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卓遊世界

走四方, 路長長, 海茫茫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走四方- 浪漫法蘭西(下)

(2019-12-27 20:15:16) 下一個

1.巴黎是法國第一且唯一的超級大城,其他地方與之相比都可歸類為鄉下。上集在法國鄉下逛了一圈,現在我們回到大都會巴黎看看。這是巴黎市政廳Hotel de Ville。巴黎市政廳是由弗朗索瓦一世於1533年下令興建的,直到路易十三統治時期的1628年才宣告完工。巴黎公社期間市政廳被焚毀,今天所見的主體建築基本是建於1874-1882年間。大家注意看看巴黎市政廳是不是有些盧瓦爾河穀城堡的影子!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法國大革爆發後送路易十六上斷頭台的羅伯斯庇爾就是在這裏被擊傷下巴後被捕的。

2. 位於塞納河中央的西堤島是巴黎的巿中心,古老的巴黎從這裏逐漸展開,以塞納河為界劃分為左岸和右岸,島上原有的王宮已不複存在。這是島上的巴黎古監獄,法國大革命時期,很多“反革命”和“老革命”先後被囚禁於此,之後被送往巴黎各處的斷頭台,其中最著名的“反革命”非路易十六的王後瑪麗•安托瓦內特莫屬,而最著名的“老革命”則是羅伯斯庇爾-法國大革命的首席執行官。所謂“大革命”,就是先革敵人的命,再革自己人的命,最後革自己的命…

3. 西堤島上的最著名的地標就是巴黎聖母院,門前是巴黎/法國地理坐標原點。公元1163年,也就是南宋孝宗為嶽飛平反的那年,巴黎聖母院開始興建。巴黎聖母院是哥特式建築之典範,裏麵保存著耶穌的荊棘冠和受難時的十字架殘片。拿破侖於1802年12月在此加冕成法蘭西帝國皇帝。維克多•雨果的同名小說《巴黎聖母院》更使得聖母院名噪一時,是巴黎人氣最旺的景點。九年前第一次去巴黎聖母院時,看到門口的排隊長龍便打消了進去參觀的念頭。原計劃今年夏天再訪巴黎的時候早起進去參觀並登塔看小醜,但是4月15日的一場大火,使我們的幻想破滅,有700年曆史的玫瑰大花窗及南北塔樓雖幸免於難,但木製尖頂則化為灰燼,原汁原味的巴黎聖母院已不複存在了。

4. 西堤島上緊臨司法宮的聖禮拜堂建於十三世紀路易九世時期,當時是島上王宮的附屬教堂,僅供皇室使用,平民百姓不能入內。裏麵的有一幅十三世紀創作的《天使報喜》,是巴黎最古老的壁畫。

5. 巴黎聖母院的無期限關閉導致了遊客紛紛湧入聖禮拜堂,門口也是罕見的排隊長龍,要去的記得早起!這是內部穹頂。

6. 聖禮拜堂內的最令人注目的是由15塊高15米的彩繪玻璃窗,勾勒出113幅聖經故事。

7. 離開西堤島,乘地鐵直接來到了右岸的商業區。身居鬧市的巴黎歌劇院,無論外觀還是內貌,都足以讓人駐足。這是歌劇院正門,外部中央穹頂的雕塑作品展示的是掌管音樂的古希臘阿波羅神正雙手舉起六弦琴。1861年拿破倫三世委托建築師加尼葉Garnier 興建的這座豪華建築,初衷是為歌劇和芭蕾舞劇的演出服務的。1989年,巴士底歌劇院建成後,這裏主要隻上演芭蕾舞劇了。巴黎的芭蕾舞劇是世界芭蕾舞藝術的開山鼻祖,路易十四便是一位狂熱的推崇者。在這裏看芭蕾舞表演那可是一場視覺盛宴,可惜夏天沒有什麽表演劇目,“王子”和“公主”們都度假去了。

8. 走進歌劇院,穿過迎賓廳和皮緹亞壇後,氣勢磅礴的大樓梯廳便出現在眼前。三十米高的豪華中堂內配以精美的大理石廊柱,大理石樓梯連接雙向回旋的多層台階,可直通歌劇院內的展覽大廳和音樂廳。

9. 金碧輝煌的展覽大廳內,鏡子和玻璃窗的設計,更顯示出大廳寬敞的空間。大廳天花板圖案是以音樂史為主題的。在通向大廳的廊柱間裏陳列著莫紮特和貝多芬等著名音樂大師的半身銅像,劇院設計師在此也占有一席之地。看來西方世界對知識產權的重視不是在一兩日內形成的!

10. 依照意大利歌劇傳統,法式音樂廳一般呈馬蹄鐵狀,這種布局既能使來賓們依照各自的社會階層入座,又能使所有觀眾都有機會看清楚舞台上的場景。大廳頂部的水晶青銅吊燈有8噸重,整個大廳內飾由大理石、灰幔、絲絨和金箔飾物所包覆,極其富麗堂皇。

11. 離歌劇院不遠處的旺多姆廣場 Place Vendôme,周圍有許多巴黎頂尖的珠寶首飾店和名牌店。廣場中央高44米的青銅柱是仿羅馬城的圖真柱(Trajane),為紀念法軍在1805年奧斯特利茨戰役大捷,用繳獲的1250門大炮鑄成的。上麵的螺旋形圖案則描繪著拿破侖當年征戰的諸多場麵,頂上立著拿破侖的銅像。1804年,正值大清帝國嘉慶年間,轟轟烈烈的法國大革命已灰飛煙滅,是年5月18日法蘭西第一帝國成立,12月2日拿破倫加冕為法蘭西帝國皇帝,正式複辟君主製。之後法蘭西帝國麵臨歐洲反法同盟的多次圍剿,1805年12月2日,拿破侖率7萬多法軍在奧斯特利茨以少勝多,徹底粉碎了俄羅斯•奧匈帝國聯盟的圍攻。
其實當年的銅柱沒能躲過巴黎公社的劫難,現在廣場上的銅柱已早非原物了。在旺多姆廣場上,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是大名鼎鼎的利茲酒店,1997年8月31日,英國王妃戴安娜從這裏踏上了不歸路:從利茲側門出來的戴妃還是未能擺脫狗仔隊的追蹤,之後所乘坐的奔馳車高速撞上了隧道牆…

12. 右岸繁華的商業街一瞥

13. 這是右岸商業區中購物者的樂園-巴黎老佛爺百貨商場 Galeries Lafayette Haussmann,老佛爺是Lafayette的音譯,為了迎合如潮而至的中國觀光客。巴黎另一家購物天堂是老佛爺附近的巴黎春天百貨。我向來反感旅遊購物,一來時間寶貴,更重要的是錢包空空,有限的鈔票已經用在無限的旅遊上了…但老佛爺的頂層就是買餐飲的,LD們一來就不想動了:不買東西可以,你總不能不讓我們吃東西吧!

14. 巴黎皇家宮殿最初時是路易十三時期的首相黎塞留的官邸,在他死後國王接管這座豪華建築並留下自用。路易十三去世後,攝政的安娜王後與兒子路易十四遷入此居,路易十四的弟弟在皇兄移居凡爾賽宮後,將這裏變成了自己縱欲聲色之地。之後的拿破侖也在這裏度過了一生中一段有韻味的生活…
現在庭院內高矮不一的立柱Colonnes de Buren 並非古董,那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現代作品,你覺得合諧嗎?

15. 塞納河邊的小皇宮與對麵的大皇宮都是1900年世博會的展覽場館,與帝王將相沒有絲毫聯係,博覽會結束後小皇宮辟為巴黎市美木館。

16. 與大、小皇宮相鄰的亞曆山大三世橋,據說是塞納河上最美的橋,橋頭堡鍍金雕塑尤其引人注目。亞曆山大三世,是沙皇俄國的皇帝,1892年法國與俄國結盟,1896年大橋興建,在1900年巴黎世博會前峻工。亞曆山大三世的兒子尼古拉二世即末代沙皇曾來巴黎參加開工儀式。

17. 亞曆山大三世橋一頭連著大小皇宮,一頭連著榮軍院,站在橋上便可望見榮軍院的大金頂。

18. 在路易十四在位期間,為了改善退伍老兵們的生活,也為了讓更多年輕人願意從軍,路易十四下令興建榮軍院。現在在榮軍院內庭周圍陳列著70門銅鑄戰炮,榮軍院也成為了法國軍事博物館。

19. 十九世紀在榮軍院圓頂教堂內修建了拿破侖的陵墓。拿破侖和他早亡的兒子及兄弟皆安息於此。在艾菲爾鐵塔建成前,110米高的教堂金頂一直是巴黎的製高點。

20. 具有濃厚的古羅馬-拜占庭風格的聖心大教堂是巴黎的天主教聖殿,位於巴黎北部的蒙馬特高地上,為巴黎著名的地標之一,於1914年建造完成,但是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所以直到1919年戰爭結束後才正式開始使用。

21. 看到眼前的協和廣場,我就想起了巴比倫老師… 我從小就對曆史地理情有獨鍾,經常拿姐姐的曆史地理課本來無師自通(這正是驅駛我這些年走南闖北的原動力)但上高中後,考慮到將來的擇業機會,最終還是選擇了理科。 在高中我的求學策略是“瞄準數理化,其他都不怕”,目的是上大學當個理工男!當時有位老師讓我又恨又愛,她就是高中教世界曆史的夏老師。個子矮小的夏老師,知道大家把她的課當成故事會,心裏也無時不在揣摩如何對付這幫理科生。每次上課頭5分鍾是提問大家她上一堂課所講的內容,由於是要站起來回答問題,答不上來時就得站著,接著她會叫下一位繼續回答…張冠李戴,答非所問常引來全班同學的哄堂大笑…有心眼的同學根據夏老師在上“兩河流域文明”時念巴比倫的厚重的鼻音,給她取了個外號:巴比倫!
巴比倫夏老師對“法國大革命”繪聲繪色的講課,仿佛把我們置身當年的協和廣場:被革命群眾從凡爾賽宮“請”回巴黎的路易十六及其王後瑪麗企圖化妝成農家夫婦出逃,坐在馬車上神色慌張的一家人最終在邊境被截獲。從瑪麗與其奧國皇兄的書信中發現大量賣國通敵證據後,“處死路易”已是人心所向。在革命群眾的高呼聲中,路易十六首先被送上斷頭台,“哢嚓”一聲響,路易十六那曾建議“斷頭台要落刀為一快”的腦袋滾了下來…

22. 巴黎最具盛名的三大博物館:隔塞納河遙遙相望的盧浮宮和奧塞博物館,遠處屋頂紅藍交錯的蓬皮杜中心。盧浮宮是每次來法國必去的地方,奧塞博物館進過一次,蓬皮杜中心呢?嗬嗬,還從未進去過!太前衛的造型,把建築物的五腹六髒都置於體外,我至今還接受不了!當然裏麵的現代風格的展品也不是我到巴黎的首選,因此每當行程爆表的時候,我首先就把它給略了,希望下次有機會進去瞧瞧。

23. 近處金頂是榮軍院內的拿破侖墓,遠處圓頂教堂是始建於路易十五時期的巴黎先賢祠,後來逐漸變成了名流的安息地。居裏夫婦、維克多•雨果、大仲馬、伏爾泰、盧棱、左拉等許多名人都長眠於此。

24. 從埃菲爾鐵塔上放眼近處的夏樂宮和遠處的巴黎新區-拉德芳斯

25. 巴黎新區-拉德芳斯 La Défense

26. 廣場獨舞,她也是醉了!背景是拉德芳斯新凱旋門。

27. 巴黎最著名的地標是什麽?324米高的埃菲爾鐵塔可能是大多數人的答案。她是為紀念法國大革命一百周年而建的。然而建成後卻引來無數非議,很多人認為鐵塔與整個巴黎城的格調極不相稱!當時一位名流因厭惡鐵塔而恨不得每天登塔!為什麽?眼不見,心不煩!-站在鐵塔上,自然看不到巴黎城這個高大的“怪物”啦!

28. 如果不選埃菲爾鐵塔為巴黎最著名的地標,那麽凱旋門一定會入選!埃菲爾鐵塔全球冒牌的不多,最有名的山寨板即日本的東京塔!凱旋門的姐妹就多得去了,連北朝鮮都有。但我覺得凱旋門也非法蘭西的發明,凱旋門的鼻祖應在古羅馬城!法蘭西的千古一帝拿破侖當年掃蕩歐洲諸強威震八方,想要建一座類似古羅馬帝國那樣雄偉的凱旋門來犒勞自己。但遠征俄羅斯的一敗,滑鐵盧的二敗,直接把不可一世的法蘭西皇帝打到了南大西洋的聖海倫娜島上去了。

29. 巴黎郊外也不乏許多皇家宮宛城堡,這是位於戴高樂機場附近的尚蒂伊城堡Domaine de Chantilly。在法蘭西曆史上顯赫一時的孔代親王曾在此居住過。現在這裏收藏的古典繪畫在法國僅次於盧浮宮,可惜我們抵達時已閉館,隻能在花園裏漫步。

30. 雨過天晴,偌大的花園裏隻有我們一家人,異常寧靜,難得享受一下王侯將相的待遇!花園內對稱的水榭噴泉 Le Notre’s French-style garden格外的壯觀。這是從空中俯瞰整個城堡,圖片來源網絡。

31. 路易十四時期的財政大臣於1658-1661年間在巴黎城外興建了一座巴洛克風格的建築,沃子爵城堡Chateau de Vaux-le-Vicomte。當屋主富凱邀請路易十四到訪的時候,壯觀無比的噴泉及花園引起了路易十四的妒忌與不悅,畢竟當時凡爾賽宮尚未興建,巴黎城外的王家行宮都遜於此。皇上生氣了,後果很嚴重:富凱被革職,以貪汙罪被投入巴士底獄…

32. 為了迎接年輕的路易十四,富凱花盡心思設計了城堡內的路易十四廳,然而最終還是引發了國王的爐忌和防範,未能逃脫丟官入獄之命。

33. 從花園眺望城堡

34. 花園盡頭的山坡上有一尊鍍金的大力士像,好不容易走到偌大的花園盡頭,一看還是過不去-人工運河橫在小山坡前,無奈之下隻好回頭。

35. 從空中才能領悟到花園的壯觀,圖片來自網絡

36. 公元1638年是不同尋常的一年:是年三月,未來的大清帝國順治帝出生了;九月五日,在西方的法蘭西,路易十四呱呱落地,太陽從西邊出來了!自詡為阿波羅太陽神化身的路易十四,五歲登基,二十四歲親政,統領法蘭西七十二餘載,將法國打造成歐洲最強盛的國家。這是收藏在凡爾賽宮內少年路易十四的肖像畫。

37. 看看路易十四穿著緊身褲,你會想到什麽?芭蕾舞。路易十四是一名狂熱的芭蕾舞愛好者,曾親自參加多部芭蕾舞劇的演出,直到30歲後身體發胖才停止。當然他這緊身褲是當年王公貴族的標配。另外注意他所穿的高跟鞋,紅?是皇家專用。

38. 巴黎投石黨的暴亂,對少年路易十四幻小的心靈留下了揮之不去的陰影。成年之後在子爵城堡裏目睹了財政大臣豪氣的花園後,路易十四打造一座新皇城的構想便日臻成熟了。將財政大臣送入巴士底獄後,他任命子爵城堡的建築師和設計師為自己在巴黎西南郊打造一座巨大的花園行宮-凡爾賽宮,同時在凡爾賽興建大量的辦公及住宅區,之後凡爾賽逐漸取代了巴黎,成了法蘭西真正的政治中心。這是凡爾賽宮所藏描述路易十四時期的凡爾賽繪畫。

39. 路易十四的凡爾賽宮是在其父路易十三的狩獵行宮的基礎上擴展開來的,當時的行宮非常小,就是眼前大理石庭院內這個紅磚牆麵的建築。大理石的雕塑和鍍金裝飾是路易十四時期加上的。

40. 大理石庭院外的皇家庭院 

41. 鍍金的大門

42. 這是皇家禮拜堂內景。禮拜堂不位於整座宮殿的中央,而是在北翼側樓,這暗示著路易十四的法蘭西已徹底擺脫了中世紀神權高於一切的束縛,此時王權已高於神權。路易十五、路易十五的兒子、路易十六、路易十八的婚禮均在此舉行。路易十七與其母後瑪麗•安托瓦內特一起入獄,在其母上斷頭台後囚於獄中三年而亡。

43. 大力神廳 The Salon of Hercules 內的巨幅壁畫《西蒙家的宴席》

44. 墨邱利/水星廳 The Salon of Mercury

45. 太陽神阿波羅廳 The Salon of Apollo, 這裏原先是作為國王的寢宮,但最後用作國王的禦座廳。中央的純銀禦座早已被革命群眾融作銀幣了, 現在是複製的木質基座。

46. 阿波羅廳天頂,繪畫中太陽神駕馭著四匹駿馬牽引著戰車,伴隨著春、夏、秋、冬四季之神。這是太陽王路易十四最衷愛的主題。

47. 維納斯愛神/金星廳 The Salon of Venus

48. 戰神廳/火星廳 The Salon of Mars

49. 國王寢宮,路易十四從1701年以後直到1715年9月1日辭世時均在此起居。當年國王的就寢和起床儀式也在此結舉行(每天都舉行,是不是很煩?)

50. 王後寢宮臥床上方的精美的華蓋

51. 1678年興建的鏡廊,是凡爾賽宮最著名的大廳。是年正值路易十四在位34周年和親政17周年之際,鏡廊特由17扇臨花園的巨型落地窗和17麵巨大的鏡窗組成。當年鏡子可是稀奇貨,這裏有幾百塊!細木雕花的地板,淡紫色和白色大理石貼麵裝飾的牆麵,金飾的綠色大理石柱,24盞巨型的波希米亞水晶吊燈…在這樣的宮殿堂裏翩翩起舞,或接受一國之君的覲見,當年可是多少王公貴人的夢啊!凡爾賽宮一度成為歐洲最大、最雄偉、最豪華的皇家宮殿,成為歐洲的文化藝術時尚中心。俄羅斯、奧匈帝國、普魯士、巴伐利亞王國紛紛效仿。凡爾賽宮鼎盛時期有36000餘人居住,外麵則有近15000人的禦林衛隊,整個花銷接近全國收入的四分之一。天天歌舞升平,歲歲花天酒地,這樣奢華的生活逐漸消磨了各方反叛諸侯的意誌,天下反而太平了?!

52. 小太子路易,路易十四的長孫,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五世的哥哥,其父是大太子路易。大小太子曾是路易十四的第一、第二王位繼承人,但大太子路易先於其父路易十四而去後未滿一年,小太子路易一家都染上麻疹,小太子二十歲不到就死了,三個孩子折了兩個,大難不死的老三總算是能夠延續香火。三年後的1715年秋,“太陽王”路易十四咽氣前把曾孫即路易十五叫到病榻前,諄諄教誨他要善待百姓,和為貴…

53. 那位號稱“我死後,那管世上洪水滔天”的路易十五,在位近六十年,執政風格與大唐的唐玄宗有幾分相似。年輕時候開創的大好局麵在年老時逐漸失去,雖然自身沒有經受過類似“安史之亂”般的煎熬,但繼其位的孫輩路易十六一家卻給之後的法國大革命祭旗了。

54. 凡爾賽宮坐西朝東,東邊三條放射型大道由大門向東延伸,西邊是麵積巨大的後花園,以鏡廊-大噴泉-大運河為中軸線分布,包括森林,草坪,花徑,橘園,柱廊,噴泉,雕塑,神廟,農莊,動物園及人工大運河。另外有大、小提濃兩座獨立的微型宮殿。
走過大草坪和噴泉後上了台階,中間有十七扇落地窗的裏麵就是鏡廊。近代有兩件重大的政治事件即發生於此:1871年普魯士軍隊占領凡爾賽宮,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鏡廊正式加冕為徳意誌帝國皇帝,標誌著徳意誌的統一。另一件事與中國有關,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巴黎和會在此舉行,列強對中國利益的忽視直接導致五四運動的爆發;對德國的約束和奧匈帝國的解體,間接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了彼此仇恨的種子…

55. 中軸線上南邊靠近宮殿主體建築的橘園 The Orangerie Garden

56. 位於中軸淺上的勒托娜噴泉Latona Fountain

57. 中軸線上的阿波羅太陽神噴泉處於整個後花園的中央,後麵就是人造大運河

58. 柱廊 The Colonnade Bosquet,位於中軸線南邊

59. 1789年,當東方大清帝國的乾隆皇帝下完江南正坐在養心殿裏寫遊記的時候,西方世界則風起雲湧。4月華盛頓就任美利堅的第一任總統,7月14日法蘭西民眾攻打巴士底獄,法國大革命正式拉開序幕,路易十六被挾持回巴黎,凡爾賽宮的好日子到了頭,在大革命風暴的摧毀下,凡爾賽宮1793年以後淪為廢墟,至到1833年凡爾賽宮才以曆史博物館的形式得以修複。

60. 在路易十四死後半個世紀,法蘭西的一代大帝拿破侖橫空出世。憑借著法國大革命的“春風”,拿破侖從一個軍校學生搖身數變成為了萬眾擁戴的法蘭西皇帝,當時民眾的同意票為99.93%,接近24k純金含量!其間拿破侖曾住在凡爾賽的大提濃宮Grand Trianon。拿破侖稱帝後,選擇前皇家行宮楓丹白露宮 Chateau de Fontainebleau作為自己的大本營。

61. “楓丹白露”是徐誌摩留學法國期間為這座“美泉”宮取的中文名字,富有浪漫色彩而延用至今。這是位於巴黎東南郊外的楓丹白露宮,宮殿入口處有馬蹄型雙向階梯,始建於亨利二世時期。

62. 前庭院

63. 亨利四世至路易十六時期的國王寢宮被拿破侖改造成禦座廳

64. 拿破侖的寢宮

65. 皇後寢宮

66. 拿破侖的元配、法蘭西皇後約瑟芬,法國大革命使她成了寡婦。但財貌雙全又不乏智慧的女人,依然得到眾多男士的青睞,當時還默默無聞的小個子拿破侖也在此列。在拿破侖的狂熱追逐下,或者是拿破侖在軍隊中的冉冉上升地位,最後姐弟戀修成正果!當拿破侖率大軍東征西伐的時候,獨在巴黎的約瑟芬已不甘寂寞了,同時運用自己巨大的社交能量,為自己相愛而不常相見的夫婿謀利。1804年拿破侖稱帝後,親自為約瑟芬加冕後冠,也是對自己第一任妻子最好的獎賞。

67. 然而約瑟芬與拿破侖始終沒有子嗣,一代大帝豈能無後?拿破侖為國為己,1810年與約瑟芬皇後離婚,最後連姻奧匈帝國公主瑪麗•路易絲。還記得那位上斷頭台的路易十六的王後瑪麗嗎?她是瑪麗•路易絲的姑奶奶!結婚一年後,拿破侖喜得皇子,封為羅馬王。這是收藏在楓丹白露宮拿破侖博物館內母子倆的肖像畫。在拿破侖第一次被迫退位後,瑪麗帶羅馬王回到了維也納的娘家,羅馬王二十一歲時死於肺結核。

68. 連接國王臥室與禮拜堂的弗朗索瓦一世長廊具有典型的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的裝飾風格。

69. 佛羅倫薩畫派大師Rosso Fiorentino的作品:古希臘狩獵女神狄安娜 Diana

70. 佛羅倫薩畫派大師Rosso Fiorentino的作品:大象

71. 狩獵女神狄安娜畫廊 The Gallery of Diana,巨大的地球儀來自當年拿破侖時代的杜伊勒宮。

72. 大舞廳The Ballroom 

73. 大舞廳內的壁爐

74. 接待大廳 The Grand Salon

75. 國王樓梯廳

76. 國王樓梯廳天頂畫,描述亞曆山大大帝的愛情故事。

77. 橢圓形的內庭院 Oval Courtyard

78. 從池塘 Carp Pond 回望建於路易十五時期的格羅斯水榭樓 The Gros Pavilion 

79. 噴泉及後花園

80. 1813年第六次反法同盟趁拿破侖遠征俄羅斯大傷元氣之際,在萊比錫擊敗法軍,之後長驅直入巴黎城。1814年4月13日,拿破侖在楓丹白露宮正式退位,原直望讓自己的四歲兒子羅馬王登基但未被應允。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八複辟。被流放到地中海小島上的拿破侖時隔半年多又卷土重來,這次隻是曇花一現,不及百日即為第七次反法同盟擊潰於滑鐵盧,之後的拿破侖被流放到英屬的南大西洋小島上了卻餘生。1821年5月5日,拿破侖在島上病故或被人下毒而亡。1840年12月15日,拿破侖的靈柩被運回巴黎,經過當年他想犒勞自己的凱旋門,長眠於榮軍院的金頂教堂內。凱旋門見證了法蘭西一代大帝的榮耀和屈辱:輝煌時刻,西班牙、意大利、德意誌諸邦、荷蘭、瑞士等都曾依附於法蘭西帝國,奧匈帝國是同盟親家…

81. 巴黎的群眾具有優良的革命傳統,上街遊行示威罷工中斷交通象家常便飯一樣。遠的不提,去年“黃馬甲”們在凱旋門砸毀文物,今年聖誕節全城交通幾乎停擺…旅遊時遇到了隻能算自己倒黴,自己的出行計劃要留有變化的空間。另外對比九年前的法國行,明顯感覺到現在到處要安檢,全城都彌漫著一種防恐防暴的氣氛。

82. 杜伊勒花園,旁邊的杜伊勒宮曾與羅浮宮齊名,同為巴黎城內的皇家宮殿,可惜毀於“巴黎公社”的一場大火。

83. 燈火闌珊的香榭麗舍大街 Avenue des Champs-Élysées

84. 從杜伊勒花園望香街:遠方是凱旋門,近處則是協和廣場上的方尖碑。在埃及盧克索拉美西斯二世神廟前原有一對方尖碑,1829年由埃及總督贈送給法國。由於方尖碑是通體一塊巨石,按當時的技術水平要搬遷一座巨型石碑實屬不易,因此當時隻有一座被運到巴黎,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法國放棄了另一座。十四年前埃及行我曾有緣相見立在神廟門前的那一座。

85. 盧浮宮和貝聿銘設計的玻璃金字塔已成為巴黎新地標,當年有人認為這是貝聿銘送給巴黎的廉價玻璃戒指,你看象嗎?另附一句,102歲的貝老今年5月在紐約仙逝,我們再也看不到他那獨具魅力的新作品了…

86. 夜幕下的巴黎,華燈璀璨的艾菲爾鐵塔永遠是花都的高大上

87. 再見巴黎!再見法蘭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