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盧拉參觀華為惹惱美國?

(2023-04-12 20:45:29) 下一個

盧拉參觀華為惹惱美國?

2023年04月13日 07:55 新浪網 作者 環球網
 

  美媒的這種反應,不僅是對巴西總統本人及其行程安排的不尊重,“也反映出美國的自我優越感過重”。

  巴西總統盧拉12日晚抵達上海,開始對中國的國事訪問。在盧拉到達之前,已經傳出中國工商銀行(巴西)有限公司成功辦理首筆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的消息。據悉,盧拉此次率領的龐大代表團即將與中方簽署的合作協議中不僅有大豆、牛肉、鐵礦石,還有用於保護亞馬孫雨林環境的一顆衛星。作為倡導多邊自主外交的金磚國家,盧拉此行還帶著讓巴西“再次坐上世界地緣政治版圖決策桌”以及成為“俄烏衝突潛在調解人”的發展中大國的自信。

4月12日晚,盧拉抵達上海,CGTN微博截圖

  不過美國媒體對盧拉將在上海參觀華為創新中心的行程表達不滿,將其視作對美國對華高科技封鎖打壓政策及對美“後院心態”的雙重打擊。近期,“德國之聲”連發兩篇文章,表達對金磚國家發展的高度關注:《一種新的世界貨幣?金磚國家將如何影響美元》以及《一個新的世界秩序?金磚國家提供了一種替代西方的選擇》。盧拉的中國之行,或許將進一步刷新世界對於金磚國家合作的認知。

  華為參觀行程“激怒美國”?

  據巴西環球網報道,盧拉在華期間的首場活動是13日上午出席巴西前總統羅塞夫擔任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行長的就職典禮。13日下午,盧拉計劃與來自基礎設施、技術和汽車行業的商業團體代表會麵,其中與比亞迪和華為兩家企業的會麵已列入議程。14日,盧拉將在北京,與習近平主席舉行會談,屆時將見證簽署超過20項雙邊協議,包括合作建造第六顆中巴地球資源衛星和使用本幣進行貿易結算等涉及多個領域的一係列協議。

  其中,盧拉13日參觀華為在上海的創新中心的行程受到美媒特別關注。美國彭博新聞社12日報道稱,盧拉此舉“可能會惹惱美國”,因為華盛頓一直指責華為“參與對美間諜活動”。在盧拉訪華前的新聞發布會上,巴西外交部長維埃拉說,巴西希望與世界各地的每個人都保持良好而密切的關係,訪問華為不應被視為挑釁,“既然總統訪問其他國家,他就會訪問這個國家的公司”。他表示,盧拉受到了華為的邀請,而該公司在巴西運營已有20多年。2021年,該公司贏得在巴西全國範圍內實施5G技術的設備供應招標。同樣在2021年,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將該公司列入被認為對國家安全構成“不可接受的風險”的五家中國科技公司黑名單。維埃拉對記者說,盧拉對華為的訪問發出了一個信息,即巴西不會在美國與這家科技巨頭的鬥爭中“站隊”。

華為標誌資料圖

  中國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1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難道任何外國公司與中國高科技企業有聯係,或者領導人參觀這樣的企業,都要成為“激怒美國”的理由嗎?這恰恰折射出美對華的病態心理。美媒的這種反應,不僅是對巴西總統本人及其行程安排的不尊重,“也反映出美國的自我優越感過重”。

  巴西開啟人民幣結算

  “中國工商銀行(巴西)有限公司近日已成功辦理首筆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貿易雙方不再使用美元作為中間貨幣”。伴隨盧拉訪華,12日傳來了巴西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成功落地的消息。卡塔爾半島電視台稱,今年早些時候,中巴簽署了一項建立人民幣清算所的合作備忘錄,旨在促進雙邊貿易和投資,並削弱美元的主導地位。這標誌著兩國企業在貿易往來中擁有了更多幣種選擇,也反映了中巴兩國關係的日益密切。標準普爾全球市場情報本月發布的一份簡報顯示,2022年中國與巴西雙邊貿易總額為1500億美元,較上一年增長10.1%。根據麻省理工學院整理的數據,巴西主要向中國出口鐵礦石、大豆和原油,而半導體器件如今已占到中國對巴西市場出口的最大份額。

  印度《第一郵報》稱,巴西和中國現在彼此之間使用人民幣進行交易,有助於確立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和美元挑戰者的地位。印度也一直在努力擺脫美元,甚至創建一種“金磚新貨幣”的倡議也將於8月在南非金磚國家領導人年度峰會時討論。另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日報道,3月人民幣在俄羅斯外匯市場交易的總份額升至創紀錄的39%,而美元的份額則下跌至34%。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磚國家研究中心主任藍慶新12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在金磚國家內部,已經建立多條雙邊本幣結算的渠道。未來還將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尋求在本國對外貿易中實施本幣結算,擺脫雙邊貿易中對美元的依賴。這對美元的霸主地位產生衝擊,也充分體現金磚國家經濟合作的重要性。

  “帶著貿易與和平的期望”

  “盧拉帶著貿易與和平的期望訪華。”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2日稱,陪同盧拉訪華的巴西代表團包括商人、州長、議員和部長,兩國貿易“自盧拉2004年首次訪華以來增長了21倍”。路透社稱,盧拉率領的龐大代表團包括環境部長席爾瓦在內的8位內閣部長,以及來自巴西東北部州的5位州長。席爾瓦對路透社表示,巴西希望中國設立一個基金,幫助巴西的森林恢複和可持續發展,包括綠色製氫。兩名知情人士透露,巴西飛機製造商巴西航空工業公司可能會簽署一項向中國一家航空公司出售20架商用飛機的協議。

中國與巴西國旗,資料圖

  美聯社稱,中國是巴西最大的出口市場,每年從巴西購買價值數百億美元的大豆、牛肉、鐵礦石、家禽、紙漿、甘蔗、棉花和原油。巴西也是中國在拉美投資最多的國家。“巴西不能拒絕中國帶來的好處。美國沒有能力像中國那樣吸收巴西的出口,在投資和基礎設施方麵也不如中國。”巴西網站“brasildefato”11日稱,此次訪問正值中美關係日益緊張之際。盧拉在第三個總統任期內首次訪問非西方國家的合作麵和成果,與他一個月前訪問白宮的結果將形成鮮明對比。美國承諾向亞馬孫基金投資,並與巴西討論了“可能的”半導體合作關係。然而,到目前為止,資金承諾還沒兌現,談判也沒有發展成協議。

  “金磚”國際影響力日增

  近日,突尼斯一名官員對俄衛星通訊社表示,在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談判陷入僵局的背景下,該國正考慮加入金磚國家的可能性。目前,阿爾及利亞、伊朗、阿根廷已申請加入金磚國家。包括埃及、印度尼西亞、哈薩克斯坦、肯尼亞、墨西哥、尼日利亞、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沙特阿拉伯、塞內加爾、泰國、土耳其在內的許多國家正與金磚國家保持密切對話。這證明了“金磚”機製的國際吸引力。

  “新的世界秩序?”“德國之聲”10日稱,金磚國家提供了西方之外的選擇。這一機製現在成了外交和為開發建設融資的平台,存在於西方“主流國家”之外。金磚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類似於七國集團(G7)的政府間合作平台。金磚國家推出了新的開發銀行,作為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之外的一種替代。此外,他們創建了一個名為“應急儲備安排”的流動性機製,以支持在支付方麵有困難的成員國。這些倡議不僅對金磚國家本身有吸引力,對許多其他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經濟國家也有吸引力。自從俄烏衝突爆發以來,金磚國家更是進一步疏遠了所謂的“西方”。柏林科學與政治基金會負責人邁伊候德說,如今,金磚國家與其說是“對抗”西方,不如說已經成為一個主權和自主思想不斷高漲的論壇。

  《印度時報》近日報道說,G7基於購買力平價的GDP占世界GDP比重從1982年的50.42%降到2022年的30.39%,而金磚國家這一比重從1982年的10.66%上升到2022年的31.59%。“金磚國家追趕七國集團用了近40年的時間”。

  藍慶新說,近年來金磚國家合作機製取得了很大進展,尤其在經貿投資、數字經濟、科技、綠色低碳等方麵。金磚國家合作機製承載眾多發展中國家的期待,產生了“南南合作”示範效應,“金磚朋友圈”將擴大新興市場國家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