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渲染中國恐懼症,西方在浪費發展機遇

(2022-11-04 18:31:47) 下一個

China Phobia: A Wasted Opportunity 

https://www.amazon.com/China-Phobia-Opportunity-Karim-Alwadi-ebook/dp/B0B5XM4M29

by Karim Alwadi  (Author), Mohammad Kheir Alwadi  (Author)

How can we prevent the growing ChinaPhobia phenomenon from turning competition into mutually destructive conflict?

ChinaPhobia - A Wasted Opportunity is an informative book, unbiased towards either China or America. It has been written in the form of a conversation between a father-a former journalist and senior diplomat-and his businessman son. Both academics present the facts combined with insights gained from years of observations of China.

Part one describes the factors that have led to ChinaPhobia: pace of China's economy, gravitational shifts towards Asia, territorial disputes, lack of soft power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resignation as the 'world's factory', Covid-19, and tries to explain China's cultural and political thinking.

The second part of the book concerns changes within the economic partnership which led to the increasing distrust of the US government and corporations towards China, reflected not only in their trade war, but also in growing US and Western support for China's red-lines including Taiwan, Hong Kong, Xinjiang and Tibet. It is mirrored in an ongoing behind-the-scenes arms race, which has a paramount impa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regimes-and on the rest of the world.

Thirdly, China's increasingly sensitive ambition towards global leadership is explained, and the roles of various think tanks and experts on both sides is analyzed objectively.

Urgent questions are addressed in the final part of the book. Without a timely response, inflating ChinaPhobia could become the biggest threat to global peace, economic growth and stability, poison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the coming years. The authors discuss the means of mitig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專訪敘利亞兩代“中國通”:渲染“中國恐懼症”,西方在浪費發展機遇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薛丹  -2022-11/02
 

【環球時報駐敘利亞特派記者 薛丹】編者的話:《“中國恐懼症”——被浪費的機遇》是敘利亞前駐華大使穆罕默德·海依爾·瓦迪和他長期生活、工作在中國的兒子卡裏姆·瓦迪(中文名肖克)合著的新書。在書中,他們以對話的方式,談了對中國發展和西方患上“中國恐懼症”的認識。該書英文版由世界著名出版商企鵝蘭登書屋今年8月底出版,在兩個月的時間內獲得亞馬遜網上書店五星級好評,登上新書榜前20名,引發歐洲《現代外交》網站、阿聯酋《國民報》、菲律賓《馬尼拉時報》等國際媒體的廣泛關注,並在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有不錯的銷量。《環球時報》記者近日分別專訪瓦迪父子,他們在講述對中國的最新觀察時,還駁斥了西方一些國家製造“中國恐懼症”的做法。在他們看來,西方渲染的“中國恐懼症”給世界和平、經濟增長和穩定帶來威脅。

敘利亞前駐華大使穆罕默德•海依爾•瓦迪和兒子卡裏姆•瓦迪生活照。

告訴讀者“誰是敵視中國的失敗者”

穆罕默德·海依爾·瓦迪上世紀90年代任敘利亞《十月報》社長、總編時首次到訪中國,2000年至2009年任敘駐華大使。為幫助阿拉伯國家民眾更好了解中國,他出版過《中國的外交政策》《中國和中東》《中國社會》等著作。

環球時報:您能給中國讀者簡單介紹下《“中國恐懼症”——被浪費的機遇》這本書嗎?

瓦迪:這本書是我和兒子卡裏姆·瓦迪,也就是肖克一起創作的,書中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成就、脫貧攻堅等多個方麵進行了闡述。同時,該書分析了美國推行對華政策失敗的原因。在我看來,美國對全球領導權從西方轉移到東方深感擔憂。美國失敗的對華政策對世界和平與穩定構成威脅。美國還讓世界陷入更多的冷戰和熱戰。當前,一些西方國家更是企圖利用各種機會攻擊中國,扭曲中國形象。因此,該書旨在揭開真相,詳細解釋中國的立場,分析中國人如何思考和如何看待西方,講述世界如何看中國,以及告訴讀者“誰是敵視中國的失敗者”。

瓦迪父子合著的《“中國恐懼症”——被浪費的機遇》一書封麵。

當前,各國人民期待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渴望迎來更加和平安全的世界。美國隻有擺脫對中國的敵視和“中國恐懼症”,才能使美國和世界“雙贏”。

環球時報:中國的世界觀與西方的世界觀不同,中國的和平崛起被一些西方國家視為“威脅”。您認為西方國家現在應如何與中國相處?

瓦迪:當今世界正深受戰爭、衝突和緊張局勢的影響。中國是最重要的大國之一,中方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重要理念正逐步獲得國際共識。此外,維護多邊主義、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等理念為人類和平與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與方案,發揮了關鍵作用。和平崛起的中國已成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然而,西方卻大肆歪曲中國的和平崛起,歪曲中國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敘利亞前駐華大使穆罕默德•海依爾•瓦迪

環球時報:今年年初,中敘兩國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您怎麽看兩國的合作?

瓦迪:共建“一帶一路”為中國與阿拉伯國家進行合作搭建了一座真正的橋梁。我相信,備忘錄的簽署將為敘利亞克服經濟困難、加深兩國政府和兩國人民的曆史友誼提供更多機遇。

“不想看到又有一個‘恐懼症’影響我們的生活”

卡裏姆·瓦迪(中文名肖克)先後在中國人民大學、外交學院留學,其以中文完成的《真實的黎巴嫩真主黨》一書2015年由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在學術界獲得高度評價。目前,他在中美等國的高校和研究機構擔任研究員,並創辦了幾家不同領域的企業,專注於共建“一帶一路”領域的投資及項目開發事務。

卡裏姆•瓦迪(中文名肖克)

環球時報:亞馬遜網上書店對《“中國恐懼症”——被浪費的機遇》一書的介紹是:“我們如何防止日益增長的‘中國恐懼症’將競爭變成相互毀滅的衝突?該書內容豐富,對中國或美國都沒有偏見。”能講講你們寫此書的初衷嗎?

肖克:2017年前後我們有了寫此書的念頭。我觀察到美國國防體係把中國定位為“潛在對手”,而曆史告訴我們,一旦美國國防體係認準“敵人目標”,一般來講政界、商界以及社會層麵都會有連鎖反應。同時,長時間參加共建“一帶一路”的投資開發項目,我也觀察到一些西方媒體的偏見,它們正試圖影響與中國合作的國家。所以,我意識到需要第三方來解讀中國真實的想法,以及中國人追求的“中國夢”到底是什麽樣的。

我和父親都認為,迫切需要整合全球力量來應對世界麵臨的氣候變化、貧困與饑餓等挑戰,如果中美兩個大國能化解分歧、聯手合作,將給人類提供一個黃金機遇。而西方一再渲染的“中國恐懼症”,如果導致反華現象升級,那麽我們將失去這個寶貴機遇。從個人角度,我出生在冷戰時期,來自阿拉伯和俄羅斯聯姻的家庭,我感受過西方的“蘇聯/俄羅斯恐懼症”,作為穆斯林,我也感受過“伊斯蘭恐懼症”。現在中國是我的家,我在中國組建家庭,所以,最不想看到的是又有一個“恐懼症”影響我們的生活。

環球時報:這本書引起很多國家媒體的關注,也在歐美和澳大利亞等國有不少讀者。該書是否幫助一些國家的民眾改變了對中國的認識?

肖克:我聽到最多的是國外讀者說,西方出版的涉華圖書大多帶有偏見,“難得有這本書這樣客觀、中立的內容”。這本書相對成功的一個因素是,視角“非中非西”,我們從非中國也非西方的角度來深度討論“中國恐懼症”這個問題。這是個如此敏感和複雜的問題,但我認為很有意義。因為大多數外國讀者沒有我們父子這樣在中國生活和工作的經曆,很多人的文化背景也與我們不同,所以外國讀者對這種通過家庭對話、討論中國問題的方式很感興趣,讓它成為一本暢銷書。

環球時報:當一些國家視中國為“威脅”時,中國以自己的智慧和方式應對挑戰。在您看來,導致美國近些年推行對華政策失敗的原因是什麽?

歐洲《現代外交》網站9月5日刊登了迪維揚.舒金達爾的署名書評,舒金達爾是印度新德裏空中力量研究中心的研究員。

肖克:國與國之間的政策是否失敗取決於是否有清晰的目標和政策。首先,我們認為美國不一定非常清楚自己對中國的要求是什麽。如果美國的目的是遏製中國發展,那注定是要失敗的。因為中國的發展是內在驅動的,我們在書中重點談了“中國為什麽不會成為第二個美國”,不會稱霸世界,中國人的曆史文化背景不支持霸權思想,中國共產黨在國際事務中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正如今年7月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舉行會晤時所說,“許多人認為美國正患上越來越嚴重的‘中國恐懼症’,如果任由這種‘威脅膨脹’發展下去,美國對華政策將是一條走不出去的死胡同”。其次,我們在書中告訴美國人,中國的目標從來不是超越或取代美國,即使將來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也不會影響美國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質量,反而有助於幫助美國擺脫困境。

環球時報:美國外交政策協會發布報告《美國的商機以及中國就是商機》,呼籲美政策製定者轉變對華錯誤認知和政策,正確看待中國並加強美中經貿合作。從“旁觀者”的角度看,您會給美國決策者哪些建議?

肖克:我不是美國問題專家,但有很多美國企業家朋友,有的在美國,有的在中國。在寫這本書的3年時間裏,我比較深入地了解了美國企業在華的情況。美國企業從中國的改革開放中受益,它們來華投資不是搞慈善活動,可以說在經貿領域中美雙方“誰也不欠誰”。外商在中國“賺快錢”的時代過去了,包括我本人在內都要適應。但大家也清楚,如果誰放棄中國市場這塊“蛋糕”,別人就會去爭,前者鬧不好就被行業踢出去!美國企業家是世界一流的,他們很清楚這一點。毫無疑問,中國將繼續開放,繼續擁抱世界。而且,中國在後疫情時代,還會加大歡迎外商投資的力度。

《馬尼拉時報》相關報道

環球時報:能談談您在中國的生活嗎?

肖克:我2001年定居北京,娶了中國妻子,兩個孩子均為中國國籍。我剛來北京時,很多人見麵打招呼還說“吃了嗎”。前幾年,中國人響應中央號召,開始“光盤行動”。我也見證了中國共產黨治理國家的很多政績。十幾年來,我們堅持讓孩子們擁有中國國籍,是因為我堅信中國護照會越來越有“含金量”。中國共產黨永遠是孩子們的堅實後盾,我當時認為,中國護照是我能給孩子們的最好禮物,事實證明這樣的選擇是正確的。   

“說真的,中國人對輸出意識形態沒興趣”

環球時報: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期間,有敘利亞記者在記者招待會上提問,並和《環球時報》記者談道,她認為中共二十大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它將引領中國的未來發展,也將影響中國與世界的關係。您認為她的話在中東國家民眾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嗎?

肖克:確實如此,中共二十大和中國的未來發展對全球來說非常重要。我常說,中國現在的經濟體量和國際影響力到底有多大,可能連很多中國老百姓都無法想象。中國在全球扮演著重要角色,必將意味著很多中國國內的事變成國際熱點。中國人吃什麽、喝什麽、用什麽影響著世界上很多中國人可能從來沒有關注的地方:很多家庭靠中國遊客“吃飯”,靠物美價廉的中國產品抵消通貨膨脹帶來的影響,這就是我常說的“中國的事變成了世界的事”。

環球時報:您怎麽理解中國式現代化?

肖克:我的認識是,中國式現代化就是讓中國老百姓過好日子。十幾年來,我在很多國家參加活動時都會講中國在方方麵麵取得的進步。我提醒那些總是“俯視”中國的外國人,一定要客觀,要去了解真實的中國。現在有些過去誤讀中國而沒有與中國合作的人也覺得自己“吃虧”了。我教育孩子要永遠學習中國文化美德,包括謙卑和包容。中國是一個學習型大國,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學習型政黨。我認為,這是中國和中國共產黨成功的一大因素。中國青年人現在越來越自信,我希望他們繼續保持這種自信,弘揚中國大國風範。

環球時報:2023年,是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您認為,這一倡議已經或將要給相關國家和地區帶來哪些變化?

肖克:無論是對中國來說,還是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來說,共建成果是顯著的。中國提升了在世界上的影響力,相關國家百姓也過上更好的生活。我本人也是參與者和受益者。談論共建“一帶一路”成果時,還要看“競爭對手”在做什麽。最近幾年,有個別批評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也出台類似倡議,想跟中國競爭。我最近出席一場活動時,有的國家與會者對“一帶一路”說三道四,我反問他,如果覺得中國方案不好,為什麽你們也出台類似計劃?當然,其他國家的方案是否能成功還是一個未知數,但我希望它成功,畢竟競爭永遠是好事,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一大成功之處也在於使其他大國開始推出類似的推動全球共同發展的計劃,如果它們能真的這樣去做,無疑是對人類的貢獻。 我在中國生活20多年,接觸過各行各業的人,從來沒有聽任何人說過“中國輸出意識形態”。說真的,中國人對這個沒有興趣。而且,在國際事務中,哪裏需要中國出手相助,中國就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中國願意分享自己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供其他國家參考。一些國家會借鑒中國的經驗,走出自己的發展之路,多樣化是我們地球最美的一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