂禍的心態來議論。“活該,操他娘地,誰讓他這麽狠,看瓜還用槍,什麽玩意兒!”雖然線槍不至人於死地,但危害可能會很嚴重的,碰巧了有可能打瞎眼晴,也可能讓人斷子絕孫。看瓜人也摸透了人們的懼怕心理,他非要用,還撂下狠話:“打死白打,老子一概不管!”為此大人小孩都恨透了用線槍的看瓜人,巴不得他們家出點事。這到好,老天有眼,人人心裏暗喜!不過,從些以後俺再也不敢輕易地偷張老頭的西瓜,一物降一物鹵水點豆腐。

仇也報了,瓜也吃了,偷瓜偷到這份上,也算圓滿了。不!俺發現這世界非常奇妙,對一個喜歡尋樂子的人,上帝也會默默地助一臂之力。要不是發生了一件令俺保持了四十多年秘密的事,俺“偷”著樂的生涯,也就這麽平淡地結束了。今天,俺鼓起勇氣決定向世界公開俺的驚天大秘密,豁出去了,愛咋咋地!

注:插圖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mayflower98 回複 悄悄話 有趣。寫得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