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法自然

重拾博客,是因為有話想說。
正文

捕捉詩畫之迷蝶:一。“夕陽涼葉”

(2018-09-07 09:03:06) 下一個

捕捉詩畫之迷蝶:一。“夕陽涼葉

今日秋雨綿綿,我坐在窗前看下雨。雨不小,街邊已經開始潺潺流一股股水。

下雨天是讀書天,隨手拿一本書在讀。是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的俺山東老鄉蒲鬆齡的《蒲鬆齡集》。忽然覺得他這一輩子好坎坷,因為他的才能並不僅是在眾所周知的聊齋誌異鬼故事上,其實他的詩文更好更加流暢。我不知道他畫不畫畫,但是他的詩詞散文,就像音樂一樣流暢華麗,同時又似繪畫一般靈動多彩。比如他的《古曆亭賦》,應該是題濟南大明湖畔的古曆亭吧,他說:“夕陽紅濕,招涼葉於明沙;秋徑微茫,緲寒熒於敗堵。飄搖欲盡,淒涼半畝蓬蒿;風景不殊,寂寞一蓑煙雨。蒼苔遍(xí, 指低濕的地方),繡地為文;綠荇分釵,抽莖作股。。。。”大概就是現在的季節,我琢磨著“夕陽紅濕,招涼葉於明沙”就是一幅畫了,吹灑一地落紅的風雨過去了,夕陽殘照,葉涼而沙明。我畫了不少夕陽沙明,那“沙”老難畫了,怎麽也畫不“明”。還有那“葉”,怎麽畫“涼”?色彩的涼,冷色藍綠,還是暮靄迷蒙,灰紫調子,微溫還涼。

“秋徑微茫,緲寒熒於敗堵。飄搖欲盡,淒涼半畝蓬蒿”, 則又是一幅畫。我很喜歡秋徑微茫的感覺,畫起來卻很不容易“微茫”,往往太清晰了,沒有空間感。最近畫的一幅“蓮池”,姐姐評論是不夠淒涼,讓我加些殘荷枝杆上去。我還沒想好怎麽表現飄搖欲盡的淒涼。大概也是因為我心中的秋天也是明麗的,不淒涼。人生之秋,舍棄一些不要的東西,其中就有心境的“淒涼”,不再自怨自艾,女子當自強。

但是我不拒絕畫“蒼苔遍(xí, 指低濕的地方),繡地為文”,再來個中國古亭,就是“寂寞一蓑煙雨”的靜好美圖。最好的美是安靜的,喧囂裏沒有美。

人說:中國畫寫意,西畫寫形。我正在學的水彩和油畫是具象的,但是我覺得沒有詩意的畫是沒有靈魂的,所以開始捕捉詩畫之迷蝶。此為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