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首個發達國家掉檔 日本給我們哪些啟示?

(2023-02-09 00:34:32) 下一個

首個發達國家掉檔!日本給了我們哪些啟示?

2023年02月08日 16:45 新浪網 作者 無相財經
 

 很多時候,日本都是我們的鏡子,或者說,是一個走在中國前麵的“人”。

  但這個“人”,已經越來越步履蹣跚。去年,無相君做過一個大膽預測,不出5年,韓國的人均GDP就會超越日本。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日本人均GDP3.43萬美元,韓國是3.36萬美元,幾乎是一個水準。

  這也意味著,日本正式從“高等發達國家”跌落為“中等發達國家”。

  

  這或許會顛覆很多人的認知,因為在很多70後、80後人的固有印象裏,一直是“美國第一,日本第二”。那麽這30年來,日本究竟發生了什麽,他們又何以至此?未來會不會跌成初級發達國家?這一切,對於今天的中國,有很大的啟發意義。  

  說到日本,很多人的頭腦裏,就會浮現出“工匠精神”這四個字。

  也正是這4個字,讓不少人成為了精神日本人。

  

  

  其實在這一點上,很多人都和羅永浩還有著些許共情,因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很多人都是看日本動漫長大的,而且那會兒日本牌子的東西確實質量很好,日本人也很有錢。

  出於嫌貧愛富的人性,對日本有些許向往,也在情理之中。

  那也的確是日本最輝煌的時期。

  二戰之後,作為東亞的橋頭堡,日本通過承接美國的產能,發展對外加工型經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很快讓滿目瘡痍的戰爭廢墟煥然一新。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汽車行業。

  

  1956年,日本進入以趕超先進工業國家為目標,大力發展汽車、鋼鐵等工業。

  在此期間,日本國民生產總值每年平均增長10%以上!

  1970年左右,日本的城鎮化率就超過70%.

  這些數字何其熟悉,像不像10年前的中國?

  在1970-1985年期間,日本的電子產業也同樣進入發展的黃金期。

  為了和美國本土企業競爭,日本明確了精工化、科技化的戰略方向,這也是“工匠精神”的最早雛形。

  

  短短十五年,日本的產業的產值就增加了5倍,內需增加了3倍,出口增加了11倍!

  經過短短30年的發展,日本就從戰敗國,一躍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經濟大國。

  豐田、東芝、索尼、鬆下等等日本企業,橫掃美國市場。

  與此同時,關於日本的“經濟奇跡”也通過視頻、書籍、動畫、科技產品、工業品等等的形式,進入中國。

  讓剛剛進入新時期的中國人,心生向往.......

  

  但是,此時的日本,偏偏迷上了房地產。

  經濟高速發展的奇跡,讓日本人極度自信,自覺超越美國,隻是時間的問題。

  為了給經濟加一把火,日本開始炒樓,實行更為寬鬆的貨幣政策。

  一個數據是:1985年,日本人均GDP隻有1.1萬多美元。

  到了1995年,10年人均GDP漲了4倍!

  

  此時,日本不僅步入了一億中產社會,人均GDP更是超越了美國,給了世界一個大大的震驚。

  不過也就是從這時候開始,美國對日本動手了!

  最開始發難的,是美國媒體。

  他們在國內煽動仇日情緒,說日本人偷走了美國人的工作,讓美國企業從日本撤資,回流祖國。

  其次,是美國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理由,強烈製裁以東芝為代表的企業。

  取消了日本東芝機械公司購買導彈技術的協議,取消了原定從東芝進口的150億日元的計算機合同,同時對東芝集團的所有產品,實施禁止向美出口2-5年的懲罰……

  

  麵對大哥美國的打壓,日本選擇了退讓。

  開始有意避開半導體的研究,尤其避開和美國科技企業的直接競爭,不僅錯過了90年代的計算機時代,也錯過了2000年的互聯網時代。

  

  最要命的,還是經濟和貨幣。

  1980年後,美國財政赤字劇增,對外貿易逆差大幅增長。

  為了抹去赤字,美國誘導日本簽署了“廣場協議”,讓美元貶值。

  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裏,美元兌日元貶值了50%,也就是說,日元兌美元升值了一倍。

  而日元大幅升值,則讓國內的泡沫急劇擴大,疊加房地產泡沫的破滅,日本至此陷入“失去的三十年”。

  

  30年,隻是日本衰落的時間,並不代表著日本已經終止衰落。

  近期,有兩個大消息出現。

  一個是日本在國產大飛機MRJ上花費了上萬億日元後,正式宣布項目破產終止。

  一個是中國汽車出口量已經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二,並有望在幾年內追趕上日本。

  這些年,我們很少再聽到日本的匠心故事了。

  因為在工業發展上,日本選擇了放棄。

  2012年,安倍上台,人們期待這位首相能夠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

  可事與願違,安倍經濟學沒有強調重視工業、科研,而是聽了美國的忽悠,把重心放在金融上。

  

  雖然利用貨幣匯率優勢,賺了不少快錢,讓人民一度感覺到了希望。

  但是實際上,因為工業、科研不興,其落後的跡象已經越發明顯。

  比如,造船業產值輸給了韓國,移動互聯網產業更是大大落後於中國,在數字經濟時代,可謂毫無作為。

  我們可以從2018年到2020年計算機專業論文發表數量中可以看出,日本和中美的差距非常大。

  

  黑色代表總量,紅色代表優質論文數量

  在去年6月的國會上,議員大石晃子向岸田文雄發難,指責其是“資本家的狗、財務省的狗”。

  

  狗,多麽侮辱,又極度貼切。

  當富人家的狗,可能一時吃得比窮人要好,但狗終究是狗,是不可能脫離主人掌控的。

  在高速增長時期過去後,日本從未想到“獨立自主”,而是甘為附庸,甘為橋頭堡。

  也許它曾經輝煌一時。

  但這就如同資本捧紅的明星一樣,資本要你紅就紅,要你黑就黑,命運不是能自主掌控的。

  

  老實說,我已經想不到日本再次起飛的可能性。

  外貿市場已被周邊國家蠶食,本國資本青睞在外國建廠,勞動力價格又那麽高。

  立國之本,增長之本,皆已坍塌,何以重起雄風?

  當然,這一切給了我們很深刻的教訓。

  我們目睹了拉美的衰落,日本的衰落,還有現在歐洲的衰落。

  這無一不證明,獨立自主才是繁榮的根本前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