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門奇石

職業: 外科醫生 業餘愛好: 旅遊, 文學, 京劇, 工作之餘喜歡寫些懷舊散文, 隨筆
正文

老虎灶

(2021-04-23 09:43:59) 下一個

                         

                                                  

        顧名思義老虎灶就是一個外形似老虎的灶頭吧,在離我家不遠的地方就有一家老虎灶。那灶的最前端是兩隻很深的鐵罐,稍後是一個很大的平口大鍋, 在二者之間,有一直徑約30公分通往灶膛的孔道,這上麵平時有個鐵蓋子,在加燃料礱糠時才用一個鐵皮漏鬥罩在上麵把礱糠倒入爐膛中。再後麵是一個最大的鍋,那鍋沿上還圍著很高的一圈木製圓桶,它是與下麵的鍋子緊密相連的,以便加大它的容量。木桶的下麵有一個很粗的水龍頭,打開它水就可直接注入下麵的平口鍋。灶的最後是高高突出到屋頂的煙囟了,所以整座灶看起來確象一隻臥虎。在灶的前麵,緊靠著兩隻小鍋的地方朝外用木板搭著一個小枱,枱麵上用來放泡水人的熱水瓶與吊子、湯婆子,下麵是空的,燒過的礱糠灰就從下麵扒出。灶的旁邊是兩口埋在地裏的大缸,裏麵是冷水,這老虎灶就是供應開水的。

       我家附近這爿老虎灶不知是幾時開在那兒的,反正我小時候,每天要去泡幾次水,那時候,一熱水瓶開水是一分錢,但我們往往予先買好竹製的水籌,泡水時就不用臨時找零錢了。開老虎灶的是一對外地夫婦,男的長得又高又大,滿臉的落腮胡子,很象電影裏土匪的模樣;老板娘是個又粗又壯的大塊頭,這夫妻倆倒也甚是般配,否則也很難勝任那日常的辛苦勞作。老虎灶用的水,得由老板每天去一裏外的河裏挑回來倒入那兩口大缸裏,放上明礬,用一根木棒攪拌沉澱後方能用。開始我是用熱水瓶去泡水的,後來隔壁朱家好婆告訴我們說,應該用吊子去泡,因為吊子可以容納一杓半水(一熱水瓶剛好放一杓水),這樣比較合算。以後我就用我家不知那年代留下的紫銅吊泡水了,那老板娘每次都給我打得滿滿的,還總要關照我當心別把水潑出來燙了腳。後來這紫銅吊換成了一隻薄鐵皮的吊子了,那是有一年開學時,為湊全五元錢的學費,就把那紫銅吊賣給了收舊貨的,因紫銅當年挺值錢的,把賣了銅吊子的錢除了再買一鐵皮的吊子外,多下來的錢剛好湊滿了五元錢學費。老虎灶最忙的時間是傍晚,特別是冷天,很多人家去衝湯婆子,而燒開的水隻是在前麵那兩隻小罐內,打完後隻能從中間那口大鍋裏把水舀到前麵兩隻小鍋裏燒一段時間才能開,所以此時就會在門口聚起不少人,於是家常裏短的紛紛交談起來。等水燒開後,大人們往往會讓我們小孩子先衝了離開。這夫妻倆雖然很辛苦,但感情很好,從沒聽見他們吵嘴,兩人還不時互相取笑。隔壁有個寡婦來打開水時,老板總有事沒事的與她敷衍,等那女的一走,老板娘就取笑她老公是癩哈蟆想吃天鵝肉 ,老板一聽就急了,馬上在他老婆的大屁股上拍了兩下,那女的就會抄著我們洋涇浜家鄉話說:“倷隻殺千刀,阿是要作死哉!”老虎灶隔壁的陶師母學給我母親聽,學得維妙維肖,很讓大家笑了一陣。這陶師母與老板娘蠻好個,因為有一次老板娘不慎被開水燙傷了腳板,她把家裏用肉老鼠(就是剛剛出生的老鼠)浸的菜油給擦好了,所以對她很感激。 這老虎灶的生意本來倒是蠻好的,但後來有了煤球店,大家開始用煤爐,這煤爐除了燒飯做菜,平時又不能熄掉,所以用煤屑溏了起來,上麵留個小孔,在上麵擱鍋子燒水,到用時再打開,那水一下就開了。後來有了蜂窩煤球封起來更方便,隻要把爐底的小門一關上就可以,要用時把爐門打開就得,於是就不再去泡水了,老虎灶的生意一落千丈,這夫妻倆也隻得把經營了十來年的老虎灶關張。 聽朱家好婆說,他們是浙江鄉下人,臨走時老板娘與她說,在這兒十多年了,街坊鄰裏都相處很好,對這兒的生活也習慣了,這一走還真是舍不得,邊說還邊流淚。我對這夫妻倆的印象至今還很深,特別那女的,她胖胖的臉上都是肉,把兩隻原來蠻大的眼睛擠得很小,她又是常麵帶三分笑,所以看上去就象合成了一條縫 。

       這老虎灶為什麽起了這麽個怪名字,小時還真從沒懷疑過是因為灶頭像隻老虎,後來看到一本關於上海小掌故的書,裏麵有一篇對老虎灶的出處作了考證。據說老虎灶最早出現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上海,那時上海有許多西式建築,因內部都有壁爐,因此在屋頂上有煙囪,老虎灶也有一個高高的煙囪矗立在屋頂,屋頂在英語中的諧音就是“老虎”;再有一說是這種爐灶耗費燃料很厲害,就象老虎;更有一說是當年為老虎灶挑水的挑夫挑著水擔橫衝直撞的,人們見了都得退避三舍,稱之謂老虎。不過最流行的說法還是這灶頭像隻臥虎,特別是它那高高翹起的煙囪好似老虎的尾巴。據說上海人以前泡開水從不說“打開水”的,也是因為洋涇浜英語中的接吻與“開水”諧音,所以說“打開水”就會被人誤會成“吃豆腐”了,弄不好會吃耳光的。

      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習慣與設施,以及一些職業,隨著科技的進步,經濟的發展,有些早巳退出曆史舞台。今日流行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東西,說不定過了若幹年也將退出人們的生活,以往的種種隻能留存在人們的記憶中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