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年前與一位烏克蘭裔的同事聊天,我問她那個城市是俄羅斯最值得一遊的,她脫口而出:聖彼得堡。聖彼得堡始建於1703年,見證了沙俄羅漫諾夫王朝的興衰,1917年“十月革命”後,曇花一現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最終為布爾什維克的蘇維埃政權所取代。之後政權遷都莫斯科,聖彼得堡城便一直屈居第二。該城的名字從聖彼得堡 - 彼得格勒 - 列寧格勒 - 聖彼得堡兜了一圈。
聖彼得堡擁有一項世界之最 - 地球最北端的第一大城。在北緯60度附近的斯德哥爾摩、赫爾辛基、塔林、奧斯陸、安克雷奇或者更北的雷克雅未克,無一能與之相比!聖彼得堡同時也是俄羅斯最西方化的、對遊客最友好的城市 - 英文標識的地鐵站為外來客提供了相當便利,夏天到聖彼得堡旅遊的好處是白晝,你可以從早上三點不到開始一直逛到晚上十一點 - 天都是明亮的!
從德國柏林乘飛機飛抵聖彼得堡時,在飛機下降過程中正巧看到了郊外的彼得霍夫夏宮,那麽我們就從郊外開始吧!
2. 崇尚西方文化的彼得大帝從莫斯科遷都聖彼得堡後便大力打造這座新都城,除了在城內興建豪華的冬宮外,在郊外則模仿法國波旁王朝太陽王路易十四的凡爾賽宮興建了恢弘的夏宮,取名彼得霍夫。正如受德語影響的城市名聖彼得堡一樣,彼得霍夫也是具有德語背景的行宮禦苑名。瀕臨芬蘭灣這座俄羅斯版的“凡爾賽宮”以花園裏麵階梯狀的大噴泉和各式鎏金仿古希臘羅馬人體雕塑而著稱。從聖彼得堡有多條路經前往彼得霍夫,我是從冬宮旁邊的碼頭乘快艇而來,沿途更可欣賞芬蘭灣畔的風光,當然費用也是最高的。快艇直接停靠在彼得霍夫的下花園。圖中人工運河的盡頭便是彼得霍夫的主體建築大王宮,這條水道邊的小路有一個響亮名字:海上大道。
3. 彼得霍夫曾有兩次大規模興建,第一次是在1714-1728年,基本上是彼得大帝在位期間,由瑞士建築師負責主體結構設計,法國人擔負著花園的設計。第二次是伊麗莎白女沙皇在位1747-1756年間,由意大利設計師負責的擴建。黃白相間的大王宮外牆使人聯想到哈布斯堡王朝在維也納的夏宮 - 美泉宮,那是奧匈帝國的“凡爾賽宮”,也算是彼得霍夫的近親了。她們的另外一位姐妹就是巴伐利亞國王路徳維希二世建在湖中小島上的海倫基姆湖宮。三座山寨版的凡爾賽宮各有特色,海倫基姆湖宮的王氣差些,路德維希二世隻在宮中住了一周後就神秘離世了。隨著巴伐利亞王國並入德意誌帝國,此宮從此便沉寂下來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最終導致了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和奧匈帝國哈布斯堡王朝的覆滅,俄版的凡爾賽宮和奧匈版的凡爾賽宮也最終王氣散去,不再是尋常百姓的禁地了。這是彼得霍夫的下花園。
4. 這些鎏金雕塑都是西歐宮庭/博物館收藏的翻板,如果你不曾造訪過這些藝術殿堂,在此也可謂是不錯的掃盲。這些鎏金藝術作品都是暫時放在基座上的,估計冬季會移入室內保存而非就地包裹。
5. 在大王宮東西兩側各有一座裝飾著俄羅斯建築風格的鎏金洋蔥頭頂的亭樓,東側的有5頂的是宮內的教堂。當年葉卡捷琳娜二世在這裏表麵上是在休身養性,實則暗中聯係各方勢力,最終廢黜老公彼得三世而成為女沙皇。
6. 不愧為“噴泉之都”的彼得霍夫豪華程度無論在俄羅斯還是在世界都首屈一指的。宮內花園內有共計60餘座用純金打造或裝飾的噴水池/噴水口,背後更是一套複雜的噴泉管道支持係統。大階梯瀑布由7層台階組成,人工瀑布與噴泉、鎏金雕塑排列其間。彼得大帝希望能給造訪者帶來各種驚喜,意大利的能工巧匠為他做到了。
7. 下花園最下方中部噴水池中央立有古典神話傳說中的參孫 Samson 撕開獅子嘴的雕像及園內最高大的人工噴泉。這尊雕像寓意著俄羅斯在大北方戰爭中戰勝瑞典。1709年聖參孫日,俄羅斯擊敗強鄰瑞典。正是“北方大戰”的勝利,沙俄才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波羅的海出海口,從此俄羅斯不再為內陸國家而困擾,逐漸邁入歐洲列強行列。
8. 正中仿古希臘鎏金雕塑 - 擲鐵餅者,大理石原作現藏於盧浮宮。
9. 最近處的仿古羅馬鎏金雕塑 - 馬塞勒斯 Marcellus (羅馬帝國皇帝奧古斯都的侄子兼女婿,大理石原作現藏於盧浮宮)
10. 從下花園中央平台眺望海上大道,人工運河的盡頭便是芬蘭灣。當初彼得大帝是為了建造軍港而臨時居住在此地,由於非常喜歡這海邊的環境,才逐漸開辟成新的行宮。
11. 太陽神阿波羅鎏金塑像
12. 大王宮東側冀的東正教堂
13. 古希臘風格的噴水池
14. 彼得霍夫大王宮內禁止拍照,這是從入口大廳裏的錄像中翻拍的內景,讓各位看官一覽宮內的晩宴廳。
15. 在二戰期間,聖彼得堡郊外的彼得霍夫及接下來要去的皇村皆被德軍占領,這主體大王宮受損嚴重,現在所見均為戰後修複的。憑借著當年超級大國蘇聯的實力,照原樣修複也非難事。其中園中的鎏金雕像想必是原作,畢竟搬移這些物件很容易,誰也不會眼睜睜看著它們被敵人拿走。
16. 彼得大帝(彼得一世)與其孫彼得二世
左圖是彼得大帝26歲時由英格蘭肖像畫家描繪的畫像,原作曾是彼得大帝贈送給英王的禮物。這幅肖像畫有多個摹本,本圖是藏於冬宮博物館內的那一幅,在德國柏林的皇宮我曾見到過其他摹本。右圖是大帝唯一的孫子肖像畫,也藏於冬宮內。
這個世上有人天天夢想當皇帝,也有人打死都不願意作皇帝。彼得大帝唯一成年的兒子阿列克謝就是屬於這類。對考古學著迷的阿列克謝後來遠走意大利,還是被父親騙了回來。最終結果是彼得大帝逼死了不願當皇帝的兒子。他自己死後5年,繼位才三年不到的15歲皇孫彼得二世天花歿於莫斯科,一代大帝絕男嗣!
17.彼得大帝歸西後,沙俄皇權便迎來了女性的春天,四位女沙皇接連上位,好不熱鬧!(葉卡捷琳娜一世,安娜,伊麗莎白和葉卡捷琳娜二世(葉卡捷琳娜大帝))。左圖是彼得大帝與第二任妻子葉卡捷琳娜一世的女兒,1741-1762年在位女沙皇伊麗莎白;右圖是她的外甥媳葉卡捷琳娜二世(英文名凱瑟琳二世),1762-1796年在位。
一生未嫁的伊麗莎白在母皇葉卡捷琳娜一世去世後苦等14年,終於迎來了自己上位的機會。通過發動宮廷政變鏟除了尚在繈褓之中的伊凡六世而成功登基。女皇用人不避嫌,把自己的戲子情人委以俄羅斯元帥,但在對外拓展俄羅斯勢力時還是相當有建樹的:不可一世的普魯士腓特烈大帝在她麵前就是一個常敗將軍,強悍的北方霸主瑞典隻有稱臣的命!摯愛華麗服飾是女皇的另一大愛好,死後留下了一萬五千餘條各式裙子…
在羅曼諾夫王朝的四位女皇中,遠嫁俄羅斯的普魯士姑娘葉卡捷琳娜二世絕對是最傑出的一位,她也是俄羅斯帝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王之一,共34年之久,是除了彼得大帝外又一名享有大帝頭銜的沙皇。與大唐的武則天不同,俄羅斯的“武則天”直接把老公沙皇彼得三世給廢了,同時大量依靠情人治國,俄羅斯版土向南向西的急速擴張都得功歸於女皇及她的情夫們的共同努力,沙俄染指北美屬地阿拉斯加也是從此開始的。
18. 如果說彼得霍夫的下花園是沙皇最空前的藝術殿堂,那麽葉卡捷琳娜宮絕對是沙皇最炫耀的宮殿了。地處聖彼得堡郊外24公裏的普希金鎮有兩處皇家行宮:葉卡捷琳娜宮和亞曆山大宮。這片皇家領地從前有一個非常接地氣的名字:皇村 Tsarskoye Selo -後被革命群眾更名為“普希金”鎮。
1717年彼得大帝為自己的第二任妻子,祖籍波蘭的皇後葉卡捷琳娜一世興建了一處消夏避暑的行宮。1752年他們的女兒伊麗莎白女皇繼位後,命人重新建立一座具有巴洛克風格的新宮。十年後,當她的外甥媳葉卡捷琳娜二世成為女皇後,重新規化了行宮周邊的花園,並新建了諸多配套建築點綴其間。宮殿內部更是傾力打造,盡顯其奢華之極。
這是葉卡捷琳娜宮正門。去的那天,陰差陽錯地選擇從此門進入參觀(旅遊團體入口),出來才發現避開了從花園入口處的長長人流。
19. 葉宮以天藍色搭配白色的外墻設計,外加深褐色的藝術雕刻及邊飾,使得300多米長的主殿不顯冗長而充滿活力,無疑為地處漫長嚴冬的皇村帶來喜慶而祥和的氣氛。
20. 主入口樓梯廳 Main Staircase ,洛可可風格白色基調的樓梯廳由一對大理石打造的雙樓梯組成,配以精美雕刻的護欄及裝飾花瓶,白色的牆麵裝飾著來自東方的瓷器並有邱比特沉睡和蘇醒的兩尊雕像。十九世紀創作的《維娜斯凱旋》天頂壁畫在二戰中隨著主樓梯廳的坍塌而不複存在。
21. 白色正式餐廳 White State Dining Room,中間大橢圓餐桌上的瓷器均出自德國。
22. 綠色壁柱廳 Green Pilaster Room
23. 綠色餐廳 Green Dining Room,這裏曾是葉卡捷琳娜大帝為其次保羅一世及其首任妻子準備的。保羅一世和他父皇彼得三世一樣,在位時間不長,最後都死得不明不白。
24. 肖像大廳 Portrait Hall,現陳列著葉卡捷琳娜一世、伊麗莎白女皇及葉卡捷琳娜二世三位女沙皇及彼得大帝的妹妹的肖像畫,圖中模特是酷愛裙子的伊麗莎白·彼得諾娃女皇正式著裝的模擬。
25. 亞曆山大一世的中式客廳 Chinese Drawing Room of Alexander,廳內牆壁曾用中國特有的絲綢裝飾並配以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鎏金的邊飾是俄羅斯皇宮內的標配。廳內懸掛著大幅的亞曆山大一世的畫像及其先輩們的小幅肖像。亞曆山大一世在其父保羅一世被人用枕頭悶死在宮中後繼任沙皇位,那年是1801年,其23歲。亞曆山大一世統治期間,通過改革兵製建立起了一支龐大的軍隊,最終抵禦並擊敗了不可一世的拿破侖,改寫了整個歐洲大陸的新秩序,成為歐洲的“救世主”,俄羅斯的版圖及勢力範圍也得到了空前的大擴張。
26. 繪畫廳 Picture Hall
27. 琥珀廳 Amber Room,這是俄羅斯版的“世界第八大奇跡”。“世界第八大奇跡”這一稱謂,已經被現代地球人用濫了:中國的萬裏長城、秦始皇兵馬俑,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吳哥窟,秘魯的馬丘比丘,智利複活節島的摩艾石像,英國的巨石陣等“老一輩”的世界奇跡,以及像紐約的布魯克林大橋,帝國大廈和自由女神,阿姆斯特丹的王宮,悉尼歌劇院等“新生代”的世界第八八八八…大奇跡,多的去了!
28. 話說一下琥珀廳:1716年彼得大帝與普魯士國王腓特列·威廉一世結盟以共同對付北方強鄰瑞典。威廉一世的“信物”就是這價值連城的“琥珀書房”,被分裝到大小18個板條箱內運抵聖彼得堡,之後便在庫房封存了。兩位大王撒手人寰多年後的1743年,彼得大帝的女兒伊麗沙白女皇才著手命人組裝琥珀屋。1755年在葉宮內重建了新的琥珀廳,由於新的琥珀廳麵積擴展,原有的材料已捉????見肘了,不得已隻能動用繪畫和馬賽克來暫時彌補。再陸續從各地征集了約450公斤的琥珀,至1770年最終打造成這獨一無二的琥珀廳。
琥珀對溫度及濕度都有嚴格要求,由於俄羅斯的嚴冬和室內的供暖,溫差的巨變和室內的幹燥使得琥珀廳的琥珀不易保存。琥珀廳為此曾多次進行過大規模的維護 。當納粹的鐵蹄頻臨聖彼得堡時,琥珀廳正要準備新一輪的維護。考慮到拆卸琥珀廳可能對脆弱的琥珀是致命的一擊,原地偽裝保護成了琥珀廳的唯一選項 - 這也決定了琥珀廳最終在劫難逃的命運!
果不其然,納粹軍隊是有備而來的!文物專家很快便在葉宮中發現了琥珀廳。被大卸八塊的琥珀廳後來被迫回了娘家,安頓在東普魯士的科尼斯堡(今俄羅斯飛地加裏寧格勒)。戰爭末期的1944年,隨著納粹德國的節節敗退,在科尼斯堡城堡內曾向公眾展示過的琥珀廳也就消聲匿跡了…
今天我們所見的琥珀廳是蘇聯政府1979年花費巨資重建的,曆時24載,在聖彼得堡建城300周年之際正式走進大眾的視野。
29. 騎士餐廳 Chevalier Dining Room,緊臨著主大廳的騎士餐廳裝飾風格與主大廳一致,白色牆麵上鑲嵌著巨大的鏡麵以及鎏金的各種裝飾,雖然沒有窗戶,但燭光亮起時大廳裏頓顯寬敞明亮。牆角是巨型的瓷磚取暖爐,這也算是當年歐洲宮庭必備標配了。
30. 主大廳 Great Hall,又名明亮長廊 Bright Gallery,是宮內最寬敞最豪華最有氣派的大廳,通常各種正式的慶典活動、宴會和舞會等在此舉辦。白天陽光通過巨大的落地窗透射進來,與鎏金的牆壁裝飾相映成輝,夜間大廳內的696盞華燈齊放,加上鏡麵的反射,大廳儼然如白天一樣明亮,這就是“明亮大廳”名字的由來。
31. 葉卡捷琳娜二世命工匠將花園重新設計成英式風格,宮前隻是簡單的兩大塊草坪,宮後則是各式亭台樓閣錯落有致:上、下浴室,土耳其浴室,石室,長廊,小型冬宮…這是從後花園一角。
32. 後花園裏的卡梅隆長廊
33. 後花園有四處浴室供皇室禦用,這是始建於1777年的上浴室,此外還有下浴室、冷浴室及土耳其浴室。
34. 葉卡捷琳娜宮前廣場
35. 教堂頂上的五個鎏金洋蔥頭
36. 1703年彼得大帝在與強鄰瑞典的戰爭中大獲全勝,沙俄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北方波羅的海出海口。在這遍沼澤密布的低窪地帶,一座王城硬是拔地而起 - 這不得不令人欽佩彼得大帝的先見之明及勇氣。到1917年羅曼諾夫王朝垮台前,在短短的兩百年時間內,城內宮闕無數,道路寬敞,人煙鼎沸,擠身歐洲一線大都市之列……這是城內最著名的涅瓦大街,從莫斯科火車站站前廣場一直延伸至海軍部大樓。圖中後方的鍍金尖頂就是舊時的海軍部大樓,如今屬於海軍學院。圖中紅色建築屬於聖伊薩大教堂理事會。
37. 橫跨豐坦卡河上的阿尼奇科夫橋 Anichkov 是涅瓦大街上著名的地標之一,常常出現在文學家的作品裏。橋兩端四組人與馬的雕塑是十九世紀中葉的作品,創作靈感來自古羅馬的大型大理石雕。背後粉紅色外牆建築是貝洛薩爾斯基-貝洛澤爾斯基宮,
38. 亞曆山大劇院及門前的葉卡捷琳娜二世的雕塑
39. 聖葉卡捷琳娜亞美尼亞使徒教會
40. 仿梵帝岡聖彼得大教堂的喀山大教堂,建於1801年,是聖彼得堡的主教堂,也是俄羅斯帝國著名的軍事家、1813年指揮俄軍大敗拿破侖的庫圖佐夫元帥的最後歸宿地。1812年,當拿破侖大軍逼近俄羅斯時,庫圖佐夫到喀山大教堂內祈求聖母佑護俄羅斯。結果是聖母顯靈了,俄羅斯漫長的嚴寒拖垮了遠道而來的法軍。之後隨著形勢的發展,俄羅斯反敗為勝,一舉兵臨巴黎城。至此俄羅斯民眾深信裏麵供奉的喀山聖母是該城乃至俄羅斯的救護主。1917年十月革命後,蘇俄政府明裏關閉了教堂,暗中也不反對老百姓來此求福,尤其是在衛國戰爭期間列寧格勒被納粹軍隊圍困那段艱苦的日子裏…結果是聖母再次顯靈,寒流又一次使入侵者喪失了鬥誌。時至今日,俄羅斯民眾仍然相信這位喀山聖母,雖然喀山聖母像遠在他鄉由美帝看護著 - 保存在美國堪薩斯城的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裏。
41. 米哈伊洛夫花園東端的米哈伊洛夫城堡 Saint Michael’s Castle。葉卡捷琳娜大帝的兒子保羅一世一生大部分時光都生活在強勢的母皇陰影下,對冬宮更有一種恐懼感 - 他的父皇彼得三世便是不明不白地離開的。因此1796年保羅繼位後即命人在彼得大帝的夏宮花園對麵興建自己的宮殿,一座與聖彼得堡皇家宮宛的巴洛克風格迥異的意大利文藝複興式的哥特風格建築。殊不知,最安全的地方常常是最不安全的 - 剛入住才40天的保羅一世在宮中就被侍衛用枕頭給謀殺了…這是1801年早春的事情,保羅登基才4年不到!現在該城堡屬於俄羅斯國家博物館的一部分,收藏著城堡對麵夏園裏的幾十尊雕像原件。
42. 這米哈伊洛夫花園真是保羅一世爺孫倆冤魂的縈繞地:花園東端是上圖介紹的米哈伊洛夫城堡,花園西端格裏博耶多夫運河邊是救世主滴血教堂 Church of the Savior on Blood。1881年3月13日保羅的孫子亞曆山大二世在此處被炸身亡,之後其子亞曆山大三世在此興建教堂以誌亡父。
43. 沙皇亞曆山大二世,1855-1881年在位。1867年在其任內,阿拉斯加賣給了美國。在國內他是一位推行改革的倡導者,主張改革舊體製以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因而成為俄羅斯保守勢力的眼中釘,1881年3月13日被炸身亡於聖彼得堡。他在位期間強占大清外興安嶺及外蒙古西北共約一百四十多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包括至今歸屬未定的唐努烏梁海,是從中國索取領土最多的沙皇。從這個角度來看,他也是得到了應有的報應 - 算是應了那句古話:犯漢者,雖遠必誅!
44. 米哈伊洛夫花園南端是米哈伊洛夫宮,曾是亞曆山大一世的小弟米哈伊大公的住所。1895年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將這裏辟為俄羅斯博物館,重點收藏俄羅斯藝術珍品。現在是俄羅斯國家博物館所在地,正門有一尊普希金的塑像。
45. 這是俄羅斯國家博物館入口大樓梯廊廳
46. 博物館內部一瞥,左側後麵的肖像畫是 Portrait of the Shishmariov Sisters
1839 Karl Bryullov
47. 西米拉茨基·亨裏克《在埃勒夫西斯海神的節日》Phryne on thePoseidon Festival in Elevzine, 1889 Siemiradzki Henryk
48. 《1831年10月6日的閱兵儀式》描述沙皇尼古拉一世在位期間對波蘭1830年“十一月革命”起義的鎮壓,為慶祝采取軍事行動的勝利而在聖彼得堡舉行的閱兵式。在亞曆山大一世率俄軍擊退拿破侖大軍後乘勝西進之際,拿破侖在波蘭的附庸華沙公國便成了沙俄的囊中之物,沙皇同時兼任波蘭國王。尼古拉一世在其兄長亞曆山大一世駕崩後繼承其兄成為俄羅斯沙皇及波蘭國王。
Parade Celebration the End of Military Action in the Kingdom of Poland on Tsaritsa Meadow in St Petersburg on October 6, 1831
1833 Grigory Chernetsov
49. 俄羅斯現實主義畫家列賓創作於1870-1873年間的傑作《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是該館的圧軸藏品。Barge Haulers on the Volga
50. 列賓的《國務會議》創作於1903年,描述的是1901年5月21日末代沙皇尼克拉二世及其他皇室成員出席國務委員會全體成員會議時的情景。Ceremonial session of the State Council
51. 沙俄時期皇家騎士團的騎馬大廳是聖彼得堡一處古希臘複興風格的建築,門外有一對古希臘神話狄奧斯庫洛伊兄弟牽馬的雕塑 Dioscuri 。十月革命後,騎馬大廳也無存在必要。蘇維埃政府的內務委員會曾占據此處,現在是中央展覽廳。
52. 聖以撒天主教堂 St Issac’s Cathedral ,沙皇亞曆山大一世命人建造的新古典主義風格的輝宏建築,以替代一座舊的木質教堂。從1818年動工興建至1858年竣工,曆時40年。共打下了1萬根木樁來加固地基,整個教堂用了112根紅花崗岩石柱支撐,耗資1百萬金盧布。
53. 坐落在聖以撒天主教堂前亞曆山大花園的青銅騎士像,實則是聖彼得堡城內最生動的彼得大帝騎馬造型雕像。駿馬兩條前腳躍起,兩條後腳踏著一條象征老對家瑞典的青銅蛇。整組青銅騎像安放在一塊重約40噸的花崗岩石上,並配以立像者葉卡捷琳娜二世向彼得大帝致敬的獻詞。背景建築為俄羅斯聯邦憲法院。
詩人普希金曾創作過關於聖彼得堡彼得大帝青銅騎士像的敘事詩,描述了彼得大帝如何將聖彼得堡從無到有的曆程。詩人借鑒了古希臘神話傳說中的精髓,喻意涅瓦河與彼得大帝實乃是陰陽兩性的轉換與結合。
54. 在聖以撒主教堂廣場南側的馬林斯基宮是一座興建於19世紀中葉的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宮殿,現在是聖彼得堡議會所在地。廣場上的青銅騎士像是沙皇尼古拉一世。這也是一尊駿馬兩隻後腳支地的騎士雕塑,與聖以撒主教堂另一側的彼得大帝的騎馬雕像有幾分相似。曆史上沙皇尼古拉一世非常崇拜他的先祖彼得大帝,在所有事都上都力圖模仿彼得。繼位的兒子亞曆山大二世十分善解人意,特地為他立了一尊與老祖宗相似的騎士像,想必老爺子一定暝目了!
55. 斯莫爾尼宮修道院 Smokey Institue, 這是聖彼得堡一處位置相對偏僻但設計十分典雅的修道院。1806年在修道院旁邊興建了斯莫爾尼宮,後來成為了葉卡捷琳娜二世首創的貴族女子學校
56. 大家對斯莫爾尼宮這個地名應該不陌生吧!十月革命勝利後,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政權就住紮在此,至到遷都莫斯科。當年中學課本那篇《列寧和門衛》的故事不知是否發生在這裏。現在這片大院分屬於聖彼得堡市政府和聖彼得堡大學
57. 眼前是涅瓦河上停泊的“拉芙樂爾”號巡洋艦,當年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給世界送來了馬列寧主義,轟轟烈烈的國際共運給上個世紀曆史留下了厚重的一筆。正是:沙俄王朝彼得帝,開疆拓土得北堤;沼澤變作皇宮苑,滄桑成就風水地。巡洋艦上炮聲急,涅瓦河畔風雲驟;百姓新拜總書記,冬宮舊寵無人憶。馬列腥風卷大地,勞苦大眾要起義;諸侯效顰尋真諦, 龍袍易裝當皇帝。
58. 涅瓦河在匯入芬蘭灣處形成了若幹小島,其中麵積最大的瓦西裏島被彼得大帝選定為新城的文化及商業中心,從莫斯科遷來的許多政府部門也落足於該島。這是古港口,與彼得要塞及冬宮博物館隔河相望。圖中兩個紅色的海神柱即是港口的燈塔,後麵的白色建築是聖彼得堡舊股票交易所。涅瓦河上與小島相聯的多座橋梁會在半夜時分懸起,以方便船隻通過,類似倫敦的塔橋。
59. 環顧涅瓦河口,最令人矚目的地標非兔子島上的彼得要塞莫屬了Peter and Paul Fortress。這座要塞曾作為軍事堡壘以抵禦瑞典人的進攻,隨著北方強敵的式微勢弱,這裏一度失去了軍事用途而成為關押政治犯的監獄。最後可能經風水大師的指點,這裏成了羅曼諾夫皇朝家族成員的最後歇息地。
60. 要塞中金尖塔的聖彼得與聖保羅大教堂Peter and Paul Cathedral內埋葬著從彼得大帝至尼古拉二世的幾乎所有的沙皇,唯一例外是因天花歿於莫斯科的彼得二世及被廢的伊凡六世。
61. 彼得大帝1725年2月8日因尿毒症去逝,享年52歲。其第二任妻子、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一世繼位2年後去世,得年43歲,下麵來看看彼得大帝後人的命運:
兒子死於獄中
孫子短命(彼得二世)
外孫死於非命(彼得三世)
曾外孫死於謀殺(保羅一世)
曾 x 3 外孫被炸身亡(亞曆山大二世)
曾 x 5 外孫全家滅門(尼古拉二世,其子,其弟)
嗚呼!榮耀的背後是悲哀 - 沙皇這個position對男性而言是否屬高危職業?再華麗的教堂,也掩蓋不住咋日的淒涼……
62. 16歲的尼古拉皇太子在參加皇叔的婚禮時邂逅了德意誌一公國12歲的公主,雙方一見鍾情並私定終身。然而沙皇亞曆山大三世夫婦並不想認這個德國的兒媳。這樣皇太子的婚姻大事便一直拖著。最後還是老子擰不過兒子,隨著沙皇一天天老去,皇太子還未成婚,老沙皇最終無奈地同意他倆在一起。此公主也非等閑之輩,實為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外孫女。尼古拉皇太子與公主定婚半年多,老沙皇就一命嗚呼了。苦等十年的這對情侶終成大婚,這一天距離老沙皇謝世尚不滿一月!倆人婚後的生活還算和諧,先後誕生了4位公主,最後得到了夢寐以求的皇子阿列克謝。但喜歡近親聯姻的歐洲皇室,也把維多利亞女王的血友病原傳給了羅曼諾夫王朝的最後一位皇子身上。這種病現在可以治愈,但一百多年前還是疑難雜症。然而最後奪走阿列克謝小命的並非血友病,而是十月革命的秋風!
這是冬宮內尼古拉二世與小皇子在一起的照片,右圖為畫家列賓描繪的尼古拉二世在冬宮聖喬治廳裏的畫像
63. 人類世界最缺後悔藥,但卻從來不缺貪婪。如果當年沙皇不為了巴爾幹半島的勢力範圍可能受損而一發怒衝冠,那麽第一次世界大戰很可能不會發生或者僅僅是一場局部的複仇之戰,那麽俄羅斯在現代化的發展中會獲得更大的機會,羅曼諾夫王朝可能不會輕易的垮台,小到一家人大到整個世界都不會發生那樣翻天覆地的巨變。同理,對於德意誌帝國和奧匈帝國而言又何嚐不是呢?何況德皇沙皇還是表兄弟!如果這三家知道最後的結局是要把自己、全家乃至整個王朝都搭進去,想必他們死也不幹!但是因為沒有後悔藥而隻有貪婪無比的心,最終三家都栽進去了 ,家國也一去不複返了…
被一戰拖垮的沙俄經濟最終逼得沙皇尼古拉二世不得不遜位以謝天下,皇弟米哈伊也不願接手這個“燙山芋”。權力的真空導致了布爾什維克有機可乘,“二月革命”後接“十月革命”,一下子天下“解放了”!尼古拉二世作為新政權的“眼中釘”必須拔出,如何消滅呢?1918年夏日在皇弟被處決後的一個深夜,在葉卡捷琳娜堡一別墅的地下室內,尼古拉二世一家及仆從被布爾什維克的行刑隊悉數亂槍處決,空前的血腥之後用硫酸毀屍再焚燒再掩埋……
上世紀九十代隨著蘇聯的解體,種種紅色恐怖才漸漸為世人所知。通過DNA的對比,在不同掩埋地先後找到的尼古拉二世夫婦,四位公主及皇子的遺骸。根據時任總統葉利欽的命令,尼古拉二世一家歸葬聖彼得聖保羅大教堂。與其他沙皇皇室成員的大理石欞棺存放在大廳不同,在教堂內專門辟出一室(聖凱瑟琳小教堂)來安撫末代沙皇一家的亡靈
64. 橫穿聖彼得堡城的涅瓦河Neva 將拉多加湖 Lake Ladoga 水注入波羅的海邊緣的芬蘭灣,從流量來算,這是歐洲僅次於伏爾加河和多瑙河的第三大河。在涅瓦河東南岸與彼得要塞隔河相望的一組龐大的建築群就是沙俄帝國曾經營150餘年的皇宮 - 冬宮及世界上著名的埃爾米塔日博物館 The State Hermitage Museum 。埃爾米塔日直譯就是隱士之家,名字出處應該與酷愛收藏藝術品的葉卡捷琳娜二世有關。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的前身就是為了收藏葉卡捷琳娜二世從歐洲各處收羅的藝術品的,隨著沙俄的覆滅,沙皇的冬宮也一並入博物館。今日的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由冬宮、新/舊/小埃爾米塔日及劇院等組成,稱其為冬宮博物館更順口些。冬宮博物館是與法國盧浮宮、大英博物館及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齊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有近三百萬件的藏品。相對與其他三家,冬宮博物館最精華的部分首推沙皇的宮廷,“王氣”之盛是其他三家無法比擬的 - 基於此,恐怕隻有我們的故宮博物院能與之叫板!
圖中最左側淡黃色外牆的建築是舊埃爾米塔日,新埃爾米塔日在其後不可見,中間是小埃爾米塔日,其右綠白外牆的建築是冬宮。最右側建築為俄羅斯聯邦憲法院,冬宮背後金頂是聖以撒大教堂。
65. 冬宮廣場在沙俄時期是全俄的中樞,一側是沙皇的正式皇宮,另一側及周邊建築都是沙俄的重要部門。冬宮廣場中央是亞曆山大一世柱,為經念俄羅斯大敗拿破侖入侵而建於1830年。整個紅色花崗岩石柱通高逾47米,是世界上同類型建築的最高紀錄。基座四麵有浮雕,其中麵對冬宮的一側浮雕描繪了帶翼的天使手握一牌匾,上書“俄羅斯感恩亞曆山大一世” - 這似乎也不為過:亞曆山大一世算得上是一個精勵圖辟的主,47歲那年客死異鄉而無正式子嗣,沙皇位傳給小弟尼古拉一世。
冬宮廣場的另一端為弓型的總參謀部大樓,正中有著名的雙凱旋門。這裏曾是沙俄時期的總參謀部、外交部及財政部所在地,現屬於冬宮博物館。
66. 聖彼得堡建城於1703年,18年後冬宮開始大規模興建,1732年成為沙皇從莫斯科遷都而來的正式宮殿直到1917年。正對皇宮廣場的是冬宮的南牆及主入口。外牆綠白相間的宮殿是典型的俄羅斯巴洛克風格建築,內部有1500個房間。1837年冬宮火災重建後,很多內裝修已采納洛可可風格,唯獨巴洛克風格的外牆不變。1905年發生的“血腥星期日”事件後,皇室便移居到郊外皇村的亞曆山大宮,每逢有重大活動時方才返回冬宮。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震懾了二月革命上台後盤踞在此的臨時政府,之後俄羅斯的形勢巨變,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走上了曆史舞台,整個俄羅斯乃至世界的曆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67. 冬宮大門,門上有象征沙俄的雙頭鷹徽記。
68. 不到凡爾賽,不知路易的霸氣;去了皇居,方知天皇的小氣;而到了彼得堡,才知沙皇的底氣。為什麽?天皇的禦所小的可憐,太陽王的後花園規模甚大,但彼得堡的皇宮及花園含金量絕對全球第一!相比其他列強的財富得靠炮艦從海外運回來,而沙俄則直接在後院挖即可。後院不夠大?那麽把籬笆拆了,再重新圈地…
總覺得先王越是住得奢華霸氣的,其後代的命運就越是悲慘:秦始皇的阿房宮與其子孫的歸宿;太陽王的後代路易十六夫婦同上斷頭台;哈布斯堡家族國破家亡的謝幕;彼得大帝的香火被整盆熄滅;慈禧被人掘墓暴屍,宣統皇帝絕了後…
69. 尼古拉一世時期冬宮的亞特蘭蒂斯門廊,是俄羅斯的第一個公共藝術畫廊,這裏當年曾是畫廊/新埃爾米塔日的入口。Portico with Atlantis
70. 過了約旦拱廊,冬宮內最輝煌最豪華的約旦樓梯 Jordan Staircase 便到了。十根6米多高的深色大理石柱上下鍍金裝飾,潔麵無暇的大理石樓梯及護欄,還有穹頂畫及周邊逼真的平麵畫,此時走在徐徐上升的紅地毯上遊客的內心一定是一種空前的震撼。之所以取名約旦樓梯,?意為耶穌在約旦河受洗,而信奉東正教的沙皇正尊照主的旨意走出冬宮到涅瓦河畔為萬民禱福。這是冬宮內最原汁原味的巴洛克風格的經典裝飾。
71. 前廳 Fore Hall
72. 孔雀石廳 Malachite Room, 廳內的立柱及壁爐全由深綠色的孔雀石打造。這些孔雀石來自於烏拉爾山脈。白牆上有3幅壁畫,中間一幅是仿拉斐爾在梵蒂岡教堂內部的天頂畫《詩的寓言》。當年皇室成員通常在此集結以便出席各種正式活動。1917年沙皇遜位後短暫的臨時政府曾在此辦公,十月革命後,臨時政府成員在此遭到布爾什維克的拘捕。
73. 黃金客廳 The Gold Drawing Room,四邊牆壁全都是鍍金裝飾,拱頂則貼滿了金箔花飾,人在其中滿滿的“金味”…這個房間是1841年為尚未繼位的亞曆山大二世大婚準備的,房內設計參照巴伐利亞國王在慕尼黑的王宮中禦座廳,當然這滿屋的“金氣”巴伐利亞國王絕對是望塵莫及的。該廳現在用於陳列法國奧爾良大公曾收藏的500枚奇石。
74. 閣樓廳 Pavilion Hall, 裏麵是由雙層閣樓設計配以阿拉伯風情的回廊。又名孔雀金鍾廳,因廳裏一隻會自動報時的孔雀金鍾而得名。
75. 閣樓廳地麵上有精美的馬賽克拚圖地板。
76. 類似北京故宮鍾表館內的發條鍾,這座在英國製成的外觀獨特的孔雀鍾及其周圍的其他動物會隨著鍾點的來臨而各顯其能:報曉的雄雞,眨眼的貓頭鷹,跳躍的小鬆鼠,開屏的孔雀…
77. 1812年戰爭畫廊 War Gallery of 1812, 為慶祝擊潰拿破侖大軍而建,牆上掛著323幅當年參戰的沙俄將士畫像,還有一些隻有姓名而缺畫像的有名英雄。
78. 小禦座室 Small Throne Room,又名彼得大帝廳 Peter the Great Hall, 建於1833年。中間是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在大廳內的禦座,背後有彼得大帝與古希臘話女神的巨幅畫像。禦座周邊的立柱由鐵石英製成。沙俄時期各國使節每逢新年來此覲見沙皇並獻上新年祝願。
79. 聖喬治大廳 St. George Hall , 又名大禦座廳,是冬宮內最大的大廳之一,許多正式的活動在這裏舉行。從前此廳是用白色、灰色、暗紅色和藍色大理石裝飾的廊廳,用於聯結沙皇的國務廳與大小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現在大王座上端的牆壁上有聖喬治斬龍的浮雕,吊頂天花板則有沙皇的雙頭鷹的圖案。地板是用精心挑選的優質木材鋪設的地板。1906年沙皇尼古拉二世在此召開國家杜馬會議的開幕式,作為對國內平民大眾的一種政治妥協。老百姓也第一次有機會走進沙皇的皇宮深院一睹風采。皇室成員第一次如此近距離與草間平民接觸,複雜心情可想而知 - 這其實也就是在革命風暴來臨的前夜作最後的掙紮罷了!
80. 軍械大廳 Armorial Hall, 又名徽章大廳,裏麵有化表俄羅斯各省的旗幀,四周的立柱全是金裝,大廳中間有一個十九世紀由葉卡捷琳娜堡寶石廠工匠用砂金石製成的巨碗。盔甲盾牌裝飾著廳內的枝型吊燈。現在廳內設計保持1830年代重修後的麵貌。沙俄時期這裏是宮內的主要娛樂場所。十月革命後,曾用作舉辦音樂會,2000人就坐不成問題。
81. 皇後閨房 Empress Private Room, 牆壁由紅色天鵝絨及黃金色的邊飾搭配而成,盡顯輝煌之極。曾是沙皇亞曆山大二世的妻子瑪麗亞·亞曆山德羅夫娜皇後的閨房
。
82. 亞曆山大大廳,為紀念亞曆山大一世而建,與上麵金廳、閨房相比,總算清淡多了!藍白相間的大廳,配以哥特風格的五個穹頂,下綴五盞金飾花枝吊燈,更具典雅魅力。本大廳現陳列著皇家各式銀器。
83. 白廳 White Hall, 1841年為迎接即將大婚的王儲、未來的沙皇亞曆山大二世而設計的。寬敞明亮的大廳以白色為基調,配以精美的同色雕塑更具典雅魅力,是冬宮舉行舞會和各種慶祝活動的地方。
84. 冬宮大教堂 Cathedral of the Vernicle, 滿堂金碧輝煌,估計上帝都會覺得過意不去!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與英國女王維多利亞的外孫女亞曆山德羅曾在這裏舉行婚禮。
85. 市政樓梯 Council Staircase 中有一個巨大孔雀石花瓶
86. 古代繪畫廳 Gallery of the History of Ancient Painting ,陳列著古希臘古羅馬題材的繪畫和雕塑。
87. 拉斐爾畫廊 The Raphael Loggias, 葉卡捷琳娜二世在1755年遊曆過梵蒂岡後,對拉斐爾創作的壁畫十分著迷,不惜重金請人將整個梵蒂岡博物館內的拉斐爾畫廊悉數複製到冬宮,共計52幅聖經內容的壁畫。
88. 大意大利天窗廳 Large Italian Skylight Hall, 是館內最大的天窗廳,收藏著17-18世紀意大利藝術作品,廳內有孔雀石打造的兩座大花瓶及精致的家具。與其相鄰的是小意大利天窗廳及西班牙天窗廳
89. 達芬奇廳 Leonardo da Vinci Hall, 文藝複興巨匠達·芬奇的二幅作品獨居此廳。
90. 達·芬奇的兩幅作品是冬宮的鎮館之寶:
《聖母子》Madonna and Child (Litta Madonna)
Leonardo da Vinci, about 1490s (右邊)
《聖母子》Madonna and Child (Benois Madonna)1478-1480
91. 提香的《悔改的抹大拉瑪利亞》
Repentant Mary Magdalene, Titan 1576
92. 意大利巴洛克風格大師卡拉瓦喬的《詩琴演奏師》,這幅作品有三個版本。
The Lute Player, Caravaggio 1600
93. 英國畫家根斯博羅的《博福特公爵夫人肖像》又名《藍色女子》
A Woman in Blue ( Portrait of the Duchess of Beaufort, Thomas Gainsborough 1770
94. 冬宮博物館內有相當數量的北方畫派荷蘭著名畫家倫勃朗及魯本斯的作品。這是魯本斯的《水與土地的聯盟》(安特衛普和斯海爾德)Union of a Earth and Water (Antwerp and the Scheldt). Peter Paul Rubens; Frans Snyderers 1618。本文所提及的這些冬宮博物館內的名畫曾多次上過多國的郵票。我曾是集郵愛好者,對中國古代名畫及世界名畫的主題最感興趣。當年聖彼得堡還是叫列寧格勒的時候,我認識了一位家住列寧格勒的蘇聯集郵愛好者。我們曾多次
交流兩國發行的新郵票,但彼此都無法滿足對方對老郵票的要求。魯本斯這幅作品曾出現在1977年的蘇聯郵票。我按當時手頭一本《郵票中的世界名畫》按圖索驥過,但這位老兄一直沒有回應,最後便不了了之了。在去俄羅斯旅遊前做功課時,便想到進冬宮博物館參觀時一定要親眼看一看這幅作品。終究人算不如天算,在冬宮博物館裏的魯本斯廳始終未能如願。向工作人員打聽,隱約知曉此畫正在外展,極有可能在埃爾米塔日的阿姆斯特丹分館裏。現從網上下載一幅存入此文,希望以後有緣相見!
95. 法國洛可可風格代表畫家弗拉戈納爾的《偷來之吻》The Stolen Kiss, Jean-Honore Fragonard 1780
96. 在冬宮裏泡了一天,從上午九點鍾開門到下午五點閉館,雖然疲憊饑餓交加,但精神收獲頗豐!按冬宮上百萬件可供展出的文物藝術品,每件隻看5秒也得花上幾年,真心羨慕生活在精神食糧極其豐富的當地人,他們周末有空便可以隨時隨地來此感受藝術的熏陶!
在冬宮外西花園看到一群高中畢業生在拍紀念照,我也乘機欣賞一番俄羅斯明日的花朵:人生短暫,青春無價!
97. 最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蘇聯時期列寧格勒的樣子吧!這是遠離冬宮和老城區的莫斯科廣場。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蘇聯政府考慮到列寧格勒市中心離蘇芬邊境太近,出於備戰的原因,決定將城市的發展中心南移至眼前的莫斯科廣場。當時原計劃廣場占地約38-50公頃(天安門廣場麵積為44公頃),廣場周邊當然是斯大林的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蘇維埃宮、青年宮、紅軍和海軍宮等。後來由於二戰的爆發而耽擱下來。具有諷刺意義的是,由於德軍從西部/西南部向列寧格勒開進,這裏反而成了前線 - 蘇維埃宮也成為敵軍鎖定列寧格勒的最佳地標…廣場周邊的大規模興建是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的,列寧同誌這個背靠蘇維埃宮拿帽要盧布狀的青銅雕塑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傑作!
驢友注意,去皇村的中巴車站在噴泉後。
如果能到馬林斯基大劇院看一場芭蕾舞《天鵝湖》,那麽聖彼得堡之行就堪稱完美了。很可惜, 有《天鵝湖》演出的那晚我要乘夜班火車去莫斯科,考慮到時間有些緊, 老天又雨下個不聽停, 最後不得不放棄。
俄羅斯情結到此結束,謝謝觀閱!
尼古拉二世在革命時候退位,所以不能算是王室,所以他全家都暫時安置在一個分開的小教堂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