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再讀\'\'工美\'\'

(2017-05-22 16:22:31) 下一個

情人節有感(陳學昭和蔡柏齡) 20170213

本來是老生常談的題目,實在沒有好的新視角。

情人的花前月下與海誓山盟, 實在不能再俗了。雖說愛和死是永久的主題,時間是最有耐心的敵人。平凡日子會讓戀人的柔情蜜意喪失殆盡。青春的浪漫抵不過年複一年的油鹽醬醋和鍋碗瓢盆,我見過太多的打,沒有大打,小鬧也是一,二,三。 日子久了,再相敬如賓的夫妻也如同左手握右手,沒什麽感覺。

人性之沒有長情令人沮喪失望,好在人性中親情的遺留是我們至今不致於老無所依,還有活下去的勇氣之緣由。說到長情,不知為什麽想到陳學昭其人其事,忍不住把她的故事拿來重讀一遍。年代久遠。作家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永久擺脫各類政治運動和文革留下的種種病痛,駕鶴西去。

第一次讀陳學昭的回憶錄''想天涯,憶海角'',還是從好友JH處借來看的''新文學史料''上的連載。 第二次讀到她女兒的回憶母親''陳學昭''是四年前偶爾在網上發現,但新華書店已不再版,我小妹替我在網上淘來的舊書。當年我和JH大約十八歲,討論得非常熱烈的是她自小姑娘起闖蕩上海文學界,到後來留學法國,與季誌仁,蔡伯齡結成深厚友誼,結婚回國去延安,以至文革及後來……記得當時我們有感於她的身世,霸道兄長幹預她的媒妁婚配,欽佩她的才華,歎息她的倒黴及聰明女人的愚蠢感情決定……好像我們沒有重點議論過陳學昭和蔡伯齡之間在延安時期或是建國後?在周總理的鼓勵下,又重新恢複聯係(應該說周公是偉人,他在這些事情上有很清晰的角度和眼光),蔡伯齡當然是喜歡陳學昭的,礙於三個好朋友的友誼,沒有一人願意打破這美好的現實。想想令人心碎,這之後的一步步,太平洋戰爭,政治形勢,本來蔡伯齡就要飛回來了,她怕他被炸死,延期,……這一耽誤陰錯陽差,這對真正相互崇仰相互關心的情人就此長久分離在地球兩端……

下麵是摘錄的一段評論,看了心裏非常壓抑:

《陳學昭一生之中,從沒有當麵對蔡柏齡說過一個愛字。但在《工作著是美麗的》中,多次說過她對他的感情。“她望著窗外,眼前立刻展開一幅海闊天空的景致:藍的天,藍的海;她將走得很遠,在地中海的那邊,終老她的一生。她想到她將和她的心愛的一切有再見的可能,她的心竟似從一個深坑裏一躍而起,要衝破天空,淩霄而去似的。”“她想到他獨個人僑居國外的孤寂而單調的生活,把生命沉在科學研究裏的生活,她衷心願望他有幸福,隻要他幸福,她也就覺得欣慰!她對他的期望原來就是與眾不同的,到底他沒有使她失望!她仿佛看見了一張莊嚴而溫和的麵孔,那抿得緊緊的嘴巴,她的心顫抖起來……”

陳學昭自從離婚後一直單身,而蔡柏齡直到1954年才結婚。在那之後無比動蕩的歲月裏,蔡柏齡始終沒有忘記陳學昭這位親愛的朋友,為她寄過西蒙·波伏娃的《第二性》和《海涅全集》等書,隻要有朋友回中國,總要千方百計轉達自己對她的問候。在《工作著是美麗的》中,當年輕的珊棠意識到自己對德偉的感情時,曾這樣想過:“她以為不可能要求絕對的永久的情感,不可能要求每天一樣分量的情感,但隻要我願意給他最好的一份,不管他結婚也好,我結婚也好,這本來就不是一種義務,這是生命中的一種光彩,一個奉獻。”這是否是真正的愛情,我不想再加評論。但我覺得陳學昭在感情上是無比幸運的,得到了很多人夢寐以求的東西》

盡管過去了半個多世紀,還是讓人有熱淚長流的心痛,誰說她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東西?是戰爭的殘酷,政治的無情,以及我們中國人的過分含蓄……

不能再讀太壓抑的故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