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Joseph Stiglitz 憂慮和美國真相

(2024-04-06 11:20:43) 下一個

斯蒂格利茨的憂慮和美國真相

蔣亞平 2020年07月09日11:09 |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在新冠疫情防治上,美國為何像一個它常常用來形容別人的“失敗國家”?為何頃刻之間,美國政府顯示出了對中國如此多和如此深的不滿、批判和敵視?近四十年與我們一直攜手發展經濟的最重要夥伴——美國究竟遇到了什麽?導致它發生如此重大、乃至看起來近乎乖張變化的真相是什麽?美國的變化會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產生怎樣的影響和衝擊?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的新書《美國真相:民眾、政府和市場勢力的失衡和再平衡》,對於我們了解美國目前發生的一切和背後的真實原因,或許有特別幫助。

在長達四十餘年的時間裏,從裏根-撒切爾時代開始的新自由主義政策左右美國社會,市場至上、資本為尊、金錢主義、虛擬經濟等等,大行其道。其間伴隨全球經濟結構調整、互聯網等高技術迅猛發展,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國家社會經濟加速轉型。這些因素綜合作用,使經濟全球化通過以比較優勢為基礎框架的國際貿易和投資,潮湧般發展。全球生產要素,尤其是資本和勞動力的配置發生根本性改變。在這個過程中,美國國力增強、財富增加,美國以華爾街金融集團和矽穀高技術集團為代表的人群,是這一全球發展史詩劇中最大的參與者和收益者。

而與此同時,美國製造業逐步衰落,工作崗位大量流失,社會不公平加劇,在曾經高度繁榮和興盛的傳統產業地區,形成了一個反差極大的所謂“鐵鏽空心地帶”。大部分普通民眾完全沒能享受到產業轉型、高技術發展和全球化帶來的發展紅利,生活困難、民怨不已。數年前蓬勃而起、最後被清場的“占領華爾街”運動,正是美國基層民眾不堪生活之窘況的特殊映照。此時此刻,特朗普提出“讓美國再次偉大”“重振美國製造業”,華麗轉身,化身為基層貧弱民眾的代表,從而使這個龐大失落的人群成為鐵杆選民。

在斯蒂格利茨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特朗普當選,是美國越來越嚴重的貧富對立、社會不公的結果。當然,正如斯蒂格利茨所指出的,也是希拉裏之流政客的政治錯誤所致。他認為,希拉裏將那些處於美國去工業化地區以及競爭對手的選民稱之為“可悲的人”,反映出美國精英階層傲慢的姿態,從而最終幫助特朗普步入總統之巔。

作為曾經的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首席經濟學家和美國總統顧問,斯蒂格利茨尤其對美國在所謂去工業化過程中日益嚴重的貧富懸殊有著深刻認識。在這本新書中,他甚至用了整整一章專門論述目前美國的經濟運行,為什麽需要更多集體行動,需要更多政府行動。他這種堅定唱衰市場、力挺政府作用的觀點,與長期左右美國主流經濟政策製定的新自由主義思想,他稱之為“市場原教旨主義”,幾乎是完全南轅北轍。他甚至提到,亞當斯密當初說的那隻“看不見的手”,在現在的美國是“完全不存在的”。

斯蒂格利茨指出,日益增多的創新經濟需要巨量的基礎研究。進入後工業化時代的城市經濟日益龐大和複雜,環境和生物圈在遺留問題和發展所需的雙重擠壓下顯得更為脆弱,再加上整個經濟體係的複雜化、流動化和全球化,每一個都不可能隻通過容易失靈的市場機製得到解決。剛剛相反,都需要政府這樣一個特別的角色給予統籌和打理。當然,斯蒂格利茨也承認,政府也有失靈的時候。但是對此問題的解決,不是否定和取消政府的作用,而是需要加強政治體製的配合,特別是需要有具有批判性和獨立性的媒體等組織,參與構建一個完整的社會係統,以保證政府的有效和各社會力量之間的平衡。

當前,美國問題的複雜性在於,依靠底層低收入的選票而當上總統的特朗普,以及在他執政期間提出的減稅、限製移民等政策,究竟是否能夠改變美國底層民眾收入降低、社會貧富懸殊擴大、各種不平等嚴重等的狀況呢?或者說,特朗普是不是真的會成為底層利益的代表?斯蒂格利茨對此是明確否定的。他稱之為的“特朗普的糖衣政策”,有太多偽裝。從長期看,不僅不可能解決當前的問題,還會對美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帶來更大傷害。這也是斯蒂格利茨在本書多處特別憂慮的關於美國社會的另一個迷局。不幸的是,這一揭示很不和諧地雜糅了在全球化過程中新自由主義政策長期主導產生的經濟社會問題,和在此背景下反彈出現的逆全球化和國家民粹主義問題。前者導致失業、低收入和產業空心化,後者導致低效率、高成本和沒有競爭力。這種左右為難的悖論、進退維穀的困境,事實上已經成為左右各派共認的美國現實。

斯蒂格利茨不無憂慮地寫到:“在特朗普草率地推行去全球化的過程中,美國的失業率還在繼續上升。現在,世界已經建立了高效的全球供應鏈,明智的國家懂得如何利用它們。最重要的是,重新調整成本非常高昂,全球化的確非常困難。美國(尤其是美國的‘工人’)經曆了難以想象的苦難,但如果在此時走上去全球化的道路,美國將為此付出高昂的代價。”

總體看,他認為美國的真相是:“美國需要從自身尋找原因,對民生、基礎設施以及技術發展的投資過少,盲信市場機製無所不能,政府對真正需要監管的地方管得太少,而在不需要的地方又管得太多。”在他看來,美國已經在錯誤道路迷失太遠,僅僅對經濟和政治體係做出細微調整,已經無法彌補過去遺留下來的漏洞。一種新的社會契約亟待建立,讓美國煥發生機,引領所有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過上體麵的中產階級式的生活。

從經濟上看,要複興美國,他認為,關鍵是要“重拾經濟活力”,要為所有人創造就業,讓所有人擁有機遇。為此,要通過勞動力增長、提高勞動力參與度、製定創建學習型社會以提高全社會的生產率和經濟增長率,通過製定高效的區域經濟發展政策以完成國家的產業轉型,通過解決好失業保險、製定全民基本收入製度、確保充分就業、用好財政政策,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以完善和強化社會保障,使人們都有體麵的工作。他還大篇幅地提到如何通過克服歧視政策、改革稅收等等措施,以恢複美國的機會平等和社會公正。

在本書裏,斯蒂格利茨表達出對中國經濟發展改革實踐和理論的欣賞和肯定。他很明確地指出:“在擁有數十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中國提出了獨具一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全世界提供了一個不同於美國市場經濟的替代範本。”

斯蒂格利茨認為,美國人應該將對自身經濟體係抱有的驕傲與自大深埋於心,應該正視美式資本主義在確保全社會共同繁榮方麵的確存在嚴重缺陷,是美國考慮尋找更好出路的時候了。出路在哪裏呢?他說:“世界上許多其他形式的市場經濟都有美國可以借鑒的長處”。毫無疑問,如他所言,獨具一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其中一個替代樣本。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中美兩國各自的表現使一直跟蹤中國發展和改革的斯蒂格利茨,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有了更深的印象。他寫到,“中國獨特的經濟模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已經被證明十分穩健。在2008年金融危機席卷全球的時候,這個國家表現得比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優秀得多。盡管目前的增長速度有所放緩,但中國的經濟增長率是歐洲的3倍以上,美國的2倍。事實證明,中國取得的成果以及其規模龐大的對外援助計劃,吸引了許多正在考慮為自己選擇經濟模式的第三世界國家。”

新冠病毒疫情以來,中美之間的事態愈益嚴峻。但是這未必就是曆史的又一個可以被認為是“終結”的時刻。其實,美國建國200多年以來逐漸成長和豐滿的驕傲和霸道,是其文化本性、地理資源、國家實力和地緣政治力量對比在特定時空的真實映射。所有的人和國家,都得麵對。而這次中美的對峙,總能感到一些此次的美國,有些和以前全然不同的味道。美國政府發起的貿易戰、華為狙擊戰和新冠病毒甩鍋戰這三場前後關聯的博弈和搏鬥,看起來美國依然霸氣衝天,似乎還是流失了不少以前那種蘊涵於內的自信、沉穩和從容。

通過閱讀斯蒂格利茨的這本新書,深入到他所描述的關於美國真相的種種場景,或可真正了解當今的美國執政者在麵對中國崛起而特有的擔心、焦灼、不寬容和時不我待。

地緣政治和意識形態的巨變,與斯蒂格利茨憂慮的美國真相,究竟有何樣的關聯?特朗普認為美國的各種問題,主要是中國利用全球化剝奪了美國,所以他要全力從中國這裏討回公正。而斯蒂格利茨給出的答案,和特朗普對完全不同。他認為是因為美國這個國家,在民眾、國家和市場勢力關係上發生了失衡。

美國是否能夠實現斯蒂格利茨所說的民眾、政府和市場勢力或者說資本的再平衡,防止可能類似占領華爾街的運動大規模爆發,防止更大的社會矛盾激化,並再次偉大,從目前美國政府的政策表現看,似乎有很長的路要走。對此,即便還有興趣和信心對美國複興開出長長藥方的斯蒂格利茨,也表現出深深矛盾之情。

盡管提出了自己的美國複興方案,但是,斯蒂格利茨全書最後章節用的標題是“美國還有希望嗎”,全書的結束語是“現在拯救美國還為時不晚”,很難說是顯示了堅定信心的語氣。在本書的開篇,他引用了偉大的美國總統林肯這樣一句話:一棟裂開的房子是站不住的。看來,在美國,當一個有責任的、能夠預言未來的經濟學家,同樣不是那麽容易的。

(作者是原人民日報社高級編輯,南昌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名譽院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