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劉瑜 比較政治學 民主的細節

(2023-02-22 08:24:03) 下一個

可能性的藝術:比較政治學30講 (Chinese Edition)

Chinese Edition  by 劉瑜 (Author)

編輯推薦

學者劉瑜比較政治學新著。繼《民主的細節》《觀念的水位》出版近10年後,政治學者劉瑜新作出版。在保留其理性而靈動的語言風格、清晰而縝密的邏輯敘述的基礎上,這一次,她帶我們跳出一時一地的政治,從高處看國際格局,形成廣闊的俯瞰視野。

全方位、多角度的政治比較視野。圍繞比較政治學兩個核心維度--政治轉型和國家能力,將不同國家、地區、古今納入其中,帶來全方位的比較。同時,書中不僅有對發達國家如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等的分析,也有對發展中國家如南非、印度、墨西哥、泰國、智利、伊拉克等的介紹;在分析經濟發展、民主轉型的成功案例時,也會剖析失敗案例,以此突破認識的偏見,將當下問題納入曆史長河,以曆史為尺度,形成看問題的比例感,跳出現象,對問題做出公正的判斷。

政治在社會中,從政治之外看政治。"政治在社會結構中""政治在經濟中""政治在曆史中""政治在地理中""政治在文化中"。本書通過分析南非的轉型、智利經濟政策的選擇、美國的社會運動以及韓國的觀念變遷等,帶我們認識政治創造可能性的各種途徑,理解社會與政治發展的製衡關係、政治選擇與政治行動的可能。

將抽象複雜的政治問題化為通俗的講述。本書基於作者在看理想平台的音頻節目而成,保留了作者通俗的講述風格,同時輔以深厚的學術功底、優秀的寫作能力以及對現實的敏銳分析,將抽象複雜的政治問題以易懂的方式講給我們聽。

對多變的政治現象進行比較、思考,形成社會洞察力。比較產生衝擊,衝擊帶來思考。政治的多變與不確定性讓我們對它的思考很難有一勞永逸的答案,但也正是這種不確定性促使我們不斷重返基本的道德問題和曆史經驗,將熟悉的事物陌生化,將"此時時刻"和無數的"他時他刻"聯係起來,以此形成明晰的社會洞察力。

於差異中尋找規律,在浩瀚的可能性中理解我們自身。政治是複雜的,但不是隨機的。本書通過建立一個政治可能性的參照係,將每個國家編織在同一網絡下,以此理解他國,也照見自身,於差異中尋找規律,進而定位現實,理解我們自身。

內容簡介

一個和平"爆發"的年代?

曆史"終結論"的終結?

國家能力從何而來?

文明的衝突是一個過時的預言?

......

麵對林林總總的政治問題,作者帶領我們以一種比較的視角,在民主問責和國家能力兩個政治比較的核心維度下,建立起觀察的參照係,將不同體製、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國家納入比較的視野,去分析我們的時代背景和全球化進程,討論不同國家的政治轉型與國家能力,以及文化和經濟對政治變遷的影響。

"政治是可能性的藝術。"當我們將麵對的政治現實當作一萬種可能性之一來對待時,就能從此時此地抽離,獲得一種俯瞰的視角,進而再聚焦定位現實,在浩瀚的可能性中理解我們自身。

<<<<<<>>>>>>

民主的細節  劉瑜 

《民主的細節》是作者過去幾年給一些期刊報紙寫的專欄文章結集,其中主要是給《南方人物周刊》的文章。全書中以講故事的形式,把“美國的民主”這樣一個概念性的東西拆解成點點滴滴的事件、政策和人物去描述。可供各大專院校學生及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閱讀使用。

作品思想

編輯 播報
如果有誰能把政治問題變成老少鹹宜的八卦貼,除了北京的哥,就數可愛的劉瑜。這個長在紅旗下,求學美利堅,混跡大論壇,熱愛豬頭肉的女博士,憑借大眾的視角和精英的頭腦將民主社會大卸八塊、煎炒烹炸,製作出了一道道適合中國人的胃又滋潤中國人的心的時政佳品。
靜雅思聽重磅推出2009年度暢銷政治讀物《民主的細節》音頻版,文字背後的細微思考和智慧分析隻有在側耳聆聽中再次浮現,如果您愛劉瑜、愛閱讀、相信一個人也可以改變世界,《民主的細節》一定是您不能錯過的啟蒙讀物。不知不覺愛上聆聽,不知不覺讀懂世界。

作品評價

編輯 播報
我一直喜歡讀劉瑜的文字,她的生動是智慧的生動。在洞察力和解析能力的背後,是一個充滿靈氣和悟性的獨立思想者。我總是讀完一篇就在等著她的下一篇文章出來。
——林達
《南方周末·自由談》上的劉瑜專欄,我常常先睹為快。劉瑜擅長通過講故事來講道理。誠然,今天的時評界不能沒有“辣筆”,而多幾支像劉瑜那樣的“妙筆”,不亦相得益彰?她寫的這本《民主的細節》,就頗具妙筆之妙——既讓你閱讀輕鬆,又令你獲益匪淺。
——江藝平
今日中國的公共討論常見一種病理化的傾向,總是困在“民主”、“自由”之類的名詞麵前,大而無當地浮遊表層,夾纏不清,難以寸進。所以劉瑜來得正是時候,因為她替這些蒼白的名詞補回了該有的細節和血肉,有專業學養的根基,又有平近親和的故事。她的評論正是這時代最需要的營養劑。
——梁文道
我喜歡劉瑜的評論,她講求事實與論據,不輕易選擇左中右的某一方立場,對群眾和權力,少數與多數都保持警惕和觀察,避免簡單的是非判斷,避免振臂一呼的衝動,避免智力上的懶惰。有這樣的理性,才有負責任的時評。
——柴靜
這本書是嚐試從日常生活的細節當中,告訴大家民主到底是什麽。一個本可以用專業術語來展現高深的人,卻選擇了使用生活化的語言,這才是我心目中的知識分子。
作者簡介: 劉瑜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哈佛大學博士後,劍橋大學講師。現任教於清華大學政治係,擔任副教授。
知乎  民主的細節
《民主的細節 美國當代政治觀察隨筆》是作者過去幾年給一些期刊報紙寫的專欄文章結集,其中主要是給《南方人物周刊》的文章。全書中以講故事的形式,把“美國的民主”這樣一個概念性的東西拆解成點點滴滴的事件、政策和人物去描述。可供各大專院校學生及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閱讀使用。
《民主的細節 美國當代政治觀察隨筆》讀者在知乎討論
 

沒看過這書。聽說了,去翻了兩下,說的都是很高的事。一般人不想這個,沒實用意義啊。

老實說,美國人跟中國人關心的很多東西都一樣,工資,養老,房子,孩子,醫療。所以我覺得 WSJ 上那兩個專欄,錙銖必較(可惜結束了)和妙論英語,都挺感同身受的,實在。

 

 

 

瀉藥,知乎小白

我不知道為什麽我們老師要推薦《民主的細節》

這本書關鍵論點大多不甩統計數據,就算甩統計數據,數據來源大多也不明朗,多是“某調查”,細考,樣本代表性多數不全麵。推論則有多處推到矛盾點上就采取流氓辯論法,如p16用“嗬嗬,還用的著繼續推這套多米諾骨牌嗎?”來掩蓋關鍵矛盾。她對曆史知識也很無知,如p254,“對幹預科索沃和東帝汶這樣實在看不出什麽現實利益的政策”,以及她對中國曆史的諸多議論。

她的所有論點都建立在幾個錯誤的基礎上:1.自由市場至上。2.所謂“普世人權”具有普世性。3.馬列過時論。4.國家是階級調和的機關。5.否認暴力變革,認為一切問題可以和平解決。6.認為自由與民主是個古老的無解的悖論。

這些認識讓她1.沒有更深一步思考美國製度演變的另一種可能,如評價美醫療係統的部分,明明像中國那樣公有化相關產業就能解決問題,她給出了截然相反的答案。2.美化美國侵略戰爭,如伊戰為了輸出民主。3.對美國社會問題思考的結果,大多提出歸於富人利益的解決方案,還以為是滿足了所有人,明明通過暴力來公有化就能解決問題,消滅剝削。4.對某些問題提出不切實際的解決方案,如把巴解與恐怖組織並列,希望巴解放棄武裝鬥爭與刺殺行動,和平解決問題。但怎麽可能放棄武裝?2008加沙戰爭、2020新冠期間的戈蘭高地戰爭還不明顯嗎?還有許多地方,把大資本家主動放血的階級調和視作解決社會問題唯一方法。5.否認非法行為。她看不出法律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認為議會鬥爭能解決一切問題。

同時,這本書通篇以富有傾向性的例子和富有傾向性的推論來對比美國與中國,讓讀者能獨立思考出“我們的體製病了!”“這肯定是體製的問題!”(原話如此)。

所以歸結起來就是,此書作者適宜作路燈裝飾物。

 

 

 

.

一點不矛盾啊。

比如劉瑜書中那篇《咱們美國工人有力量》談到工會的影響力。再看紙牌屋裏,教師罷工那一段:教師和假冒教師們在木下議員(Underwood,Under=下,wood=木)和夫人組織的慈善拍賣會門口喊口號,那麽多社會名流就得老老實實聽著,還得給人家發啤酒送牛排。

木下議員雖然自稱是個卑微的黨鞭,但是好歹也是華府裏影響力前十的政治人物,更何況背後還有總統的支持,為了結束罷工,最後也隻能使出自己往自己家裏撇磚頭,對工會領袖爆粗口逼人家動手這樣的街頭混混的手段。

他能蒙騙總統,他能謀殺議員,但是麵對一幫工人,他隻能砸自己的玻璃,傷自己的臉。他既不能一紙公文勒令複工,也不能借助什麽軍隊警察城管等等力量。他的手段越不「優雅」,越證明他受到的製約太多,越證明他要把工會當做一個平等甚至更高的對手來對待。恰恰從反麵證明了「咱們美國工人有力量」。

也許越是民主國家,反而越是會有陰謀吧。若是朕即國家,綸音煌煌,萬民拜服,又何需陰謀呢?

.

 

 

 

從高中開始到現在在美國呆了有4年了,沒看過這本書,去翻了幾篇文章。感覺寫的挺好,但是也隻是這麽多海外華人中一個人的觀點,局限性還是很大的。

就我自己對於美國式民主的一些想法:

1. Money is basically everything

說起來有點極端,但是漸漸覺得在美國基本上所有的決策隻要從投入產出的經濟收益來看基本都會八九不離十。事實上,“拜金”這個詞在美國基本沒有負麵含義,除了一些基本的宗教信仰,同情心等,西方社會本身就缺少中國傳統上所謂“重義不重利”的概念。在合法範圍內壓縮成本提高盈利額絕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至於這個過程中對某些社會群體會不會造成負麵影響基本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內,或者他們認為這些”幫助弱者“的事情是應該由那些NGO和基金會來take care的。所以其實想想會發現,一方麵資本階級在對弱勢群體盡可能的”剝削“,一方麵同樣屬於資本階級裏的人打著慈善的大旗來”幫助“弱者。大棒+胡蘿卜的策略被運用得得心應手。這隻是從一個國家的整體策略來看,與個人無關。

當然,還是有很多很多真的很關心弱勢群體,很有愛心的人士的!!

其中值得玩味的幾點:

1. 律師在美國屬於收入最高端的職業之一,而稅法律師則是律師裏最吃香的一種。幫大公司在合法範圍內逃稅避稅簡直是一本萬利。。。

2. 教會財產不收稅(包括教堂,附屬地產,學校,捐贈款,etc),且對“宗教”的定義非常寬泛。所以可想而知,所謂的宗教自由。。。

3. 種族問題。城市裏的黑人區基本可以和亂+恐怖+槍戰+幫派+毒品等詞匯等同,這一方麵是黑人群體本身的問題,但是也和政府的政策間接相關。黑人家庭享受政府補助,按人頭算,美國物價又相對穩定低廉,於是一對夫妻生3-4個小孩基本靠政府補助就可以養活一家子。因此養成了懶惰,效率低等壞習慣,這樣又降低了在工作崗位上的競爭力,進入惡性循環。另一方麵,因為生活環境的影響,黑人同誌們更容易跟毒品,幫派等打交道,進一步失去步入主流社會的能力。但是黑人同誌們在經濟能力上的不滿被娛樂偶像收獲的大眾關注有效地平衡了。音樂、影視等娛樂行業裏黑人藝人們占據了半壁江山,隨之影響的廣大黑人青少年群體,把成為Rock Star作為奮鬥目標,在其他技術經濟行業基本無法有任何建樹。一個奧巴馬說起來也不過是美國作為一個移民國家的體現,Obama童鞋充其量隻算膚色深一點的白人而已。作為一個抗擊“種族歧視”最好的旗幟,個人認為他的代表意義更多的不過是偽善和自欺欺人。隨便翻翻美國的文學作品,對所謂minority(少數人)的描寫隨處可見,概括下來也不過是“黑人/華人/墨西哥人很慘,女人和慘,少數民族女人最慘”。隻是血淚控訴背後卻是讓人啼笑皆非的無力感,似乎這些人除了控訴以外無事可做。而旁觀的所謂“白人”們又有多少是抱著隔岸觀火的心態在自我安慰又或沾沾自喜呢。

當然,還是有很多很多自強不息的minority們在努力工作,力爭上遊的。。。

2. You have the freedom to make a change, BUT we have the freedom to change it BACK!

是的,美國很民主,可以上街遊行(經過申請後),可以聚眾集會(經過申請協商後),可以抗議,可以strike(我們學校的拿手好戲),可以“自由”發表言論不會被“河蟹”。但是,這一係列民主行動的效果?Sorry, seems no one cares. 其實隻要看看憲法修正案的幾條條例,基本就可以看出“利益才是導致抗議結果的唯一重要因素”,至於這個結果令不令人滿意,自然是有很多辦法來渲染得天花亂墜的。例如10 commencements裏的:允許持槍(軍火生意,重稅啊~),一度被禁止然後又廢除禁止的煙酒交易(煙酒稅啊~綠油油的鈔票啊~白宮說,反正我不讓你喝酒你還是會偷偷喝的,那我不如幹脆讓你光明正大的喝,我正好還賺錢),言論自由(惡意的想是為了壯大傳媒行業,況且白宮又說了,你有說話的權力,我也有不聽的權力,而且我還可以跟你比誰說得大聲,誰說得冠冕堂皇,你說不過我!)etc.

最近華爾街的遊行和身邊對政府大幅削減公立大學教育經費的抗議炒得沸沸揚揚。感動於他們對夢想和信仰的執著,卻不得不保持悲觀的態度,心有戚戚焉。卻是不免自嘲,大丈夫行事俯仰無愧於天地,像這般瞻前顧後瑟瑟縮縮不過是一副猥瑣小人的作態罷了。從這點來看,美國社會還是有很多它的可愛之處的,比方說寬容,淡定,誠信,還有那一點傻傻的固執。

一點愚見,還望指正。

 

 

 

拿讀過的民主的細節來說

雖然本人沒去過美國、但是這樣一本科普類政治讀物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讓我這個入門小白更能理解現行的美國政治。

但是瑕疵也很明顯,比如劉瑜多次在書中提到美國的民主有矯枉過正現象。但是其本人在文章中毫無例子。所以從這一點看其過分誇大美國民主的好處,而忽視了美國民主的弊端。行文敘事帶有自己的主觀色彩。

劉瑜的文筆不錯,能把一篇文兒寫的通俗易懂又形象生動,這是優點。

但是生動的文筆不能掩蓋其不成熟的思想:通篇看下來就一句話,你們中國人不是說美國不好嗎,我給你看看其實你不了解美國美國可民主了,就算美國有霸權主義也比蘇聯強!然後順帶狠狠踩兩腳和僅僅是發展中國家的中國。

但是劉瑜沒想過,或者是劉瑜的行文模式是:中國的不足之處(比如腐敗),美國是怎樣通過其民主一一克服。但是作者無法給出明示中國在借鑒美國的同時到底應該怎麽做,因為兩國國情完全不一樣。所以刻意強調的中國不民主,目的不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是與美國民主形成對比。

她自己強調自己是個中立派,其實是個不折不扣的親美右派。

我記得很清楚的就是全球變暖問題。然後米國人民說什麽政府不簽《京都議定書》啊,然後人民抗議啊,最後效果不錯啊之類之類。最後諷刺了中國是全球變暖最主要的“貢獻者”之一。但是!中國可是簽了京都議定書的呀 !

 

劉瑜《民主的細節》| 眾所周知這是一本講烹飪的書

 
劉瑜《民主的細節》| 眾所周知這是一本講烹飪的書

 

 

由於某些眾所周知的原因,當“皿”和“煮”連在一起的時候指的是和烹飪有關的事情。《說文解字》雲:“皿”,吃飯的用具,字形像盛具的形狀。又曰:“煮”,會意兼形聲字,表示燒柴,會煮食物之意。

因此當我們說“皿*煮”的時候,毫無疑問是在談一件關乎生命飲食的大事情。

明朝末年的黃宗羲,寫的《明夷待訪錄》,奇書。裏麵提到,“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君”幹了什麽事?“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樂,視為當然”。這種思想,在他那個“學成文武藝,貨於帝王家”的時代,卓爾不群。

黃宗羲 生卒:生卒:1610年-1695年

至清末民初,又有譚嗣同的《仁學》一書做最後收尾,其中寫道:“兩千年之政,秦政也,皆大盜也;兩千年之學,荀學也,皆鄉願也。”把這兩千年,罵了個狗血淋頭。

譚嗣同《仁學》書影

爾後是陳李胡魯的時代,眾人皆言“德先生”(Democracy)和“賽先生”(Science)。隻是後來救亡壓倒啟蒙,這兩件事就被按下不表。

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

下回分解不要緊,始料未及的是這下回的故事裏麵壓根就沒有德先生什麽事。祖師爺馬先生的教誨如同真理,流風所及,以至於今。

今日畢竟不同於昨日,現在已是清華大學教授的劉瑜,曾在美國留學七年,其間的所感所思集結成書,才有了我們此時此刻要討論的這本書。

此書收集的是1999年至2006年這七年間劉瑜在那國的觀察隨筆,一篇一篇的小文章,一個一個鮮活的事例,讓我們可以避免去觸碰抽象高深的理論,而是從多個角度,具體地談一些問題。

當我們看到此書頭兩個字,想到的就是多數人作出決定。此說雖不中,亦不遠矣。兩千多年前古希臘的柏拉圖,反感的就是多數人作決定,他的老師蘇格拉底在希臘被多數人判處了死刑,而眾所周知蘇格拉底並無過錯,其死之前最大的“汙點”就是如他自己所說的,借了別人的一隻公雞沒有還。

於是柏拉圖寫下《理想國》,哲學家應該當王。至近世,又有法國的托克維爾遊曆美國之後寫下《論美國的民主》一書,指出這可能是“多數人的暴政”。20世紀,又有奧地利裔經濟學大師哈耶克也加入了懷疑的行列。這些曆史上偉大的思想家,用他們第一流的頭腦,似乎已經向世人昭示此種烹飪之事不必再過討論。且看劉瑜如何回應:

“充分製衡意味著強製性的對話,而根據哈貝馬斯,充分、有效的對話是政治現代性的要旨……托克維爾乃至以前的柏拉圖以及後來的哈耶克的觀念失誤正在於此:他們高估了民主製度的“統計”功能,低估了民主所推動的“協商”過程,所以才悲觀地預測民主終將導致“多數暴政”和整個社會的“平庸化”。事實上,我們觀察今天美國的民主,既能看到democracy(民主),也能看到meritocracy(優者勝出)。一方麵“多數人”的福利底線能夠通過民主得到維護,另一方麵“少數人”的精英主義衝動也沒有因此被消滅,聰明才智和艱苦奮鬥不但能夠在這個製度中找到展示途徑,而且一般來說能夠得到相應回報……當然美國式的富足也造就了無數坐在沙發上吃著垃圾食品、看著垃圾電視節目的“平庸”人群,而這正是托克維爾所擔心的,但是美國無論在科技、藝術、音樂、文化、商業、金融等領域,各行各業裏優秀人才仍然層出不絕。”——《民主的細節》

何謂“統計功能”?何謂“協商功能”?曆史上的這些思想巨人之所以會有誤判,是因為他們認為這玩意兒僅僅就是多數人進行投票而已,而在這個投票的過程中,每個鮮活的個人都化身成為一張僅能表達“是”或“否”的選票。他們忽略了投票的人是實實在在、有血有肉的個體,是可以進行協商和對話的個體。除了像二進製機器一樣表達“是”或“否”,投票的人在作出決定前還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並且與他人商量這一意見。這就是協商的過程。而這背後的理論支撐則來自於當代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尤爾根·哈貝馬斯。

但正如上麵劉瑜提到的,這樣的社會的確會逐漸平庸化,有解藥嗎?劉瑜在書中寫道:

“政治自由、市場自由鼓勵多元,鼓勵競爭,鼓勵參差不齊,鼓勵精英主義,從而消解一個固定的‘多數群體’,將它打散成一個個隨時變換組合的利益群體。就是說,自由是‘中和’民主的一種堿,調和民主天然蘊藏的腐蝕性的酸。”——《民主的細節》

由此可見,不同時代每有口號,二者必連在一起。

“沒有自由的‘民主’,最終會蛻化成以民粹麵目出現的極q主義。”——《民主的細節》

這或許就是為什麽當年那位湖湘猛人搞的“驚天偉業”最後弄得眾人猙獰的原因。民族主義是好的,愛國主義也是好的。眾人腦瓜一熱,眼睛裏就容不得沙子,盯著一個好東西看,其他好東西就變成了該打的蒼蠅。王國維和老舍最後都終於湖底,原因截然不同。值得深思。

說到這裏,無非是想與讀者諸君商量出一個前提來,如果這個前提能夠成立,才能進而看看前提之後的東西存在什麽問題。

正因如此,才有後麵的“牢騷”。就好比既然顧客在這家店裏可以選哪個廚師為自己服務,也就是說前提具備,那麽下一步就會發現這家店無論哪個廚師做的菜都很難吃。心灰意冷之際又並不覺得這個選擇有什麽美好之處。

這種憂慮不是沒有道理,試想大雄無論是選胖虎還是小夫當班長,估計大雄心裏都不願意。

針對這種現象,劉瑜說道:

“既然在民主選舉中‘選誰都差不多’,那還要選舉做什麽?所謂選舉,不過就是一群戲子做戲而已。‘選誰都差不多’這個現象的發生,其實恰恰是兩黨激烈競爭的結果。正是因為兩個政黨在競爭中都要爭取大量的‘中間選民’,所以它們的政見日漸‘趨中’,最後,兩黨的政見往往穩定在最大多數選民比較讚同的位置上……早在1957年,政治學家Anthony Downs就總結出了兩黨製下‘政黨趨中化’的規律。”——《民主的細節》

“這就好比如果我喜歡吃麵條,不喜歡吃三明治,那麽一個黨請我吃拉麵,一個黨請我吃刀削麵,我當然‘選誰都差不多’了——反正沒人逼我吃三明治。投票率低,至少對於某些人來說,恰恰說明他們對政治體製的信任:既然我就算不投票,也要麽能吃到拉麵,要麽吃到刀削麵,那我投不投票也無所謂了。”——《民主的細節》

說無所謂也還是有所謂。大方針就是吃麵,正好大家都喜歡吃麵,當然無所謂。具體怎麽吃這個麵,你吃得多了,還是我吃得多了,大方針之下的具體吃法,有所謂。

劉瑜在書中提到,自己的一個哥大畢業的博士朋友打算去紐約當公交司機。開始是覺得可笑,堂堂常春藤名校生,竟能為區區五鬥米折腰。後來一查,原來

“一個紐約公交工人平均年工資為6萬3千美元,同時還享有終生醫療保險、養老保險,55歲就可以退休拿養老金。由於公交工人是‘國企’工人,所以抱的基本是鐵飯碗,不可能被隨便解雇。”——《民主的細節》

但是

“美國人的年家庭平均收入才4萬5千美元左右,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家庭有兩個成人都是紐約公交工人的話,那麽這在美國就是一個相當富足的家庭了。美國人平均的退休年齡是65歲。哥倫比亞大學一般的文科係院裏,剛受雇用的助理教授一般年收入就是6萬美元左右。”——《民主的細節》

公交司機可以和大學助理教授平起平坐“吃麵”,很體麵,這種體麵不是靠其他人的同情,不是因為我碗裏的麵有多所以就分你一點。而是“我要吃麵”的聲音能被聽見。

“美國有無數個大大小小的工會……工會可以號召工人弟兄們起來罷工、示威。如果這個工會的號召力足夠強,可以把一定區域內的某個行業或某個工廠搞癱瘓,雇傭者當然得給工會‘麵子’了。對於政治家來說,由於工會在左右工人的選票方麵的號召力,它同樣是一個‘大爺’,也得罪不起。”——《民主的細節》

所以,一些抽象價值觀雖然抽象,但是體現在普通人的生活中就變得具體,就是切切實實的利益。而這種“我要吃麵”之所以能夠得到回應,是因為顧客可以選擇。

選廚師的遊戲規則靠什麽運轉,答案是靠“錢”,那有錢的顧客不就可以有更多選擇嗎?不就可以選自己喜歡的廚師但是別人不喜歡的廚師?

在1971年,美國頒布了第一部係統規範競選籌款的法律“聯邦競選法案”(後於1974年補充修正)。

“它規定:在一次選舉中,個人給某一個候選人的捐款不得超過1000美元;一個‘政治行動委員會’的捐款不得超過5000美元;個人一年可以資助選舉的捐款,不得超過2.5萬美元。”——《民主的細節》

至於說富豪們進店,拿錢買走其他普通顧客的餐票,動用媒體手段鋪天蓋地給自己喜歡的廚師打廣告,當然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但餐票終歸在顧客自己手裏,觀望之餘還有善價而沽的機會,這種選擇最起碼比沒有選擇或者別人替你做出選擇要強。

回到前麵提到的大思想家黃宗羲,他的餐飲理念被稱之為“民本主義”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在他那個時代,隻有願望,而沒有上述這些具體方法,顧客如何當家做主,尚無解決之道,“曆史周期律”仍在起作用。一個飯店倒閉,另一個飯店開張。

至袁大頭飯店倒閉,被顧客痛罵過的北洋軍閥也嚐試過顧客選廚師的開店方法,但是鬧劇頻出,曹錕、張作霖口味不一,直奉皖飯店混戰,店門變換大王旗,究其失敗之由,四萬萬顧客一盤散沙,沒有共同的taste而已。正如劉瑜所說:

“如果說民主化的‘西方文化條件’已經在現實麵前不攻自破。畢竟,不少儒教文化國家已經成功地實現了民主轉型。民主化的經濟條件也令人生疑,美國從英國殖民者手裏奪得政權實行雛形的選舉時,人均GDP恐怕比現在許多z製國家要低得多。但是,民主化的‘國家認同條件’卻一次次地得到曆史的印證:一個社會裏如果沒有基本一致的‘國家認同’,民主化不但可能解決不了問題,反而可能帶來很多新問題。”——《民主的細節》

飯店混戰之後,有1930年的中原大收編,名義上統一了全國飯店,按理說“飯店認同”具備,但這個寧波店主乃軍人出身,更加知道做菜是用槍而不是用鏟子和鍋,於是提出“一個鍋,一個廚師,一個店主”的開店宗旨,但有前店主“孫博士”的三步走的服務理念,無奈,寧波店主也還是得開顧客大會商量一下服務理念。

後來寧波店主帶的隊伍變成小集團,隻顧自己和董事會,視顧客如無物,結果被一群吃不起飯的人趕走,原來小米加步槍才是開店新法門。顛覆餐飲業的新生力量如此樸實無華,不僅成本低,而且好吃不貴,沒飯吃的都可以入夥,於是浩浩蕩蕩不可阻擋。

後來哪個店主掌舵,眾所周知。本文一開頭提到的做飯之事變成什麽麵目則是另外一段複雜故事了。

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店大不能欺客,劉瑜的這本烹飪秘籍是你維護自己消費者權益的第一步。


 

 

 

 

民主的細節 讀後感

 

 

先說觀點:銷量不足以成為受歡迎的核心指標,就像票房不足以代表口碑!

沒看過《民主的細節》。但如果像上麵說的,隻是多樁主題分散的案件組成一本書,沒有就一個話題深入探索,那的確沒有吸引力。

而《批評官員的尺度》正是我最近在讀的一本書。晦澀倒還不至於,但他是就一個核心案件,全麵展開講述了整個案件的社會背景、憲法思想、案件發展過程。想真正看理解了,需要整理整體的思路,不然老是混亂(裏麵的時間不全是正序,話題也會跳躍)。我幾乎是每看2章,就要倒看回之前的。

~~~~~~~~~~~~~~~~~~~~~~~~~~~~

這是這本書的思路整理。

目錄:

第一章 “關注他們的呐喊”

第二章 蒙哥馬利的反擊

第三章 南方的憂傷(講南方嚴重的黑人歧視曆史)

第四章 初審失利

第五章 媒體噤聲

第六章 自由的含義(這章就是講美國著名的權利法案的背景和發展。國會不得立法:。。。侵犯言論自由或出版自由)

第七章 言者有罪

第八章 “人生就是一場實驗”

第九章 偉大的異議者

第十章 “三天過去了,共和國安然無恙!”

第十一章 向最高法院進軍

第十二章 “永遠都不是時候”

第十三章 最高司法殿堂上的交鋒

第十四章 批評官員的自由

第十五章 “這是值得當街起舞的時刻”

第十六章 判決背後的紛爭

第十七章 連鎖反應

第十八章 “舞已結束”

第十九章 重繪藍圖?(講此案判決引導的後續誹謗案件

第二十章 樂觀主義者

這本書自身的講述方式是:一樁具體案件-社會背景-初審失利-引發後果-上訴最高法院

而我想得到的,不僅僅是這個案件的發展過程。對於其中的法理思路、法理依據,我更有興趣。而這個的形成,和當時社會背景、基礎法理關係甚大。

所以我想從大背景開始整理。

一、當時社會背景(第三章,南方黑人歧視嚴重)

一句話概括:這個“官員告媒體誹謗案件”更多是一個政治事件,而非法律事件。

當時雖然有法律規定“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但南方種族歧視依然特別嚴重,甚至依然公然實行“種族隔離製度”。在南方各州內,這是默認的規則,但部分北方(州外)媒體對該現象毫無留情揭露及批判,使南方部分白人不滿。

訴訟人(沙利文)正是黑人歧視嚴重的蒙哥馬利市警察局長,他想將傳統上用來挽回個人名譽的誹謗訴訟,轉化為挾製媒體的政治利器,阻止媒體對白人至上社會醜陋社會的揭露。

而《紐約時報》將麵臨五場類似官司,賠償總金額為300萬美元,這在當時,無疑是巨額!

 

二、事情的發生(第一章)

一句話概括:廣告是涉及種族歧視的政治廣告,而裏麵存在部分不實講述。

一個黑人團體在《紐約時報》中,以廣告形式刊登了一篇講述南方黑人被政府官員、警察歧視被欺壓的一些事情,而這些事情為了渲染黑人被歧視的苦難現狀,進行了部分不實講述。

不實講述如下:(隻有2段)

第三段:在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的州議會議廳前,當學生唱完“我的國家,也是你的”這首歌後,學生領袖隨即被校方開除。而且,一大批荷槍實彈,攜帶催淚彈的武裝警察,嚴陣以待,並包圍了阿拉巴馬州立學院
第六段:當所有學生以罷課方式抗議州政府濫用公權時,警察封鎖了學校食堂,試圖用饑餓迫使他們就範。

事實是:

1、學生是因為領導了靜坐抗議被開除

2、盡管春季入學登記確實出了狀況,但學校食堂從未被封鎖。

 

從上麵描述中,有沒感覺,雖有不實陳述,但似乎事實扭曲不嚴重,同時也沒有對任何人指名道姓批評,並沒有給人一種“啊,就是這個警察局長做了這樣的事”的指向性感覺。但就是這樣,訴訟人(沙利文),這個警察局長,連同幾個政府官員同時起訴《紐約時報》誹謗。

 

三、案件的發展過程第二章,有5個類似案件,以第一件為例,即“沙利文訴《紐約時報》”,講整個案件的戰略)

一句話概括:沙利文很清楚州際訴訟案件相關的屬地法律,利用這個州際屬地法律,把案件圈定在自己的州審判,而法官也是種族歧視者,連陪審團都全是白人,最後沙利文贏了初審。其他4個類似案件,也同樣勝訴,《紐約時報》總共要賠償300萬元。

 

四、此案件帶來效果:媒體噤聲

 

五、重審法律背景和依據(第六、七章)

重審必須具有一定法律理念和背景,其中最主要幾點是:

1、權利法案:國會不得立法:。。。侵犯言論自由或出版自由。

訴訟人(沙利文)利用州際屬地法律,把案件圈定在自己的州審判而取勝。但是《紐約時報》決定以該案判決違憲,以此申請聯邦法院重審。(擺脫南方法院的固有勢力)

2《防治煽動法》的廢除。這是一本政府限製民眾批判政府的法例,最終因為“限製言論自由”被判違憲而廢除。

而本案中,多少也有該法的原影。

 

六、重審勝利

勝利的結果有2個 :

1、言論自由不僅是事前自由,而且還是事後免責,而且陳述不要求是準確無誤的事實。而僅有的唯一要求是:非意圖性、非故意性。

之前的是,言論自由僅是事前自由,事後不免責。如果產生不良後果,需為此負責。但此案過後,隻要是非故意性的,就不需負責。

2、舉證產生不良影響的責任,在於原告(即起訴別人誹謗的人,需證明由於對方言論,對自己產生了哪些不良影響。)

之前是,被告要舉證說明自己陳述是事實,且不對對方造成影響。

這樣一來,起訴方責任更多,而給予了大眾更多的言論自由。

 

七、美國憲法

1、普通法的要核:由法官逐案創製,完全來源於司法實踐。

“法律的生命並非邏輯,而是實踐”。法律正是在不斷回應實踐過程中越辯越明。

這也是美國憲法的一個神奇之處:一部成文憲法,已定文字、已定條文,卻能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中,不斷適應社會新變化、新問題。這部憲法的恒新持久的生命力就在於,憲法賦予法官們在適用與解釋上的不斷創新(法官的釋憲權),以適應製憲先賢們未能預測到的社會變遷。

(這也是製憲先賢們的智慧之處:選擇原則表述,而非精確界定。原因是,為避免後人受製於過於精確的條文。因為條文愈是細致,時代氣息愈是濃厚,一旦時過境遷,反會成為阻礙後人與時俱進的枷鎖。因此,製憲者隻用簡略大詞,給出價值指向。)

 

八、此案後續導向

這個案子引發了一係列其他的誹謗案子。

 

~~~~~未完,但暫不待續~~~~~~~~~

需要時間再看一遍再繼續寫,但不是最近。

(萌死了~)

 

 

#10年後再翻一下這本書真可笑#

通篇主題是美國好!即使意外有點不好的地方,瑕不掩瑜,人家自己可以自我糾正,分分鍾就改正!

所以公知陰險的地方在於認為燈塔國先進的秘訣在於製度而不是先發優勢,貴國發展不行都怪製度不好,你看人家印度也是那樣的製度,所以印度馬上要超過我們了!看起來好有道理,但是不會告訴你他們是靠著吸血全世界才過上這樣的生活。現在還反過來要給全世界輸出皿煮?看到作者給伊拉克戰爭洗地,不得不感歎當年的南方係,可真是一幫牧羊犬

 

本書骨子裏就透出的那種對國人的鄙視,我都要驚到了,說中國人“對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極盡嘲諷之能事”???你確定沒說反嗎?

 

 

 

 

 

 

由於某些眾所周知的原因,當“皿”和“煮”連在一起的時候指的是和烹飪有關的事情。《說文解字》雲:“皿”,吃飯的用具,字形像盛具的形狀。又曰:“煮”,會意兼形聲字,表示燒柴,會煮食物之意。

因此當我們說“皿*煮”的時候,毫無疑問是在談一件關乎生命飲食的大事情。

明朝末年的黃宗羲,寫的《明夷待訪錄》,奇書。裏麵提到,“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君”幹了什麽事?“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樂,視為當然”。這種思想,在他那個“學成文武藝,貨於帝王家”的時代,卓爾不群。

黃宗羲 生卒:生卒:1610年-1695年

至清末民初,又有譚嗣同的《仁學》一書做最後收尾,其中寫道:“兩千年之政,秦政也,皆大盜也;兩千年之學,荀學也,皆鄉願也。”把這兩千年,罵了個狗血淋頭。

譚嗣同《仁學》書影

爾後是陳李胡魯的時代,眾人皆言“德先生”(Democracy)和“賽先生”(Science)。隻是後來救亡壓倒啟蒙,這兩件事就被按下不表。

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

下回分解不要緊,始料未及的是這下回的故事裏麵壓根就沒有德先生什麽事。祖師爺馬先生的教誨如同真理,流風所及,以至於今。

今日畢竟不同於昨日,現在已是清華大學教授的劉瑜,曾在美國留學七年,其間的所感所思集結成書,才有了我們此時此刻要討論的這本書。

此書收集的是1999年至2006年這七年間劉瑜在那國的觀察隨筆,一篇一篇的小文章,一個一個鮮活的事例,讓我們可以避免去觸碰抽象高深的理論,而是從多個角度,具體地談一些問題。

當我們看到此書頭兩個字,想到的就是多數人作出決定。此說雖不中,亦不遠矣。兩千多年前古希臘的柏拉圖,反感的就是多數人作決定,他的老師蘇格拉底在希臘被多數人判處了死刑,而眾所周知蘇格拉底並無過錯,其死之前最大的“汙點”就是如他自己所說的,借了別人的一隻公雞沒有還。

於是柏拉圖寫下《理想國》,哲學家應該當王。至近世,又有法國的托克維爾遊曆美國之後寫下《論美國的民主》一書,指出這可能是“多數人的暴政”。20世紀,又有奧地利裔經濟學大師哈耶克也加入了懷疑的行列。這些曆史上偉大的思想家,用他們第一流的頭腦,似乎已經向世人昭示此種烹飪之事不必再過討論。且看劉瑜如何回應:

“充分製衡意味著強製性的對話,而根據哈貝馬斯,充分、有效的對話是政治現代性的要旨……托克維爾乃至以前的柏拉圖以及後來的哈耶克的觀念失誤正在於此:他們高估了民主製度的“統計”功能,低估了民主所推動的“協商”過程,所以才悲觀地預測民主終將導致“多數暴政”和整個社會的“平庸化”。事實上,我們觀察今天美國的民主,既能看到democracy(民主),也能看到meritocracy(優者勝出)。一方麵“多數人”的福利底線能夠通過民主得到維護,另一方麵“少數人”的精英主義衝動也沒有因此被消滅,聰明才智和艱苦奮鬥不但能夠在這個製度中找到展示途徑,而且一般來說能夠得到相應回報……當然美國式的富足也造就了無數坐在沙發上吃著垃圾食品、看著垃圾電視節目的“平庸”人群,而這正是托克維爾所擔心的,但是美國無論在科技、藝術、音樂、文化、商業、金融等領域,各行各業裏優秀人才仍然層出不絕。”——《民主的細節》

何謂“統計功能”?何謂“協商功能”?曆史上的這些思想巨人之所以會有誤判,是因為他們認為這玩意兒僅僅就是多數人進行投票而已,而在這個投票的過程中,每個鮮活的個人都化身成為一張僅能表達“是”或“否”的選票。他們忽略了投票的人是實實在在、有血有肉的個體,是可以進行協商和對話的個體。除了像二進製機器一樣表達“是”或“否”,投票的人在作出決定前還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並且與他人商量這一意見。這就是協商的過程。而這背後的理論支撐則來自於當代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尤爾根·哈貝馬斯

但正如上麵劉瑜提到的,這樣的社會的確會逐漸平庸化,有解藥嗎?劉瑜在書中寫道:

“政治自由、市場自由鼓勵多元,鼓勵競爭,鼓勵參差不齊,鼓勵精英主義,從而消解一個固定的‘多數群體’,將它打散成一個個隨時變換組合的利益群體。就是說,自由是‘中和’民主的一種堿,調和民主天然蘊藏的腐蝕性的酸。”——《民主的細節》

由此可見,不同時代每有口號,二者必連在一起。

“沒有自由的‘民主’,最終會蛻化成以民粹麵目出現的極q主義。”——《民主的細節》

這或許就是為什麽當年那位湖湘猛人搞的“驚天偉業”最後弄得眾人猙獰的原因。民族主義是好的,愛國主義也是好的。眾人腦瓜一熱,眼睛裏就容不得沙子,盯著一個好東西看,其他好東西就變成了該打的蒼蠅。王國維和老舍最後都終於湖底,原因截然不同。值得深思。

說到這裏,無非是想與讀者諸君商量出一個前提來,如果這個前提能夠成立,才能進而看看前提之後的東西存在什麽問題。

正因如此,才有後麵的“牢騷”。就好比既然顧客在這家店裏可以選哪個廚師為自己服務,也就是說前提具備,那麽下一步就會發現這家店無論哪個廚師做的菜都很難吃。心灰意冷之際又並不覺得這個選擇有什麽美好之處。

這種憂慮不是沒有道理,試想大雄無論是選胖虎還是小夫當班長,估計大雄心裏都不願意。

針對這種現象,劉瑜說道:

“既然在民主選舉中‘選誰都差不多’,那還要選舉做什麽?所謂選舉,不過就是一群戲子做戲而已。‘選誰都差不多’這個現象的發生,其實恰恰是兩黨激烈競爭的結果。正是因為兩個政黨在競爭中都要爭取大量的‘中間選民’,所以它們的政見日漸‘趨中’,最後,兩黨的政見往往穩定在最大多數選民比較讚同的位置上……早在1957年,政治學家Anthony Downs就總結出了兩黨製下‘政黨趨中化’的規律。”——《民主的細節》

“這就好比如果我喜歡吃麵條,不喜歡吃三明治,那麽一個黨請我吃拉麵,一個黨請我吃刀削麵,我當然‘選誰都差不多’了——反正沒人逼我吃三明治。投票率低,至少對於某些人來說,恰恰說明他們對政治體製的信任:既然我就算不投票,也要麽能吃到拉麵,要麽吃到刀削麵,那我投不投票也無所謂了。”——《民主的細節》

說無所謂也還是有所謂。大方針就是吃麵,正好大家都喜歡吃麵,當然無所謂。具體怎麽吃這個麵,你吃得多了,還是我吃得多了,大方針之下的具體吃法,有所謂。

劉瑜在書中提到,自己的一個哥大畢業的博士朋友打算去紐約當公交司機。開始是覺得可笑,堂堂常春藤名校生,竟能為區區五鬥米折腰。後來一查,原來

“一個紐約公交工人平均年工資為6萬3千美元,同時還享有終生醫療保險、養老保險,55歲就可以退休拿養老金。由於公交工人是‘國企’工人,所以抱的基本是鐵飯碗,不可能被隨便解雇。”——《民主的細節》

但是

“美國人的年家庭平均收入才4萬5千美元左右,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家庭有兩個成人都是紐約公交工人的話,那麽這在美國就是一個相當富足的家庭了。美國人平均的退休年齡是65歲。哥倫比亞大學一般的文科係院裏,剛受雇用的助理教授一般年收入就是6萬美元左右。”——《民主的細節》

公交司機可以和大學助理教授平起平坐“吃麵”,很體麵,這種體麵不是靠其他人的同情,不是因為我碗裏的麵有多所以就分你一點。而是“我要吃麵”的聲音能被聽見。

“美國有無數個大大小小的工會……工會可以號召工人弟兄們起來罷工、示威。如果這個工會的號召力足夠強,可以把一定區域內的某個行業或某個工廠搞癱瘓,雇傭者當然得給工會‘麵子’了。對於政治家來說,由於工會在左右工人的選票方麵的號召力,它同樣是一個‘大爺’,也得罪不起。”——《民主的細節》

所以,一些抽象價值觀雖然抽象,但是體現在普通人的生活中就變得具體,就是切切實實的利益。而這種“我要吃麵”之所以能夠得到回應,是因為顧客可以選擇。

選廚師的遊戲規則靠什麽運轉,答案是靠“錢”,那有錢的顧客不就可以有更多選擇嗎?不就可以選自己喜歡的廚師但是別人不喜歡的廚師?

在1971年,美國頒布了第一部係統規範競選籌款的法律“聯邦競選法案”(後於1974年補充修正)。

“它規定:在一次選舉中,個人給某一個候選人的捐款不得超過1000美元;一個‘政治行動委員會’的捐款不得超過5000美元;個人一年可以資助選舉的捐款,不得超過2.5萬美元。”——《民主的細節》

至於說富豪們進店,拿錢買走其他普通顧客的餐票,動用媒體手段鋪天蓋地給自己喜歡的廚師打廣告,當然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但餐票終歸在顧客自己手裏,觀望之餘還有善價而沽的機會,這種選擇最起碼比沒有選擇或者別人替你做出選擇要強。

回到前麵提到的大思想家黃宗羲,他的餐飲理念被稱之為“民本主義”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在他那個時代,隻有願望,而沒有上述這些具體方法,顧客如何當家做主,尚無解決之道,“曆史周期律”仍在起作用。一個飯店倒閉,另一個飯店開張。

至袁大頭飯店倒閉,被顧客痛罵過的北洋軍閥也嚐試過顧客選廚師的開店方法,但是鬧劇頻出,曹錕、張作霖口味不一,直奉皖飯店混戰,店門變換大王旗,究其失敗之由,四萬萬顧客一盤散沙,沒有共同的taste而已。正如劉瑜所說:

“如果說民主化的‘西方文化條件’已經在現實麵前不攻自破。畢竟,不少儒教文化國家已經成功地實現了民主轉型。民主化的經濟條件也令人生疑,美國從英國殖民者手裏奪得政權實行雛形的選舉時,人均GDP恐怕比現在許多z製國家要低得多。但是,民主化的‘國家認同條件’卻一次次地得到曆史的印證:一個社會裏如果沒有基本一致的‘國家認同’,民主化不但可能解決不了問題,反而可能帶來很多新問題。”——《民主的細節》

飯店混戰之後,有1930年的中原大收編,名義上統一了全國飯店,按理說“飯店認同”具備,但這個寧波店主乃軍人出身,更加知道做菜是用槍而不是用鏟子和鍋,於是提出“一個鍋,一個廚師,一個店主”的開店宗旨,但有前店主“孫博士”的三步走的服務理念,無奈,寧波店主也還是得開顧客大會商量一下服務理念。

後來寧波店主帶的隊伍變成小集團,隻顧自己和董事會,視顧客如無物,結果被一群吃不起飯的人趕走,原來小米加步槍才是開店新法門。顛覆餐飲業的新生力量如此樸實無華,不僅成本低,而且好吃不貴,沒飯吃的都可以入夥,於是浩浩蕩蕩不可阻擋。

後來哪個店主掌舵,眾所周知。本文一開頭提到的做飯之事變成什麽麵目則是另外一段複雜故事了。

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店大不能欺客,劉瑜的這本烹飪秘籍是你維護自己消費者權益的第一步。


 

 

 

《民主的細節》書評

 

 

 

我認為,《民主的細節》和《紙牌屋》放在一起比較, 正好反映了現代政治的兩個方麵—— 《紙牌屋》 的權鬥黑幕展示的是人類政治赤裸裸的黑暗屬性,它源自於複雜人性的陰暗一麵,人是很容易遭到誘惑的,會輕易被欲望和權力吞噬,演化出爾虞我詐的政治鬥爭。古今中外,不管是險惡江湖,還是宮廷鬥爭,這樣的故事曾無數次重複上演。《民主的細節》則介紹了大洋彼岸的一些人為遏製這陰暗麵而進行的一些製度上的嚐試和實踐。
總之,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政治是險惡的,圍繞利益的爭奪會激發人性的惡。現代政治則是文明進化的結果,它試圖遏製住這朵惡之花
這裏說的是試圖。近現代的民主政治基本上做到了的一點是,讓人們以和平文明的方式商討問題,於是有了議會,大致上,觀點趨於保守代表者的坐右邊,開放的坐左邊,變成了左派和右派。不同群體的利益之爭,從打得血流成河,變成爭得麵紅耳赤。這至少是一種文明形式的進步。
另一方麵,僅靠這一種製度就遏製住人性的惡是不可能的。人的狡詐會規避現有的製度,尋找一切可能的漏洞,在陰暗的角落去為利益廝殺。我想,《紙牌屋》希望要警示的恰恰是這一點:人不可靠,權力會腐蝕人。
而這和《民主的細節》並不矛盾。劉瑜所解釋的是:因為人是不可靠的,所以美國的民主製度作了哪些升級改造,變得更完善。同時也不能忘了《紙牌屋》的警告:即便已經有了相對完善的製度, 仍需警惕權力被濫用。
那麽通過這兩個作品至少可以得出的結論是:1,民主製度是有用的,也是存在缺陷漏洞的。但不能因為它有缺陷就不要它,而是應該繼續不停地完善升級。很可能,它永遠也不會完全萬無一失,但至少可以修補bug,變得更好。
2,民主是人類完善自身社會的工具之一,除了它,我們還有其他工具,如道德、信仰。不同的工具之間的關係是互補、相輔的,而不是非此即彼互相排斥的。因此無論對於哪個國家而言,倘若就認定了自己現有的工具已經是全宇宙最好,拒絕自省,不願去完善改變的態度是很危險的。
最後回到最初的話題:如果非要問哪個更真實?一個是對製度演化的介紹,一個是對人性陰暗麵的藝術化描寫,兩者放在一起看更真實。

 

ps.插一嘴,看到前麵有一種觀點認為: 越是民主國家,反而越是會有陰謀。越是權力集中,就不需要陰謀了。我不認同這個判斷,恰恰相反,權力越集中,它的影響就越大,也更具誘惑力,渴望權力的人也會更不計一切後果去牟取。隻不過越是集權,越不透明的社會,公眾就越不可能知道幕後到底發生了什麽。通俗的例子有《明朝那些事》中的叔侄、君臣相殺,離我們最近,大家最熟知的例子就不用贅述了。

 

 

 

 

 

 

 

 

 

第一本書講述的是什麽是民主,後一本書講述民主的細節。對於一個從未去培養民主幼苗的國家來說,最應當讀的是第一本,因為它遠比第二本深刻;但往往人們以為自己已經知道什麽叫民主,所缺的隻是細節,於是隻看第二本。

其實還有另外一本:易中天費城風雲》,講的是美國憲法的確立。這本書和《批評官員的尺度》可以看做了解美國製度的啟蒙讀物,包括法律和民主製度。

讀過其他的書,但都應當可以歸做細節補充。

 

另外,《批評》一書的名字實在是不夠吸引人。

 

 

 

看到那麽多吹美帝的製度可以限製壞人的時候,大概沒想到不需要underwood,隻需要一個trump就可以把臉打得這麽響吧。

ㄟ( ▔, ▔ )ㄏ

 

書籍推薦之《民主的細節》

一本必看之書《民主的細節》

 
一本必看之書《民主的細節》

 

本書是以美國社會為例,探索在其社會製度下的民主,探索人類索求的民主到底是什麽?

 

一個前提:美國立法時的指導思想也不是民主最大化,而僅僅是製衡最大化,但不可否認的是三權分立的基本製度防止專斷的權利,互相製衡如何獲得平民支持也是民主化的過程。

 

美國憲法之所以經受200多年的考驗仍不過時,就在於平民自治精神在為民主製度提供活力,而精英治國精神在政治互動的過程中提煉理性;權利底線精神為權利的不斷擴張提供了基礎,而充分製衡精神使任何權利的擴張不至於轉變成專斷的權力。

 

200多年來,雖然國會曾經有過一萬多個修憲提議,但隻有25個修正案通過並生效(除了另外兩個相互抵消的法案)。前10條是著名的權利法案,全部內容都是限製政府權力,保證公民基本權利,比如著名的第一修正案旨在保護公民的言論、出版、集會、宗教自由,比如頗有爭議的第二修正案,旨在保護公民的武器擁有權。

美國的民主製度史,就是民權不斷平等化的曆史。

這個過程有兩個層麵,第一個是政治權利的平等化、平民化過程,而這正涉及到托克維爾所預見的平等化進程的第二個層麵:社會經濟權利的平等化進程。

 

自由之不存,平等將附焉?

這是美國政治史所揭示的道理。

平等派和自由派之間的拉鋸造成的妥協可能令雙方都不滿意,但自由和平等之間的這種張力,卻是一個健康的政治製度應有的特征。它是權利和權利之間的鬥爭,而不是權利和權力或者權力和權力之間的鬥爭,因而可以說是政治鬥爭中比較人道的一種。與其說它反映了邪惡的政客、資本家與善良的人民群眾之間的矛盾,不如說它反映了社會內部、人性內部對不同價值的追求。本質上來說,它體現的是個體主義政治觀和集體主義政治觀之間的認識論差異,而人的個體性,和人的階級、種族、宗教團體、性別等集體屬性,都是政治必須正視的現實。

 

美國政治的偉大之處並不在於它的曆史多麽清白無辜,而在於作為一個製衡機器,它具有相當的自我糾錯能力,從而能夠實現點滴改良,而不是陷於暴政的死循環。縱觀中國兩千年的專製曆史,民眾也不是沒有反抗,事實上中國農民起義史恐怕是世界上最波瀾壯闊的,但每一次朝代的更替都使中國重新陷入暴政的新一輪循環,原因歸根結底就在於,中國曆史上的政治從來就沒有真正實現權力製衡這一製度創新。

 

真正的民主不僅僅選舉,但是真正的選舉也不僅僅是投票,而是一個無數公民向公共生活凝聚的動態過程

當人們普遍缺乏規則意識、責任意識時,製度要麽形同虛設,要麽就意味著大到驚人的實施成本。

 

正因權利製衡,各個黨派與權利間的鬥爭,使他們的政治有很強的自我糾錯能力。

 

01

製衡篇

counterbalance

選誰都一樣

一個有趣的現象,在美國各大選舉中,其一,參與投票的公民較少,其二,選舉人的票數都很接近。當然,這不是說美國公民不在乎誰當自己的領導人,而恰恰相反,隻是他們覺得選誰都差不多,選舉雙方僅僅在”雞毛蒜皮”的事上爭論,在一定程度上,恰恰是美國社會在重大基本問題上達成了共識的表現。

 

州政府有權修改本州征稅點,而議會對政府提案試圖為百姓把關(放在中國是不敢想象的),提高1%的稅收必須有理有據 ”一個好的公共財政體係,就是要通過一個政治博弈的過程,讓花別人的錢變得象花自己的錢一樣心疼”

 

君讓臣下,臣可以不下

每位公民可以通過檢舉揭發,媒體報道的多重辦法,反抗“君主”命令,同時,這也是防止公款吃喝的辦法。

所以對於政府而言,不論是提高最低工資水平的利與弊,還是任何憲法的修改,不是某位領導一拍腦門想出來的,每一項修改經多方辯論,明確會產生的後果,並為這些後果設置多重保障項。

 

但書中也提到,雖然美國公民享有的權利更自由,更民主,可以為自己的自由權利發聲,可以選擇對自己更有利的領導人,但同時,他們還擁有更高的責任感,他們可以為了救助動物遊行,為困難捐款,為看似和自己“毫無想幹”的事情痛定思痛,絕不是各掃門前雪的冷漠,想擁有更高的自由權利,也要有與之匹配的責任義務。

 

觀念的市場裏,有各種各樣極端的聲音,但隻要沒有國家機器的壓製或者煽動,老百姓的意見,總會通過一番搖擺,回歸中庸之道。相反,把牛鬼蛇神死死關進盒子裏不讓透氣,民意反而像個不斷升溫卻沒有出氣口的高壓鍋一樣,慢慢凝聚越來越危險的壓力。

 

02

公民社會篇

civil society

在所有的殺人武器中,沉默無疑是最凶猛的

在一個信息全球化的時代,一個網絡世界已經大大削弱信息封鎖效力的時代,所謂的"看不見"其實僅僅是選擇性失明而已。一個無法用選擇性失明為冷漠辯護的時代,我們隻能做一個世界公民。

 

“美國這種風起雲湧的人道主義關懷,很大程度是活躍的公民團體動員能力的表現,而不僅僅是民間自發的熱情。就算民間能夠自發地迸發高度熱情,這種熱情的"可持續發展",往往要依靠民間團體的機構力量。10萬人為了"遠處的痛苦"而聚集到白宮麵前,絕不可能是誰一揮胳膊就能實現的,隻有公民社會發達的組織資源才能讓一盤散沙的社會在必要時迅速"凝結"起來,並且通過源源不斷的"創意"給人們冷卻下去的激情加溫。當然,發達的公民團體是政治自由、政策導向、一定的經濟水平、長期的公民意識教育的結果,一句話,美好的人性源於美好的製度。”

 

這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從信息的槍林彈雨中死裏逃生後,還是要從從容容"走自己的路

“大學(或者說其他)風雲變幻的排名,無非是呼應人們社會分化、精英崇拜的原始衝動,助長"以校取人"的風氣,使教育成為強化社會等級製的基石。

更重要的是,教育真的象一瓶礦泉水一樣,是一個普通的消費品嗎?一瓶礦泉水,你再"態度端正"地去喝,也不能把苦的喝成甜的,但是教育不一樣。

教育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如果你"態度端正",就是在一個二流的學校,也可以進行一流的學習。那些排行榜,無形中給"消費者"造成一種印象,就是你受教育的質量,取決於你的購買力,而不是求知欲。

當然也不能說這些大學排名毫無用處,對於那些尋尋覓覓的高考生們,這樣的排名,也許也能起點"節約交易成本"的作用,或至少充當一管虛假的鎮定劑。”

 

一個社會的免疫力,並不總是來源於政府注射的疫苗

美國自由文化下孕育出非常多俗稱感官刺激主義的電視節目,被抨擊為墮落啊,膚淺啊,惡俗啊,精神汙染啊,文化快餐時代人文主義的淪喪啊,是毒瘤,為什麽不鏟除?

可如果說自由是一枚硬幣的話,你不可能隻得到它的一麵去退還它的另一麵。精神的自由是一片陽光雨露,它可以養育出玫瑰,也可以養育出罌粟。如果為了給文化"消毒"而消滅"精神的自由",也就是為了消滅罌粟而消滅陽光雨露,那麽玫瑰也必將不保。

事實上, "感官刺激主義"的文化產品橫行這麽多年,也並沒有造成了文明的腐化墮落。相反,它發展到一定程度,"伎倆"用盡之後,隻是讓人麻木。麻木之後的人們,還是想回歸細膩、美感,智慧。

無非就是個打打殺殺唄,無非就是個露唄,無非就是個惡心唄,這些個東西,發展到一定時候,隻能依靠不斷自我重複。與其通過政府花時間精力去打擊它,不如讓他放任自流,讓人民群眾看穿它、唾棄它、遠離它。

同理,在中國的一定特定年代,比如反右之後,當然不會有斯布林格秀這樣的變態秀,但是同時那個年代也不會產生象魯迅、沈從文那樣優秀的作家。

 

關鍵是,在一個指著總統的鼻子罵都不會關進監獄的社會裏,普通人會有更大的安全感,而安全感,是人類的基本需求之一。

03

福利平等篇

Welfare equality

當我們在爭吵資本主義或社會主義時?

“ 如果我的孩子因為交不起學費而上不了學,如果我每天辛辛苦苦工作12個小時還在溫飽線上掙紮,如果這些都是普遍而不是個別現象,那麽你叫它什麽主義都無濟於事。但是如果我的孩子不但可以免費上學還可以免費坐校車、吃午飯,如果我收入低可以住政府蓋的房子,如果我失業了可以用政府發的食品券買東西吃,如果我退休了可以按月得到體麵的養老金,那麽我所置身的製度就是福利製度,你愛叫它什麽主義就叫它什麽主義。“

馬克思列寧所預言的“資本主義崩潰”沒有發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通過民主機製,資本主義體係不斷吸收社會主義的營養,努力製度創新,從而實現自我修複。換句話說,社會主義並沒有被資本主義消滅,而是被資本主義消化了。

 

美國法律對醫生企業判犯嚴重到可以讓其傾家蕩產,這會導致醫生哄抬物價,保險公司再次加價,使惡意起訴事件增多,普通人為其買單,但在中國,司法機構絲毫不負責。

如果說美國到處是“輕浮訴訟”,那麽中國的情形恰好相反,到處是“輕浮審判”。

 

比醜聞更可怕的是潛規則已經變成規則,人們對醜惡已經充耳不聞

“一個社會有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一個政治體係去消化問題、改進製度,而製度的糾錯能力又決不僅僅來自於某個部門或者領導的“良知”,而來自於“分權”的智慧:不同權力部門的“分家”,從而使弱勢群體多幾個安全閥。

分權初期會導致腐敗上升,因專政下是一家獨大的利益,分權後的腐敗點被分散,但隨後會穩步下降。民主理念越穩固,腐敗的可乘之機就越少。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腐敗醜聞雖然敗壞一個國家的聲譽,但是醜聞之所以成為醜聞,也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新聞自由在起作用。“

 

隻有當你不知道自己可能是誰時,才能想清楚什麽是正義

“平權行動”爭論的核心,正如眾多社會問題的核心,是一個“程序性正義”和“補償性正義”的矛盾。

“程序性正義”主張一個中立的程序施用於任何社會群體,而無論結果如何―――同一條起跑線,兔子也好,烏龜也好,你就跑去吧。

“程序性正義”的最大問題,就是對“曆史”和“經濟”、“文化”的無視。一個經曆了245奴隸製、100年法定歧視和僅僅30年政治平等的種族,必須和一個幾百年來在高歌雄進征服全球的種族放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補償性正義”則主張根據曆史、文化、經濟條件有偏向地製定法律和政策,以保證一個相對公平的結果。但補償性正義麵對一個不可避免的操作性問題――由誰、如何、是否可能來計算鑒定一個人的曆史、文化和經濟遭遇?

看著那些唧唧喳喳的中學生們搖晃著大旗小旗,為那些社會邊緣人的邊緣病而在陽光下行走,體會著其中的寬容、同情,還有陽光與人道匯集起來的美,我當即就做了一個夢,我的夢其實很簡單,就是希望他們腳下的街道是在中國。

 

重要的是讓弱勢群體可以自己保護自己,又屬於自己的組織,如果我們“社會各界”當初從來不曾為弱勢群體的結社、集會、言論自由努力、甚至默許對這種努力的打壓,今天我們是否真的有資格感到憤怒?也許我們更應該感到的是羞恥,而不是憤怒,因為當初的沉默已經使我們不知不覺成了這個罪行鏈條中的環節之一。

04

自由篇

freedom

政府的目的是什麽?

自由主義會說,政府的目的就是給自由的市場競爭提供一個法律的保障;一個儒家知識分子會認為,政府很重要的一個目的是道德的教化;一個社會主義者會認為,政府的目的是通過控製資源的流動來保證社會的平等。

政府的目的是幫助人們幫助他們自己。我之所以喜歡這個答案,是因為它暗合了我的主張:一方麵,它主張政府應當“為人民服務”,但是另一方麵,這個服務的方式不是直接給公眾“喂飯”,而是通過保護公平競爭的法製來幫助他們自力更生。

 

“為人民服務”和“多管閑事”甚至“極權主義”的邊界何在?

自由主義思想家密爾當初劃定了一個邊界:傷害原則。

一個人的道德完善和身體健康,與政府無關,隻有一個人的行為構成對他人的傷害,才應該受到法律的規範。所以,如果通過密爾的眼睛來審視上麵幾個案例,他不會覺得它們合乎自由主義,估計他會稱之為“狗拿耗子主義”。

 

自由生活就是責任社會

去脫衣舞俱樂部是一個人的自由選擇,但是在辦公室聽到黃段子,不是一個人的自由選擇,當一個人的“自由”可能傷害他人的“自由”時,他就必須爭得對方的同意,而且是“信息充分前提下的同意”(informedconsent)。自由的真諦,恰恰在於這種“同意精神”,而不是為所欲為。

在法治國家裏,真正的自由源於對自由的約束。權利和責任,是自由這枚金幣的兩麵。

 

一個“問題”在眾多“問題”中脫穎而出,上升為一個“議題”,背後往往有一個政治過程,在中國,這個過程常常依靠政治家的“慧眼”這樣一些隨機性的東西,但在美國,政治家如果沒有這個“慧眼”,各種社會力量就逼你打開這隻“慧眼”

 

對於那些十八、九歲的孩子來說,沒有傾聽過不同意見之間真正的辯論就被稀裏糊塗灌輸了一個觀念,也是不公平的

 

一個社會有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一個政治體係去消化問題、改進製度,而製度的糾錯能力又決不僅僅來自於某個部門或者領導的“良知”,而來自於“分權”的智慧:不同權力部門的“分家”,從而使弱勢群體多幾個安全閥。

 

美國的“政治正確”:對少數族裔的感受必須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在公共領域內發言,絕不能隨隨便便地醜化少數族裔的形象。雖然美國並沒有法律明文規定這一點,但是這已經是整個社會不成文的法律,每個人都在這個不成文法律的凝視下,對言行進行自我審查。

完全可以被概括成以下“四項基本原則”:不能冒犯少數族裔;不能冒犯女性;不能冒犯同性戀;不能冒犯不同的信仰或政見持有者。

 

圖 | 均來自網絡 侵刪

文 | 均來自《民主的細節》一文

 

 

沒讀過 沒法評 隻能跑題講故事

鏡花緣裏有個國家叫伯慮國,國民一生最怕睡覺,唯恐睡去不醒,送了性命。以至終年昏昏迷迷,勉強支持,一旦精神疲憊支撐不住,倒下就極難再醒。於是國民更加相信:果然一睡覺就會死。

中東好幾個國家都睡死過去了,我們千萬不要睡。

 

《民主的細節》讀書筆記

 
《民主的細節》讀書筆記

記錄《民主的細節》閱讀筆記

寫於2021年3月2日

 

客觀的說,《民主的細節》是一本初次接觸很吸引我、我認為很不錯的書;但在冷靜思考、帶著新的想法讀完第二遍後,我認為這本書是本當時的好書,仔細思考後,我又覺得此書關於民主缺乏深度思考,一些細節隻是流於表麵。作者在寫這本書時有很強的傾向性,將民主描繪得十分美好,不可否認民主的價值的確值得我們向往,但民主也有其弊端,在各國不經曆社會的各方麵變革,民主也隻會水土不服。

2009年美國是個強大國家,而中國和美國在各個層麵上的交流並不充分,這本書在當時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視角和相對客觀的點評,因此我認為這本書在當時是本好書。但隨著互聯網發展,疫情爆發等黑天鵝事件,美國本身的問題也在向我們一點點地暴露出來,視角局限的這本書沒法解釋美國這次黑天鵝事件中的各種問題。在帶著質疑開啟第二遍閱讀後,我覺得對此書的評價應該辯證來看,它是一本幫助我認識西方民主政治和民主體製的啟蒙讀物,其中的一些內容值得我們反思和改進,但其中的一些觀點我也並不完全讚同。

一、 關於民主

——在崇揚民主價值的同時,對民主化進程中的陷阱保持警覺

民主遠不僅僅是一種政治製度那麽簡單,一個成功與成熟的民主社會與國家後麵有著文化,法律製度與公共意識這些元素。沒有這些東西,民主所帶來的好處輕易就被其缺點所破壞,從而讓人對民主本身產生置疑。

決定民主成功的並不僅僅是民主選舉製度本身,還有民主所生長的土壤與環境也起著決定作用――如果說三權鼎立,選舉製度是民主的血與肉,那麽公民社會,公民意識和文化就如同人體的微量元素一樣,雖然量少,但是對一個人的健康至關重要。

我們對民主有什麽樣的理解,我們就有什麽樣的民主,如果我們對民主的理解不能觸到其本質,而僅僅是追求形式,最後隻會扼殺民主,這是不能不讓人感到遺憾。從南斯拉夫到“阿拉伯之春”,一個個國家和地區因實現民主發生的動亂、戰爭與對立,這讓我反思:為什麽美國、歐洲這些民主的發源國沒問題,而到了其他國家就亂象了?錯在民主嗎?如果是,為什麽?如果不是,又為什麽?

打青黴素做皮試,是為了看身體是不是適應,會不會過敏。同樣,實現民主也要進行類似皮試――看文化、製度、法律和教育這些東西是不是適應,如果過敏,我們要進行相應的調整,不論是民主主體還是民主的客體。如果缺乏文化基礎,包括教育,法律與對民主的認識,如果沒有這些文化精神上的認同,民主選舉最後可能導致民族衝突,戰爭乃至內亂。

不論是西藏還是新疆都暗示了如果沒有強烈的文化認同,實現選舉式民主隻能把中國推向前南斯拉夫的結局。伊拉克這樣的例子又的確告訴我們,在一個種族裂痕很深的社會,民主化需要有一個“社會準備”:如果沒有強大的公共領域在意識形態上與政治煽動家相抗衡,如果沒有一定的民權運動作為民主化的基礎,如果沒有種族調和甚至同化的政策相配合,民主化很可能被煽動成多數對少數的暴政甚至內戰,當民主需要用暴力手段進行傳播時,這本身似乎正是對民主的背離。真正的民主化,不僅僅是政治體製的變化,而且是政治文化、社會形態的轉型。

在此次疫情黑天鵝事件中,相比病毒在西方國家的肆虐,我國疫情在國家的巨大投入下得到控製,經濟發展也率先恢複走向正軌。民主走下了神壇,疫情的肆虐讓我們看到了民主的另一麵,民主不總是最好的選擇,至少在經曆國家重大危機事件時,一個強權高效的政府比民主似乎好得多。

二、 關於獨立思考

——媒體宣傳即政治博弈,保持獨立思考

我尚且記得初中的一本政治教科書裏大談美國式民主的失敗,比如三權分立必然導致行政效率低下、兩黨製導致民共兩黨互相扯皮、總統擁有帝王般的權力、總統選舉就是有錢人的遊戲。最後還要來句“不管哪個黨的總統候選人上台,都將實行有利於資產階級的政策,不可能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之類的總結語。然後在下一章就熱情洋溢的謳歌我國的代議製如何如何的好,舉個例說,美國成立一個政府部門需要兩黨互相扯皮、三權分立再降低一下效率從而花上幾十年,中國開個會就解決了。而此書描述的美好民主卻和政治書中的那個民主大相徑庭,為什麽?

西方的媒體宣傳中國總是強調中國的專製以及對人權的侵犯,BBC、紐約時報等西方媒體總是報道新疆人民受到政府壓迫、人權的得不到保障的急先鋒。生活在中國的我們會覺得這是多麽荒唐的報道,這又是為什麽?

媒體的博弈即政治的博弈!

我認為我們需要做的是保持獨立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質疑,辯證看待一些事物,閱讀此書亦如此。正如前文所說民主的價值值得崇揚,但對民主化進程中的陷阱保持警覺,不同的土壤適合不同的花朵,如果讀完此書止步於對民主的向往我認為是不夠的,應以作者對民主的親身經曆為跳板,保持獨立思考,看到民主背後的東西,辯證看待民主。

 

三、 效率與公平難以兼得

書中《有錢人該交多少稅》這一章詳細描述了羅爾斯和諾奇克對“福利製度”爭吵,這使我產生了對“稅收的公平與效率”這一問題的思考。書中寫道:富人交的稅越高,社會的福利色彩越重,財富越趨向於平等;富人交的稅越低,越可能刺激社會的創業精神,但是財富也越趨向於集中。人類熱愛平等,但是同時又擔心,失去了創業精神,平等往往淪為“平等的貧窮”。

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效率與公平一直是稅製改革中追求的兩大基本原則。所謂效率原則就是通過稅改來盡可能提高一國的經濟實力,使效率最大化;而公平原則更講究稅改對社會公平的促進作用,希望通過稅改來縮小社會的不平等差距,實現社會和諧發展。

公平與效率兼顧不僅是稅收難題,也是整個經濟活動最重要的難題之一。人們追求公平和效率,希望二者兼得,但在現實中,無法實現的公平是沒有意義的,不能持續下去的效率也沒有意義。想起斯蒂格利曾說,“稅製改革都是多次的反反複複”。改革家們在二者之間徘徊,要麽隻重視其中一個方麵而忽視了另一個方麵,要麽小心翼翼地在二者之間尋找平衡點,但最後發現這個平衡點似乎並不存在。在稅改過程中,一國是傾向於效率原則還是傾向於公平原則,取決於特定時期的“主要問題”。

我認為其中的問題出在對公平、效率這一對概念的理解上。效率一詞,用在稅收上可以更多地看作是一個經濟學概念;但公平不同,雖然說的是稅收公平,但裏麵的含義不僅是經濟學的還是社會學的,每一個社會階層和生命個體對公平的理解和感知都不同,隻靠稅收政策難以達成人們心中的公平目標。從這個意義上說,將效率與公平兩個概念平行比較並追求二者的平衡兼得也就是一件困難的事了。

在稅收政策製定中要做到有效率相對容易,但要做到公平則非常困難,因為人們心目中的公平其實已經超出了稅收和經濟的範疇。任何稅收政策所實現的隻能是相對公平,彌補其不足的是通過其他方式解決不公平問題,如社會保障體製、轉移支付、收入調節機製等。如果稅收是社會財富第二次分配的話,那麽還要繼續通過第三次再分配才能最大程度地解決公平的問題。

百科全書 | 2-民主(Democracy)

 
 

 

一、民主的定義:民治的政府,人民政府或人民主權,代議製政府,直接參與政府,共和製或立憲製政府,法治政府。

 

二、民主的曆史

1.古典的反民主理論

(1)蘇格拉底與柏拉圖:哲人王統治(《王製》)遠遠高於民主製;

(2)亞裏士多德:民主政體缺乏節製,混合政體是良善的統治方式;

(3)古典的政體模式:混合政體,德政與法治;

(4)現代政治傳統:馬基雅維利與孟德斯鳩讚成混合的共和製政體,盧梭區分了民主的統治者與民主的政府(認為後者是不可能實現的)。

 

2.現代的民主理論

(1)民主政體的基礎為社會契約論,即國家是人為(而非神授)的產物,政府的權威出自天賦人權的個人;

(2)18世紀以來,民主政治成為評價政府體製的標準,並致力於擴大公民權利(普選權)上。

 

 

 

3.民主理論的變異

(1)獨立的殖民地國家將民主問題變為政治獨立問題,講民主製等同於集體自決權而非自治理論;

(2)第二與第三世界的國家用經濟語言來定義民主製,講民主製等同於平均主義,蔑視西方的代議製政體與多黨政治。

 

三、關於民主的五個問題

(1)由誰統治?(公民資格問題)

對民主的兩種對立態度與他們對人性對不同看法有關;

民主主義者認為民眾本身具備自我統治的能力,反對派認為民眾須接受精英或公理的約束;

民主主義者關注公民教育,意圖引導公民的判斷力(穆勒與杜威);

反對派關注公共選擇的嚴酷邏輯,如盧梭區分公意與眾意,大衛·杜魯門認為公眾利益本質上就是神話;

民主製既可能造就具有公民意識的人的政府,也可能造就一個冷漠的、無能的人的政府;

對民主製的爭論反映出現代理性的問題。

 

(2)在什麽限度和範圍內統治?(有限政府還是無限政體)

擁護者認為,應該擴大代表民眾的政府的職權範圍;

批評者認為,應該由強有力的憲法來限定政府權力。

 

(3)以何種目的為名?(個人、自由、個人權利與社會、平等、社會正義的衝突)

自由派認為政府是保護自由和財產的工具,他們保持著對多數專製的恐懼,如穆勒、托克維爾、卡塞特、波普爾、伯林;

民主派認為,政府是保護平等和社會正義的工具,“強民主”根植於公民的積極參與,“一元化”的或專製的民主則是披著民主外衣、實行集體主義理想的“狼”。

 

(4)采取直接手段還是間接手段?(直接的人民統治還是代議製)

早期的民主製為直接參與式民主,現代社會的規模和複雜性過大,導致人們發明代議製以彌補民主製在大眾社會中的不適應問題,但也造成了一切缺陷,如行使權力之人與權力實施對象之間的分化問題;

 

 

 

18世紀的精英理論認為,民主就是寡頭統治傾向的幌子,例如帕累托、莫斯卡、米歇爾斯、熊彼特、巴克拉克(新精英主義);

精英理論激發了參與式民主擁護者們對參與和社區的興趣,如阿倫特、佩特曼、曼特布裏吉、哈貝馬斯、巴伯。

 

(5)在何種條件和約束下進行統治?(民主的社會經濟和社會文化條件問題)

盧梭認為,隻有小規模的社會才能實現真正的民主,現代大眾社會不適合民主存在;

阿爾蒙德與維巴從政治文化方麵尋找現代民主政體的生存標準;

李普塞特標繪了一幅政治人的途徑,並認為民主是人們共識和容忍的產物,有著平和的與獨立的進化曆史;

 

馬克思主義者注意到階級統治模式問題;

自由民主派集中在自由與自由選擇上,認為資本主義的自由市場契約關係是民主製的先決條件,如洛克、哈耶克、弗裏德曼;

平等民主派強調平等與社會正義,認為民主建立在政治和法律平等的基礎上,以公有製和公共利益為基礎,如盧梭、麥克弗森。

 

四、總評

民主是人類“最終的、也是最美好的希望”。——亞伯拉罕·林肯

民主的細節

 

最近看了肉唐僧的一篇關於美國最高法院的文章,收獲頗多,便想記錄一下。我就不放鏈接了,想看的自然看的到。

 

在年少無知的時候總是把民主自由掛在嘴邊,但那時並不知道民主選舉和新聞自由到底能帶給我們什麽。這本書可以算作對民主的比較接地氣的科普,貫穿始終的民眾、媒體和立法,形成一個良性循環,讓社會製度不斷地完善,而不是好了傷疤忘了疼。

 

這段話是我在大學畢業前夜寫下來的文字,目的是為了向後來的大學生推薦劉瑜的那本《民主的細節》。

 

如今回頭再看,這本書還是略顯表麵。內容我不大記得了,可能更多的是記錄、總結和普及概念。

 

民眾在大部分時候是愚蠢的,媒體更不用說了,是蠢上加蠢。如果是單純靠這兩個群體行使投票和監督權,全得玩完兒。

 

我覺得我需要知道能保障民主的根源在哪,於是我又去查看了美國憲法,發現了兩個小細節,很有意思。

 

第一個是,美國憲法第十修正案:

 

憲法未賦予聯邦政府的權利由各州和人民保留

 

主權在州,而不在聯邦政府。每個州都可以有自己的一套法律和行政製度,幹得怎麽樣全憑本事。這就形成了不間斷的競爭機製,如果某個州政府幹得不好,就不再是簡單的媒體和民眾輿論的壓力,而是會麵臨人口流失、失去競爭力,永遠翻不了身的結果。

 

在這種製度設計下,媒體和民眾的監督權發揮了最大的作用,各州政府隻能努力做到最好,所以才有了劉瑜書中描述的社會製度進步的良性循環。否則,就有可能出現,除了信訪辦,哪裏都是信訪辦的怪現象。

 

第二個是,美國憲法第十八修正案:

 

禁止在美國國內製造、運輸、銷售酒類

 

和第二十一修正案:

 

廢除第十八條修正案

 

與許多國家的憲法不同,美國憲法修正案並不對憲法本文進行修改,而是在憲法後進行增修。即使美國憲法的原文顯得過時或者應該被廢止,仍然不能被直接刪除或者修改。

 

這就成了一麵鏡子。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後來每一個閱讀憲法的人,都會回顧一遍曆史,重新審視那些理性和非理性的時刻。

 

試想一下,如果文革時期修憲的內容能一條一條記錄在案,保存至今,後麵想要修憲的人們會不會有一絲敬畏。

 

優秀的設計,在一開始就是優秀的。

 

 

經過新疆棉事件,應該不用科普了吧。

這個無非是宗教裏的贖罪思想的體現,曆史上不也有直接賣贖罪券的麽?到現在,也就是演變成想買「好咖啡」贖罪唄。當然了,這個所謂的好棉花、好咖啡標準都是有西方自己隨意定的,說你是黑心棉就是黑心棉。

也不要覺得這些所謂的大公司有什麽責任感,真有責任感會搞出「雙層愛爾蘭」這種偷稅漏稅的手段?

 

 

 

《民主的細節》是由一係列受到普通讀者“歡迎”的專欄文章結集而成,作者劉瑜之前已經通過了市場的檢驗,在幾年中逐漸建立起通俗、平易地談論美國民主並順帶評論時事的聲譽。因為文章短小、主題多樣,能夠吸引不同層次的讀者。可以類比的是林達的“美國三部曲”。

批評官員的尺度》圍繞的是“《紐約時報》訴蘇利文案”和憲法第一修正案,更有深度,但閱讀門檻較高,需要對美國憲法有一定的興趣。而作者安東尼·劉易斯之前在大陸出版的《言論的邊界》和《吉迪恩的號角》,同樣比較學術化,普通讀者比較陌生。

 

 

 

讀這本書的時候,千萬不要隻對比裏麵的中國,一定要腦補一下印度,才有味道。

因為裏麵幾乎每一個美國比中國先進的製度,印度都有。

對全世界的民主稍有了解的話,你就明白,很多所謂的先進文明,背後的本質原因是經濟發達。

王思聰有那麽大知名度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他比你品格高尚或者頭腦更聰明,而是因為人家有一個非常有錢的老爹。

美國比中國更文明的地方,很多時候是以背後強大的實力做後盾的。

發展經濟才是王道,衣食足而知榮辱,倉廩實那啥,懶得打字了!

30年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認為中國很邪惡;

但2018年6月,非洲幾十個國家來中國取經。

 

注:發達不隻是富裕,而是各種先進的產業為根基的富裕。中東那些暴發戶稱不上發達。

 

《民主的細節》梳理

美國憲法的本質不是民主的最大化,二十製衡的最大化。

聯邦黨人的精英治國和充分製衡精神,以及反聯邦黨人的平民自治和權利底線精神至今仍然是美國政治的量大支柱。平民自治精神為民主製度提供了活力,而精英治國精神在政治互動的過程中提煉理性。

 

美國憲法產生的200多年裏隻有25個修正法案通過並生效。其中起10條是著名的權利法案。第一條就是頗為著名的言論自由。

 

美國社會經濟權利的平等化包括三個進程。第一個進程,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奧多羅斯福總統任期的反壟斷法的大量實施,包括洛克菲勒標準石油公司把打碎成34家公司,工會權利的擴大和勞工保護的加強,公共健康法案,環保運動的發端。第二個進程,富蘭克林羅斯福新政時期,社會保障體係的建立,確立了最低工資,各項貸款。第三個進程,60代約翰遜總統時期,偉大社會運動和民權運動,窮人醫療保險,就業機會的平權法案,低收入的稅收返回製度,提高有色人種教育。

 

美國所有的惠民政策法案的建立都是鬥爭運動的結果。

 

想要避免革命,就要及時響應改革呼聲,是美國政治史揭示的另一個道理。但也不僅僅是“被動應戰”,迫於民眾的壓力進行的被動改革,往往也主動主擊,為防患階級或種族矛盾的激化而尋求變革。

 

平等派和自由派之間的鬥爭張力是一種健康的政治製度應有的特征。他是權利和權利之間的鬥爭,不是權利和權力,或者權力和權力,是政治鬥爭中較為人道的一種,反映的是社會內部/人性內部對不同價值的追求。兩派之間的差異是個體主義政治和集體主義政治之間的認識差異。

 

冒險/創新/實幹/個人奮鬥代表了美國人精神。

 

權力的製衡。在這個複雜的機器中,權力每啟動一次,就有無數的閘門同時被啟動,每一扇閘門都要鑒定良惡,然後決定是否放行。

 

總統可以提案,但是必須國會批準,總統可以否決國會議案,但是參議院可以啟動彈劾總統,國會可以立法,但是法院可以宣布法律違憲,法案雖然獨立判案,但是大法官由總統提名,總統雖然可以提名法官,必須國會批準提名。

 

美國民主的成功在於權力的製衡,聯邦製,活躍的公民組織,媒體和文化產業,投票和選舉的本身。

 

投票選舉帶來的是公眾對公共政策的討論和參與,是對公共生活的激活和無數公民向公共生活凝聚的動態過程。他能增加一個製度的維度,使政治決策更加理性,增加對社會的認同感,完善個人本身。

 

當各個權力機構/媒體/公民社會都不能啟動閘門,糾正一個錯誤時,很可能是因為整個社會的覺悟還不夠高,在這種情況下,很難說是政治的失敗還是社會的失敗。

 

美國夢不僅僅是住上洋房花園,而是指在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正反饋機製中實現個人尊嚴。

 

美國民主最後的結果不僅僅是大量貴族的平民化,更是大量平民的貴族化。

 

美國人捍衛權利的意識幾乎到了過敏/斤斤計較的程度。

 

避免矛盾激化時的過激參與的最後方式就是鼓勵常態下的溫和參與,隻有允許民意的細水長流,才能避免他的山洪暴發。

 

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的多數人的絕對主權,一個多數群體必然會有權力去壓製少數群體。人們心中有一種平等的惡癖,那些弱者會試圖將強者扯到和他們一樣低的位置上,從而使人愛好奴隸的平等甚於自由中的不平等。

 

協商式民主和統計式民主。

 

政治利益不能高於國家利益,政見不能超越公益。

 

次貸危機是金融界的貪婪/共和黨的自由市場至上的原則導致的。銀行給沒有消費能力的人貸款買房,因為他們認為房子會漲價。

 

保護弱勢群體最有效的方式,莫過於增強弱勢群體的自組織能力。

 

挖不出現實利益挖長遠利益,挖不出長遠利益挖深層動機。美國的所有外交政策,都能被分析成一小撮資產階級當權者對廣大發展中國家人民不遺餘力的迫害。

 

許多曆史上的鬥爭,不是善惡之間,而是在惡與更惡之間。

 

精神自由是一片陽光雨露,他可以養育出玫瑰,也可以養育出罌粟。如果為了給文化消毒而消滅精神的自由,也就是為了消滅罌粟而消滅陽光雨露,那麽玫瑰也將不保。

 

在外交事務上,一般右翼傾向於擴張性外交,傳播美國價值,強化美國地位,支持伊戰。在經濟事務上主張自由貿易,削減福利,削弱工會,在社會文化上,右翼一般是保守的代名詞,反對墮胎,反對同性戀婚姻,反對非法移民入境。而左翼則主張外交上的收縮,經濟上的政府幹預,社會文化上的開放。右翼 布什!

 

非法移民的入侵造成了大量的人員流入,搶走了大量的底層人員工作機會,壓低了美國人的工資,他們出生的孩子卻可以在美國公立學校上學,並且得到一定的醫療服務,占用了美國納稅人上繳的稅收。同時也可能造成文化分裂,拉美裔的美國人口超越黑人,成為美國第二大民族。其中墨西哥裔又占拉美裔的三分之二,這些人進入美國之後自成一體,既不學語言,也不融入美國社會,形成了美國這個大熔爐裏熔不掉的一塊鐵疙瘩。

 

民主化的國家認同條件一次次得到曆史的印證:一個社會裏如果沒有基本一致的國家認同,民主化不但可能解決不了問題,反而可能帶來很多新問題。

 

在一個種族裂痕很深的社會,民主化有一個社會準備的問題:如果沒有強大的公共領域在意識形態上與政治煽動家相抗衡,如果沒有一定的民權運動作為民主化的基礎,如果沒有種族調和甚至同化的政策相配合,民主化很可能被煽動成多數對少數的暴政甚至內政。

 

美國部分貧困的原因是單親家庭,另一個原因是一些人的工作量太少。

 

社會主義在美國失敗的原因,個人主義的立國文化,工人階級內部種族文化的多樣性,社會主義政黨本身的經營不善,美國選舉製度不利於小當存活。

 

美國沒有歐洲那樣重視福利,相對於直接分發福利,美國政府更傾向於使用稅收減免/政策傾斜等製度杠杆來提供間接福利。

 

中產階級所得三分之一到一半被扣除。

 

政府的職責到底是錦上添花還是雪中送碳,這事沒什麽可討論的。

 

所有美好的法律都必須有充足資源才可能執行。法律隻有在權力製衡的條件下才能得到保證。

 

製度的糾錯能力決不僅僅來自某個部門或者領導的良知,而是來自分權的智慧,不同權力部門的分家,從而使弱勢群體多幾個安全閥。

 

美國的醫療支出分別來自私人保險公司和政府。年輕時有保險公司撐著,年老時有政府撐著。但關於低收入人群可能即買不起保險,又不夠政府的資助,是沒人管的狀態。

 

美國稅收:最窮的20%人口4.5%,中間的10% 14% 17%,最富的20%人口(20萬以上年收入)25.1%,最富的1%人口(126萬)31.1%。

中國稅收:15000以下,5%,15000-30000,10%,30000-60000,20%,60000-100000,30%,100000,35%。

 

不民主/不理性的“決策”,不過是把問題滯後或者外部化來掩蓋其社會成本而已。

 

公民參與決策過程並不見得會降低效率。 他可能會降低政策製定效率,但是他往往會因為切合民意而提高政策執行的效率。

 

加拿大人看專科需要等待的時間是17.7周。

 

市場化醫療保險和全民公費醫療保險之間存在一個利弊對換,高效和公平很難兼得。

 

21世紀對資本最大的考驗就是醫療服務領域。

 

弱者可能的確是曆史犧牲品,但是讓弱者沉溺於這種犧牲品裏不能自拔,甚至於以這種角色理由逃避個人責任,去否認這個弱者群體內部的問題,這也的確是政治正確可能導致的陷阱。

 

政府的目的是幫助人們幫助他們自己。通過保護公平競爭的法製來幫助他們自力更生。

 

當一個人的自由可能傷害到他人的自由時,他就必須征得對方的同意。

 

真正的自由,源於對自由的約束。權力和責任,是自由這枚金幣的兩麵。

 

民主製度就是給利益衝突一個和平的解決方式。

 

法律高於你的政治,但服務於我的政治。

 

如果這個宏大的帽子底下其實空無一人呢?批判一個概念很容易,你隻需要把它定義的邪惡一點就行,就像罵一個人醜很容易,把他畫的醜一點就行了。但是指出這個概念和現實的具體關係確沒有那麽容易,因為你要深入細節,回到事實本身。

 

很多時候對一個事物的判斷不同,往往不是因為價值觀或者智力的差異,而僅僅是因為對事實的掌握不同。如果我們都有更多耐心去尋找去閱讀事實,很多觀念衝突甚至政治衝突都會緩解。

 

以至於談論他的好壞已經變得比談論他的好處更容易,至少談論他的壞處比談論他的好處更容易獲得智力上的滿足。

 

不要讓你的意識形態幹預你的理性,尤其是不要讓他局限你在知識上的視野。

 

不了解不可怕,可怕的是拒絕了解,並為這種拒絕而洋洋得意。

 

承認杯子不是滿的,同時承認半滿的杯子總比全滿的杯子要好,也許不能帶來激進主義的快感,但確是一種智識上的誠實。

 

先吃飽肚子再跟鄰居比計算機配置更合理。

 

除了跳到水裏學習遊泳,還有什麽別的學會遊泳的方式。

 

當一件事受益者越多,由於搭便車的心理,人們主動去做這件事的動力就越弱。

 

真實的東西不一定美好,而善良的願望並不等於事實。

 

思想這個東西,就像石頭縫裏的草,隻要沒有一隻“看的見的手”將它連根拔起,總能悄悄找到自己的路。

 

警察不抓小偷,卻埋怨路人不見義勇為。

 

認識論上的相對主義,模糊界限。

 

《民主的細節》劉瑜 2019.8.23

 
民主的細節 劉瑜

1關於民主,一個不解之謎是:為什麽它在一些國家能夠運行良好,而在另一些國家卻“沒用”呢?雖然我不認為皿煮的功能是發展經濟,但是防止腐敗、縮小貧富差距卻應該是民主的題中之意。要想民主運行良好,除了依賴於a實現國家領導人的選舉,還有b地大物博的自然條件。因為地大物博能夠大大緩衝人口和資源的矛盾,從而使經濟發展不受資源、土地瓶頸的製約,而經濟發展總是緩解社會矛盾的良方。除此之外,c新興移民國家的曆史、文化條件肯定也是因素之一:作為一張白紙,美國沒有多少曆史債務需要清償,也沒有多少等級尊卑的文化禁錮,相反冒險、創新、實幹、個人奮鬥從一開始就代表了美國精神。

2美國的民主對托克維爾衝擊最大的是其“平等因素”,對我來說是其“製衡因素”:a國會、政府、法院三權分立,相互製約。b 聯邦製。 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市政府之間各有各的決策範圍,互相不能幹預。在同一個領域裏,中央個人奮鬥地方、地方和地方之間不需要保持步調一致,就是相互唱反調,也稀鬆平常。c活躍的公民組織。d媒體和文化產業。d投票選舉本事。

3美國人權利意識強烈。製度就像是錢,如果沒有人去“花”它,那麽它就什麽都不是,不過是一堆廢紙而不斷“消費”這些“錢”的習慣,則是文化。

4.美國的錢袋子不由官員管,歸立法機關管。賓州議員給自己漲工資時遭民眾抵製。中國沒有有效的審查和監督,所以不消費白不消費。中國治理公款吃喝,都是治標不治本,甚至越治越病,因為最終還是自己給自己開支票。甚至,民主和法治連“私款公用”也要幹預。我用自己錢請你吃飯,如果是想試圖影響公共政策或者有這個嫌疑,還是不行。

5. 在美國政治語言中,豬肉代表著實惠性質的薄款。

6.美國有無數個大大小小的工會,一般按行業組織比如汽車工人工會和服務業工人工會等如果工會的號召力足夠強,可以把一定區域內的某個行業或某個工廠搞癱瘓,也可以左右工人的選票情況。受工會保護,像不修邊幅的大媽空姐這種年齡和外貌歧視情況很難發生。沒有人能任意魚肉“小人物”。

哈弗大學一個不會說英語的清潔工人工作期間昏厥,被校方認為是睡覺所以開除了他。可是他在提交了自己的病史後哈佛校方仍然拒絕雇傭,所以他找到了服務業雇員國際工會地方分部,SEIU立即對哈佛大學發出了抗議,在沒有得到及時回應後,SEIU一邊將此案提交勞功仲裁,一邊積極組織遊行示威。在那場遊行中,除了工會成員還有很多哈佛的教授和學生,後來,迫於壓力,當地政府呼籲哈佛重新雇傭並補償工資和醫藥費損失。最後,哈佛大學不得不與工會和清潔工本人談判,最後的結果便是重新雇傭,補償過去四個月工資和醫療費。

7.尼克鬆的“水門”事件後,出現了很多電視劇和電影。在人類天生的健忘傾向麵前,文化產業主動承擔了守護記憶、背負記憶、傳載記憶的責任。麵對權力社會可能手無寸鐵,但是至少還有記憶。 觀念都是市場裏,有各種各樣極端的聲音,但隻要沒有國家機器的壓製或者煽動,老百姓的意見,總會通過一番搖擺,回歸中庸之道。相反,把牛鬼蛇神死死關進盒子裏不讓透氣,民意反而像個升溫卻沒有出氣口的高壓鍋一樣,慢慢凝聚越來越危險的壓力。

8.“感官刺激主義”的確是文化市場化、大眾化內外邏輯的必然結果。競爭的邏輯導致文化產品製造者要不斷突破底線無論從好的方麵,還是壞的方麵。比如大受歡迎的傑瑞 斯布林格秀等。 與其政府花時間精力去打擊,不如放任自流,讓人民群眾看穿、唾棄、遠離。主持人傑瑞說“就是個電視節目而已,又不是西方文明的末日”。資產階級的自由走到頭,也不過就是這個樣子。

9. 美國打伊拉克不是為了控製其石油,而是跟維護它在國際政治中的老大地位有關:敵對的政治勢力與巨大的石油收入相結合,容易形成對美國的挑戰。現在委內瑞拉、伊朗甚至俄羅斯為什麽敢於動不動跟美國叫板?滾滾而來的石油收入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這些示威者當中,拿伊拉克開刀顯然最順手。其次,在中東安插一個親美政權,也有利於維持石油體係長遠的穩定和開放。

10.1971年美國第一部係統規範競選籌款的法律中規定:在一次選舉中,個人給某一個候選人的捐款不得超過1000美元;一個政治行動委員會的捐款不得超過5000美元;個人一年可以資助選舉的捐款不得超過2.5萬美元。所以個人不可能直接通過錢財來操控選舉結果。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11.中國致力於建設一流大學,美國致力於建設一流中小學。美國中小學生雖然沒有作業,每天下午三點放學,但是青少年中吸毒懷孕暴力事件層出不窮。

12.在美國生病,年輕時有保險公司,年老時有政府。 每一次治病都昂貴,但並不是所有人能享受到醫療保險,所以總會出現一些抗爭。美國的醫療服務價驚人地高,一定程度上就是因為醫生一旦因為醫療過失被訴訟,就有可能傾家蕩產。為了應對可能的恐怖的訴訟賠償額,醫生給普通病人開出恐怖的賬單,保險公司則把恐怖的賬單費用轉化為恐怖的保價,恐怖的保價則又嚇的很多人買不起保險有病不好看。反正,從訴人到醫生到保險公司到普通民眾,一環扣一環,把美國的醫療費用抬到一個讓人瞠目結舌的地步。(1992年,一女士史黛拉 獎金自己不小心打翻了麥當勞的咖啡燙傷了大腿,以咖啡不合理的燙為由把麥當勞告上了法庭,最終獲得64萬美元的賠償)

13.一方麵,美國到處都是脫衣舞俱樂部,另一方麵,在辦公室說個黃段子都可能被起訴,這裏麵有矛盾嗎?其實沒有。去脫衣舞俱樂部是一個人的自由選擇,但是在辦公室聽到黃段子不是一個人的自由選擇,當一個人的自由可能傷害到她人的自由時,他就必須征的對方的同意,而且是信息充分前提下的同意。自由的真諦,恰恰在於這種同意精神,而不是為所欲為。所以美國那些礙手礙腳的繁文縟節,恰恰是這個國家之所以自由的前提。

比如因吃一種貓狗糧導致16隻貓狗死亡而全國召回;一種玩具手機蓋上的金屬別針可能脫落,如果兒童吞咽,有窒息危險,在沒有事故出現的前提下,該廠家收到54起別針脫落報告後,立刻收回30萬個不同型號的玩具手機。還有花生冰激淩等。 正是因為他們怕被起訴,所以對於消費者來說,法律越吹毛求疵,企業越不自由,我們就越高枕無憂。

2019.8.23

人生果實,祈禱落幕時和民主的細節

 
人生果實,祈禱落幕時和民主的細節

 

87歲和90歲的津端夫婦

 

風吹枯葉落,

落葉生肥土,

肥土豐香果,

孜孜不倦,不緊不慢。

——《人生果實》

 

 

轉眼就到了四月末,天氣越來越熱,都可以穿短袖露腳踝了。這個月沒太看書,翻了翻《社會心理學》,浮躁的心態不太能看得進去,就轉戰《民主的細節》,最近唯一在看的書。電影和紀錄片倒是看了一些,挑選幾部與大家分享。最喜歡的是《人生果實》,著實治愈了因為生活的瑣碎和意想不到的曲折而產生的焦慮。

 

1

 

 

87歲的津端英子和90歲的津端修一共同生活在一個庭院裏,攜手走過了65年的歲月。夫婦倆將兩百多畝的菜地劃分成了21塊,種植了70種蔬菜和水果,用山林裏的枯木葉作為天然的肥料,滋養著土地,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每天的生活是在土地裏勞作,午間休憩一會兒,一日三餐,寫信與未曾謀麵的遠方朋友聯係,不緊不慢的度過一天又一天。他們都是熱愛生活的人,修一爺爺會寫日記,做手賬,記錄下每天吃的食物,還會寫信給采購食材的人,表達對食物的感謝,也鼓勵對方,認可他們的工作價值。

 

 

最讓我感動的一個細節是修一為英子在土地和樹上插的標識。盡管在園子裏生活了很多年,英子還是不太分得清菜地裏的瓜果蔬菜,走路也會不小心撞到樹上。於是修一爺爺就做了“小心,撞到頭”的小牌子,掛在果樹上,提醒英子不要再撞上去了呀。

 

 

菜地裏的作物也都用小牌子一一標記,尤其是在櫻桃處的標記,寫了英子的名字,還把他的英子畫了上去,這是一個溫暖又浪漫的爺爺。

 

 

 

英子的浪漫也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麵麵。做早餐的時候,會堅持做一份西式早餐和日式傳統早餐,滿足兩個人不同的偏好。將菜地裏成熟的水果摘下來,做成布丁、鬆餅、果醬、酸奶。修一爺爺喜歡吃可樂餅,燉土豆,就常常給他做,盡管自己不能吃土豆,因為脹氣。每一頓餐前都準備好木質的勺子,因為修一用不慣金屬的器具...從他們的生活裏,深刻體會到了相敬如賓的相處模式。感受得到深愛,表達卻是淡淡的,在每一頓飯裏,每一個小牌子上,每一聲“孩子爸,孩子媽”的呼喚裏。

英子奶奶會對著紀錄片的鏡頭說“我們修一真是越來越帥了。”修一也說“英子是最棒的女朋友。”但是兩人在一起拍照片的時候,修一握住了英子的手,英子也很害羞地說:“這樣真是有點難為情。”像少女一般。

常說戀人相處得久了,會變成親人。我一直都不同意這個觀點,愛情就是愛情,是不會轉化為親情的,要說這種親密關係的變化,那隻是愛情在不同階段的不同表現形式。像英子和修一,即使白發蒼蒼,提到對方的時候,還是會露出甜蜜的微笑,眼底裏是經過歲月洗磨也未曾退去的愛意。修一在勞作後的午後小憩時離開了人世,英子強忍著悲傷也要微笑著送他離開,盡管修一在那邊一個人還是會寂寞,但很快英子就可以去陪他了,在此之前,也要好好生活著。每天早餐還是做兩份,原本菜地裏修一幹的活,英子慢慢摸索著幹。果實成熟了,自己坐在庭院門口的地上,一箱箱分門別類仔細打包好,送去給子女還有朋友們吃。自己守護著他們的家。

做飯的時候啊,用落葉施肥的時候啊,打開窗戶讓光線透進來的時候啊,都會想念她的修一。英子懷著愛意勇敢平靜地生活著。

孜孜不倦,不緊不慢。

 

 

2

 

 

當時突然很想看懸疑片,打開手機發現這部電影正在上映,就自己跑到電影院去看了。改編自東野圭吾的小說,我未曾看過原作。

不劇透,隻談一下觀影體驗。整體而言比較壓抑,普遍日本的懸疑類電影都是這樣,很少走劇情反轉類的感官刺激路線,而是抽絲剝繭般帶你體驗人性的複雜和不可預測。東野圭吾真的很喜歡《白夜行》這類的設定,往往主角一個在陰暗裏,一個在陽光下,因為某種羈絆命運被緊緊地聯係在了一起,各自背負著秘密生活著。無法單純用好壞來評價人的行為,一個犧牲自己整個人生來保護女兒的未來的父親,與此同時也是殘忍殺害好幾條無辜性命的殺人犯,以親情的名義真的可以踐踏別的生命嗎?可是自己的人生被人渣侵犯的酸楚和不甘心,又該訴諸於誰的幫助?人這一輩子,不僅隻有自己在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和你在生命中牽扯很深的人,人生同樣會受到影響,甚至於改變了人生軌跡。我從電影裏感受到的,是生而為人的沉重感,背負過去,緩緩前行。

 

 

3

之前看過劉瑜的《送你一顆子彈》,喜歡她深入淺出又很幽默的文風,即使是散文也有一種勾人一直讀下去的功力。很少看政治評論類的書,這算是第一本,私心揣測自己是讀不進去這類題材,覺得和政治相關的嘛,大多枯燥無味,條條框框,然而,真香。來自張鈺的安利,劉瑜的文風加持,讀著越發覺得吸引人。

令我感觸很深的一段話是寫關於美國人民對伊戰的態度。

但是,但是,如果對生命和痛苦的漠視可以體現在我們對待曆史的態度裏——事實上我們的文藝作品用五光十色的豁達、詩意、頹廢、華麗、放蕩、惡搞,以及最重要的,沉默,去包裹怯懦時,它正在體現到我們對現實的態度裏。
10萬人為了遠方的痛苦聚集到白宮前,絕不可能是誰一揮胳膊就能實現的,隻有公民社會發達的組織資源才能讓一盤散沙的社會在必要時迅速凝結起來,並且通過源源不斷的創意給人們冷卻下去的激情加溫。當然,發達的社會公民團體也絕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它是政治自由、政策導向、一定經濟水平、長期公民意識教育的結果。一句話,美好的人性源於美好的製度。
泱泱大國的運轉,政府不可能不出錯,重要的是這個政府如何麵對自己的錯誤,是否承認它,是否改正它,是否在一個更大的政治框架中受到製約。同樣重要的是,這個社會是否能容忍政府以”國家安全“的名義來踐踏人權——不僅僅是我們的人權,而且是敵人的人權。歸根結底,人權是人類的權利,不僅僅屬於我們或者他們。

自我反省,過去我對政治毫不感冒,尤其是媒體常常渲染著中國的製度存在何種漏洞,和美國啊歐洲相比差了多少多少,越發讓我對製度沒有信心,也失去興趣。但是,人活在社會中,作為公民生活在一個國家裏,真的可以不問國事嗎?政策製度的變化牽扯著每一個人的生活,甚至是命運的變化。人是不可能隻耕耘自己麵前的一畝三分地的,政治決定了你有沒有這塊地以及該怎麽耕耘。當我看著美劇讀著新聞,羨慕著國外人權意識的強烈,各種保障製度給公民的底氣,對比起國內的種種不公和冷漠的現狀,產生了太多的偏見。是人性在個體上或者著民族間存在著差異嗎?美國或者是新加坡的公民的格外廉潔一些嗎?恐怕不是。是製度造成社會現狀的差異。當我們也能設計出更加美好的製度製約著權利,讓人性惡的一麵施展的成本過於高昂以至於難以承受的時候,能看到的人性美好的瞬間也會更多,而政治,就在研究這個事情。

我為自己曾經的冷漠感到羞愧。我現在能做的,是積極去了解這個領域的知識,在現實事件發生的時候保持獨立的判斷,獨立的判斷意味著什麽?是利用自己已經掌握的信息和積累的知識作出判斷,而非站在輿論大多數的一邊,為大多數的言論增添段落。在自己的權利遭到侵犯的時候積極勇敢去維護,看到不公正的事情用於發聲,給出態度和觀點,盡管會犯錯,但是能做到的,是可以不冷漠,不沉默。

我不知道幾年後的自己反過頭來會怎麽看自己現在寫的這一段話,也許會笑自己對於政治理解的淺薄,但是,不冷漠的態度,我相信自己會保持肯定。

未來打算看更多這類題材的書,很值得,很引人思考。

送你一顆子彈書摘

 
送你一顆子彈書摘

整理完全書一萬字書摘記錄,滿足我日後想重讀但又沒時間的尷尬。

感謝劉瑜讓我看到了生活的各種可能。

 

一:論他人即地獄

體驗友誼的唯一標準,就是看兩個人能否湊在一起說別人壞話。

“He Lives at another level”。

人的每一種身份都是一種自我綁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

夢想多麽妖冶,多麽鋒利,人們在驚慌中四處逃竄,逃向公民,或者利祿,或者求功名利祿而不得的怨恨。

也許“瘋子”並不是一個政治正確的詞匯,政治正確的說法應該是:那些在另一個層次實現均衡的人

均衡,我喜歡這個詞,它表明一切上升或者墜落或者旋轉或者破碎都有一個優雅的終點。

羞愧比憤怒、比悲哀、比傷心、比頹廢更本質的反映人的處境,因此更有殺傷力。

早九晚五的生活不自然!每天早上掙紮著起床,衣冠楚楚地感到一個格子間裏,從事著和“意義”有著五先驅者因而無限微弱聯係的工作,然後和一群群陌生人擠在罐頭車廂裏,汗流浹背地回家,回家隻有累的隻剩下力氣吃飯睡覺了。這部自然!

什麽樣的生活是“自然”呢?處理升學考試工作結婚生小孩,似乎也沒有別的出路,奮不顧身地製造一點熱鬧,守住就是這點熱鬧而已。

嘴上說不出什麽,心裏還在嘟囔,想著什麽樣的生活自然。人一輩子的奮鬥,不就是為了掙脫這喪心病狂的自然。

人渴望被承認,也就是別人的目光。但是同時,當別人的目光圍攏過來時,他又感到窒息,感到不自由。獲得承認和追求自由之間,有一個多麽辨證的關係。

蘭德說:道德隻能建立在個體理性的基礎上,而不是任何宗教、感情、社會、國家、階級以及任何形式的集體。

這不是一個在“傳統”和“現代”之間的審美選擇,這甚至不僅僅是一個在勇氣和懦弱之間的人格考驗,這是在人存在和虛無之間做出的選擇。在蘭德看來,宗教、民主、福利國家、共產主義都是在試圖埋葬個人的自由意誌,從而搗毀人之為人的本質。而資本主義精神之所以值得頌揚,歸根結底因為他就是人的精神。

不但多餘,甚至是誤導性的,他給人造成“功夫不負有心人”的錯覺,不,功夫常常是會負有心人的;功夫不負有心人本該沒有那麽重要;“有心”的價值是不能用負於不負來衡量的。

不要讓某種集體意誌或者情感蒙蔽自我,你比想象的更自由。

馬克思說,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蘭德卻說,人是把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給揉成一團,再扔到垃圾桶裏的驕傲而已。

我對“老百姓“、”民間“、這樣的詞繞道而行。當然不是因為我對”老百姓“、”民間“本身有什麽意見,而是我發現但凡笨蛋想給自己的弱智撐腰的時候,就開始稀裏嘩啦地倒這樣的詞匯。

人的非理性、頑固、自私之地步,讓我覺得匪夷所思。比大海更深不可測的,是人的心靈。

因為人性裏有自私的成分,所以要建立一套獎懲機製,引導人們理性地趨利避害。這就是製度主義的觀點。

如果要給美好人生一個定義,那就是愜意,如果要給愜意一個定義,那就是三五知己,談笑風生。

從著名的“集體壓力”的心理時延表明一個集體如何通過其“集體性”來損害個體的認知能力。從這個角度說,“集體是個權力機製“

認識更多的人,忘記更多的人。被更多的人記住,被更多的人遺忘。吹出更多的肥皂泡,然後看到更多的肥皂泡破裂。

自己川流不息的生活,隻不過是別人手機裏的兩個音節而已。而過幾個月,連音節都不是了,僅僅是被消耗的無法追回的那段時間,躺在煙灰缸裏的幾截煙灰而已。

那些與你還無關係的人,就是毫無關係的,永遠是毫無關係的。從認識的第一天起,其實你就知道。就算是笑得甜甜蜜蜜,就算是有過無關痛癢的來往,就算你努力經營這段關係。而那些與你有關的,就是與你有關的,是逃也逃不掉的,就算你們隻見過三次,就算你們三年彼此才搭理一次,就算是你簡直想不起他或者她的樣子,就算是你們隔著十萬八千裏。

集體生活中的“強製性交往”迫使你想獨處的時候不得不麵對他人,而孤魂野鬼般的生活使你在想何人說話的時候,不得不拿起電話,一個個往下掃名字,並且自言自語,這個人有空嗎?他呢?他?她?上次是我主動約他吃飯的,這次再約人家會不會覺得很煩?而且,其實我們好像也沒什麽可說的?

一個時代無論如何狂妄,不能在美的可能性前失去謙卑。

曆史是一個無限且循環的小數。

 

二:論自己作為他人

從什麽時候開始,學習成了現代人的強迫症了呢?,人人都趕著去看急症。我們和社會的關係多麽像一個沒有安全感的女人和一個魅力四射的丈夫的關係。隨時隨地都可能被甩掉,所以每天處心積慮地往臉上塗日霜夜霜眼霜防曬霜,一直塗到臉上所有毛孔都被阻塞為止。

坐在煙霧繚繞的書房裏,緊皺眉頭讀那些沒什麽用的書,用具有遊戲精神的“無意義”去抵抗毫無遊戲精神的“無意義”去抵抗毫無遊戲精神的“無意義”在所有種類的暗病中,無疑這是最純潔的一種。

初中時代大概是我一生中最蒼老的時候,那時候為了學習,為了爭當三好,為了傳說中金燦燦的未來,我無師自通的學會了“存天理,滅人欲”這一變態者哲學。滅人欲的表現之一當然是消滅一切戀愛的細菌,將一切男生給我拋得媚眼寫的紙條,以及我對一切男同學產生的情緒波動毫不猶豫地扼殺在搖籃中,並踩上一萬隻腳。

就覺得中國人很可憐,這不讓說,那不讓講,一會兒有關部門很生氣,一會兒廣大群眾很受傷,那麽一點躡手躡腳的小玩笑,大家就迫不及待奔走相告了。

這個星球上,可能沒有比紐約更“世界主義”的地方。這是一個有錢人一擲千金的城市,也是年輕而貧困的藝術家們背井離鄉尋找夢想的城市;一個給轉牛角尖的考古學家們提供博物館的城市,也是一個給生計無著的墨西哥移民提供洗盤子工作的城市;一個聯合國政要們開會的城市,也是一個混蛋們喝啤酒打架的城市;一個可以在一個角落買到中國的阿香婆醬,而在另一個角落裏買點全世界最昂貴手表的城市;一個大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中產階級、無產階級都有一席之地的城市。總而言之,紐約就好象一座跨寒溫熱帶的森林,所有種類的昆蟲、蘑菇、參天大樹都可以在其中成長,隻要你生命力足夠頑強。

髒亂差,當然是真的。但紐約不是一個地點,而是一場永恒的狂歡節:永遠有音樂會、畫展、攝影展、電影節、示威遊行、政治會議、學術講座在進行。一個被定格在文化爆炸的城市,不髒亂差就奇怪了。

對於有誌青年來說,發瘋是多麽燦爛的事情,簡直義不容辭

一個隻有一國兩製含義和解析幾何的青春會是多麽缺乏詩意。

美好的秘訣就是速朽。

這些陳腐的邏輯真叫人掃興,仿佛一切藝術上的想象力,在表達上最終都是對自我的厭惡。

多少層現實啊,多少個角色啊,累。

L和我說,他的理想就是掙很多很多錢,然後一夜之間把他們輸光。

想到了生活就是一個手段不斷淹沒目的的過程,比如吃飯問題不斷淹沒精神問題。

相通了以後,我就不那麽虛無了,就以體驗生活的名義接收了虛度時光這個事實。在所有的事實中,這個是最差勁的。

人為了避免痛苦,總是可以創造出無窮的道理。

一個缺乏彈性的人,多麽可悲。雖然他的渴望無比堅硬,但現實總是更堅硬。

人人都追求幸福,但是很多人的當務之急不是追求幸福,而是精神自救、不發瘋、不奔潰、不像大街上的那個瘋子一樣高舉聖經在車水馬龍中高嚷“哈利路亞”。

為什麽關於每一場戀愛,我們所能牢牢記住的,往往隻是開頭和結尾而已。或者,如果關於這和個人你能記住的隻是開頭與結尾,那麽你們從來就不曾真正戀愛過?

年少、口號,不知天高地厚,以為大地在你腳上,荷爾蒙武裝起來的正義感,這些東西攪和起來,人就操蛋了起來。而這操蛋中最操蛋的一點,就是那貌似反叛景勝中隱藏的諂媚情節以及羊群心態。

以前王小波對“反熵”的行為表示欣慰時舉國一個例子。一個登山者解釋自己為什麽愛爬山時說:不為什麽,因為這座山就在這裏。

讀與延安整風相關的著作,讀來讀去,結論隻是:一切洗腦的成功要旨,不過在幫助人們逃避自由。當一個體係能夠用邏輯自洽的方式替你解答一切問題、並保證這些答案的光榮偉大正確的時候。的確,你為什麽還要去承受“肩負自由的疲憊”呢?

這麽安靜的成長,仿佛在那裏打著盹,每一朵花都是一個哈欠而已。哪像我們人類,每一天都活得虛張聲勢,每天早上醒來,都要把活不活下去,重新變成一個問題。

世界因為我們腦子裏少的那根弦而精彩。

 

三:論人生意義之不可知

治療憤世嫉俗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斷照鏡子。

我默默焦慮著,自作多情的為每個人傷感。每個人心裏,有多麽長的一個清單,這些清單裏寫著多麽美好的事。可是,它們總是被推遲,被擱置,在時間閣樓上腐爛。為什麽勇氣的問題總被誤以為是時間的問題,而那些沉重的、抑鬱的、不得已的,總是被叫做生活本身。

有沒有真正經得起推敲的人生呢?還是垂下眼簾像躲開大街上的暴露癖那樣躲開“意義”這個字眼呢?

在青春的掩護下,頹廢是勇氣,懶惰是反抗,空虛是性感。

但也許《麥田守望者》並不僅僅是一部青春小說。他是關於一個人在看透人生注定失敗後如何說服自己去耐心地完成這個失敗的小說。

但這個社會最糟糕的地方,也許恰恰是他甚至不那麽糟糕--這些不好不壞的人,以他們的不好不壞,無情剝奪了霍爾頓憤怒的資格,而憤怒,至少憤怒是一個人感知自我最快捷的方式。

16歲的霍爾頓,30歲的霍爾頓,60歲的霍爾頓。他們看透了世界之平庸,但無力超越這平庸。他們物理成為“我”,但又不屑於成為“他”。他們感到痛苦,但是真的,這連痛苦都很平庸--這世上有多少人看透人生隻需五並感到憤怒,而這憤怒早就不足以成為個性,不足以安慰人心。事實上憤怒成為時尚,他甚至有些可鄙。

我想霍爾黁也許不是真的憤怒,他隻是恐懼。他隻是對自己的虛空人生感到恐懼,而處於自尊心,我們總是把恐懼表達成傲慢。他還熱愛小說呢,他還熱愛音樂呢,他還熱愛小妹妹臉上的笑容呢。

我們找到了“哲學”。Matrix不僅僅是一個好人打倒壞蛋的故事,而是一個在“殘酷的真實”和“美好的幻想”中做出選擇的哲學問題。

和你的夢想有關係的,和你所想象的自己有關係的,才是你的故鄉。

但再仔細想想,把什麽都看透,追求的不過是一種智力上的虛榮,而且還傷害了自己活下去的興致。所以附著在物質上的很多“意義”,就像新娘頭上的紅頭蓋,還是不掀開來才好。

但是,作為一個猴子,你看見好好一個人,脖子上綁一根繩,繩子處在胸前,神情肅穆地朝你走來,你肯定會覺得人類真是一種充滿幽默感的動物。你會想,人類未來裝正經,連脖子上綁一根繩子這種事情都想的出來,還染成各種顏色和花紋,真是有兩把刷子。

憤青有多麽多東西可戰鬥,資青有那麽多鈔票可以賺,文青有那麽多感情可以抒發--曆史還遠遠沒有抵達它的盡頭,未來還坐在紅蓋頭裏麵激發他的想象力,他還可以那麽全力以赴地向他奔跑,並且從這全力以赴中感受到意義凜冽的吹拂。

對於習慣惹事生非的靈魂來說,簡直是一種災荒。

昨天和一個朋友聊電影March of penguins,就說企鵝那樣或者有什麽意思,從頭到尾就是為了一個“繁殖”。你可以說它體現了生命的偉大和頑強,但是一個無意義“偉大而頑強”地繁殖出更多的無意義,這是還真不能讓我肅然起敬。

據說,人活著,是要有精神支柱的。

精致的平庸總要好過粗糙的平庸。

快樂這件事,有很多“不以主觀意誌為轉移”的因素。基因,經曆、你恰好碰上的人。但是充實,是可以自力更生的。羅素說他生活的三大動力是對知識的追求、對愛的渴望、對苦難的憐憫,其他兩項都是可以自給自足的,都具有耕耘收獲的對稱性。

年少的時候,我覺得孤單是很酷的一件事。長大以後,我覺得孤單是很淒涼的一件事。現在我覺得孤單不是一件事。至少,努力不讓他成為一件事。

在遼闊的世界麵前,一個人有多謙卑,他就會有多快樂。

人若有知己相伴固然妙不可言,但那可遇不可求,真的,也許既不可遇又不可求,可求得隻有你自己,你要俯下身去,朝著幽暗深處的自己深處的自己深處手去。

如果每次聽到動聽音樂的時,就覺得這個世界的一切醜惡都可以被原諒。

 

四:論愛情之不可能

很多時候,甚至不是兩個人由於曆史的慣性心城了這種“權力格局”,所以不得不默默承受。

受虐與施虐的痛感--或者是快感--本身,成了愛情的防腐劑。說白了,不是因為愛而去忍受痛而是通過痛才能感到愛。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流行歌曲百分之七八十都是關於得不到愛情或者失戀的痛苦的。

這事讓我覺得,同時一種很神奇的東西。它把模糊的東西,轉化為清晰。把遲鈍的東西,轉化為尖銳。就是通過被傷害,愛的感覺邊得清晰而尖銳,正如通過生病,我們突然感受到我們身體的存在。

每個人都有一部愛情的血淚史,上麵記載著我們無情地踹掉別人以及無情地被踹的曆史,也是就施虐與受虐的曆史。

如果在感情的輕度和受傷害的程度之間做一個統計回歸分析的話,二者很可能是正相關的。

真要把一大塊蛋糕推到你麵前,讓你沒完沒了地吃下去,估計很快就倒了胃口。還是放在櫥窗裏,眼巴巴地看著,才有咽不完的口水。

地球人都知道,你不讓對方時不時地痛那麽一下子,人家哪會把你當回事。

痛就是愛的那麽一個小容器。

所以那些以為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成功避開愛的"礁石”而得意洋洋的人,還真說不清人家是賺了還是賠了。從完好無損的角度來說,是賺了;從極端體驗的角度來說,又是賠了。

當年那個愛啊,一不怕死而不怕累的,以後追溯起來的時候,還可以像個出生入死的抗美援朝老兵似的,來個英雄無悔。

約會的出現,可以說是對人體的欲望和精神依戀發展不成比例這個客觀現實的承認。兩個人肉體發展的關係,可以像電飯煲做飯那麽快,而兩個人感情的發展,往往像砂鍋煲湯那樣慢,怎麽辦?約會唄。

約會文化的風靡,在某種程度上等於人類承認了自己的雙重無能,在抵製欲望麵前的無能;在培養感情方麵的無能。

上一次床,隻要一點荷爾蒙,而要愛一個人,要有激情,恒心,意誌,力氣這些羅裏吧嗦的東西,而人類永遠是避重就輕的那麽一種動物。

“找對象文化”隻不過是對人的肉體欲望和精神依戀發展不成比例這個客觀事實的不承認而已。明明肉體欲望和精神依戀的發展是不成比例的,非要做“同步發展狀”,結果就是,既然上床了,那就結婚了,既然結婚了,那就湊合吧,既然家裏湊合了,那就再外麵嫖妓或者找外遇吧。

事實上,我們也可以說,約會文化中的人們非常享受那種曇花一現的快樂,而找對象文化中的人們非常享受那種細水長流的快樂。輕盈或者沉重的,都是快樂。

一個人的感情總量是有限的,如果你把它給的零敲碎打地用完了,等到需要大額支出的時候,你的賬號就已經空了。所以約會文化最大的弊端就是它的揮霍性。現代人衝向dating市場,就像一個饑餓的人衝向一次自助餐,他東一勺子,西一筷子,每一個菜都是淺嚐輒止,但每一個菜都沒有留下回味的餘地。

雖說愛的深度和廣度之間,很可能有一個互換性,但我總覺得,真愛是一個對深度而不是對數量的體驗。

愛情裏麵,最艱巨的部分、莫過於相遇吧。

百把來人裏麵,身高體重長相工作學曆性情人品才華年輕婚姻狀況又令人中意的,很可能一個也沒有。

電影是電影,生活是生活。電影的好處就是導演可以假扮上帝,把命運像麵團那樣揉捏,麵包,餃子,餛飩,麵條,想吃什麽就捏什麽。

上帝給了每一個人偶然性的監獄,但是他竟然企圖越獄。

但我可不想越獄。偶然性是殘忍的,但偶然性之美在於它的獨一無二性。可以無限複製的東西是不美的,可以被無限複製的東西是不珍貴的,可以被無限複製的東西是工業流水線而已。

那麽多事情,跟青春綁在一起就是美好,離開青春,就是傻冒。連愚蠢,也隻是青年人的權力。

當好事來的太晚了的時候,它就變成了壞事。

據說真正的愛情,不是因為對方能帶給你什麽,而是因為你就是欣賞他的美好。

耐心是一種美德。

很多時候,衝動裏麵有一種快感,而另一些時候,遠離則是一種操守。

你所能想到的全部理由,都是對的。全部理由,聽上去多麽殘酷。他不愛她了。

不就是個心碎嗎?有人在跳樓,有人在挨餓,有人得癌症,有人被砍死,還有人不幸生在了伊拉克,那麽多心碎的聲音,那麽多螞蟻的哈欠。

想到要把自己的時間、精力分給另外一個人,就覺得不甘心,所以暫時不想要孩子。

馬克思說了,私有製是萬惡之源,而婚姻本質上不過是愛情的私有製而已。

一個人占有得越多,就被占有的越多。

我惡毒的以為,大多數人人結婚,其實僅僅是因為無所事事,於是決定用一種無聊取代另一種無聊。

北極沒有住著一個聖誕老人,生活中的老鼠並不像動畫裏那樣可愛,有誌者事竟成隻是個笑話,希望它也就是個希望而已。

怎麽就那麽有破壞力?它怎麽就可以將兩個其實不怎麽相愛的人死死捆綁在一起,也可以將以分本來挺美好的友意糟蹋得支離破碎,它還可以將兩個本來相愛的人扭曲成兩個相互戒備、相互折磨的占有狂呢?他簡直就是異常地震,所到之處,天崩地裂,生靈塗炭。

比一個納粹的愛更難理解的,是愛的納粹性。

在所有對“愛”的定義中,有一個曾最深的打動我:“True love is love for hunmanity"。我想它的意思是,隻有真正愛人類的人才可能愛上一個具體的人。就是說當一個人愛上另一個人,這份愛是在表達這個靠近真善美的決心,就是說愛是一種能力而不是一個遭遇,就是說真正的兩性之愛是對正義與美之愛的一個分支。

也許愛與人道不人道也沒什麽關係,它甚至是它的反麵。愛的非理性、破壞力以及它將人引向毀滅、瘋狂、痛苦誘惑的引力,都與人道精神背道而馳。正如政治世界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愛情世界也是。正如政治不可能合理,愛也不可能。所謂愛,就是人被高高拋起又被重重砸下的那種暴力,就是被征服者,在自我的廢墟上,協助那個征服者殘殺自己。

愛情是一場肺結核,crush則是一場感冒。肺結核讓人元氣大傷,死裏逃生,感冒則隻是讓你咳點嗽、打點噴嚏,但是他時不時發作一次。

也許是因為等到對方走得更近,你看清他的全部,他身上那個亮點慢慢被他的其他缺點稀釋,以至於那份感情還來不及升華就已經腐朽了下去。

Crush是速朽的。他的殘酷和優美。

世俗把一切噪音開始打著“愛情”的名義,潛入Crush,把它從一聲口哨腐蝕成一個拖遝的肥皂劇。

糟糕的是,人們總是把crush誤以為是愛情,敗壞那份幻想的輕盈。人們迫不及待地要從那瞬間的光亮中,拉扯出一大段拖遝的故事,最後背著拖遝淹沒,深陷泥沼,積難重返。

麵對有些可能性,轉過身去,是個美麗的錯誤,但是迎上前去,則是個愚蠢的錯誤。

這世界,貧富分化的,豈止是財富,豈止是色相,豈止是智力,還有色相。

我們卑微渺小的欲望,閃爍在她們燈紅酒綠的都市。

一個人是多麽容易吧對自己的鄙視誤解為對愛情的需要。

愛情的偉大之處在於可以遮蔽一個人的虛空,愛情的渺小之處在於它隻能遮蔽一個人的虛空。

我想之所以永遠有那麽多人在忙著得到愛失去愛抱怨愛嘮叨愛,除了偉大的化學反應,還因為愛情是成本很小、“進入門檻”很低的戲劇。

製造一場愛情或者說看上去像愛情的東西,隻需要兩個人和一點荷爾蒙而已。

枝繁葉茂的愛情,讓一個可忽略可被替代可悲抹去而不察覺的存在,看上去基本像是生活。

我看到的隻是,自我是也該深淵,他如此龐大,愛情不可填補。

長太息之掩涕兮,哀女生之多艱。

別跟我說為情所困的美好之處,“美麗的憂傷”這個姿勢,擺久了累不累?何況憂傷他有什麽美麗呀,何況有時候你其實也不憂傷,所謂憂傷不過是空虛的一種形式而已。 那麽,不值得書寫的生活值得度過嗎?

還在他還有回憶。張愛玲10歲的時候在期盼愛,20歲的時候在書寫愛,40歲的時候在放棄愛,60歲的時候在整理愛。短短三五年的愛情,這樣細水長流地被思量、被咀嚼、被雕刻,好比寫一本書,前言花去20年,後序花去50年,最厚重的卻仍是青春那三五年。也許晚年張愛玲不需要生活,因為她曾經擁有的不可超越。

那一定意義上,共同貧富才是和諧社會的真諦。

現在有點理智的人都願意承認,維持婚姻的動力絕不僅僅是“愛情”

從曆史唯物注意的觀點出發,顯然,除了“愛情”這樣的美好情感,婚姻的動力還包括:第一,孩子的撫養;第二,“親情”。據說愛情時間長了,就會發生某種化學反應變化成“親情”。第三,經濟上的相互扶持,第四,生活上的互助。就是說。即時沒有愛情,一般來說,人們也往往會因為以上四個原因而維持婚姻。

如果愛情越來越成為婚姻的基礎,接下來最顯然的問題:愛情這個東西,保質期很短啊!不可否認,總有一些相愛一生的伴侶,但是更多的人,一生N次墜入愛河和墜出愛河,有些都摔成肉餅了。甚至有人說,一般來說那種熱烈的,還沒有轉化為“親情”的愛情,往往隻能維持6個月左右。

 

五:論社會之既不可知又不可能

理想主義青年們也許會高舉烏托邦標語嚷口號,但是他們的雙腳卻精明地留在了腐朽的資本主義。

世上有一種富人“窮的隻剩下錢”,套用這個公式,世上有一種強權,“虛弱的隻剩下暴力”

避重就輕是皆大歡喜的必由之路,作為一個熱愛皆大歡喜的社會,我們又取得了一次勝利。

雨果說:當一種觀念的時代已經到來,沒有什麽力量能夠阻擋它。這句話的反麵是:當一種觀念的時代已經過去,沒有什麽力量能夠挽留它。

這些道德極限場景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在危險麵前我努力並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我是否能夠忍受自己在別人極端痛苦麵前無所作為?

沒有良知的人不承受痛苦。

消費的樂趣,從來都是物理的樂趣,數量越大越無力。

很多時候,你以為你的所作所為是出於愛,其實還是不夠愛。另一些時候,你忙著轟轟烈烈地愛人類,卻忘記了愛身變一個個的人。

也許人世的希望不在於發現真理,而在於追問一句,發現真理又如何。

階級當然是一個客觀存在,但如果階級可以為一個人的行為言論辯護,那麽我們為什麽還需要法院對案件一個一個地做個案分析。

那個“壞人”是怎麽變“好人”的。確切地說,我很想知道一個腐朽大廈的倒塌,是從哪個裂縫開始的。

我老覺得美國這個國家從來沒有過革命的經曆也不好,許多知識分子從來沒有享受過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所以眼巴巴的,老惦記。對於渴望M的人,不S一下他,他就不消停。

我想大學精神的本質,並不是未來讓我們變得更深奧,而恰恰是恢複人類的天真。天真的人,才會無窮無盡地追問關於這個世界的道理。大學要造就的,正是這種追問精神,也就是那些“成熟的人”不屑一顧的“書呆子氣”。

“成熟的人”永遠實在告訴你,存在就是合理的,而合理就是不必追究的,不必改變的。“成熟的人”還告訴你:這個世界,無商不奸,無官不貪,所以戰勝壞人的唯一方式就是成為更壞的人。

自由這個東西的神奇,不會在於他會帶來多少洪水猛獸,而在於,這些洪水猛獸出現以後,你發現它其實也不過如此。

生長於這個時代的人未必更好,隻是更幸運而已。也許任何時代的人可以做的,隻是在“可能”變成“不可能”之前,及時說不。

 

後記:

在一定程度上,文字不是記錄我生活的方式,而是我體驗生活的方式,因為書寫的過程拉近了我和被書寫對象的距離,使最微小的事物都呈現出五官和表情。

如果說豐富的生活是紅軍在與敵人的激戰中爬雪山過草地的話,那麽我的生活更像是一直駱駝無聲地穿越撒哈拉。這場穿越中沒有敵人,沒有雪山和草地,沒有盡頭處光明的延安,隻有傾聽自己呼吸的耐心、把一隻腳放下去之後再把另一隻腳抬起來的耐心。

我相信這不是度過意義人生的一種方式。它是度過有意義人生的唯一方式。我相信是一個人感受的豐富性、而不是發生在他生活中的時間的密度,決定他的生活質地,是一個人的眼睛、而不是他眼前的景色,決定他生活的色彩。

一個事物的價值決定他的效用,而效用永遠是主觀判斷。所以我希望,至少我希望,這本數能帶動讀者和我一起響應蘇格拉底的號召,去實踐這樣的人生態度,不被審視的人生不值得度過。這句話的山寨版說法是:沒有無聊的人生,隻有無聊的生活態度。

但作為一個無限悲觀的人,我常常以嬉皮笑臉的語氣來描述這種悲觀,以掩飾自己還死皮賴臉活在這個世界上所帶來的尷尬。別人往往記住了說話的語氣,卻忘記了這語氣之下的信息。事實是我覺得人生的確充滿了不可知與不可能,對此我心意難平。一氣之下嘮叨出這麽多文字。

有一天我在博客上看到一句話:人尚未喪失自知性的幾種表現--憂鬱、自閉、強迫症、交流障礙、妄想、躁狂、焦慮……聽聽,“尚未喪失自知性”,有精神疾患的人簡直應該彈冠相慶了。

知道自己的焦慮狂躁抑鬱妄想悲觀或者更多時候僅僅是麵對無邊無際沙漠的驚恐,也可以是生產力。

《民主的細節》讀書筆記

 

《民主的細節》這本書是作者劉瑜過去給一些期刊報紙寫的專欄文章結集,其中主要是給《南方人物周刊》的文章。全書中以講故事的形式,把“美國的民主”這樣一個概念性的東西拆解成點點滴滴的事件、政策和人物去描述。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民主的細節》貫徹全書的除了是作為公民的責任意識,更是民主國家的責任共同體意識。她認為:一個真正牢固的民主製度,需要的不僅僅是”當我的權益受到侵害時,我要堅決捍衛我的權益“,而是”當我的權益受到侵害時,你要捍衛我的權益。當你的權益受到侵害時,我要捍衛你的權利“的責任共同體意識。

《民主的細節》中舉到了一個例子:美國前司法部長親自跑到伊拉克給薩達姆做辯護律師一事,就生動詮釋了美國的”權利觀念”甚至勝於“敵我觀點”。也就是說,一個人捍衛的不隻是自己的權利,更是別人的權利,捍衛的不隻是好人的權利,也是“壞人”的權利!

因為”他也可能是我“。這也是劉瑜幾乎所有的書中,都會反複強調的一個思考維度。

中國知識分子在上世紀50年代的“鎮反”中萬馬齊喑,因為他們不是“壞人”,結果“反右”來臨時,他們就成了“壞人”。農民在“土改”鬥地主時鬥誌昂揚,因為他們不是“壞人”,結果人民公社運動中他們有誰想藏私糧,就成了“壞人”。幹部在曆次“肅反”中火上澆油,因為他們不是“壞人”,結果“文革”一來,他們就成了“壞人”。造反派在打倒“走資派”時聲嘶力竭,因為他們不是“壞人”,結果“清理階級隊伍”時,他們也成了“壞人”。這麽看來,每個人在捍衛別人權利的時候,其實更是在捍衛自己的權利,因為他可能是我,若無視他的權利,等我真的變成了他,那麽我的權利也早就蕩然無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