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榨時光

我思。我寫。我在。
個人資料
正文

《是結束,也是開始》 & 路過 (詞:沐雨西;曲唱:阿城)

(2020-01-01 08:11:19) 下一個

路過 by 阿城

 

那個午後,我在Sausalito,一個人在漂滿遊艇的海邊,在桅杆的叢林中行走。陽光像金箔一樣灑落。船隻閃閃發光。一條條狹長的木甲板安靜地伸進海裏,上麵除了我,沒有一個人。

 

我緩緩走著,在時光裏,在靜寂裏,身心好像眼前的大海,平靜而自由。

 

耳機裏一遍遍播放著《路過》,阿城的舊作。旋律中的張力和狂放,歌聲中的野性和不羈,有如長風,從精神的莽原強勁地吹來,又像一種呼召,喚醒我靈魂深處深藏的激情。一道光由遠及近地照進生命。

 

到那刻止,這歌我已聽了一百多遍。走路時聽,開車時聽,勞作時聽,靜坐時聽,起床時聽,上床時聽,百聽不厭。這在我是不可思議之事。一般來說,不管多好聽的歌,連續聽上個一二十遍,我的耳朵也會疲勞。但這首例外,每次聽都意猶未盡,感到新的能量注入了心中。

 

就是在那樣的午後,那樣的陽光裏,麵對碧海青天,我走走停停,反反複複聆聽這首歌,感受旋律中某種神秘的力量,一下一下,撞擊靈魂。

 

然後,在那個命定的瞬間,忽然地醍醐灌頂。眼前大光照耀,自由鋪天蓋地。

 

我的寫歌生涯,到那刻已有兩個多月。一個多月前我曾在歌帖裏寫過這樣的話:

 

“最近,十分瘋狂。整個人淹沒在一種燃燒般的情緒裏。整個大腦,整個意識,整個存在,都被旋律占領。食不甘味,臥不安寢,形同熱戀中人。

 

我從不知道,在我一生當中,會有如此一卦。

 

我曾以為,文字是我一生摯愛,唯一能占據我,一日不見就如隔三秋之物。但當我籍著種種機緣,先是重拾唱歌,而後開始譜曲,未來必將實現詞曲唱自給自足,我發現,原來世間還有另外一事可以如此攫取我,讓我為之魂牽夢縈,激情四射。

 

這就是音樂。這就是寫歌。

 

很慚愧,自以為把文字當作生命之人,已一連多日沒有寫字。每日閑暇時光隻是哼歌,忘乎所以地哼。哼歌不知老將至,世事於我如浮雲。仿佛又回到無憂無慮的求學時光。人世間隻此一事,別無其它。生活如此簡單,純真。每一天都感到青春如海浪,從遙遠的永逝的時光裏卷土重來,衝刷我的靈魂。在這創作的狂潮裏我忘記衰老,忘記愁煩,忘記憂傷,滿心裏隻剩下自由和磅礴的歡樂。

 

誠如羅曼羅蘭所言:創造就是消滅死。在對美好旋律的忘我追尋裏,我感到生命力的昂揚不息。

 

對我而言,旋律是另一種文章,音符是另一種文字,樂感是我的筆,我用它來書寫靈魂,書寫感情。我像揀選文字一樣揀選音符,像以語感排列文字一樣,以樂感排列音符。它們是同樣的事,都是藝術,都具有音律之美,節奏之美,都帶著意象和觸摸人心的力量。”

 

在兩個多月裏,我哼了28首歌,平均兩三天一首。因為嗓子是我的譜曲工具,不斷試唱,導致它不斷血腫,舊傷未愈,又添新傷。但即便如此,我還是被一股內在的激流驅策著,在哼歌之路上忘乎所以地狂奔。

 

不是為了虛榮,不是為了野心,不是為了任何功利的目的,而僅僅為了,這是一片新的樂土,可以安放我無法用語言安放的心情。在我看來活著最重要的事就是表達,就是發出自己的精神之光。而音樂是一種無言的文字,棄絕理性,棄絕邏輯,比文字更為直接有力。

 

12月1日,對我來說是個特別的日子。那一天,作曲前輩阿城邀我進了他的原創群。他說,來我的群看看,你可以更快進步。如果寫出好的作品,我們可以合作。在這之前他認真聽了我的每一首歌,給了我很多中肯的建議。他說欣賞我的努力和執著,所以拉我進他的群。那是個原創大群,充滿優秀的詞人和作曲者。短短一個月,我已見識各路神仙令人心折的才華,真如井底之蛙看見了大海和江河。

 

其間作曲才子天哥給我推薦過一首歌:李榮浩的《麻雀》。那是我第一次聽。當時正開車在路上,忽然大雨瓢潑,天地瞬間變色,呈現一種類似薄暮的昏黃,老照片的調子,膠著的悵惘,向無限廣大的時空中彌漫,也彌漫進靈魂裏來。人忽然就無比寂寥和靜定,像走在時間隧道裏,生命中某個似曾相識的時分,滿眼可觸碰的熟稔。風雨中這首歌不斷單曲循環。青春,信念,勇氣,愛戀,希望,絕望,苦樂,悲歡……所有這些曾咀嚼過無數次的情緒,都在那一刻縱橫交錯,飛旋而來。在鏗鏘有力的歌聲裏,我感到身心如宇宙大爆炸後的碎片,紛紛揚揚落定,成為一個無比堅實的星體。那一刻我必定臉上有笑,眼中有光,心中有篤定有希望,無懼流年風雨,也無懼世事無常。那一刻的喜悅磅礴而浩茫,我非常確定,我觸摸到了存在的本相。

 

那次體驗,更激發了我創作的熱忱。

 

在旋風般的創作曆程裏,我收到過各類人的讚美,懂音樂的和不懂音樂的,作詞的和作曲的,但很少聽到城老師的肯定。他幾乎從來都一言不發。有那麽一兩次,我忍不住了,私下問他意見,他的回複很簡單,都是:還沒有跳脫出原來的格局,還沒有質的提高。需要多聽,多寫,累積到一定程度,才會有所突破。

 

我迄今為止寫的最後一首歌,收到了諸多好評,甚至有來自幾位作曲者的肯定,認為可以製作發行了,城老師的評語也隻是:這首寫得還不錯。

 

為了這個新樂土,我擱置了一切其它追求。離開擅長的舒適區,做一件自認為有潛力做好也有興趣去堅持的事,卻又似乎一直在原地踏步,虛擲時光,那種感覺,真的不好,會感到沒有底氣,會感到空洞,發飄。

 

而《路過》就是這一切的轉機。初聽之下的震撼,狂喜,至今曆曆在目。聽了幾十遍後,和城老師分享對這首歌的喜愛之情,他輕描淡寫地說:哦,這首歌的旋律,在我心裏醞釀了三年。

 

三年!當時的醍醐灌頂啊!我寫歌都是以分鍾和小時為單位的。拿著一首詞,飛快地找到感覺,飛快地沿第一句旋律線譜下去,飛快地完成,練唱,錄音。最快時一首歌從哼到錄完隻需一個鍾頭。而城老師可以花三年時間去打磨一首曲子!

 

那個午後,我就是懷著對三年這個數字的敬畏,一遍遍周而複始地聆聽《路過》。聽著聽著,整個人就遼闊起來,澄明起來,忽然之間,茅塞頓開。

 

我意識到,此前的自己過於急功近利了。雖然我從無功利的目標,但在最短時間內寫出好聽的歌來這個願望本身就是功利。美好的旋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沉潛和打磨。就像《路過》,醞釀了三年,才有了讓人百聽不厭的風神,而這還隻是城老師的諸多作品之一。原來所有的一鳴驚人都不是偶然,都像蟬的前身在地下,在暗無天日的地方,默默蟄伏,四年隱忍,才有那一夏的高歌和燦爛。城老師這樣有造詣的曲作者尚能如此,我這樣的菜鳥憑什麽想十幾分鍾就寫出佳作?(當然城老師也有寫得極快又極好聽的作品,比如最近那首《一萬年長不長》……不是說每首都花幾年時間哈。)

 

於是感到巨大的釋然和解脫,決定,要恢複從前的生活秩序,該做什麽作什麽,不荒廢任何事,在一種舒緩自在的狀態裏,在一種寧靜淡泊的心境裏,繼續寫歌,再不求一朝一夕的產出,而要反複淬煉,讓時間打造水準。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我的一種結束,風風火火的奔跑式創作的結束,也是開始,踏踏實實,慢工出細活的開始。

 

我依然相信,餘生數十載,我必能寫出好聽的歌來。

 

由衷感謝城老師!

 

 

 

“那時青蔥”專輯曲目之七

路過

詞:沐雨西

曲:阿城

 

蝴蝶折斷了翅膀

還怎麽飛翔

就好像

孤雁迷失了

方向

是不是隻剩下憂傷

 

可是

你不必替我擔心

我從來都隻是個

無關緊要的路人

 

你看到的

不是淚水

隻是夜晚的露珠

愛上了陽光

遲遲不肯離去

 

我 早已習慣了啊

路過一個微雨的春天

路過你

路過一場無疾而終的

愛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帶娃是持久戰 回複 悄悄話 沙發支持 :))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