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麥克斯·布特:可怕的不是中國氣球,而是美國人的過度反應

(2023-02-09 09:32:29) 下一個

麥克斯·布特:可怕的不是中國氣球,而是美國人的過度反應

麥克斯·布特麥克斯·布特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高級研究員,華盛頓郵報 專欄作者

2023-02-09

【導讀】 近日,美國媒體大肆炒作中國無人飛艇因不可抗力誤入美領空事件。對此,美國《華盛頓郵報》專欄作者麥克斯·布特批評美國朝野對此事做出了過度反應。作者在文中表達的觀點和用詞僅代表其個人立場,觀察者網編譯本文僅供讀者參考。

【文/麥克斯·布特 譯/觀察者網 由冠群】

最終,“氣球大戰”結束了。而且,毫不奇怪,美國“贏了”。上周六,美國最先進的武器係統之一F-22猛禽戰鬥機擊落了中國最原始的監視係統之一:此前一周穿越美國的氣球。

整個事件令我震驚不已。哦,我擔心的不是間諜氣球。侵犯美國領空是不可接受的,但氣球並沒有構成任何實際威脅,而且它是否收集到了中國間諜衛星無法收集到的情報也令人生疑。我擔心的是這麽多美國人對氣球事件做出了歇斯底裏的過度反應。

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聲稱,拜登總統現在“已將美國領空拱手讓給了共產主義中國”,然而五角大樓卻報告說,在特朗普任內,中國的氣球至少三次進入過美國領空。隸屬共和黨的新罕布什爾州州長克裏斯•蘇努努說,“總統栽在這事上了”。脫口秀主持人馬克•萊文氣憤地說,“喬,你要硬起來。你的反應太軟太慢了……要讓中國政府把氣球買回去並賠償損失。”

拜登應該怎麽做呢?他應該親自爬進F-22座艙,像《獨立日》中比爾•普爾曼扮演的那位總統一樣親率機隊迎戰氣球?還是對中國發動核報複?對此,共和黨人沒有給出明確答案,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奮力鼓噪。佛羅裏達州共和黨參議員馬爾科•盧比奧認為,中國向美國發射氣球是為了展示“美國曾經是一個超級大國,但它現在已有名無實,正處於衰落中”。

美國輿論對此事的反應過於強烈,以至於拜登不得不推遲了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的中國之行。這太糟糕了,因為美國輿論對所謂“間諜氣球”的狂熱反應正說明華盛頓有必要與北京建立更好的溝通渠道,以防止美中緊張局勢失控。

畢竟,在本次氣球狂熱事件發生前幾天,美國空軍空中機動司令部司令邁克爾•A•米尼漢上將在分發給下屬的備忘錄裏預測美中將在兩年內開戰:“我希望我錯了……但我的直覺告訴我,我們將在2025年開戰。”聽這些話,他好像是冷戰諷刺電影《奇愛博士》裏某位精神錯亂的將軍,斯坦利•庫布裏克電影裏的這位將軍建議那些操縱運輸機的飛行員“對準一個7米長的目標猛攻”。

米尼漢和其他認為戰爭迫在眉睫的人(例如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得克薩斯州共和黨議員邁克爾•麥考爾)需要控製好自己的情緒。

中美之戰是可以避免的,也應該避免,但我們卻假設中美之戰是不可避免的,或者通過放大對中國實力的恐懼來升高這種可能性。我們現在看到的反華偏執情緒讓我想起了冷戰初起時。當時,人們覺得美國正在輸掉對抗共產主義的世界大戰,第三次世界大戰可能即將到來。這是一種危險的、帶有破壞性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導致美國國內出現了反共浪潮、並對越南等國發動了下場悲慘又代價高昂的軍事入侵。在古巴導彈危機期間,這種情緒幾乎引來了核末日。

美國媒體拍攝的中國氣球

事實上,蘇聯從未像許多人想象的那樣強大或魯莽,現在的中國也不是。這也能解釋為什麽中國最近一直試圖修複其與美歐的關係。

盡管美國的人口比中國少,但參考主要硬實力和軟實力指標,美國實際上更強大。事實上,澳大利亞洛伊研究所在其“亞洲實力平衡”年度調查中發現,美國仍然領先於中國。該指數顯示,美國在“未來資源、複原能力、國防網絡、文化影響力和軍事能力”方麵處於領先地位。上周,菲律賓同意讓美國進駐另外四個軍事基地,這再次提醒我們美國還具有另一項重要優勢——我們的盟友比中國多得多。

這些優勢都不會因中國有本事把氣球吹到美國上空而抵消。對中國日益增長的實力保持警惕是正常的,但歇斯底裏和危言聳聽卻毫無道理。美國仍然是世界第一大國,隻要我們不與世界第二大國陷入一場災難性的非必要戰爭,我們就可以保持這種狀態。

(觀察者網由冠群譯自《華盛頓郵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