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回陶鈞

選一處可以自由粘貼文字的地方終老
個人資料
正文

男人們的大和

(2017-08-21 12:56:23) 下一個

一部描述衝繩海戰的曆史戰爭片。2005年在日本公映,為了紀念大和號戰列艦被美軍擊沉60周年。我是兩年前在一家二手音像社翻到的這張DVD,是當年香港發行的。

 

電影拍的很不錯,故事情節和電影特效都很好,演員陣容也很強大。中村獅童和反町隆史飾演的兩種不同風格的二等兵曹。中村的表演誇張一些,與小時候看的抗戰電影裏的日本兵很接近。那種極度情緒化的,打起仗來哇哇大叫的樣子。反町隆史的日本兵隨意一些,反戴著軍帽,很嬉皮的樣子,手裏總會變戲法兒一樣捧著一大堆吃的。在大和號即將沉沒的時候,兩個人一起操作高射機槍,幾乎90度角仰射美軍飛機,最後一起被打得淩亂,異常的壯懷激烈。

 

日本電影裏描述太平洋海戰的,我看過三部。除了這一部,還有《永遠的零》和《硫磺島家書》。《硫》是伊斯特伍德拍的,不過腳本都是日本人寫的,雲集了當時日本的一線男演員,應該也代表了日本人對太平洋海戰的自我反省或是自我審視。三部電影都選擇了太平洋戰爭末期的這段曆史,從海陸空三線不同的角度描述著戰爭的殘酷,以及最後時刻日本人的絕望和日本軍人的絕望。

 

網上說《大和號》上映的時候場場爆滿,很多場次都要加票,老百姓湧進劇場,每個人出來都是淚流滿麵。用我們習慣的說法,這絕對是一部主旋律的日本愛國主義作品。很久以來日本人拍攝二戰題材的電影都是很受限製也很小心,他們沒有辦法拍攝那種高歌猛進的,軍旗飄飄的,以勝利者姿態結尾的電影。即便那段曆史給了日本人無限的榮耀,他們隻能詠歎悲壯歌頌犧牲。隻能悄悄的把軍旗插進電影裏,永遠低垂不能飄揚。(也許有虎虎虎那樣的電影,不過我沒有看過)他們隻好把雄壯的軍威展現在末日的出征中。把軍人的勇敢塗抹在血淋淋的掙紮裏。

 

但骨子裏,日本人是認可自己的,在談論那段曆史的時候他們是嘴角向下的一種微笑。電影裏刻意的回避包含著不屑於述說的傲慢。而且他們也希望能把這種骨子裏的東西延續下去,直到有一天這個世界會用嗨伊來代替“YES”

 

所以我就說再也不要抗議人家去敬拜靖國神社了,那是日本人自己的事情,那是他們自己的祖宗和精神。這些抗議都是沒有意義的,是擋不住該來的事情的。也不用去限製日本人的軍力發展,那樣隻會更加的壓抑扭曲。讓他們放開手腳吧。不服再戰!

 

《大和號》電影的最後,一位大和號幸存的老兵,一個二戰後的中生代,以及一個15歲的少年,一起來到了當年大和沉沒的海域,麵向沉船的方向敬軍禮,然後少年接替老兵掌控船舵,駛回日本。

 

對了,電影的主題曲也是久石讓創作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