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評說

版權說明:歡迎非商業贏利目的轉載轉貼我的文章。轉載轉貼時請注明唵啊吽筆名和博客鏈接。
個人資料
唵啊吽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美元泡沫還沒破

(2011-12-16 12:11:08) 下一個

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美國實行了一係列救市措施,美國國會就增加就業、增加稅收,減少財政預算等等爭吵不休,但沒有一個爭論和措施觸及這次金融海嘯的實質問題。

這次金融海嘯的實質問題,就是全球金融體係的合法腐敗。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得把銀行、保險、和股市三個板塊的市場功能搞清楚。

銀行主要功能是把經濟體的零散儲蓄變為投資,賺取利差。把居民的儲蓄變為實業的貸款。以往實業股東投資固定資產,以固定資產抵押給銀行借貸流動資金,銀行把居民儲蓄的存款貸給實業,賺取利差。銀行經營儲蓄,匯兌,為貿易融資等。銀行應該是一個有信用的保守的行業,是一個比較穩定的行業。如今銀行倒閉如潮,是全球經濟體的敗像。以實業固定資產抵押的貸款,本來是風險很低的貸款。如果用今天企業保護消費者利益的規範,銀行就應該保護居民儲蓄保值增值。但是,在保護消費者利益的今天,銀行並沒有保護居民儲蓄的保值增值,西方銀行如今付給居民儲蓄的利息不足以抵消服務費用,不足以抵消通脹貶值,這是西方儲蓄率低的致命傷。誰儲蓄誰倒黴。

保險業在市場中起風險分攤功能。一般人往往難以承擔意外的巨額開支,如車禍、大病等。於是建立一個風險分攤的互助機製,保險。保險業起於海貿,海船遇到不測之風雲後海盜,則貿易商血本無歸。這些小幾率風險分攤的機製就是投保。如果保險公司撮合這個風險分攤的互助機製,從中收點服務費倒也罷,可是保險業整個行業腐敗了,它們擴大市場,以謀利為目的,把投保合同的法律文字印得比蚊子還小,用一些投標人看著莫明其妙的法律語言到時候都是他們的律師來解釋,結果投標人滿以往保險公司應該代為支付的費用,經過許多繁瑣申報填寫和提供證據,到頭來可能還拿不到錢。我賣過意外保險,賣的時候,文件上寫明顧客投保的款的40%以上用於支付保險開支,賣完以後,這個說明並沒有給顧客,不在顧客留底的聯上。以此估計,這是狐狸分奶酪的遊戲,你投保的一半用來養保險業,這是美國醫療費用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就醫療保健費用的一半用來養保險業,隻有50%用於醫藥。這還不算,律師也要分一杯羹,醫療事故官司使得醫生投保,把醫生醫療事故的成本轉嫁給病人。出了醫療事故,本來應該醫院賠償,這才是減少醫療事故的機製,如今醫院醫生把醫療事故保險了,成為醫療收費的成本,抬高醫療費用,結果是病人集體為醫療事故買單。更有甚者,保險公司不是醫藥專家,無法判斷細目的保險,總是一刀切的條文,醫生往往為了多賺錢給病人不需要的醫療服務,如檢驗報告等,也是為了防止律師宰,少檢驗不如多檢驗,害得病人害得被多抽幾管血液,多照幾個X光,多吃一些副作用不明的藥。必然保險公司說這類傷隻能報銷10次按摩理療,病人理療5次好了,醫生讓他繼續理療滿10次。

再說股市。本來股票交易所主要是股票二級市場,股市的主要功能是增加股票的流動性和維護股價的穩定性。應該股票經紀必需是他所持的股的行家,知道股票的真實價值.以前股票真實價值比較容易盤算,就是看分紅。如今概念股了,脫離了分紅這個實在的現金流來計算股票價格,散民上當受騙不少。如今的股市和增加股票流動性的功能有餘,而穩定股票價格的功能不足。不但不足,而且這增加股票價格波動套散民的錢。

美國總結1930年大蕭條時期銀行擠兌對經濟的危害,建立了儲備保險,說幾百銀行倒閉了,居民儲蓄還可以由儲蓄保險兌現,以此防止對銀行的擠兌。做為政府為銀行也作出的這個服務,討價還價,1933年美國通過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禁止銀行、保險、和股市這三行跨行經營。保險業是風險分攤功能,不允許拿投保人的錢到股市投機。銀行貸款給公司,當然要調查公司信用,因此有公司內部信息,可以利用這些信息在股市套利。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就是為了防止這些金融投機(或商業腐敗)行為。大公司有辦法,他們成立控股公司,把這跨行控股這些公司,這就鑽了法律空子。還用現金流掉期衍生工具,通過掉期突破保險公司隻能投資債券不能投資股票的法律規定。更有甚者,1999年美國通過《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廢除了許多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的條文,為華爾街金融機構跨三行經營開綠燈。全球經濟學家對2008年金融海嘯的診斷認為美國應該增加儲蓄,中國應該增加內需。但是,美國居民儲蓄已經無法保值增值,以今天金融業腐敗程度,銀行已經是收割的工具,無論你的錢這麽放,無論是定期還是基金,都在貶值。所以,美國增加儲藏走了三年都沒有邁一步。全球經濟中貨幣儲蓄功能在喪失。這是無良金融業的惡果。

國際經濟格局一個簡化的模型就是美國金融業和中國製造業結構的全球經濟。自從這個國際經濟格局形成以後,維護日用品消費者利益的法案越來越多,而維護金融服務業顧客利益的條文一條都沒有,不但沒有,還把1930年大蕭條總結出來的教訓規範金融業的法規撤除,讓華爾街金融業放手到全球斂財。如今金融業腐敗程度已經是病入膏肓,2008年金融海嘯,金融業一樣贏利發獎金。今天經濟還沒有恢複,銀行贏利還是名列前茅。自從信息也進入金融業以來,本來是金融業也信息技術降低了成本,使用金融服務的居民應該更加方便,但是,金融業反而增收許多服務費,因為信息技術,如今工資直接發到銀行了,銀行成為天然壟斷行業,你用也得用,不用也得用。收費沒有商量。加上美國債務推高,美國又實行長時期低利率的政策把世界的美元趕回美國股市,讓華爾街沒在股價巨變的市場收割全球財富,再通過各種服務業把華爾街從全球斂的財傳導到美國經濟體中。這就是為什麽美國服務業占70%GDP的原因。華爾街必需要高獎金高工資高利潤,這是美國經濟70%服務業賴以生存的源泉。中國製造要保證西方消費者利益,但是,中國出口得來的外匯無路可走,買美國製造,美國有出口條例禁止許多產品出口中國;投資債券,美國壓低利息,投資股市,華爾街金融結構是賭盤莊家坐收漁利。

2008年以來,美國一係列政策都不觸及這個金融海嘯的根源,反而軍事動作頻出,不斷為華爾街收割全球財富四處出擊。中國紮穩金融籬笆,防止國際遊資在中國套利卷財。美國在中國不得手,又去攻擊歐元。歐洲財政一體化,也是紮穩金融籬笆,防止華爾街收割。不過,華爾街還是有所收獲,雖然全球經濟一直不景氣,但是銀行依然贏利,華爾街依然贏利,代價當然是全球通脹,發展中國家貧困人口增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9)
評論
唵啊吽 回複 悄悄話 回複hercules007和揚子的評論:
美國肯定不會心甘情願地自己捅破這個泡沫。但是也有不得已不得不捅破的時候。首先是“軍工-戰爭-華爾街”這個模式資金鏈斷裂已經是迫在眉睫,如今國會是得過且過,靠印鈔推高全球通脹讓全世界為華爾街買單,但是,隨著全球民主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國家會對此不滿,這使得全球美元政治越來越難以為繼。這還不要緊,美國軍事全球第一嗎。但是,美國維持低通脹的日子不長了,如今是“占領華爾街”在公園支個帳篷都被取締,放在其他國家,他們可是支援別人在廣場搭帳篷,還偷運食品武器。隻要美國通脹一起來,“占領華爾街”熬過這個冬天火種沒有滅,那麽就是2012的美國之春了。到時美元泡沫是否還維持不破就是個疑問了。除非美國這個冬天成果剪了歐元的羊毛補上自己2008的資金鏈短缺那塊。
hercules007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楊子的評論:
美元泡沫必破,隻是個時間問題。
1. 美國評級機構已經淪為政治工具,在華爾街和倫敦金融城控製下的金融媒體大肆炒作歐債危機,一為轉移視線, 二為打壓作為競爭對手的歐元。
歐元倒不了,歐元經濟區不但不會縮小,反而會逐步擴大;

2.全球主權債務泛濫,主要存在於發達國家:美國,歐洲,日本。
歐洲債務是個內部問題;歐元經濟區作為整體,對外貿易基本持平,每月外貿逆差不過10億美元($1 billion) 而已;而美國對外長年貿易逆差,每月總在400億美元以上($400 billion);
所以,歐洲的問題,是內部不平衡,德國盈餘,希臘西班牙虧欠,有點兒像中國的東西部之間。 所以現在歐洲要進行進一步的整合:財政統一。

真正的大問題,在美國。

我的博客裏對此小有評論, 歡迎批評指正。
hercules007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唵啊吽的評論:
美國可以不關心其他國家是否受得了,但它一定關心它自己受不受得了。
曆經幾十年的全球美元霸權,美元早已經超量發行。因為美元流通於全世界,所以美國國內一直沒什麽通脹。美元作為全球貿易結算貨幣,所有參與全球貿易的國家都盡量壓低本國貨幣兌美元的匯率以增強出口競爭力。

如果美國自己捅破這個大泡,美元的信用將喪失殆盡。其他國家比如中國會受到傷害,甚至嚴重傷害,但也隻是錢財而已。而美國將承受致命打擊: 美國的基礎製造業早已不存在,需要進口大量物資和產品以維持運轉,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美元霸權:其他國家使用美元做貿易結算貨幣,中央銀行存儲美元做主要的儲備資產。

美國國債惡性違約將引起全世界對美元的抵製,轉而使用歐元甚至人民幣做貿易結算貨幣,而美國國債將在公開市場遭到拋售,造成國債利率大幅上升,進而導致美元的根基:美國的銀行體係崩潰,同時引發社會矛盾激化,因為美國的各種退休基金,養老基金,都持有大量美國國債。手持美國國債的,不僅僅是他國央行。所以美國隻有一條路可走: 靠印鈔票隱性違約。

71年脫離金本位,導致黃金大漲24倍。Paul Volker提高利率到20%捍衛美元,與歐佩克主要是沙特王室做交易石油支撐美元,而歐洲尤其是德國那時還需要美國的保護,因為冷戰正酣。

現如今,美國再度麵臨債務破產,可世界局勢已經天地翻覆。

70,80年代,美國是世界最大的債權國,今天,它是世界最大的債務國,政府債務已達國民生產總值的100%;

那個年代,還沒有歐元, 美元沒有競爭對手。

那個時候,美國製造業強勁,門類齊全;今天,美元一旦喪失信用,美國人就得自己掙外匯買生活必需品和各種商品。

美國賴賬?他隻能印錢隱形賴賬。 公開違約賴掉債務? 它沒這個膽子!

可是印錢賴賬,同樣最終毀掉美元。

美元泡沫終將破滅,隻是個時間問題而已。
楊子 回複 悄悄話
最近我有點感覺,美元泡沫還真破不了。

一是降級歐洲,天天降,好像人意和天意都要刻意亂了歐洲。不是說歐盟完全不作為,或國家政治分歧難以彌合,或財政一體化滯後於貨幣一體化,還有歐債危機滾出來的債務國再融資能力盡失和債務的滾動造成的不可控。

2。全球主權債務泛濫,成為被最大沽空和拋售的對象,不再是“安全資產”,CDS違約保護成本飆升。歐元區、英、美、日,合起來的愛的債務已經是GDP的2.4倍。拋棄高風險主權債券成為市場大勢。跟著歐洲銀行業被不斷降級。

考慮到這些,沒有最爛的,隻有更爛的。由於歐元的危機更險顯,好像美元比他還強點。覆巢之下雖無完卵,但好像美元區還稍微有個遮雨布。歐洲債/歐洲元不咋地,美債/美元就成了不二選擇,美債/美元的依存度越來越高。全球資金就不得不流入美債/美元。

所以,在未來兩三年,雖說美國仍背著赤字和債務,但美元還是國際的有效交流工具。
唵啊吽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破棉襖的評論:
美國軍事強大,可以拒付外債主動捅破泡沫。72年美國就幹過一次,本來按照布雷頓森林體係美國承諾美元可以隨時兌換黃金,果美國拒絕兌換黃金,於黃金脫鉤。美國如今操縱匯率,壓低匯率以壓低債務成本,如此低利率美國無法提高儲蓄,這是一個惡性循環,直至真個軍事撐起來的美元泡沫被捅破為止。

你以為美國會關心其他國家是否受得了嗎?
破棉襖 回複 悄悄話 美元泡沫,什麽意思?美元要貶一半,美國樂意,其它國家就受不了了。
唵啊吽 回複 悄悄話 回複ahhhh的評論:
"medical malpractice premiums "是醫生醫療事故保險,不是病人的醫保。
ahhhh 回複 悄悄話 就醫療保健費用的一半用來養保險業,隻有50%用於醫藥?
非常錯誤: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surance Commissioners (NAIC), medical malpractice premiums written in 2009 totaled approximately $10.8 billion, while health expenditures are estimated by the 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 (CBO) to total $2.6 trillion。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