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集介紹了盧浮宮內古代文明的文物及雕塑,下麵讓我們走進盧浮宮裏麵的畫廊看看。盧浮宮內的藏畫有7500餘件,最早可追溯至法王弗朗索瓦一世時期,酷愛藝術的法王不但四處收集意大利的畫作,而且力邀意大利畫家前往法國創作,其中最為後人所稱道的便是達•芬奇晚年客居法國盧瓦河穀,與弗朗索瓦一世腥腥相惜的故事。弗朗索瓦一世曾將所收集的畫作存放在巴黎郊外的楓丹白露宮內。之後勢力雄厚的太陽王路易十四更是大肆收購意大利的繪畫及藝術品。路易十六時期引入了西班牙的繪畫收藏,而北方畫派的作品是在十七世紀進入王室收藏之列。1793年法國大革命後這些藏畫首次在盧浮宮向公眾展示。1986年盧浮宮收藏的繪畫作品被一分為二 ,畫作年代以1848年為界 -- 之前的繪畫仍留在盧浮宮,之後的作品及其印象派繪畫則移至一河對岸的奧賽博物館。 這是盧浮宮外拿破侖庭院。
2. 盧浮宮內意大利繪畫和西班牙繪畫在徳農館一層,歐洲北方畫派繪畫在黎塞留館二層。這是意大利繪畫廳。
3. 意大利 繪畫 萊昂納多•達•芬奇 《岩間聖母》 The Virgin of the Rocks 1483-1486
該圖以聖母瑪利亞,基督和施洗者聖約翰在多岩石的環境中沐浴在柔和的陽光下來慶祝化身的奧秘。約翰在佛羅倫薩傳統上是耶穌童年的玩伴之一,並且已經意識到他為人類未來所做的犧牲。 基督受難的這種表象似乎被嬰兒耶穌所坐的懸崖邊緣和他周圍的植物所呼應。這是達•芬奇於1483年至1486年在米蘭創作的第一幅作品,風格上與他在佛羅倫薩逗留結束時所畫的作品相似:以聖母為中心嚴格有序的金字塔構圖,人物的交流以手勢來表達,聖母自然的微笑伴以薄霧相潦的氛圍, 更顯神秘而祥和。 在倫敦國家美術館內藏有大師創作於1491年至1508的另一幅《岩間聖母》。
4. 意大利繪畫 萊昂納多•達•芬奇 《聖母子與聖安妮》 The Virgin and Child with Saint Anne 1503-1519
達•芬奇在一個奇妙的風景中設定了一個宗教場景, 多山的遠景是通過藍色和水晶般亮的大氣來傳達的,這反映了他在地質和氣象方麵的造詣。sfumato是達•芬奇的標誌性繪畫效果,通過將人物和風景包裹在彌漫,淡淡和詩意的霧霾中來統一構圖。 這使高度富有表情的麵孔充滿溫柔。 自弗洛伊德以來,作品散發著一種獨具一新的氣氛,再加上微妙的表情和畫麵的未完成狀態,引起了許多心理分析的解釋。這幅畫對後來受古典啟發的畫家,如拉斐爾等曾產生過決定性的影響。這是達•芬奇在1508至1510年間的作品。
5. 意大利 繪畫 萊昂納多•達•芬奇 《蒙娜麗莎》 Mona Lisa 1503-1517 盧浮宮三寶之一
達•芬奇於1503年左右為佛羅倫薩布料商喬康多Francesco del Giocondo的妻子麗莎•格拉迪尼Lisa Gherardini 創作了這幅肖像畫。 然而,萊昂納多似乎把完整的肖像畫帶到法國,而不是交給委托的人。 他死後,此畫成為了法王弗朗索瓦一世 François I 的收藏。達•芬奇首創的將人物半身肖像如此緊密地聚焦在畫框內,而人物的手臂和手全部展現無餘,在高度結構化的空間中具有逼真的比例,具有很強的立體感。蒙娜麗莎靜靜地坐著,左手臂放在椅子扶手上,身後的背景與畫框結合在一起, 形成仿佛俯瞰整個景觀的“窗口”。覆蓋蒙娜麗莎頭發的細膩深色麵紗有時被視為哀悼麵紗。 實際上,這種麵紗通常是作為美德的標誌。 她的衣服不算特別,黃色袖子的禮服及披在肩上的圍巾並未彰顯出貴族身份。 該作品是一個人物的四分之三視圖,與風景,建築環境和手牽連在一起構成了空間的連貫性和平衡及大氣的幻覺主義。這是達•芬奇在肖像畫的創作上的第一次展示出來的高超技藝,對16世紀初期佛羅倫薩和倫巴第藝術的有著直接的影響。蒙娜麗莎的微笑,被後人譽為“永恒的微笑”
(蒙娜麗莎左肩處的劃痕是外麵保護玻璃上的)
6. 《蒙娜麗莎》(局部)
雖然這幅肖像的手法簡單,但人與背景之間的和諧使這幅畫成為曆史上最著名的、分析得最細致的一幅畫。畫中蒙娜麗莎的頭發與衣服的曲線與背景中山穀和河流的彎曲相稱。 整個畫的和諧性體現了達•芬奇對人與自然界的聯係的觀念,使這幅畫成為達•芬奇的世界觀和才華的永久的記錄。在人的背後,一個遙遠的背景一直延伸到遠處的冰山。隻有彎曲的道路和遠處的橋梁顯示著人的存在。模糊的分界線、瀟灑的人物、光亮與黑暗的明顯對比和一個總體的冷靜的感覺都是大師風格。蒙娜麗莎是第一幅將人畫在一個想象的背景前的肖像畫。有意思的是後麵的風景並不對稱。人物左麵的風景比右麵的明顯低。有的評論家認為這說明左麵的部分是後加上去的。神秘的蒙娜麗莎除了以其微笑著稱,畫中人物的眼神也相當獨特。無論你從正麵哪個角度賞畫,都會發現蒙娜麗莎的眼睛直視著你,這使人感到蒙娜麗莎的眼睛彷彿是活的,會隨著觀眾的視角而移動,並對所有觀眾抱以永恒的微笑。 (摘自網絡)
7. 意大利 繪畫 萊昂納多• 達•芬奇《施洗者聖約翰》 Saint John the Baptist 1513-1516
達•芬奇的畫板油畫,畫麵顯示《聖經》中聖約翰身披豹皮, 手握著十字架,具有古希臘神話傳說中酒神的特質,通過光線明暗融合的方式來表達人物的亮點。主人公麵帶微笑的臉龐使人想起了大師的蒙娜麗莎,雄雌雙體的姿態表現則寓意著達芬奇晚年的思想境界。
8. 意大利繪畫 拉斐爾 Raffaello Santi 《園丁聖母》 或《美麗的女園丁》 la belle Jardniniere 1508-1509
拉斐爾與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其被譽為意大利文藝複興“美術三傑”之一,在他年輕的生命裏創造了許多另後世稱道的聖母圖。在這幅畫中,拉斐爾迫隨達芬奇的繪畫技巧,在構圖上也采用了金字塔式的三人組合的方式:聖母愛撫著聖嬰,小約翰手持木質十字架,整幅畫麵充滿了溫馨和慈愛, 是表現聖母瑪利亞與孩子們在一起的經典之作,曾出現在多國的郵票上。
9. 意大利繪畫 拉斐爾和他的工作室 《沙漠中施洗的聖約翰》 Saint John the Baptist in the desert
在有關聖家族的繪畫中,除了小耶穌,我們常常會看到另外一個小孩兒,他就是施洗約翰 。根據新約,約翰的媽媽伊麗莎白和耶穌的媽媽瑪利亞是親戚,他比耶穌早出生6個月,算是耶穌的堂兄。根據聖經的記載,約翰是受主的旨意為耶穌的到來鋪平道路,為耶穌作見證,證明耶穌是神的兒子,後為耶穌施洗。
10. 意大利繪畫 拉斐爾 Raffaello Santi 《聖母子》
這是拉斐爾創作於1512左右的一幅聖母瑪利亞, 聖嬰及聖約翰 11. 意大利繪畫 提香 Tiziano Vecellio 《田園音樂會》 The Pastoral Concert 1509
作為意大利文藝複興後期威尼斯畫派代表人物的提香,曾受大師貝尼尼的熏陶,擅長肖像畫、風景畫、宗教題材及神話人物,創作了大量的繪畫作品,對西方藝術曾產生過深遠的影響。這幅田園音樂會,大師將中央兩位衣冠堂皇的威尼斯紳士與旁邊的兩位森林精靈及遠處的牧羊人結合在一起,他們之間通過樂器的進行著無言交流,產生一種詩情畫意的現象。
12. 意大利繪畫Antonio Allegri 《維納斯、丘比特和怪獸》 Venus, Satyr, and Cupid 1524-1527
該畫描述古羅馬神話傳說中的維納斯、丘比特和人頭羊身的怪獸之間的故事。與赫丘利Hercules激戰而歸精疲力盡的丘比特,放下繳獲的戰利品-獅皮正酣睡在維納斯身邊,腳下還留著維護納斯所持的火炬,或是虛擬化的丘比特的愛箭。眾神之王朱庇特Juipte (相對應於古希臘神話的宙斯zeus)化著人頭羊身怪獸試圖用右手擋住維納斯欲圖謀不軌……
13. 意大利繪畫 Daniele Ricciarelli 《大衛與歌利亞戰役》 le combat de david et goliath 1550-1555
該畫描述猶太英雄大衛戰勝巨人歌利亞的故事
14. 意大利繪畫 布龍齊諾 Agnolo di Cosimo di Mariano Tori 《聖家庭》 1550
布龍齊諾是意大利佛羅倫薩一位出色的風格主義的肖像畫家,在大部分職業生涯裏,他充任佛羅倫薩美第奇家族的宮廷畫家。
15. 意大利繪畫 卡拉瓦喬 Michelangelo Merisi, dit Caravaggio 《算命師》 The Fortune Teller 1595-1598
意大利巴洛克畫派畫家,1593年到1610年間活躍於羅馬、那不勒斯、馬耳他和西西裏。 在這幅畫描繪吉卜賽女算命師趁算命之機順手摸下年輕男子手上的戒指。
16. 意大利 繪畫 Guido Reni 《迪亞內拉和人頭馬尼索斯》 Deianeira and the Centaur Nessus 1617-1621
希臘神話的故事:在戰勝河神阿克洛俄斯後,赫拉克勒斯Heracles如願和迪亞內拉結為百年之好。當他們在梯林斯旅行時,人頭馬尼索斯假裝願意托迪亞內拉渡過急流。 但赫拉克勒斯正遊到河中央時,本性難移的尼索斯乘機綁架迪亞內拉。赫拉克勒斯遊到對岸後看大到情況不妙,用毒箭射中人頭馬尼索斯。 為了報仇,尼索斯在臨死前將自己的血交給得迪亞內拉,謊稱自己的血可以讓變心的男人回心轉意。幾年後,當迪亞內拉聽信赫拉克勒斯移情他愛的時候,想法讓赫拉克勒斯披上了沾有尼索斯血漬的衣衫,但赫拉克勒斯的肌膚及骨骼立刻被毒血腐化...... 畫家描述正是人頭馬尼索斯綁架迪亞內拉而遠處河對岸的赫拉克勒欲拔箭欲射的瞬間。
17. 意大利繪畫 Sebastiano Conca 《拐俘歐麗泰亞》 The Abduction of Orithyai by Boreas 1715-1730
繪畫描述 歐麗泰亞是希臘神話中雅典國王的女兒, 後被北風之神波瑞斯看上並被其拐走的故事。
18. 意大利繪畫 Antonio Canal 《聖馬克廣場及碼頭》 The Molo, Seen from the San Marco Basin 1735-1755
從15世紀開始,尤其是在18世紀,威尼斯畫派創作了很多以威尼斯風情為主題的寫實作品。倒影在水中的聖馬克廣場,天空中彌漫著淡淡的一層薄霧,人聲鼎沸的近景仿佛把觀眾帶入了18世紀的威尼斯。
19. 意大利繪畫 Giovanni Battista Tiepolo 《阿波羅與黛芙妮》 Apollo and Daphne 1743-1744
描述古希臘羅馬神話傳說中太陽神阿波羅的初戀故事。阿波羅因為取笑愛神丘比特,被丘比特用愛情金箭射中。當阿波羅遇見河神的女兒黛芙妮時,一見鍾情。然而黛芙妮卻不想為愛情婚姻所約束,而寧願在森林中自由自在。當阿波羅在追上黛芙妮的瞬間,黛芙妮大聲呼叫父親:寧可毀了自己的美貌也不要討人喜歡!河神遂將女兒變成了一顆月桂樹……畫家的這幅作品是受了意大利著名藝術大師貝尼尼的同名雕塑的影響而創作於1743年間。
20. 意大利繪畫 Daniel Seiter 《狄安娜和俄裏翁》 Diane with Orion's Corpse 1685
描述古希臘羅馬神話傳說中狩獵女神狄安娜發現巨人俄裏翁企圖勾引自己, 一氣之下放了毒蠍咬了俄裏翁的腳跟後,俄裏翁奄奄一息的場景。
21. 意大利繪畫 Atelier de Pompeo Batoni 《阿波羅與音樂女神》 Apollo, Music and Metre 1741
22. 西班牙繪畫 朱塞佩•德裏貝拉 Jusepe de Ribera《畸足少年》 The Clubfoot 1642
畸足的小男孩實際是一名那不勒斯的乞丐,手上拿著一張紙,上麵用拉丁文寫“請將上帝的愛施舍於我”,這是當時那不勒斯政府對乞討者的要求 。小男孩非常高興能成為畫家筆下的模特 - 這樣他就具有不朽的身材和王子般的尊嚴! 畫中人物身後以晴朗明亮的天空作背景,是畫家裏貝拉在博洛格拉大師的影響下成熟期間的演變的標誌。
23. 盧浮宮內共收藏了1200 餘幅歐洲北方畫派繪畫
24. 歐洲北方繪畫 Lambert Sustris 《維納斯與愛》 Verus and Love 1550
這是一位活躍於威尼斯的荷蘭畫家,畫風更接近意大利文藝複興的風格
25. 歐洲北方繪畫 Jan Massys 《大衛王與拔示巴》 David and Bathsheba 1562
畫家描繪以色列國王大衛在王宮的平台上窺見沐浴中的拔示巴便一心想得到她。《聖經》記載:大衛不顧拔示巴是自己軍隊中將領烏利亞Uriah的妻子而與她通奸,使她懷孕。大衛為了掩蓋自己的罪行,欲將前方作戰的烏利亞從軍中召集回來,希望烏利亞與拔示巴同房,如此他就可以不被發現自己是將來孩子的父親。但是,烏利亞不願意違反以色列軍中的規定,堅持留在軍隊中。在讓烏利亞與拔示巴同房的再三努力歸於失敗之後,大衛寫信給他的將軍Joab,讓烏利亞到前線去。烏利亞陣亡後,大衛娶拔示巴娶為妻。 大衛的舉動使耶和華感到不悅,差遣先知拿單來責備大衛。最終大衛為自己的罪行懺悔,表達了真摯的悔改,但注定了後半生會受到報應。
26. 歐洲北方繪畫 Louis De Caullery 《羅得島的巨像》 The Colossus of Rhodes 17 century
這是歐洲北方畫派畫家在十七世紀對已不複存在的世界古代七大奇跡之一的古希臘羅得島上的太陽神銅像的描繪。太陽神 Helios青銅像,曾經矗立在島上的羅得港港口,約 建於公元前292至280年。公元前226年遭到強烈地震後坍塌。
27. 歐洲北方繪畫 Hendrick De Clerck 《眾神的盛宴》 The Wedding of Thetis and Peleus or The Feast of the Gods 1606
希臘神話中的眾神之王宙斯Zeus,欲娶海洋女神忒提斯Thetis為妻, 但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告戒宙斯如和忒提斯結婚將會誕下一個比宙斯更強大的神,力勸宙斯將忒提斯嫁給佩琉斯Peleus為妻,而他們的孩子將隻是一個偉大的英雄,不過條件是要佩琉斯先戰勝忒提斯。宙斯之後便放棄了忒提斯。佩琉斯在神的幫助下躲在那個忒提斯常休息的山洞趁她不防備時捉住她,忒提斯無論變成母獅、水蛇及海水,佩琉斯都沒放手,就這樣佩琉斯順利地迎娶忒提斯。佩琉斯和忒提斯的婚禮在人頭馬奇戎Chiron的洞穴外舉行,眾神都趕來赴喜筵。 在婚禮上,阿波羅Apollo演奏了七弦琴,繆斯Muses唱歌, 奇戎給了佩琉斯一把由雅典娜Athena拋光的長矛,赫菲斯托斯Hephaestus鍛造了一把長劍,而波塞冬Poseidon賜予了不朽的馬匹。 但是,由於沒有邀請不和諧女神埃裏斯Eris, 她一氣之下將一個金蘋果扔進了在坐女神們的中間,希望這隻金蘋果由最美的女神擁有。愛神阿芙羅狄蒂Aphrodite,天後赫拉Hena和智慧女神雅典娜,究竟誰最美呢? 宙斯為了調解這場選美爭端,讓赫爾姆斯率領三位女神前往特洛伊,讓牧羊王子巴黎斯Paris來評斷。 為了讓巴黎斯評選自己是最佳美女,這三位女神都各顯其長,暗暗向王子許諾。巴黎斯選擇了愛神阿芙羅狄蒂,因為她許諾要授予他人間最美麗的女人。 後來,巴黎斯對天下美女海倫一見鍾情, 而全然不顧人家已有約在先,強行將海倫帶回特洛伊, 最終釀成特洛伊之戰。佩琉斯和忒提斯的兒子就是後來在特洛伊之戰的英雄阿基裏斯。眾多西洋繪畫的主題便是巴黎斯的審斷, 特洛伊之戰,阿基裏斯 等等。
28. 《眾神的盛宴》 (局部) 不和諧女神埃裏斯正要將手上的一個金蘋果扔進在坐女神們的中間
29. 歐洲北方繪畫 Frans II Francken 《命運寓言》 Allgory of Fortune 1615
畫家描述人的一生命運萬變,仿佛女神站在一個不穩定的地球儀上, 或是像任風擺布的一葉孤舟漂泊於茫茫大海之中。作品以女神為中心形成鮮明對比:她右手將各種金銀財寶撒向人間,向人們分配財富,一個沐浴在陽光下的城市;左手握著逆風而行的風帆,下麵是一群受瘟疫和饑餓困撓的百姓, 遠處狂風肆虐的大海有一搖搖欲墜的船,更遠處則是一個被火焰吞噬的小鎮。
30. 盧浮宮內法國繪畫數量最多,占據了德農館的一層,敘利館的二層以及黎塞留館的二層。 這是法國繪畫展廳
31. 法國繪畫 Laurent de La Hyre 《阿多尼斯之死》 Dead Adonis 1624-1628
古羅馬神話中的阿多尼斯出生後就十分俊美,深得維納斯的喜愛, 但他不聽勸阻執意要到森林中狩獵, 後為林中野豬所害。當時隻有他的狗靜靜地守候在主人身旁。這是十八世紀西方繪畫的一個重要主題之一。
32. 法國繪畫 喬治•德•拉圖爾 George de Latour 《方塊A的作弊者》 The Cheat with the Ace of Diamonds 1635-1638
十七世紀與西方世界人們的道德標準不相容的三大誘惑是賭博,美酒和情欲。這幅畫深度描述了賭博的場景,咄咄逼人的貴婦人,緊張萬分的作弊者。這是後卡拉瓦喬時代常常出現作品題材。畫家擅長以燭光為中心的畫作,這是畫家為數不多的描寫白天生活的繪畫之一。
33. 法國繪畫 喬治•德•拉圖爾 Georges de Latour 《燈下的抹大拉》 1640-1645
又名《抹大拉的懺悔》, 這幅巴洛克風格的作品是基於意大利畫家卡拉瓦喬的相同題材的繪畫,描述基督最虔誠的追隨者之一的瑪利亞 抹大拉,見證了耶穌被釘十字架,埋葬和複活。 在洛杉磯藝術博物館藏有畫家的另一幅相同作品。
34. 法國繪畫 尼古拉•普桑Nicolas Poussin 《阿卡迪亞的牧羊人》 The Arcadia Shepherds 1638-1640
阿卡迪亞意為“人間樂土”, 圖中牧羊人所指的墳墓上有一行拉丁文,上麵寫到:就算在世外桃源,人也逃避不過死亡 - 勸君珍惜時下的美好,短暫而不可複得!尼古拉•普桑 是17世紀法國巴洛克時期重要畫家,但屬於古典主義畫派。 此畫為其代表作 。他長期僑居意大利, 但曾為當時的法王路易十三世畫了不少畫。
35. 法國繪畫 Philippe de Champaigne 《路易十三1628年加冕勝利冠》 Portaint of Louise XIII Crowned by Victory in 1628 1635
勝利女神將橄欖枝編成的桂冠加在法王路易十三的頭上。
36. 法國繪畫 克洛德•洛林 Claude Lorrain 《奧德修斯送還克律塞斯》 Ulysses returns Chryseis to her father 1644
該畫描述古希臘神話故事:特洛伊阿波羅祭司之女克律塞斯Chryseis,為邁錫尼國王阿伽門農Agamemnon 所俘。阿伽門農沉迷於其美貌而拒絕其父贖回,遂遭太陽神降瘟疫於希臘聯軍,使之迫於壓力而派奧德修斯Ulysses/Odysseus將其送回。 奧德修斯則是傳說中希臘伊薩卡島之王,在特洛伊戰爭的第十年,他憑借木馬計最終攻克了這座城池。此後,他又經曆了十年漫長的旅程,曆盡艱險後終於返回家鄉,與親人團聚。克洛德•洛林是法國巴洛克時期的風景畫家,但主要活動是在意大利。
37. 法國繪畫 夏爾•勒布倫Charles Le Brun 《亞曆山大的凱旋》 The Trumph of Alexander 1665
公元前331年亞曆山大率軍離開埃及,在美索不達米亞的高加米拉Gaugamela力克波斯帝國大流士三世主力後,長驅直入占領巴比倫王國。該畫描述亞曆山大乘坐大象馱的戰車進入巴比倫城,遠處是巴比倫著名的空中花園。夏爾•勒布倫是十七世紀法國宮廷畫家,曾為凡爾賽宮和盧浮宮做過大量的壁畫和天頂畫,被路易十四稱為“有史以來法國最偉大的藝術家”。
38. 法國繪畫 夏爾•勒布倫Charles Le Brun 《亞曆山大擊敗波羅斯》 Alexander and Porus 1665-1673
該畫描述公元前326年亞曆山大率軍東征印度,在希達斯皮斯河Hydaspes附近遭到了印度波羅斯王國軍隊的頑強抵抗。這是遠道而來的馬其頓大軍贏得的異常艱難的一場會戰,也是亞曆山大大帝短暫一生中的最後一場大仗。雖敗尤榮的波羅斯成功阻退馬其頓軍隊的繼續東進。因為疲憊不堪的馬其頓士兵已經厭戰,亞曆山大深入印度內陸的計劃不得不擱淺,無奈返回巴比倫。圖中披紅色鬥篷的赫費斯提翁 Hephaestion是亞曆山大最親密的摯友,回師巴比倫不到到三年即亡。悲慟不已的亞曆山大在之後不足八個月也暴亡於帝國首都巴比倫,32歲的一代大帝就這樣匆匆謝幕,而他一生戰無不勝所開創的橫跨歐亞非的龐大帝國旋即崩潰了。
39. 法國繪畫 讓-奧諾雷•弗拉戈納爾 Jean-Honoré Fragonard 《門栓》 The Bolt 1777
弗拉戈納爾是法國羅可可時代最後一位重要代表畫家,這是弗拉戈納爾畫的許多風情場麵中的一幅。一個女人全神貫注地抵禦她情人的進攻。但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有趣的細節。 某些物體揭示了它們的色情象征意義:翻倒的椅子(腿在空中),花瓶和玫瑰(喻指女性),螺栓(喻指男性)和特別是床,占據了組成部分的大部分。 這樣擬人化的形式及明顯的失調是為了烘托出主人公的欲火正旺的熱情。
40. 法國繪畫 格林 Pierre Narcisse Guerin 《安德羅馬奇和普爾赫斯》 Andromache and Pyrrhus 1810
希臘神話中的特洛伊戰爭,起因是特洛伊王子帕裏斯Paris拐走了美女海倫後,海倫之夫斯巴達的國王聯合其兄邁錫尼國王阿加門農及希臘聯軍,對特洛伊長達十年的戰爭,最後利用特洛伊木馬之計及英雄阿基琉斯Achilles的勇猛而破城。海倫被斯巴達的國王奪回,阿基琉斯殺死了特洛伊王子帕裏斯的兄長赫克托爾Hector王子後, 因為辱屍而激怒了太陽神。在太陽神阿波羅指點下帕裏斯用箭射中阿基琉斯的腳踝而複仇。後來如何? 十七世紀法國劇作家 Jean Racine 改編成了一出悲劇:赫克托爾的妻子安德羅馬奇Andromache 為了從伊庇魯斯國王普爾赫斯(阿基琉斯的兒子)手中要回自己的親兒子Astyanax,不惜假裝答應再嫁給普爾赫斯。此圖即描述了安德羅馬奇在普爾赫斯王座前要子的經過。圖右側的男子是阿加門農的兒子俄瑞斯忒斯Orest, 最左側的女子是斯巴達國王的女兒赫耳彌俄涅Hermione,悲劇中的另外兩個主人公。路易十四時期此劇曾在盧浮宮內演。
41. 法國繪畫 格林 Pierre NArcisse Guerin 《奧羅拉和塞佛羅斯》 Aurora and Cephalus 1810
《變形記》Metamorphoseon 是羅馬的詩人奧維德的作品,創作於一世紀,是使用六步格詩體描述了羅馬和希臘神話中的世界曆史,根據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的“靈魂轉回”理論,變形,即人由於某種原因被變成動物,植物,星星,石頭等故事按照時間順序敘述,由宇宙的創立,大地的形成,人類的出現開始,直到羅馬的建立,凱撒遇刺變成星辰和奧古斯都順應天意建立統治為止。其中總共包括了大約250個左右的傳說(多為愛情故事)。對中世紀的文學作品以及中世紀甚至到巴羅克時期的繪畫藝術有深遠的影響。 此畫描繪黎明女神奧羅拉傾情於人間的塞佛羅斯,乘著塞佛羅斯外出打獵之際綁架了他, 用浮雲托著塞佛羅斯飄向自己空中的家。最終懷上孩子的奧羅拉還是將塞佛羅斯放會人間。
42. 法國繪畫 格林 Pierre NArcisse Guerin 《埃涅阿斯告訴狄多特洛伊的不幸》 Aeneas tells Dido about the fall of Troy 1815
希臘神話中特洛伊Troy淪陷後,英雄埃涅阿斯Aeneas在史詩般的旅程中抵達迦太基。 迦太基女王迪多Dido愛上了埃涅阿斯。經過激烈的戀情,眾神告訴埃涅阿斯,他絕不能留在迦太基,所以他隨船隊離開,被遺棄的狄多則絕望地自殺了。格林的畫展示了浪漫史的開端,但沒有提供悲劇性結局的線索 - 埃涅阿斯離開時的船隊。 狄多所擁抱的並非是愛神丘比特 - 因為他們的愛情是悲劇收場。
43. 法國繪畫 格林 Pierre NArcisse Guerin 《菲德拉和希波呂托斯》 Phaedra and Hippolytus 1815
希臘神話中特修斯Theseus是雅典城邦的國王,帶著自己與亞馬遜女王的所生的兒子希波呂托斯Hippolytus迎娶了菲德拉Phaedra。由於希波呂托斯拒絕了愛神阿芙羅狄蒂,發誓要為月亮女神阿提密斯Artemis保持童貞。阿芙羅狄蒂一氣之下讓希波呂托斯的繼母菲德拉愛上了他,繼母的女仆特意來告訴希波呂托斯。在遭希波呂托斯拒絕後,菲德拉便向特修斯誣告希波呂托斯對她非禮。特修斯聽信了菲德拉並詛咒自己的兒子希波呂托斯,導致希波呂托斯趕著四馬戰車離家出走。經過海邊時馬受到海怪的驚嚇而使戰車傾覆,希波呂托斯被活活拖死。 畫家格林在此描述特修斯坐在受驚的菲德拉旁邊,菲德拉的大腿上是一把劍, 她的女仆在菲德拉耳邊竊竊私語。 左邊的阿提密斯正舉起左手想要阻止特修斯。
44. 法國繪畫 格林 Pierre NArcisse Guerin 《克呂泰涅斯特拉刺殺阿伽門農》 Clytemnestra hesitates before killing the sleeping Agamemnon 1817
希臘神話中當邁錫尼Mycenae國王阿伽門農Agamemnon 外出參加特洛伊戰爭時,王後克呂泰涅斯特拉Clytemnestr與他的堂兄埃吉斯圖斯Aegisthus戀愛上了。 在國王帶著情婦卡桑德拉Cassandra凱旋歸來的時候,埃吉斯圖斯敦促克呂泰涅斯特拉先殺阿伽門農,然後再謀殺卡桑德拉 。 盡管死因的說法各不相同,但在格林的這幅畫中,他展示了克呂泰涅斯特拉要用短劍殺死正在睡覺的丈夫。 在這些謀殺案發生之後,埃吉斯圖斯和克呂泰涅斯特拉成邁錫尼的國王和王後,直到阿伽門農的兒子奧雷斯特斯Orestes複仇殺了她。
45. 法國繪畫 路易•大衛Jacques-Louis David 《自畫像》 Slef-Portrait 1794
路易•大衛是活躍於法國大革命時期最著名的藝術家,新古典主義畫派奠基人和傑出代表,對盧浮宮的保護與建設功不可磨,下麵介紹他在盧浮宮內的作品。
46. 路易•大衛成名之作 《荷拉斯兄弟的誓言》 Oath of the Horatii 1784
描繪公元前7世紀羅馬城邦與阿爾巴隆加Alba Longa城邦的戰爭中,雙方商定各派三人決戰。荷拉斯三兄弟代表羅馬,正向父親立下誓言以表決心,而在一旁的荷拉斯的姊妹們, 卻會麵臨痛苦的結果 - 因為對方三人中有她們的丈夫! 畫中男人手腳被畫成直線,以代表愛國;畫中女人則被畫成弧線,寓意優柔寡斷兒女情長,與男人成差對比,為大事等待男人解決。作者將藝術與政治結合,想用這幅畫教育國民。此畫創作於法國大革命前,表示效忠國家比效忠民族,神更重要。這也為畫家成為革命派的堅實同盟打下了基礎。 這幅畫有明顯的新古典主義藝術之風格,采用了一些頗有特色的技術。畫的背景十分暗,而人物則明亮突出,陰沉的顏色更容易突顯出明顯的嚴肅感。重點突出,物象清晰,與著重感性的洛可可藝術相反。這幅畫表現出複雜的道德和故事,令此畫被歸類為新古典主義藝術。
47. 路易•大衛 《護從搬來布魯圖斯兒子的屍體》 The Lictors Bring to Brutus the Bodies of His Sons 1789
其主題是公元前6世紀羅馬共和國的建立者布魯圖斯Brutus麵對他的兒子們密謀推翻共和國,恢複君主製,布魯圖斯被迫下令處死他們。布魯圖斯這樣大義滅親,犧牲自己的家庭,卻成了共和國的捍衛者。圖中悲痛欲決的布魯圖斯妻女與一旁沉默的布魯圖斯形成鮮明對比。這幅畫的主題是公民美德、犧牲和對國家的奉獻,在充滿政治色彩的法國大革命時期 揭幕時,曾引發了許多爭議。
48. 路易•大衛 《帕裏斯和海倫的愛情》 The Loves of Paris and Helen 1788
描繪《荷馬史詩》的《伊利亞特》中的海倫和帕裏斯,這就是特洛伊戰爭的導火線。
49. 《帕裏斯和海倫的愛情》(局部)
背景中的女像柱是Jean Goujon在盧浮宮的那些複製品。
50. 路易•大衛 《強虜薩賓婦女》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Sabine Women 1799
這幅畫表現羅馬建國之初強虜薩賓婦女之後的故事:羅穆盧斯的妻子、薩賓人領袖塔蒂烏斯之女赫西莉亞,帶著孩子,擋在丈夫和父親之間。年輕的羅穆盧斯正準備用長矛攻擊撤退的塔蒂烏斯,卻猶豫了。背景中露出的岩石,稱為塔培亞之岩。傳說,塔蒂烏斯攻打羅馬時,維斯塔貞女塔培亞為了換取金手鐲,而為薩賓人打開城門。但是薩賓人卻把她從一塊巨石上摔下去。這塊巨石就以她命名,稱為塔培亞之岩。
1795年,大衛作為馬克西米連•羅伯斯庇爾的支持者,而被囚禁在盧森堡宮期間,開始策劃這件作品。 這幅畫的創作始於1796年,這時他已分居的妻子到監獄探望了他。他想用這個愛勝過衝突的故事來讚美他的妻子,並且呼籲人民,在革命流血事件後,重新團結起來。這個認識花了他將近四年的時間。
51. 《薩賓婦女》 (局部)
52. 路易•大衛 《雷加米埃夫人像》 Portrait of Madame Recamier 1800
這幅巴黎社會名流雷加米埃夫人的肖像是時髦的新古典主義風格。在畫中,夫人身穿簡單風格的連衣裙,斜靠在沙發上,幾乎光著雙臂,留著短發。 1814年, 安格爾所畫的《大宮女》也采用了這個斜靠的姿勢。
53. 路易•大衛 《拿破侖加冕》 Consecration of the Emperor Napoleon I and Coronation of the Empress Josephine in the Cathedral of Notre-Dame de Paris on 2 December 1804
法國大革命的風暴過去後,路易•大衛又成了拿破侖的座上賓。1804年9月受拿破侖的委托, 路易•大衛於1805年開始創作描述拿破侖一世加冕場景的巨幅油畫,1807年完成。 此畫其實有兩幅,第一版本現存於盧浮宮, 第二版本現存於凡爾賽宮,兩幅基本相同,區別在於畫麵中拿破侖妹妹寶琳公主著裝顏色不同:凡爾賽宮的這幅著紅紗,盧浮宮的另一幅著白紗。
54. 《拿破侖加冕》 (局部)
55. 路易•大衛 《列奧尼達在溫泉關》 Leonidas at Thermopylae 1814
這件作品描繪公元前480年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一世率領希臘軍隊在溫泉關與波斯大軍的一場大戰。
56. 路易•大衛 《安德羅馬奇哀痛赫克托耳》 Andromache Mourning Hector 1783
這件作品描繪希臘神話中的特洛伊戰爭,阿喀琉斯殺死了特洛伊王子帕裏斯的兄長赫克托耳Hector王子後,赫克托耳的妻子安德羅馬奇Andromache 悲痛萬分的情形。
57. 法國繪畫 Anne-Louis GIRODET DE ROUSSY-TRIOSON 《沉睡中的恩底彌翁》 The Sleep of Endymion 1793
盧西-特裏奧鬆是法國古典主義畫派和浪漫主義畫派之間承前啟後的著名畫家,是路易•大衛的學生。該畫描述古希臘神話中牧童恩底彌翁是人間最俊美的凡人,由於冒犯了朱锘Juno而被罰沉睡三十年,但容貌不變。月亮女神狄安娜仰慕其俊美的外形而夜夜來看望他。畫中的月神以一縷溫柔的月光出現,靜靜地照著恩底彌翁的臉龐和軀體,而風神則輕輕地將遮擋月光的月桂樹枝撥開。
58. 法國繪畫 Anne-Louis GIRODET DE ROUSSY-TRIOSON 《大洪水》 A Deluge Scene 1806
與聖經中所描繪的大洪水不一樣,畫家在這裏通過描繪絕望的父親對一家妻小徒勞的救助,借助色彩的鮮明反差來表現洪水的凶猛和畏懼。
59. 《大洪水》
60. 法國繪畫 Anne-Louis GIRODET DE ROUSSY-TRIOSON 《埋葬阿塔拉》 The Burial of Atala 1808
描述法國作家的小說故事:土著美洲人Chactas 掩埋自己的基督徒未婚妻,她為保守貞潔的誓言而服毒而亡…
61. 法國繪畫 Anne-Louis GIRODET DE ROUSSY-TRIOSON 《皮格馬利翁和加拉提亞》 Pygmalion et Galatée, 1819
皮格馬利翁是希臘神話中塞浦路斯國王,據古羅馬詩人奧維德《變形記》中記述,皮格馬利翁為一位雕刻家,他根據自己心中理想的女性形象創作了一個象牙塑像,並愛上了他的作品,給“她”起名為加拉提亞。愛神維納斯非常同情他,便給這件雕塑賦予了生命。
62. 法國繪畫 Francois Edouard Picot 《普西莎與愛神丘比特》 Cupid and Psyche 1817
師從於路易•大衛的畫家Picot 描繪的是古希臘神話中愛神丘比特對沉睡中的普西莎深情地一吻而喚醒她的那瞬間。這樣唯美而溫馨的題材引得無數藝術家盡折腰,畫家的老師大衛也有相同題材的繪畫, 現保藏在Cleveland Museum of Art。上期介紹過盧浮宮所藏卡諾瓦的同名雕像。
63. 法國繪畫 Germain Jean Drouais 《馬裏烏斯在明圖爾諾》 Marius at minturnae 1786
Drouais作為路易•大衛最器重的學生,20歲便成為羅馬大獎賽的獲獎者,但遺憾的是在25歲時卻英年早世。此幅繪畫比路易•大衛的名作《荷拉斯兄弟的誓言》晚了兩年才出世,但明顯借鑒了老師的風格。古羅馬著名的軍事統帥和政治家馬裏烏斯, 他在羅馬敗於日爾曼人的危難之時當選執政官,進行軍事改革,最終擊敗日耳曼三族。畫中描繪在獄中的他臨危不懼,僅憑自己的威信就解除了派來殺死他的士兵的武裝。
64. 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 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 《自畫像》 1832
法國畫家安格爾也曾在 路易•大衛的工作室接受大師的熏陶,是新古典主義畫派的最後一位領軍人物。安格爾的畫風線條工整,輪廓確切,色彩明晰,構圖嚴謹,對後來許多畫家如德加、雷諾阿、甚至畢加索都有影響, 這是畫家老年時期的自畫肖像。
65. 安格爾 《奧狄浦斯和斯芬克斯》 Oedipus Explaining the Enigma of the Sphinx 1808
希臘神話傳說中有冀的獅身人麵怪獸斯芬克斯對不能猜出謎的路人一律殺死,但在奧狄浦斯猜中了它的謎之後,斯芬克斯則慚愧地消失了。它的迷是:什麽樣的東西會發聲,早上是四條腿,中午變成兩條腿,晚上時候是三條腿?畫中斯芬克斯站在山洞門口,山洞下尚有受害者的遺骸,奧狄浦斯的同伴驚恐地逃逸,遠景是希臘古城底比斯。安格爾在創作這幅畫的時候,特請了一位肌肉結實的真人模特, 同時借鑒了現存於盧浮宮內的赫爾姆斯係涼鞋帶的雕塑姿勢(見上集),使奧狄浦斯的身體,四肢和所持有的標槍形成幾何和諧形狀, 輪廓清晰無明暗,使人物的立體感強烈,為圖片增添了古典氣息。
66. 安格爾 《瓦平鬆的浴女》 The Valpinçon Bather 1808
瓦平鬆是這幅繪畫後來的一位擁有者。安格爾1807年在羅馬期間,按要求繪製了三幅作品送往巴黎,包含此幅浴女及上麵的《奧狄浦斯和斯芬克斯》 。
67. 安格爾 《大宮女》 The Grand Odalisque 1814 -1819
描述一位奧斯曼土耳其蘇丹宮中的宮女,優美的線條刻畫是安格爾的拿手絕活。宮女的脊柱被刻意拉長,使骨盆及下背部加長。畫家可能為了表現宮女的感性陰柔美。這幅繪畫是安格爾為拿破侖的妹妹那不勒斯女王訂做的。
68. 安格爾 《營救安潔麗卡的羅傑》 Rudiger Freeing Angelica 1819
創作背景來源於16世紀史詩《奧蘭多•弗裏歐索》Orlando Furioso中的騎士羅傑,其禦駕是半馬半鷹的河馬。 當羅傑騎著河馬在布列塔尼海岸附近周遊時,發現了一個美麗的女子被拴在眼淚島上的一塊岩石上 -- 原來野蠻人準備用她來祭祀海怪。水中發生的巨大顛簸伴著海怪的臨近, 羅傑揮舞著長矛奮力相救。
69. 安格爾 《安潔麗卡》 Angelica 1819
此圖是上幅作品的初稿
70. 安格爾 《卡羅琳•裏維耶爾肖像》 Mademoiselle Caroline Rivière 1806
此畫是安格爾典型的當代肖像作品,缺乏解剖學上的準確性。 她的脖子過長,鼻子的鼻梁過長。所描繪的裏維耶爾反應了她那個年齡段典型的僵硬和尷尬,並以一種強調年輕人新生的純淨和樸實感的方式展現出來。 然而,由於所描繪的人物在作品完成後一年之內便去世了,因此通常從悲情和悲劇的角度來看這幅畫。
71. 安格爾 《 荷馬的神化》 The Apotheosis of Homer 1827
古希臘詩人荷馬的史詩《荷馬史詩》(即《伊利亞特》和《奧德賽》)記載了古希臘的諸多神話傳說, 安格爾在此畫中描繪了勝利之神為荷馬嘉封的場景。畫中人物包含了西方世界的文化名人,如亞裏斯多德,蘇各拉底, 柏拉圖,拉斐爾,米開朗基羅,普桑, 莫紮特,莎士比亞及一代大帝亞曆山大,共 42位。荷馬腳下的兩位女子分別代表伊利亞特Iliad(紅衣)和奧德賽Odyssey (綠衣)。
72. 安格爾 《土耳其浴女》 The Turkish Bath 1862
這是安格爾晚年的最後一部作品,也是他眾多裸體作品最“色情”的一部。據說原來是拿破侖的王子委托創作的, 但王妃實在接受不了而被退回。安格爾根據Montague 女士信中所描繪的伊斯坦布爾皇宮浴室內幕,創作了這幅有二十多位裸體浴女組成的土耳其皇宮浴女圖。 畫中有些浴女其實是來自他自己的其他作品,雙手舉起的女性形象正是他自己的妻子,這麽多人物組織在一起,絲毫沒有雜亂與不協調,整個畫麵就是對古典主義的盡情讚歎。 因此後人認為這幅畫其實是畫家自己對創作生涯的總結。
73. 《土耳其浴女》 (局部)
74. 法國繪畫 希波呂特•弗蘭德林 Hippolyte FLANDRIN 《海邊男駭》 Nude Youth Sitting by the Sea 1835-1836
作為安格爾最有才華的門徒及新古典藝術最傑出的代表之一,弗蘭德林擅長於這種精致的人體肖像。如同安格爾《奧狄浦斯和斯芬克斯》,這是弗蘭德林實踐的新古典美學的完美典範。男子背後的海景增強了場景中陰森恐怖的氛圍,顯示了這一代藝術家如何著手更新古典美學,並使其與現代品味保持一致。
75. 法國繪畫 西奧多•傑利柯 Theodore Gericault 《美杜莎之筏》 The Raft of the Medusa 1818-1819
英年早逝的傑利柯是法國浪漫主義畫派的先驅,對浪漫主義畫派和現實主義畫派的發展有重要影響。 他在27歲創作的這幅畫,描述了1816年法國海軍的護衛艦美杜莎號在西非海岸沉沒之後船員海上掙紮求生的情景。當時艦上的救生艇無法承載所有的船員,有150名下等船員不得不在一隻自製的木筏上麵漂流。期間他們所有的食物和飲水早已殆盡,隻能靠吃屍體來維持生命。8天後被救起時僅有15人幸存。為了更逼真地描繪出當時的慘狀,創作之前畫家走訪了海難幸存者,複製了木筏的模型,甚至前往醫院太平間去觀察屍體的色澤等等,為這幅巨作日後引起的不同反響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畫家32歲死於肺結核後,這幅畫成為盧浮宮的收藏品。
76. 法國繪畫 歐仁•德拉克羅瓦 Eugène Delacroix 《墓地的少女》 Orphan Girl at the Cemetery 1823
繪畫風格與安格爾背道而馳的法國浪漫主義畫派的傑出代表歐仁•德拉克羅瓦,非常欣賞荷蘭畫家魯本斯的強烈色彩的繪畫,潛心發展色彩的作用,成為浪漫主義畫派的典型代表。他的畫作對後期崛起的印象派畫家如梵高的畫風有很大的影響。此圖散發著悲傷和恐懼的氣息,飽受悲痛折磨的女孩向上看時,眼中流著淚水,肢體語言和衣服讓人感到悲劇和對生命的無奈。 天空的昏暗和廢棄的地麵與她憂鬱的表情相吻合。
77. 歐仁•德拉克羅瓦 《薩達那帕拉之死》 The Death of Sardanapalus 1827
德拉克羅瓦描述公元前627年亞述君主亞述巴尼拔攻打巴比倫失利後,被困在尼尼微宮,為了不讓宮殿和財寶落入敵人 試圖,他下令燒毀宮殿,處死自己的妻妾和馬匹後自殺。薩達那帕拉之死的主要焦點是豔紅色的布裝飾的床。床上身穿白色衣服,身上配戴的金項鏈和金頭飾的國王目光呆滯地坐著。一個女人死在他腳旁邊,橫臥床的邊緣。大部分在場的人都已經死亡,有幾個被刀刺傷,左前方的一名男子試圖殺死一隻裝飾華麗的馬匹。這是畫家對發生在兩千多年前亞述帝國悲劇的想像,據考證亞述巴尼拔在公元前631年左右被廢或正常去世,這樣的悲壯的場麵是乎與史不符。
78. 歐仁•德拉克羅瓦 《自由引導人民》 Liberty Leading the People 1830
這幅作品表現的是1830年的法國七月革命。當時的法國民眾以暴力抗爭的方式反對查理十世的統治,革命持續了三日,最終結束了波旁王朝的複辟統治,以奧爾良公爵路易•菲利普繼位而告終。革命時期各種各樣的事物激發了德拉克洛瓦的想象力,他將自己深刻的情感融入此畫。畫麵的遠景是硝煙彌漫的巴黎聖母院,畫中人物以傳統的金字塔形式分布,正中是戴著象征自由的弗裏吉亞帽、坦胸露乳的自由女神,她右手上揚,揮動著象征革命的紅白藍三色旗,號召身後的人民起來革命。畫的左側是一群手持武器向前衝的革命者。最突出的是最前方望向自由女神的兩個男子。最左側的男子為勞工打扮,身著敞開的白襯衫,頭戴瓜皮帽,背著挎包,右手持一把土耳其彎刀,腰間別著一把火銃。其右側的男子則是紳士打扮,頭戴黑色圓禮帽,身穿白襯衫與扣緊的黑夾克,係有黑領結,雙手緊握著一把長槍(推測此人為同情支持革命的畫家本人)。畫麵右側,即女神的左側,有一個正舉著右臂的小男孩,他戴著帽子,身背挎包,雙手各拿著一把手槍,口中是乎念念有詞。在自由女神跟前,匍匐著一位受傷的女子,她頭裹暗紅色頭巾,身穿藍色布衫,抬頭仰望女神。雜亂的木頭石塊中倒臥著三具屍體,自由女神正跨過這些屍體,向前邁進。畫中多處使用紅、白、藍三種主題色彩,場麵輝宏,寫實意味濃厚,飽含著渴望自由的激情。浪漫主義作家維克多•雨果曾受這幅畫的啟迪,30年後寫成名著《悲慘世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幅畫曾被印入法國的郵票及100法郎的鈔票上。
79. 《自由引導人民》 (局部)
80. 法國繪畫 Elisabeth Louise Vigee Le Brun 《與女兒在一起的自畫像》 Self-Portait with her Gaughter 1789
畫家身著引領時代的裝束,與女兒溫馨地在一起,給人以一種返樸歸真的氣氛。畫家在法國大革命前夕曾逃亡外地。
81. 法國繪畫 Ary Scheffer 《弗朗西斯卡和她的愛人保羅》 The Shades of Francesco da Rimini and Paolo Makatesta Apperat to Dante and Virgil 1855
畫家這幅畫是將時空相異的人物事件放在同一畫框內:在《神曲》的第一卷《地獄》中,奧古斯都時代的古羅馬詩人維吉爾Virgil 和意大利中世紀詩人但丁Dante 在生命的輪回中遇見到了弗朗西斯卡和她的愛人保羅。出於政治目的,弗朗西斯卡被家人所迫, 嫁給了一顯赫家族的瘸子公子, 而她卻和瘸子的弟弟保羅相愛了。最後被發現後,他倆雙雙為瘸子所殺,畫中清晰地現示他們身體上的傷痕。 今生的相愛隻能在來世才有機會實現了。
82. 法國繪畫 安托萬-讓•格羅 Antoine Jean Gros 《埃勞戰役》 Napoleon on the Battlefield of Eylau (2/9/1807) 1808
格羅是法國新古典主義畫家。此畫描述1807年2月9日法國擊敗普魯士-俄國聯軍的戰役 Eylau,作品頌揚了拿破倫麵對鼠疫病毫無懼色,對艱難取得的勝利中的戰士傷亡感到痛心。
83. 法國繪畫 安托萬-讓•格羅 Antoine Jean Gros 《大衛為掃羅王彈豎琴》 David Playing the Harp before King Saul 1822
根據希伯來聖經,掃羅Saul 是古以色列第一位國王, 他的統治時期傳統上是在公元前11世紀後期。當時“掃羅的靈”困擾著掃羅國王,使他內心不安,害怕遭受迫害。 由於音樂被認為具有治療作用,國王召集了以豎琴技藝聞名的英雄大衛為他演奏,優雅的音樂給掃羅以無數安慰。掃羅陣亡後,其女婿大衛最終成為了以色列的國王。
84. 法國繪畫 Francois Gerard 《達芙尼斯與克洛伊》 Daphnis and Chloe 1824
古希臘的一個愛情故事在16世紀的歐洲被改編一部田園小說:一位名叫拉蒙的牧羊人發現了達芙尼斯,一個名叫德裏亞斯的牧羊人發現了克洛伊。每個人都決定撫養自己找到的孩子。達芙尼斯與克洛伊一起長大,為他們的養父母帶來羊群。他們墜入愛河,但天真地不了解他們正在發生什麽。富有智慧的老牛郎菲萊塔斯向他們解釋了愛是什麽,並告訴他們唯一的治療方法就是接吻。
85. 《達芙尼斯與克洛伊》(局部)
86. 法國繪畫 François GÉRARD 《普西莎與愛神丘比特》 Cupid and Psyche 1798
師從於路易•大衛的畫家和他的老師同學一樣,都曾描繪過古希臘神話中丘比特喚醒沉睡的普西莎那瞬間的故事。 最後宙斯召集了奧林匹斯諸神,正式將普西莎給丘比特,並讓普西莎喝下仙饌密酒,成為 一名神,永遠和丘比特在一起。畫家畫了一隻蝴蝶盤旋在普西莎的頭上:古希臘蟲的名字也叫“普西莎” ,象征靈魂。
87. 法國繪畫 阿爾弗雷德•西斯萊Alfred Sisley 《螳螂路》 la Route De Mantes 1874
生於法國巴黎的英國人西斯萊是法國印象派創始人之一,一生經曆坎坷,生前其作品並為大眾所看好,死後才受追捧。
88. 法國繪畫 Pierre Paul Prud'hon 《劫持普西莎》 The Abduction of Psyche 1808
丘比特與普西莎的愛情故事:普西莎是一位非常美麗的公主,以至於引起了愛神維納斯的嫉妒。維納斯要求她的兒子愛神丘比特用色情箭射死她,這樣醒來後她會瘋狂地愛上一個怪物。 但是丘比特也愛上了這個女孩,並決定保護她免受母親的怒傷。經曆了一係列的挑戰和艱辛,這兩個戀人最終修成正果,幸福地生活在神的國度。 該故事由羅馬作家阿普勒烏斯Apuleius在第二世紀敘述,並在17世紀由法國詩人喬安•德拉芳丹Joean de La Fontaine重新演繹。
89. 法國繪畫 Jean-Baptisete Regnault 《奇戎教導阿基利斯》 The Education of Achilles by the Centaur Chiron 1782
奇戎,是希臘神話中非常著名的賢人,屬於半人馬族。很多希臘人把自家的男孩送到奇戎門下學技,阿基利斯便是其一。
90. 法國繪畫 夏爾•格萊爾 Charles Gleyre 《夜》 Evening also known as Lost Illusions 1843
格萊爾是一名瑞士藝術家,他的畫風兼顧古典主義和印象主義風格,曾指導過莫奈、 雷諾阿、西斯萊等許多年輕的藝術家。這幅夜具有超現實主義的繪畫,描繪畫家在埃及旅行中,在尼羅河畔突發幻覺:愛神丘比特與一眾女神乘舟順流而下,而古希臘的詩人則在水一方。
91. 天頂壁畫
盧浮宮裏麵的文物藝術品就介紹到此,最後上一幅宮內的天頂壁畫。由於當時沒有拍攝到任何文字說明,隻能看圖說話了:以聖母院為背景的可能是菲力普二世,他是盧浮宮要塞的倡導者;以香波堡為背景的應當是法王弗朗索瓦一世,盧浮宮內最先的意大利繪畫包括《蒙娜麗莎》即來製自他的收藏 ;以榮軍院為背景的應當是太陽王路易十四,盧浮宮內藝術品數量級地擴充離不開他的功勞;而以盧浮宮前的凱旋門為背景的則無疑是一代大帝拿破侖,在法蘭西雄居歐洲時,他連買帶搶地到處收刮藝術品,包含遠征埃及帶回的大量古埃及文物等等。盧浮宮輝煌的今天離不開這四位,他們理所應該在這藝術殿堂裏占有一席之地。
說句實在話,走進盧浮宮常常令人眼花繚亂,找不到北 - 因為要看的東西太多了!而且人也多。最近這次進宮,《蒙娜麗莎》前居然拉起了警戒線以疏導人流。但相當多的遊客是衝著“三寶”去的,看完“三寶”就直奔購物天堂去了!我的鄰居就是一個例子:老婆帶著孩子和蒙娜麗莎,維納斯見過麵就去找老佛爺了,而他卻在宮內耗了一天,把講解器的電池都用盡了!
請記住:想和“三寶”合影-一大早去!想一次多看些-周三/周五去,閉館晚!想一次看全些-周六/周日去!(盧浮宮各展館均開放) 想吃閉門羹 - 周二去! 現在姓冠的把門 - 別去!(閉館)
謝謝觀看!
第一張圖是從那裏拍攝的?真棒!
相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