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評說

版權說明:歡迎非商業贏利目的轉載轉貼我的文章。轉載轉貼時請注明唵啊吽筆名和博客鏈接。
個人資料
唵啊吽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操作性解讀國際美元經濟

(2010-07-01 13:55:50) 下一個
美國次貸危機,本來是美國國內金融管製出問題,何以發展中國家受金融海嘯影響最深呢?如波蘭貨幣2008年貶值三分之一,而同為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墨西哥則深陷經濟蕭條。全球失業率大幅上漲。這是一個凱恩斯怪胎,全球經濟低迷了,美國就超前消費一些,把全球經濟帶動起來;全球經濟再低迷,美國就再增加消費。美國說,我不白化你的錢財,你的經濟就衰退。美國花錢容易,利息底,格林斯潘十幾年低利率,美國企業貸款容易,窮人消費貸款也容易,到了美國失業窮人也要買90年代中國部長級房子的時候,終於發生了2007年的次貸風波,一個美元大泡沫就把全球經濟推向深淵。

要理解美元經濟的奧秘,的從兩方麵來看:一是貨幣量M1,二是貿易支付清算。從支付的清算操作比較容易理解這些金融現象。

先講貨幣量M1,M1是流通的貨幣加上活期儲蓄,也就是經濟體係內總的立即可以購買貨物的能力。銀行賺錢的秘密實際就是無中生有,所謂乘數定理。如果客戶存入100塊錢,銀行可也貸出去1000塊錢,就是乘數為10的銀行體係。乘數越高,銀行賺錢就越多,收貸款利息。客戶儲蓄是銀行的債務,客戶貸款是銀行的資產,債務是資產的利息差別就是銀行的收入。假設全世界隻有一個銀行,所有人都刷卡而不現金交易,那麽,理論上銀行可也無限擴大信用,就是無限增加資產和債務,無限增加利差收入。甲儲蓄100塊,銀行複式記賬,債務上欠甲100塊,資產上增加100塊現金,資產債務表是平衡的。銀行把這100塊借給乙,這隻是銀行內部給乙開個賬戶,複式入賬,資產上的100塊現金變成100塊乙的貸款。乙到商店刷卡購物,複式入賬,銀行債務多了商店100塊的儲蓄,資產又多了100塊現金。甲儲蓄的100塊經過一個周轉就變成了200塊的資產和200塊債務。這時,社會的M1從甲的100塊儲蓄變成了甲和商店各100塊的儲蓄,對應這兩白塊購買能力的信用是乙欠銀行的100塊貸款和銀行持有的離開流通的100塊現金。以此類推,銀行給出的貸款越多,社會的M1就越大,其信用是乙之類的換貸能力。這就是乘數杠杆。之一銀行資產部分有多少現金銀行就貸出去多少的話,貨幣乘數就是無窮大。銀行供給的信用等價於銀行發行貨幣,所有,活期儲蓄等價於M1。

那麽,如果有兩個銀行,客戶乙的賬戶在銀行子,商店的賬戶在銀行醜,支付怎樣清算呢?各國現代銀行體係是這樣的,商業銀行給客戶開儲蓄賬戶,中央銀行給各商業銀行開儲備賬戶,這是兩級銀行結構。乙到商店刷卡,銀行醜要向銀行甲要100塊錢,中央銀行就把銀行子儲備中的100塊劃到銀行醜的帳上。雖然是兩個不同的銀行,但是,整個銀行體係的M1還是增加了,隻是當隻有一個銀行時,上述圖景200塊M1都在銀行子的活期儲蓄中,而兩個銀行的時候,銀行子和銀行醜各有100塊活期儲蓄。一般來說,中央銀行要商業銀行把一個百分比的客戶存款存入中央儲備賬戶上,比如所甲的存款100塊中10塊要儲備到中央銀行,那麽銀行子就隻有90塊可也貸出去,到乙貸了90塊到商店刷卡購物後,銀行醜又將其中9塊錢儲備到中央銀行,這是乘數為10的係統,如此遞減循環無窮次以後100塊都到了中央銀行,而活期儲蓄增加到1000塊。

按照10%儲備金要求,銀行子想多賺錢,就把90塊都貸給了客戶乙,這時客戶甲來取錢,銀行子一下拿不出錢,這時怎麽辦?銀行子隻能向其它銀行拆借,發展錢都在銀行體係內部運轉,這邊少就是那邊多,所有,華爾街每天關市後就是銀行隔夜拆借,倫敦銀行之間隔夜拆借的利息是活期利息的標杆。如果流動性少,隔夜拆借利息就高,實在拆借不到,就是向中央銀行借,這個向中央銀行借錢的利息,就是美聯儲給個商業銀行的Prime Rate。常聽到美聯儲加息減息就是這個利率。

次貸風暴實際就是兩房之類的影子銀行將債務證券化,躲避了銀行儲備金規則,造成信用無限擴張,增加了整個金融係統的風險造成的。

中央銀行是政府機構,它用儲備金率是銀行提取利息兩個硬性指標宏觀控製貨幣量和流動性。商業銀行要擺脫中央銀行清算慢的政府低效率,就組織清算銀行(clearing bank),由清算銀行清算各商業銀行之間的支付清算。這樣就形成了三級結構的銀行。中國的銀聯就是清算銀行,因為它是一個支付結算係統。跨國貿易怎麽清算?如果美國品牌商訂貨,把錢從花旗銀行的帳上打到東莞廠家工商銀行的賬上,那麽就得走國際清算銀行。所謂國際,在國際美元政治中,就是華爾街和倫敦的大金融機構了。這些大金融機構當然也有美聯儲儲備賬戶。工商銀行到清算銀行開賬,隻能開美元賬戶,因為清算銀行隔夜拆借困難的時候還得向美聯儲借錢。比如說,你在加拿大用港幣買加元的時候,銀行收你雙重手續費,第一重是港幣買美元,第二重是美元買加元,原因很簡單,國際結算通過清算銀行,香港銀行和加拿大銀行的國際清算銀行裏的賬戶都是美元賬戶。加拿大不儲備港幣,香港不儲備加拿大貨幣,世界各國要進行國際貿易,就得儲備美元。

這樣我能就有了一個大致的全球美元金融體係,各國的商業銀行流動性緊張的時候跟清算銀行透支,清算銀行流動性緊張時向美聯儲透支,美聯儲從來不會流動性緊張,它可以印美鈔。G20歐美分歧之一就是繼續刺激經濟還是緊縮財政的問題,美國要繼續刺激,因為美國刺激就是發行國債,國債沒人買就美聯儲買,美聯儲買就是印鈔票。歐洲不能印美鈔,歐元走出歐洲沒走多遠, 隻好緊縮財政。

美聯儲十多年底利息政策使得美國人借錢太容易了,華爾街低息從美聯儲借錢,投資發展中國家,貸款給美國人超前消費,如在維持全球經濟繁榮,2008年金融海嘯,流動性梗塞,發展中國家銀行在支付係統下遊,而美聯儲是支付係統頂端。當華爾街流動性緊張的時候,華爾街在發展中國家的投資就抽回頭,其下遊銀行間拆借就困難了,結果是發展中國家流動資金無繼,企業和貿易貸款被上遊清算係統卡住,而美聯儲隻救華爾街。

國際美元政治結構是:美聯儲-->華爾街清算銀行-->各國銀行三級結構。這個三級結構是本文使用的簡化圖形,廣義來說,凡是給其它銀行開了儲蓄帳號的都有銀行間支付清算功能,不一定是純清算銀行。這個簡化圖形要說明的就是奧巴馬堅持國際貿易美元結算的用意,即全球美元貨幣量M1的創造除了印鈔以外還有美聯儲-->清算銀行-->商業銀行這個創立活期儲蓄的這一條途徑,這個美元M1的途徑使得美國信用寬鬆時美國人得以借錢消費而全球流動性泛濫;美國人減少消費時全球流動性梗塞。全球貨幣乘數由美聯儲印鈔做為基數,一級一級往下遊乘數增加,總體來說是美國信用消費在上端,發展中國家外匯投資在末端。末端顧客乙還不起錢,銀行子倒閉;美國清算銀行壞賬(如次貸風波),按照乘數定理導致末端商業銀行資金也緊缺;美國定向寬鬆,隻救華爾街不救末端,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美國消費壞賬由發展中國家買單的現象。美國擴張消費信用導致發展中國家財富流失。

美國不負責任濫發美元超前消費,而全球為美國消費買單就算是賄賂美國吧,也就忍了認了,但是,美元還是一驚一乍的搞得全球經濟危機此起彼伏,國際貿易深受兌美元浮動匯率風險之苦,而且一旦流動性梗塞,發展中國家就經濟危機倒退。所以,有了歐元區把歐洲內部貿易避開美元清算。

中國與各國互換貨幣,就是兩國間貿易支付清算跳過美元清算。即便貿易訂單開價可能還是用美元計價,交換貨幣後,兩國中央銀行相互在對付中央銀行開賬戶,這樣一來貿易結算就可也不經過華爾街清算銀行了。

國際美元金融結構是以美聯儲為中心的星形結構,美聯儲控製各清算銀行,各清算銀行控製各國商業銀行。當一些國家互換貨幣後,這個星形結構就變成蜘蛛網結構了。中國雖然與其它國家互換貨幣是雙邊對等的關係,但是,是中國與多國互換,中國可也織自己的蜘蛛網,宣布人民幣結算,就可也在中國建立國際清算銀行業務,可也建立自己的星形結構。周小川提出SDR做為國際清算最終節點,美國不接受,人民幣隻能織自己的網了。中國星形與美國星形的結構不同在於節點之間的連線:美國星形的連線是單向的,它脫胎於布雷頓森林體係,要求別的國家儲備美元,自己不儲備其它國家貨幣;中國的星形連線是雙向的,起步是互換貨幣對等儲備。軍事後盾是絕對需要的,但中國的軍事是防禦性的,美國軍事是進攻性的。中國的星形是隨緣。中國的星形是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人民幣結算網絡是競爭性網絡,雙方互換貨幣後,誰的貨幣被用於交換和儲備的手段,就考市場競爭了,看市場上偏愛誰的貨幣。美元網絡是壟斷性網絡,常年雙赤字還蹲著茅坑。壟斷性網絡要軍事強製,競爭性網絡無限軍事強製。

有人認為人民幣結算需要全球軍事投射才能強製,我看未必。隻要中國這個星形結構匯率風險低,資本規避風險的本能會支持人民幣結算。當然,美國會製造人民幣結算的風險,他來橫的,我們來厚道的,看看天底下是正壓邪還是邪壓正。多行不義必自斃,就讓它四處上竄下跳好了,隻有中國軍隊保證中國不亂,美國最多隻能在一段時間在某幾個國家攪渾水,不可能長期在全球打仗。我是看好人民幣全球結算的。因為中國人善良,西方講贏者通吃,中國講雙贏,中國保住贏51%的底線就能發展壯大。中國人均GDP才是歐美的十分之一,才從吃糠咽菜改為喝粥,就被那些喝酒吃肉的就看不慣了,就要遭到遏製了,這有天理嗎?

反正世界已經習慣不用金銀做為抵押信用的貨幣了,國家信用就是比厚道了。美國不厚道,奧巴馬上台就大幅度增加赤字,他自毀美元信譽。中國已經很厚道地盡力維護全球經濟繁榮了,人民幣再不接美元的盤就天理不容了。願海外華人與中國有進出口貿易的都趕快改用人民幣結算,以減少匯率風險。人民幣在美元和歐元之間,波動幅度也在中間,采用人民幣結算是貿易風險管理的最佳方案。貿易公司往與中國互換了貨幣的國家發展是大利看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