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的炒股經曆(2)—重蹈覆轍

(2024-11-25 17:54:40) 下一個

炒股賺錢不易,卻很容易讓人上癮。自從買入第一隻股票——蘇泊爾被套後,我的日常又多了一件事:那就是時不時地看看蘇泊爾股價K線圖,期待解套的那一天。好在蘇泊爾沒有讓我太過失望,其股價在2008年10月觸底後,開始緩慢回升,到2009年底,已接近解套。這時,我又攢了一些錢,萌生了繼續投資的想法。但蘇泊爾已經上漲到接近前期高點的位置,未來走勢又難於預料,補倉也錯過了時機,在這個點位買入它無異於重複過去的錯誤。

這時我想起投資大師彼得林奇說過的話:“好的企業就在我們身邊,好的投資機會等待我們去發掘。”   看到周圍的親朋好友紛紛購買小汽車,我突然想到,既然車市如此火爆,投資汽車股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當時,上汽集團是中國最大的汽車公司,既有合資品牌,也有自主車型,基本不存在退市風險。於是,在2009年底,我果斷地買入了上汽集團。

沒想到,這一次又重蹈覆轍。買入後沒幾天,股價便大幅下跌,真是應了那句流行語——“跌得讓人懷疑人生”。如果說買蘇泊爾被套是因為不懂,那麽這次的失誤則讓我刻骨銘心。稍懂K線圖的人都知道,當時上汽集團剛完成一個U形反轉,股價已從低點漲了4倍,已經接近前期高點,此時買入,無異於在高位給莊家接盤。這次被套讓我徹底失去了淡定,幾乎天天盯著股價。買入後有半年時間股價一路下跌,最大跌幅超過50%;半年後股價才開始回升。終於在2010年10月間,股價短暫地超過了我的買入價,我迫不及待地清倉離場。一年折騰下來,僅賺了幾百元,遠不如存銀行的利息。幸運的是,我的賣出還算及時,因為接下來的幾年,上汽集團的股價一直處於調整狀態。

兩次交易下來,前後耗費三年,雖未虧本,卻也收益甚微。我開始嚐試新的策略。聽人說銀行股相對穩健,波動小,分紅高,長期持有能獲得穩定收益。於是,在2010年底,我把賣出蘇泊爾和上汽集團的資金,買入了浦發銀行。然而,買入後浦發銀行長期橫盤震蕩,在2011年至2013年的三年間,股價幾度衝高回落,但漲跌幅度始終未超30%。讓人進退兩難,持有不甘,賣出不舍。盡管每年有3%左右的分紅,但這與我對股市的期望相差甚遠。幾經猶豫之後,最終在2014年初,我選擇賣出浦發銀行,因為這時我看好另一隻股票——中國中車,這隻與中國高鐵發展密切相關的股票,也讓我幸運地嚐到了在股市中賺錢的滋味。

回顧這五六年的投資經曆,雖然成功地保住了本金,但幾乎沒有實際盈利。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甚至還損失了銀行的利息,唯一的收獲是得到了兩點重要的投資啟示:

1)不能追高買入已經大幅上漲的股票,即便是利好滿天飛。比如蘇泊爾和上汽集團,股價已經上漲數倍,我追漲買入,結果被深度套牢。

2)對於前期大漲過的股票,應等待調整周期結束後再介入。例如浦發銀行在2007年暴漲十倍後,進入了長達數年的收斂三角形調整。如果在2012年調整末端的低位買入,便可在隨後的上漲行情中獲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一個沒有驚豔的老樹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