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數理科學與工程技術教育(STEM) 中美教育探討之二

(2018-06-20 18:38:35) 下一個

美國人(移民一二代除外)和中國人一樣對於數理化和工程技術(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nd Mathematics)是又恨又愛。國人認為這些學科是近代中國落後之所在。由於國人的基礎教育強調艱苦訓練。這類屬於基本功的東西還是過硬的。也使得他們在漂洋過海來到異國他鄉,能有可以“誇口”的“一技之長”。

美國的基礎教育強調個性與興趣的培養。像數理化這樣抽象單調的課程(不否認優秀的老師能把數理化講授的很生動),又能適合多少青少年的天性呢?傳統的文理學院(Liberal Arts)偏向人文藝術和社會學科的高等教育,頑固的抵抗新興學科的參與,1828年的《耶魯報告》(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74167/201805/40492.html)就是最典型的一例。盡管美國的高科技很發達,但是人才短缺也是不爭的事實。因而有各界“有識之士”鼓噪著推動STEM教育。

回過來說,所謂的“自然科學”(STEM)是人類千百年來不斷探索,總結,係統化,發展的結果。高度的邏輯性,抽象性思維是高級“進化”的結果,或者說是人類有別於其他動物的地方(這樣陳述可避免有關“進化論”的爭議)。而這部分腦力活動確實是最吃力的。就像諾貝爾獎獲得者Daniel Kahneman在他的《快思慢想》(Think fast,think slow)一書中所闡釋的一樣,這樣的慢思考是在人的第二個思維係統(主要是大腦)中進行的。而那些“直覺”和“感知”性的活動(WYSIATI :What you see is all there is)則是在第一個思維係統(大部分在小腦)中進行的。

多學一點“自然科學”,不但是因為當今如此高速的發展的科技所帶來的各種機會,還是因為防止自己和後代的大腦“退化”。(後麵這句是個玩笑話,輕鬆點。太嚴肅了,很累。祝大家快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