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回陶鈞

選一處可以自由粘貼文字的地方終老
個人資料
正文

《悲慘世界》讀書筆記_03

(2020-05-12 14:12:24) 下一個

1.1.3 好主教碰到苦教區

宗座監牧(拉丁語:Praefectura Apostolica)是天主教會的一個職務,某些地區因特殊環境或教友稀少而尚未成立教區,羅馬教廷因而在這些地方設置宗座監牧區,委托宗座監牧以教宗名義治理之,通常由神父擔任。宗座監牧區可能因整體的發展,升格為宗座代牧區(拉丁語:Vicariatus Apostolicus,宗座署理由主教擔任),之後有可能再進一步發展成正式教區。監牧一職最早出現在19世紀,大多在歐美以外天主教未發達的地區。至2006年,全球有45個監牧區,大多數位在中國大陸。(維基百科)

羅馬天主教和東正教的宗教職位,在英文是priest,但是翻譯到中文後未譯為祭司,而譯為司鐸神父)。之所以在英文中稱為priest,是因為司鐸所主持的彌撒,本義是感恩祭,也是一種獻祭,所以主持獻祭的人稱為祭司就是合理的。

明清時期的耶穌會士教將Sacerdospriest)譯作撒責爾鐸德,隨後的文獻漸漸簡稱為鐸,鐸德司鐸神父則是日常生活中人們對司鐸的稱呼。司鐸既是Sacerdos的意譯,也是其音譯,是個很妙的翻譯。最早的一批中國本土神學家們的著作裏即開始大量地使用撒責爾鐸德司鐸等詞。福建教友李九標曾專門解釋說:泰西諸司鐸之航海而東也,涉程九萬,曆歲三秋。比入東土,而尺絲半粟,毫無所求於人,i獨鐸音遠播。……標不敏,戊辰秋杪,始得就艾、盧二司鐸,執經問道。……司鐸若洪鍾,叩之即響。茲鐸音具有,真足令愚者醒,頑者馴,智者見智,而仁者仁。盡管明清時期的很多儒士存有反教心理,但他們還是用司鐸來稱呼那些西番。直至清末民初的文獻裏還在大量地使用司鐸一詞,而較少見用神父。天主教的正式文獻中也用司鐸,如2009年教宗本篤十六世發表《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天主教主教、司鐸、信友及度過獻身生活者牧函(綱要)》。(維基百科)

卞福汝主教的幽默:

“你們一定認為一個貧困的牧師騎著耶穌基督的坐騎未免妄自尊大。我是不得已才這樣做的,老實說,並非出自虛榮。”

言近而意遠的話,基督的辯才,能自信,又能服人。

主教講話喜歡舉例子,用身邊的人或事,聽的人都熟悉。我以前也聽過一些教會的分享,有牧師的也有一些教友的,很少有人的分享會提到身邊的人或事,大都是“言遠”的文章。或是匿名或是隻談自己。這也很像書裏或是電影裏的老僧講禪一樣,用古老的傳說來講述道理。不喜歡這樣得說教,其實每天身邊發生的事情,遇到的人物經曆就是最好的學習經驗。用這些實際的例子來分享來評論來闡述自己的觀點,這才是最有力的分享。也許會有錯誤的議論,難免會有爭紛,但也好過聊那些遙遠虛無的東西。

1.1.4 言行合一

聖奧古斯丁:基督教哲學的理論家,天主教徒眼中的聖人。如同程朱理學之於孔孟之道的繼承和發展一樣。

“把你們的希望寄托在無可繼承者的身上吧。”好像是一種預言也好像是一句詛咒。在卞福汝主教的心中可能早就厭煩了他那個遠方表妹的炫耀,因此脫口而出。

“死人的脊骨多麽結實.....”,在主教心中人也應該是赤裸裸的離開這個世界去接受天主的審判,因此他看到人死後寫在靈位上的頭銜,就忍不住的譏諷。

年輕的助理主教講道,極力描述他自己心中的天堂與地獄的樣子。前年(2016)的聖誕節在多倫多朋友家過節,有一位基督教的牧師朋友在席間傳道,也在描述他心中天堂的樣子,我忍不住問道什麽才是天堂的美好。他回答是金子鋪成的路。這真是人的回答。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那麽一種美好的想象。有時間我也想象一下天堂的美好吧。

“惹波蘭先生的一個蘇的天堂”,主教大人對於有能力施舍卻不願意施舍的富人階級的譏諷是不遺餘力的,勸善款的態度也是令人難以拒絕的。以基督的名義劫富濟貧。

靈與肉的關係,做一個聖人很難,但是做一個正直的人是可以辦到的。孰能無過?有則改之罷了。“錯誤就像一種地心引力。”

主教對於世間的犯罪的觀點:這都是世界有能力改變而不做改變的人的錯。寬恕那些執行錯誤的人,而去審判那些製造黑暗的人。

“艾克斯的鑄造假幣案”,那個檢察官又該在哪裏受審呢?人的智慧在於理解與寬容,應該看到錯誤的時候加以思考,在錯誤背後的動力是什麽?哪些才是值得追問的真相?我們現在在網上看到一些不公平的事情,會忍不住的埋怨這個社會,甚至咒罵施暴的人和有關部門,但是更應該追究這個問題的根本出在哪裏,這個社會問題的病根在哪裏。(這個檢察官也許就是後來警探沙威的原型。)

斷頭台行刑之後的主教說:他剛剛經曆了一場隆重的大典。在主教眼中斷頭台是人世間的法律。在這次經曆之前,主教對於斷頭台的印象隻是聽說而已,沒有親身觀摩過行刑。這一次之後,主教收到極大的震撼。“我從前還不知道有那麽可怕。隻專心注意上帝的法則而不關心人的法律,那是錯誤的。死隻屬於上帝,人有什麽權利來過問那件未被認識的事呢?”也許雨果在這裏模糊的描述了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台之後,自己心中的感想。卞福汝主教認為隻有上帝才能判人的罪,就像是路易十六,誰會想到他會被判刑被砍頭?但這就真實的發生了,那些一度以為自己會逃脫法律約束的人都開始在認真思考這個人世間的法律了。主教的這段經曆很像是曾經陪伴路易十六走上斷頭台的費爾蒙神甫。

“他總設法慰籍失望的人,使他們能夠退一步著想。使俯視墓穴的悲痛轉換為仰望星光的悲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周回陶鈞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c_claire' 的評論 : 好啊好啊好啊好啊
cc_claire 回複 悄悄話 我也想讀這本書,大部頭的,輕易不敢開始。先跟著你讀。。。
周回陶鈞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ZheFei' 的評論 : 而我也可以鼓起勇氣說:我不是一個正直的人。
周回陶鈞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ZheFei' 的評論 : 如果遵循廣為人知的定義而不去加以私下的解讀,那麽“正直”這個詞包括了人的絕大多數的美德。
ZheFei 回複 悄悄話 我還很喜歡主教的話:“做一個聖人,那是特殊情形;做一個正直的人,那卻是為人的正規。你們盡管在歧路上徘徊,失足,犯錯誤,但總應當做個正直的人。” “盡量少犯錯誤,這是人的準則;不犯錯誤,那是天使的夢想。”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