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照片就是我小時候看的動畫片裏的冉阿讓
1.2.4 蓬塔利埃乳酪廠的詳情
這一章節是以巴蒂斯汀小姐寫給波瓦舍佛隆子爵夫人的信的方式來描述的。我喜歡雨果的這種寫法。讀起來更有真實感,就像是在做著不同層次的夢,就好像一個小說裏的人物在故事中又扮演著另外一位小說作者在寫作,這樣的作品讀起來更加的精彩。
另外在巴小姐的信中,我不光可以讀到冉阿讓同主教一家人一起進餐時的談話,而且從這個角度還可以看到巴小姐內心的一些活動。每個人講故事的方式不一樣,表達的觀點也不一樣,如果雨果在這裏直接講出冉阿讓與主教之間的對話,那麽他所表露出來的觀點就是他要影響讀者的思想。他沒有這樣寫,而是讓巴小姐“代筆”。就這樣明寫主教和冉阿讓,暗地裏寫巴小姐的內心活動。
在巴小姐的眼中,冉阿讓吃起飯來就好像是一頭餓鬼。而且他對主教家飯菜的評價也是那樣的刺耳。讀到這裏在我眼前出現的就是那些麵帶微笑的彬彬有禮的先生和女士,他們一麵布施一麵壓抑心中的厭惡。還有一種被別人嘲笑後的窘迫。我可能說的有些偏激。巴小姐還是善良慈悲的,她盡力的向主教學習,已經做到很好了,隻不過主教是另外一個層次的人,巴小姐還差了一點。我在比較巴小姐和前麵提到的那位R侯爵夫人。如果巴小姐在街上遇到了躺在地上的凶神惡煞的冉阿讓,她會帶他回到主教家嗎?
“公平兩個字不能全部表達慈悲上帝的好處。”在冉阿讓抱怨如果上帝是公平的就應該讓主教過得更好一些時,主教是這樣回答他的。這句話一語雙關。主教大人是可以過得更好的,因為他有一萬五的年薪。但是他把這筆錢全用在了需要幫助的人的身上,給自己留下很少的一部分。這是他自己的意願,也是上帝指導他去這麽做的。他在這樣的做的時候體會到喜悅,這種喜悅是比吃得好穿的好要高級很多的喜悅。所以他認為上帝是公平的,而且是教給每個人來體會來決定如何得到這樣的公平。同樣的一萬五千年薪,不同的用法得到不同的喜悅,就看你自己想要什麽樣的喜悅。冉阿讓想要吃穿住行,那麽在他眼裏,主教很辛苦。主教想要施惠於人,那麽他這麽做就求得其所。所以上帝對待主教是公平的。隻不過不同階層的人體會是不同的。
“蓬塔利埃”是冉阿讓被指定要求去的地方。不知道當時法國對釋放犯的製度是怎樣,不過感覺像是中國古代對犯人的發配一樣。因此蓬塔利埃在冉阿讓的心裏就是一個讓他時刻記住自己過往罪行的地方,或是一個監獄外繼續服刑的地方。主教耐心的和他解釋蓬塔利埃的繁榮與當地人的生活就是想在內心裏淡化冉阿讓的罪惡感,讓他能更為輕鬆的麵對在那裏的生活,把注意力放在美好的一麵。
巴小姐在信裏還寫到,在整個晚餐的過程中,主教從未再提起一個字可以讓冉阿讓回憶起過去。而且主教也沒有透露自己是誰。主教更沒有借助款待冉阿讓的機會“教訓”他幾句,或是順便的提供一點“精神食糧”。很多人都會這樣做,在施恩的同時站在一個更高的位置去教育受恩的人。主教沒有這樣做。後來巴小姐把主教的這種做法理解為“最深切的慈悲”。“人有痛處,最好的愛護難道不是絕不去碰它嗎?”巴小姐在這次的晚餐上進一步增加了自己的修養,就是這樣的,一個品德高尚的人會帶給身邊的人更多的快樂。這樣的快樂不僅僅是哈哈一笑,有時候快樂是需要在思考之後才獲得的。
1.2.5 恬靜
相比較而言,冉阿讓隻是主教生活中的一個過客。主教用著自己的平常心來對待他。主教的做法沒有消除冉阿讓心中的戾氣,在他的眼中主教是一個奇怪的軟弱的人。主教對於他的款待,對他來講隻是一個意外。今生也許不會再遇到,也不會再期待這樣的款待。所以看到這裏,需要想一想,主教這樣的做法意義在哪裏呢?
晚餐後,主教又獨自一人漫步在院子中,享受著上帝指引給他的偉大的神秘的事物——大自然。
1.2.6 冉阿讓
前幾天(幾年前的前幾天了)在微信裏看到一篇文章,是一個剛剛被北京大學錄取的女學生寫的一篇感想,題目好像是“感謝貧窮”。我不懂”貧窮”有什麽值得感謝的呢?
冉阿讓也生活在貧窮裏,從小失去了父母,靠著姐姐和姐夫撫養成人,後來姐夫也死了,留下了七個孩子,最大的孩子才8歲。冉阿讓開始和姐姐一起做工來養活自己和這七個孩子,收入非常微薄,根本沒有吃飽飯的時候。在1795年的冬天,冉阿讓沒有找到工作,家裏斷糧了,於是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他打碎了麵包店的窗戶,試圖偷走一塊麵包,結果被抓住了。開始的時候,冉阿讓被判了五年,後來他四次越獄,最終被累計加刑到19年。這就是《悲慘世界》這個故事的開始。
我相信貧苦人的遭遇大多是像冉阿讓一樣,掙紮的工作換來僅夠糊口的食物,這樣的工作也會有失去的日子,那時候就是命運來臨的時刻了。所以貧窮不應該被感謝。
“城市會使人變得凶殘,因為它使人腐化墮落。山、海和森林使人變得粗野。它們隻發展這種野性,卻不毀滅人性。”城市就是社會,社會可以改變一個人,可以讓人丟失掉本性的東西。一個人越適應社會,越適應城市生活,他的本性就會丟失的越多。過去如此,現在還是如此。
1.2.7 失望的內容
一個喜歡思考的人會給社會帶來什麽?
冉阿讓是一個喜歡思考也會思考的人,坐牢的日子也給了他充分的時間去思考。他先是反省自己的“罪行”,想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然後又比較自己的過錯與自己受到的懲罰,明白了其間的輕重之分。再後來他又進一步分析到底是什麽原因讓他該遭此命運,最後的結論是這個社會把他逼到了這一步。
“人類社會是否有權使它的成員在某種情況下接受它的那種無理的不關心態度,而在另一種情況下又同樣接受它那種無情的不放心態度,並使一個窮苦的人永遠陷入一種不是缺乏工作就是過量的刑罰的苦海中呢?貧富的形成往往由於機會,在社會的成員中,分得財富最少的人也正是最需要照顧的人,而社會對他們恰又苛求最甚,這樣是否合乎情理呢?”
在想清楚了這些之後,冉阿讓在心裏開始審批社會,並給社會定了罪。
最讓冉阿讓恐懼的事情是他看不到自己的將來,看不到自己在刑滿釋放之後的生活是什麽樣子的。他抬起頭來看到的隻是壓在他頭上的大山,法律和偏見的大山。外麵的社會永遠是與他對立存在的。因此這樣的思考最終導致的或是屈服或是反抗。我們現在的生活不會讓我們有更加深入地體會到當時冉阿讓的心裏狀態。不過這樣絕望的思考是始終存在的。這也是這本書開宗名義提出的三個現象:貧窮使男子潦倒,饑餓使婦女墮落,黑暗使兒童羸弱。
----- 我根據行文,以為是內心的傷痕。沒想到你的回複中給了個腦經急轉彎:)
----- 也許主教是對的。我作為普通人,但卻有極強烈的共情能力,導致我自己很受傷,心理學上叫做“共情傷害”。最近開始有意識的避開我沒有能力幫別人解決的負麵東西,內心平靜了很多,並拿“相信每個人都有足能的智慧、力量和愛自給自足,我不幫你是為了不拿走你戰勝困難的快樂”這句話來justify自己,讓自己不受傷。
所以這一點我的家庭醫生做的不好......
在贖救人的靈魂是,主教有沒有想過,極端貧窮導致人犯罪? 怎麽解社會的決經濟問題? 發展經濟versus 拯救靈魂,對具體的個人來說,哪個更急需?
西方社會的福利製度和西歐(本人對東歐不了解)的福利加全民醫保,是很人性化的。在製定福利政策的時候盡量少漏洞,不把人的劣根性引發出來就好。
如果福利政策導致養懶漢,工作的人掙得家庭收入比不工作的人的家庭收入少,這是福利政策存在漏洞。
如果福利政策導致婚姻是對個人的懲罰,導致有人隻生孩子不養孩子,這也是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