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

聽一段文字,
聽一首歌...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別人的城市〕餘華/王旭東

(2018-11-03 16:55:53) 下一個

 

《別人的城市》 文:餘華  誦:王旭東

我生長在中國的南方,我的過去是在一座不到兩萬人的小城裏,我的回憶就像瓦楞草一樣長在那些低矮的屋頂上,還有石板鋪成的街道、伸出來的屋椽、一條穿過小城的河流,當然還有像樹枝一樣從街道兩側伸出去的小弄堂。當我走在弄堂裏的時候,那些低矮的房屋就會顯得高大了很多,因為弄堂大狹窄了。

後來,我來到了北方,在中國最大的城市北京定居。我最初來到北京時,北京到處都在蓋高樓,到處都在修路,北京就像是一個巨大的工地,建築工人的喊叫聲和機器的轟鳴聲晝夜不絕。

我年幼時讀到過這樣的句子:“秋天我漫步在北京的街頭……” 這句子讓我激動,因為我不知道在秋天的時候,漫步在北京街頭會是什麽樣的感覺。當我最初來到北京時,恰好也是秋天,我漫步在北京的街頭,看到寬闊的街道,高層的樓房,川流不息的人群車輛,我心想:這就是漫步在北京的街頭。

應該說我喜歡北京,就是作為工地的北京也讓我喜歡,嗜雜使北京顯得生機勃勃。這是因為北京的喀雜並不影響我內心的安靜。當夜晚來臨,或者是在白晝,我獨自一人走在大街上、想著我自己的事時,身邊無數的人在走過去和走過來,可是他們與我素不相識。我安靜地想著自己的事,雖然我走在人群中,卻沒有人會來打擾我。我覺得自己是走在別人的城市裏。

如果是在我過去的南方小城裏,我隻要走出家門,我就不能為自己散步了,我會不停地遇上熟悉的人,我隻能打斷自己正在想著的事,與他們說幾句沒有意義的話。

北京對我來說,是一座屬於別人的城市。因為在這裏沒有我的童年,沒有我對過去的回憶,沒有錯綜複雜的親友關係,沒有我最為熟悉的鄉音。當我在這座城市裏一開口說話,就有人會對我說:

“聽口音,你不是北京人。”

我不是北京人,但我居住在北京,我與這座城市若即若離,我想看到它的時候,就打開窗戶,或者走上街頭;我不想看到它的時候,我就閉門不出。我不要求北京應該怎麽樣,這座城市也不要求我。我對於北京,隻是一個逗留很久還沒有離去的遊客;北京對於我,就像前麵說的,是一座別人的城市。我覺得作為一個作家,或者說作為我自己,住在別人的城市裏是很幸福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51t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愛零零吧' 的評論 :
是了,回國的第一站,多半還是北京,首都機場是越來越富態了,北京也是越來越富態了,更現代了,更人性了,高樓一座座的建,儲存在北京土地裏的古老的文化底蘊,也是越來越厚重了....
我家大門常打開,開懷容納天地,南來北往都是客,請先拜我城隍土地...:)
愛零零吧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51t' 的評論 :

哈哈,看來北京給你很多不愉快的過往,我想那是外地人或多或少都有的經曆。記得在大連上學的時候,去商場買衣服,也是多挑了幾次,有人就過來說,買不買,不買不要挑來挑去的。後來畢業了,穿戴都變的更接近本地人了,幾乎以後就沒再遇到那樣的不愉快了。我有個好朋友也是外地人,她說還是上學的時候,每次出去買衣服,都和人吵架,她人長得很結實,她說打架就打架,她不怕,別人罵她,她就罵回去,她是天不怕地也不怕那種男孩子性格,後來我和她是最好的朋友,現在還在聯係,每年回中國都一起玩幾天。十多年的朋友,很珍惜的一份友誼。

我記得我說過,去過兩次北京,都在10年前吧,那時辦移民的事需要去北京辦。還去爬了2次長城,感覺挺好的,沒怎麽和本地人打交道,出去吃的都是東北菜館,餃子館之類的,點了就吃,吃完了就走,幾乎沒有太多交集。所以也就沒有什麽矛盾。

但我想好多本地的人都欺負剛來的外地人,這要是在國外又被說成歧視了。我想這也是人性的弱點吧,有些時候是欺軟怕硬,特別是一些小商小販,也許他們每天麵對著各式各樣的人,都練出那種特有的性格了,自由市場還有夜市的小商小販的態度差點,大商場的一般還算比較OK。
51t 回複 悄悄話 想起那首還算有點名氣的歌:北京歡迎你。北京真的歡迎你嗎?未必。我住在一個南方的城市裏,因了工作的關係經常要去北京。若是冬天去了,冷得幹幹的,走在大街上,路麵都恨不得裂開幾條縫,就像冬天裏被凍裂口子的幹燥的皮膚。若是秋天去了,空氣灰蒙蒙的,想戴上口罩,看看別人又覺不好意思。最想做的就是找一家冒著熱氣的飯館,掀開厚厚的門簾進去,來一鍋涮羊肉。

皇城根下的人是有點欺生的。那次去王府井買布鞋,因是幫別人買,尺寸上有點拿不準,多看了幾雙,售貨小姐不耐煩了,一句話衝過來:你到底是買還是不買?嚇得我趕緊掏錢胡亂買下兩雙,趕快逃離櫃台,後脊梁上還能覺到那小姐火辣的目光就像隔空的針灸一樣刺在我的後背上。還有一次坐公車,路線不熟,從車窗裏瞅見我要去的某部辦公大樓一晃而過,車正好停在路口等綠燈,就不自覺的叫了一聲:司機同誌能開門嗎,我在這裏下。一出口就後悔了,知道是不可能的。司機倒沒搭理我,售票員小弟挺幽默的開了口:市政府有規定,不到站停車要罰款,我們倒是想幫您,這罰款的錢是您出啊,還是我們出呢?看似冷冷的幽默,這得理不饒人的勁兒嗆的我說不出話。當然他也是聽出了我那非京片子的爛尾普通話。

在京城問路,要把你正走著的路“map"到地圖上,再標上東南西北,京城的人指路:往東走兩個路口,朝北一拐,下個街口,往西一轉就到。你要是分不清東南西北,保準你轉上一圈又回到原地,也好,就當練腳力了。

不過,以上說的都是挑刺的事,京城裏的溫暖還是挺多的,每次離開京城,還是挺留念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