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轉發一篇王誌飛演的商鞅劇評 - -任是無情也動人

(2017-11-11 19:29:19) 下一個

昏天黑地地看完電視劇《大秦帝國·黑色裂變》,就不可救藥地被王誌飛詮釋的商鞅所吸引,盡管我剛開始的時候最欣賞孝公,但是,商鞅的光彩越來越震動我,看完以後,後遺症無窮,以致現在每天都要重溫一下他的“光輝形象”,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太史公對商鞅的評價是“天資刻薄”,《大秦帝國》中的商鞅冷峻、犀利,“有功於前,不為虧法;有善於前,不為損刑”。最後“刻薄”到了用自己作為變法的犧牲,用自己的鮮血作為理想的祭品,“無情”得不可救藥。但是這樣一個形象偏偏打動了無數觀眾的心靈,讓人魂牽夢縈,欲罷不能,“任是無情也動人”該當是不虛的評語。

就我的一己分析,王誌飛對商鞅的詮釋有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這個階段的商鞅,完全是一個性情中人,把貧寒卑微的日子,過得瀟灑出塵,豪氣幹雲。如果要用關鍵詞的話,就是狂傲、率性。

狂傲:單騎救師,一介門客小吏,“救師出險,救秦出困”,大言侃侃。 “隻要魏王用我,十年,衛鞅當使魏國煥然一新。”先秦士人未被儒家“溫良恭儉讓”所束縛的超拔人格,舍我其誰的氣魄胸襟,讓人拍案稱奇。棋戰過後,麵對巨商猗垣的挽留,一句“我還有事”,生生把對方晾在那裏。畫工小弟來訪,“快馬鴻雁,找錯了人”,“是與不是,與你何幹?” “若是要棋癡消磨,無暇奉陪”,絲毫不顧對方情麵。王誌飛的表情把衛鞅天命在我的氣勢、目中無人的傲慢表現得淋漓盡致。

率性:三大盆霍菜疙瘩湯吃得子岸目瞪口呆,“大肚皮,你以為隻有你們秦國有?”差點凍餓而死,仍然年輕氣盛。最喜歡的是兩個情節,一個情節是“草席兄,天上有路嗎?”“哈哈,果然,是上天無路。”胸懷絕學,欲展抱負於天下,恨無知音賞,但是在年輕的衛鞅身上,我們看不到沮喪和壓抑,看到的卻是傻乎乎的純真的笑, “沒心沒肺”的自我調侃。一個情節是遠遠看見前來尋他的畫工小弟,不顧正在交談著的百裏老人和玄奇,先是撞翻了店家,再是撞壞了商家的草棚,被埋在棚下,然後帶著一頭一身的草站起來,一邊看著自己身上的草一邊對著白雪憨笑。看到這裏,衛鞅的魅力已不可抗拒。

這一階段,用劇中的話來說,粗是粗,大派。英雄本色,不拘小節;名士風流,罔顧世俗。活得灑脫、坦蕩、表裏如一,動於中而發於外,沒有任何禮法羈絆,讓人羨慕啊!“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第二階段——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從渭水獻《強秦九論》,衛鞅的風格就從灑脫不羈轉向了凝重肅殺。

典型情節有三。

其一:與秦公三天的爭執。

嬴渠梁雖然決意變法,但是對衛鞅的法家思想畢竟有一個接受過程。王誌飛詮釋的衛鞅,眼中流露著對死者和將死者(老白駝)的悲憫,對君王不能理解自己的痛心,對自己治國理念的堅定執著,對君王最終能理解自己的期盼。傷痛而又決絕。

其二:渭水大刑現場

麵對法場上民眾的謝恩,衛鞅先是難以掩飾的感動,然後說:“法令之明非個人之功,再言謝恩,以妄言論罪。”落寞地背向眾人。讓我們分明地感受到法與情在衛鞅心中的交鋒,衛鞅為法舍情的政治家的清醒理性。 當700人頭落地時,專門有一個衛鞅眼睛的特寫鏡頭,那裏麵表現著不忍。然而,大仁不仁,痛苦,可能是以天下為己任的理想主義者的天命。

其三:刑治嬴虔

麵對子岸的暴怒,“秦國一亂,我先殺了你”的威脅,衛鞅臉色凝重鎮定,把劍還給子岸,“秦國若亂,不用你殺,我有劍。”麵對嬴虔,緩慢而又堅決地拔掉指向自己的寶劍的劍鞘,“來,公子虔,一起為秦國殉葬。來。”“法度在前,罪不改刑。”“法立如山,恒安天下。”“變法之初,徙木立信。”麵色從始至終鎮定、凝重,語言從始至終平靜而又不容置疑。他深知刑治嬴虔是把一個堅決支持自己的人變成了自己的死敵,後患無窮,但是為了秦國,為了秦法,他內心痛苦而義無反顧。

這一階段,很少看到衛鞅的笑,即使有笑,也是壓抑的或是無奈的。為了治國理想,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千難萬險而不退縮,刀劍加身而不回頭,讓人既佩服又心疼。
 
第三階段——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這一階段該從衛鞅與公主熒玉成婚開始。變法初見成效,衛鞅的人生到了這樣一個境界——“大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必行,計必從,禍福共之。”(《三國演義•群英會蔣幹中計》)

在這一階段,最讓人感動的是君臣相知,心有靈犀,融融泄泄。王誌飛飾演的商鞅,經常是發自內心地洋溢出笑容,這樣的笑容太感染人了。

衛鞅笑容的呈現方式各有不同,但每一次都直入人心。 

笑容一:衛鞅要到北阪河穀踏勘新都,秦公說要一起去並帶上熒玉。衛鞅略帶羞澀地說:“既然君上說話,公主自然可以同去。”秦公說:“生分,熒玉是你妻,我大舅子說的是私話。”衛鞅眼望著嚴肅的秦公,抑製不住地笑:“大舅子。好,帶,聽大舅子的。”渠梁:“又來了,你們是夫妻,我算個鳥啊!”衛鞅吃驚地看著秦公,詫異地邊笑邊說:“君上也會說鳥?”……每次看到這部分內容,作為觀眾,我心中總是滿蘊著溫暖,覺得劇情溫馨得無以複加,兩位演員出彩的表演讓人歎為觀止。

笑容二:墨家相裏勤和秦公商討建造鹹陽的事,說“我與王軾景監有分歧。”秦公:“那你們說事吧。”相裏勤:“秦公別走啊,到時候你要不通怎麽辦?”秦公:“隻要是大良造認可,我沒有什麽不通的。”這時候,衛鞅略一低頭若有所思地淺淺一笑,欣慰與感動盡在不言中。這就是人們評價的誌飛的“戲中細”嗎? “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能把感情表現得這麽微妙而明確,不用媒體宣傳的認可,觀眾肯定會認為這是一個偉大的演員。同樣微妙的,還有河西大戰結束後,衛鞅眼角那一絲滿足的笑意。

笑容三:河西大戰前,衛鞅與秦公登上櫟陽城樓,嬴渠梁:“還是我來領兵,大良造監國。”衛鞅:“不,我來領兵,收複河西。” 嬴渠梁:“大良造知兵?” 衛鞅:“君上忘了陳倉校兵時,衛鞅說的話了?” 嬴渠梁:“好像有這麽一句話,老師說你該修兵學。” 衛鞅:“老師認定我有兵學天賦,定我先修的兵學。” 嬴渠梁:“那你真是先修的兵學?” 衛鞅:“先修兵學五年,然後自請轉修法家。” 嬴渠梁感歎說:“天哪,上天真是佑我秦國啊!” 衛鞅:“衛鞅雖無提兵戰陣之閱曆,但收複河西斷然不會有差。” 嬴渠梁說:“大良造從來不說空話,無需多說,嬴渠梁今日拜將了。”然後行禮,衛鞅一愣,退後一步還禮道:“君上知臣,夫複何言。”嬴渠梁抬頭,爽朗地哈哈笑了,衛鞅低頭,略帶羞澀地滿臉笑意。君臣的笑,各得其宜,各盡其妙。

說實在話,這部分是《大秦帝國》中讓我覺得最暢快的。上有明君支持,中有同儕輔佐,下有百姓擁戴。無論是文治還是武功,衛鞅都達到了人臣的巔峰,士人一生功業,莫過於此。而王誌飛把衛鞅的幸福感和成就感表現得淋漓盡致。這部分最讓我欣賞的鏡頭是,在與龍賈大軍對峙的陣前,衛鞅白色坐騎白色鎧甲一臉殺氣的特寫,尤其是當他鞭指前方,發出進攻號令的時候,那形象真是天人啊。
 
第四階段——竭忠誠以事君,伏清白以死直

從商君知道秦公患病開始,形勢急轉直下,商君清醒地,一步一步地,走向自己預設的死亡。激昂大義,蹈死不顧。最終,天地同悲,人神共憤。

這一階段的商君,忠於秦公,忠於秦國,更忠於自己心中的法治理想,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建立的法治傳統能夠延續,為了秦國能大出於天下,結束這幹戈擾攘的四分五裂的時代。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甚至把自己當成了一個工具,一件武器。人間無情莫過於此,為了點燃的熊熊大火能夠經久不息,把自己變成了柴,化為灰燼也“雖九死其猶未悔”。這在許多“有情”的人的眼裏,這在從來推崇全身而退的國人處世哲學中,是多麽地大逆不道啊!所有的人都可以跟著太史公說:“如何作法,逆旅不賓!”“卒受惡名於秦,有以也夫!”

商君的無情,真是“罄竹難書”啊!

看完景監的信,商君對白雪說:“我還得走一程”。因為“秦國的變法還沒有凝聚成強大的法治傳統,老世族也沒有死心。”於是,拋妻棄子,幼子的聲聲呼喚也沒有擋住他離去的腳步。這不是無情嗎?但當白雪說“秦公不讓你知道,顯然不想把你拖回去,他是真心實意地想讓你灑脫歸隱”,商君雙眸緊閉,為什麽我看得心痛不已。他的語言不時哽咽,他對白雪的凝視顯示著內心的巨大痛苦和無限留戀,他的臉依著白雪的秀發,淚水潸然落下,他一把把送行的兒子摟入懷中,看到商君的這些表情,不知道多少觀眾一掬清淚早已抑製不住。

秦公要用密殺的手段善後,商君匆匆趕來,疾言厲色,全然不顧秦公病體支離。無情之至!然而商君聲淚俱下地說完“君上如此厚待衛鞅,成全了一人之義,卻毀了邦國大業。衛鞅若坦然受之,無異於法治敗類!”這些話之後,秦公強撐病體,一揖到底。而後,商君頹然坐下。商君的語言,既激切犀利,又顫抖無奈;商君的眼神,既淩厲硬直,又悲涼淒苦。尤其是商君說:“君上啊!國有二法,國之悲哀!”語氣類似於哀告,觀者誰能不動容呢?

函穀關上,秦公彌留之際,別人臉色都哀傷不已,商君流淚的臉上還些許含笑,這不是無情嗎?秦公薨逝,太子說自己要護送公父,商君厲聲說:“非常時期,太子還都,是第一急務!”這不是有悖人倫,這不是無情嗎?秦公葬後,黑伯自歿,王軾闖關,景監病倒,受秦公知遇大恩的商君居然無恙,這不是無情嗎?然而,商君虛弱顫抖的聲調,尋尋覓覓、無所寄托的表情,訓斥完王軾後孤獨無助力竭倒地的樣子,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他內心的痛苦是多麽巨大,他需要用多大的意誌和勇氣,才能支撐得住。想到這些,又怎能不讓人心痛? 
商君對別人無情,對自己更無情。在秦公的葬禮上,把號令所指,違者殺無赦的穆公金劍用來陪葬,置自己的安危於不顧;商於大營,不顧熒玉勸阻,把先君密詔一火焚之,先君苦心,盡皆付諸流水;殷殷勸阻商於百姓對自己的舍命相護;大雨滂沱之中義無反顧地走進森森國獄。按照世俗的邏輯,一個對自己如此無情的人,你還能指望他對別人有情嗎?果然,子岸因他而死,熒玉為他自毀,白雪與他同赴黃泉。這一切的一切,始作俑者,均為商君,他罪莫大焉。

但這些仍然不能阻止我們為商君灑下無盡的淚水。雲陽國獄中,商君麵對昏迷的熒玉,把她的雙腳摟在懷裏,殷殷盼著她醒來,淚眼婆娑。當熒玉說“熒玉無能,連你都……”的時候,商君搖著手,顫聲說:“好了,不說,不說。”淚水如斷線珠子般滾落。商君手拿黑白棋子,聲音哽咽,“黑林送我的。”二人的手緊緊握在一起。商君把熒玉抱入懷中,“今天你我不說國,隻說家。”夫妻相擁,商君眼中流露著痛苦的柔情,閉上眼,麵容扭結,淚如泉湧。

刑場之上,白雪說:“鞅兄,小弟先去了。”商君凝視的目光中,淚水瑩瑩。白雪倒在商君懷中,商君的淚,抑製不住地滾落。他給白雪抹去發上的雪花,抬頭笑看滾滾風雪,回頭,明眸已閉,斯人已逝。商君心痛地臉貼著白雪,“小弟,等著我。”最後,麵帶微笑,與白雪一起倒臥在漫天風雪中,一任潔白的雪花將他們掩埋。

誌飛演繹的“無情”的商君啊,不知賺了多少觀眾的眼淚。 
 
“多情卻似總無情”,商君的這些無情,都是為了以法治國的大情,是為了“若將堅守法治作為長期國策,代有明君不難”,是為了統一天下的大業。為了這個理想,商君寧可自己忍辱含垢,“伏清白以死直”,成為誘餌,犧牲小家成全大家。

寫到這裏,不禁想起魯迅先生的名言:“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我想,這舍身求法的人中,就有商鞅吧。在正史的記載裏,年輕時洞察人心,清醒得讓久經宦海沉浮的公叔痤驚歎不已的衛鞅,到孝公死後雖則已成政壇巨子卻迭出昏招。這已經成了千古不易的定論。但我仍然願意相信孫皓暉先生的虛構,因為基於我的拙見,這更符合人物性格的邏輯。

竭忠誠以事君,伏清白以死直,無疑是悲劇,“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悲劇的力量正在於主人公有限的生命中所體現的人類精神的永恒價值。王誌飛演繹的商鞅,成功地成為了一種人類精神的化身。
 
本文到此應該結束了,但是近五千言的表述,還是沒能把誌飛演繹的商鞅說得透徹,因為這裏還遺漏了很多精彩的鏡頭。比如女兒裝的白雪告訴衛鞅自己就是畫工小弟,衛鞅從梯上滾落,頭被衣服蒙住,坐起來衝著白雪凶巴巴地說:“你還笑!”每次重溫都令人忍俊不禁。比如櫟陽宮中,衛鞅激動地說出“公如青山,我如鬆柏,粉身碎骨,永不相負”的錚錚誓言,伸手握住秦公向他伸出的手,初時略顯猶豫,而後堅決執著。身勢語言同樣傳達了豐富的內在情感。比如青山下,綠水旁,白雪讓衛鞅與公主成婚時,衛鞅仰天大喊“不,我不要!”這之後,低頭回視白雪,委屈與絕望無奈的淚水奪眶而出,白雪含淚將愛人的淚水拭去。這是讓我糾結不已又欲罷不能的情節。比如,還比如……太多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