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清華大學教授 錢穎一 談社會治理

(2022-09-07 12:12:25) 下一個

清華大學教授 錢穎一  談社會治理

https://www.sem.tsinghua.edu.cn/info/1206/31907.htm

錢穎一 錢穎一; 清華大學經濟係教授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第四任院長(2006-2018)

電話:(86)(10)62795360

辦公室:偉倫256

郵箱:qianyy@sem.tsinghua.edu.cn

教育經曆

1977級清華大學數學專業本科畢業

畢業後留學美國,先後獲哥倫比亞大學統計學碩士學位、耶魯大學運籌學/管理科學碩士學位、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曆

曾任教於斯坦福大學、馬裏蘭大學、伯克利加州大學

2006-2018年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

講授課程:經濟學原理, 經濟學原理(1),經濟學原理(2)

研究領域:比較經濟學、製度經濟學、轉軌經濟學、中國經濟、中國教育

學術成果:中文書著:《現代經濟學與中國經濟改革》、《現代經濟學與中國經濟》、《大學的改革》(五卷)、《理解現代經濟學》、《錢穎一對話錄:有關創意、創新、創業的全球對話》、《老清華的社會科學》、(與李強共同主編)、《走出誤區:經濟學家論說矽穀模式》(與肖夢共同主編)、《轉軌經濟中的公司治理結構》(與青木昌彥共同主編)

英文書著:How Reform Worked in China: The Transition from Plan to Market(中國是如何改革的:從計劃到市場的轉軌)

論文發表在 《美國經濟評論》 (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政治經濟學期刊》(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經濟學季刊》(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經濟研究評論》(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經濟研究》等國際國內學術期刊 。

 
更多

業界經曆:擔任《經濟學報》主編

所獲榮譽:2012年當選為世界計量經濟學會(The Econometric Society)會士(Fellow)

2018年當選為清華大學首批文科資深教授

2009年和2021年獲得孫冶方經濟科學獎

2016年獲得首屆中國經濟學獎

錢穎一,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國務院參事,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西湖大學校董會主席。十二、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1956年生於北京,祖籍浙江。977年考入清華大學數學專業,1981年本科(提前)畢業,1982年獲學士學位,1982年獲哥倫比亞大學統計學碩士學位,1984年獲耶魯大學運籌學/管理科學碩士學位,1990年獲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之後任教於斯坦福大學、馬裏蘭大學、伯克利加州大學。

2006年10月起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曾任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兼任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中國經濟50人論壇成員、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學術委員會主席、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等。主要研究領域:比較經濟學、製度經濟學、轉軌經濟學、中國的經濟改革和發展。

在《美國經濟評論》、《政治經濟學期刊》、《經濟學季刊》、《經濟研究評論》等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在《經濟研究》、《經濟社會體製比較》、《改革》、《比較》等國內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中文書著有:《轉軌經濟中的公司治理結構》(與青木昌彥共同主編)、《走出誤區:經濟學家論說矽穀模式》(與肖夢共同主編)、《現代經濟學與中國經濟改革》等。曾獲孫冶方經濟科學獎。

錢穎一:大學的改革

2017-02-10 10:03:50

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qianyingyi.html 

 改革開放為中國帶來了30多年的高速經濟增長,使中國從一個低收入的計劃經濟步入中等收入的市場經濟。在未來的30多年,中國經濟發展將從中等收入向中高收入,並最終向高收入邁進。與之對應,中國高等教育在迅速發展成為世界最大規模後,重心轉向全麵提高教育質量,特別是從知識傳授轉向更加注重培育創造性人才,以適應創新驅動發展;轉向更加注重培育人的素養,以適應中國在世界中的地位。

 正是在這一大背景下,大學的改革在中國成為上下關注的問題,一些大學率先進行綜合改革試點。我從2006年秋季學期起擔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十年來,在學校和學院教職員工的支持下,清華經管學院在學院層麵探尋大學改革之路,取得一些進展,我把它們記錄在我的新書《大學的改革》中。

 在《大學的改革》一書中,我把大學改革內容概括為兩類:實踐現代教育理念,建設現代大學製度。前者關係教育教學的內容和效果,後者有關大學治理和管理的製度和規則。

 我又把教育教學問題概括為兩個維度:“人”與“才”。我們習慣上把“人才”作為一個詞,這就容易把培養“人才”簡單理解為育“才”,從而導致輕育“人”的傾向。區分教育問題的“人”與“才”兩個維度,並進一步強調育“人”重於育“才”,這是重要的出發點。我用統計學中的“均值”和“方差”兩個度量來刻畫中國教育中的成績與不足。我總結出,在育“才”上,我們的均值高、方差小,即平均水平不低,但是傑出人才不多;在育“人”上,正好相反,均值低,方差大,即整體素質還不夠高,而且其中有些人素質很差。這種狀況顯然不利於創新驅動,也與中國在世界文明中應有的地位不相稱。

 大學中的教育教學改革希望達到兩個目標,既要培養每一位學生成為有良好素養的現代文明人,又要創造一種環境使得傑出人才能夠脫穎而出。實現前者要在育“人”上“提高均值,減少方差”,方法是關注每個學生,實行通識教育,恪守道德底線。實現後者要在育“才”上“保持均值,擴大方差”,方法是創造環境,促進個性發展,讓突出人才能夠“冒”出來。兩者兼有就要通識教育與個性發展相結合。為您推薦中國高校“智庫熱”的冷思考提出改革目標和思路隻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行動。自2009年以來,清華經管學院在通識教育方麵為本科生開設了《中國文明》、《西方文明》、《批判性思維與道德推理》、《藝術與審美》、《基礎社會科學》、《中國與世界》、《物質科學》、《生命科學》等八個課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批判性思維與道德推理》課,它結合批判性思維與道德倫理,為全國首創。在清華經管學院學習過的本科生,經常會問“你對這個問題CTMR過了嗎”?CTMR是《批判性思維與道德推理》英文名稱的縮寫。可見這門課已經成為了清華經管學院的一張“名片”。

 為鼓勵個性發展,學院為學生們創造更寬鬆和寬容的環境,讓他們根據個性特點成長。比如,學院為本科三、四年級學生設立了學術、創業和領導力方向的“優秀人才培養計劃”;聯合全校14個院係,創立了清華x-空間(x-lab),搭建創意、創新、創業的教育平台,以培育學生的創造力;舉辦“學院與大學融合”跨學科研討會,邀請清華的文理工醫科院係參加,以促進學科會通。

 通識教育和個性發展背後的一個基本理念是“大學為學生”。這個理念並非顯而易見。事實上,學生、教師、社會、國家都是大學的“利益相關者”;教書育人、研究探索、服務社會、服務國家都是大學使命的組成部分。實際工作中,在兼顧四個方麵的同時,不同時期總會有不同的優先和側重。中國的現實情況是,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下,在急功近利的大環境中,教師和研究、服務國家和社會更容易獲得優先考慮,而學生更容易被忽視。

 近年來,中國人發表的論文快速增長,中國大學在全球排名中的位置也加速上升。不過,這些排名主要與教師研究密切相關,而與學生和教學的關聯不緊密。大學如果沒有論文發表,當然不能算一流;但是大學如果沒有培育好學生,那就很難稱作為大學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很有必要強調“大學為學生”這一教育理念。

 在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的同時,清華經管學院還積極推進在學院層麵的現代大學製度建設,特別是教師人事製度改革和學院治理建設。經過幾年的努力,到2012年,學院在清華率先完成包括薪酬製度在內的教師人事製度改革。這一改革的成功不僅為學院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也為之後在大學範圍內全麵開展的教師人事製度改革提供了參考。

 在治理建設方麵,學院從內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兩個方麵努力。學院內部治理的理念是教師治學和行政管理職業化,即學術問題主要由教師決定,而行政工作主要由職業的管理和行政人員完成。在外部治理上,學院積極發揮校友會、顧問委員會、商學院組織等的作用,既促進了學院的發展,又擴大了學院的影響。

 大學的改革既需要有思想有思路,又需要有行動有實踐,重要的是“思行合一”。改革的目標要理性、激進,改革的路徑要人性、漸進,這正是中國經濟改革和企業改革的經驗,而中國大學的改革可以從中學習並受益。

   政府與法治
 批判性思維多是建設性的
 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教育:理念與實踐
 企業活力與企業家精神
 現代大學內部治理體係建設
 阿羅:現代經濟學理論的奠基人
 論大學本科教育改革
 理解現代經濟學
 第三種視角看企業政府所有製:一種過渡性製度安排
 市場與法治
 經濟學家市場在美國
 大學學科布局思考

  市場經濟搞得好壞取決於什麽
 教育的價值,從知識到思維
 走向好的市場經濟
 功利主義扼殺了創造性思維
 我們對效率重要性的理解往往是不夠的
 人工智能將削減中國的教育優勢
 錢穎一 :人工智能將使中國教育優勢蕩然無存
 如何用經濟學視角和工具分析教育問題
 大學的改革
 “開放”與“放開”
 大學育人,要提“均值”減“方差”
 經濟新常態與創新創業新常態
 如何理解“無用”知識的有用性
 如何理解“無用”知識的有用性
 中國經濟增速下行-如何看,如何辦?
 這一次中國將麵臨真正的挑戰
 並不特殊的中國改革
 中國的投資是否太多
 調控、幹預及監管
 準確認知新形勢下的中國和世界
 重新定位政府與市場邊界
 中國經濟體製改革的兩個觀察
 美國大學的經濟學教育

  麥金農與中國經濟改革
 批判性思維的真諦
 理解經濟學原理
 為什麽中國的“傑出人才”少?
 信息經濟學的奠基人

  中國經濟改革中的五個關鍵關係
 有關改革的五個關鍵關係
 大學學生培養中的七個現象和七個權衡
 培養“問題意識”,做有意義的研究
 青木昌彥與比較製度分析
 哈耶克:自由和市場的力量
 基因和價值
 我理解的喬布斯三個故事
 中國教育的今天,就是中國經濟的明天
 中國經濟學獎獲獎感言
 官僚主義扼殺企業家精神的現象比比皆是
 過去三十年有三次會議推動中國經濟的改革
 教育的三個基本問題
 中國教育的今天,就是中國經濟的明天
 國際視角下的中國銀行改革
 從國際比較的角度看中國經濟
 矽穀的故事
 為什麽科斯的思想在中國有這麽深遠的影響
 中國應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對中國經濟的三個觀察
 理解中國經濟增長
 走向好的市場經濟,避免壞的市場經濟
 經濟學科在美國
 政府與法治

 中國改革還需要思想引領
 錢穎一 李稻葵等:GDP修正對中國有何影響?
 冷靜認識自己 客觀看待世界
 目標與過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