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血脈傳承(下)
說完了亨利七世父親的血脈,接著細說他母親瑪格麗特·博福特(Margaret Beaufort)的血脈。這裏讀者君要費點腦子,因為關係比較複雜。
前麵說過,瑪格麗特是金雀花王室蘭卡斯特家的第四代後裔,她的祖父是蘭卡斯特家老祖宗崗特的約翰(John of Gaunt)和家庭女教師的私生子。我們在玫瑰戰爭篇中說了,老約翰是第一代蘭卡斯特公爵,愛德華三世的兒子、黑太子的三弟、第一代約克公爵的三哥。
老約翰1359年頭婚娶的是蘭卡斯特的布蘭奇(Blanche of Lancaster),也是金雀花後人,兩人最後的共同祖先是1216-1272在位的亨利三世。布蘭奇1368年亡故,老約翰1371年又娶了西班牙卡斯提爾王國的公主康斯坦絲(Constance of Castile)。老約翰和布蘭奇有一子(亨利四世)二女成年,和康斯坦絲有一女成年。
這位崗特的約翰,不僅是個能打仗善計謀的王爺,情場上也是老手。他有一位老情人,名叫凱瑟琳·斯溫福德(Katherine Swynford),父親是來自比利時埃諾大公國(Hainault Dukedom)一位名叫 旁·徳·汝埃(Paon de Roët) 的騎士,英法百年戰爭早期參戰時便認識同在法國戰場的英王愛德華三世。
老約翰的母親,也就是英王愛德華三世的王後,是埃諾大公國的郡主菲麗葩(Philippa of Hainault)。因為與菲麗葩王後同鄉,Paon de Roët 很可能隨菲麗葩郡主一起來到英格蘭並定居,他的女兒凱瑟琳自小在宮廷裏長大。
根據英國著名曆史小說女作家 Alison Weir 推研,凱瑟琳·徳·汝埃大約在1361年前後成為老約翰妻子、蘭卡斯特公爵夫人布蘭奇的侍女。約翰公爵在法國的駐軍中有一位名叫修·斯溫福德(Hugh Swynford)的林肯郡騎士,和約翰是年齡相仿的摯友。Weir 認為正是布蘭奇撮合了凱瑟琳和修的婚事。大約1363年前後,凱瑟琳·徳·汝埃嫁給修,成了凱瑟琳·斯溫福德,兩人之間至少有四個孩子,兩個長大成人。為榮耀主母,他們的長女也叫布蘭奇(Blanche)。
修1371年戰死在法國,老約翰的妻子布蘭奇也於1368年去世、老約翰在1371年娶了卡斯提爾公主康斯坦絲。凱瑟琳·斯溫福德被老約翰接回公爵府做康斯坦絲女兒的教養嬤嬤(Governess)。
至於凱瑟琳·斯溫福德和老約翰是什麽時候好上的,這無從查證。但康斯坦絲活到1394年,而斯溫福德和老約翰的第一個兒子出生於1373年;事實上她從1373到1379一口氣給老約翰生了三子一女。老約翰為了凱瑟琳和這幾個孩子可以說是一擲千金,其他貴族門閥有的,他們有的隻會更多。
中世紀的歐洲,貴族養外室生私生子雖然不足為奇,但這麽大張旗鼓不顧上流社會輿論的卻不多見。但無論老約翰如何高調做事,私生子畢竟是私生子,不能在合法記錄上被稱為蘭卡斯特家的孩子,老約翰便以他自己在法國的領地博福特(Beaufort)給這幾個孩子命名,長子叫約翰·博福特(John·Beaufort},是博福特家(House of Beaufort)的第一代掌門人。
1394年康斯坦絲去世,1396年凱瑟琳·斯溫福德和老約翰合法完婚,1397年亨利六世將這幾個孩子的地位合法化,24歲的老大約翰·博福特還被封了薩默塞特伯爵(Earl of Somerset),但他們仍然沿用博福特這個名字。
亨利六世被約克家徹底推翻後,愛德華四世下旨,明確規定這幾個孩子的後裔沒有王位繼承權。
這個第一代薩默塞特伯爵約翰·博福特就是瑪格麗特·博福特的爺爺。有封號自然就有封地,有封地就有資產和收入。Somerset 在英格蘭南方的西海岸,交通方便、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所以博福特家非常富裕。
約翰·博福特的長子16歲時在百年戰爭中死於法國,薩默塞特伯爵爵位由次子埃德蒙繼承。老約翰的孫子亨利五世即位後,將博福特家的封號從伯爵升級到公爵,埃德蒙成了第一代薩默塞特公爵(1st Duke of Somerset)。
他的兒子也叫約翰·博福特(John Beaufort),即第二代薩默塞特公爵 (2nd Duke of Somerset),16歲參加了亨利五世1419年的法國會戰,1421年被法國軍隊俘虜,一直到1438年才被亨利六世贖回英格蘭。
1439年約翰·博福特娶妻,他的獨生女瑪格麗特·博福特於1443年5月出生。
這一年,約翰·博福特被亨利六世任命為法國戰場主帥,但英軍在法國連連失利,亨利五世花血的代價辛辛苦苦打下的法國領土接二連三丟失,最後隻剩下北方的卡萊(Calais)一個省。約翰·博福特於1443年底灰溜溜地回到英國,死於1444年,後人懷疑是自殺。這一年瑪格麗特剛滿周歲。
博福特家此時已經沒有男裔,全都戰死了。作為薩默塞特公爵家的唯一傳人,瑪格麗特繼承了巨大的家產和財富,成為全英國最富有的小屁孩女娃。瑪格麗特四歲那年母親改嫁。王室任命薩福克伯爵(Duke of Suffolk)為這個富娃娃的監護人。瑪格麗特七歲那年,薩福克伯爵為瑪格麗特和自己的兒子定了娃娃親,但後來這個婚姻合約被取消。。
圖1:格麗特·波弗特 (Margaret Beaufort)、 亨利七世生母
1455年,亨利六世欽點,將年僅12歲的瑪格麗特指婚給他的同母異父弟弟埃德蒙·都鐸,時年埃德蒙24歲。很快12歲的瑪格麗特就懷孕了,孕期七個多月時,丈夫埃德蒙被約克方麵軍俘虜,死於牢中。
埃德蒙死後,大腹便便的13歲小寡婦瑪格麗特被小叔子傑斯帕接到他在威爾士的彭布魯克城堡(Pembroke Castle),1457年1月28日小亨利在那裏出世。當時的分娩十分困難,瑪格麗特畢竟隻有13歲年紀,母子幾乎雙雙送命。瑪格麗特後來兩度再嫁,但都沒能再生孩子。小亨利生下後,即由叔叔加斯帕為監護人,跟著加斯帕在威爾士的彭布魯克城堡長大。
圖2:彭布魯克城堡外景
1458年14歲的瑪格麗特改嫁,嫁給蘭卡斯特陣營的亨利·斯塔福德爵士(Sir Henry Stafford),他是第一任白金漢公爵的次子。英格蘭貴族的長子繼承製(Primogeniture)規定爵位名下的所有一切資產都由長子一人繼承,所以對斯塔福德爵士來說娶一個比自己小20幾歲的女繼承人順理成章。斯塔福德爵士1471年也戰死,28歲的瑪格麗特再次守寡。
1471年蘭卡斯特陣營在泰克斯伯雷戰役失敗後,亨利·都鐸的叔叔傑斯帕在威爾士也呆不下去了,彭布魯克城堡早已被約克家占據,14歲的亨利和叔叔一起跟著一撥蘭卡斯特人士逃到法國,成了難民和逃犯。
巨富的寡婦從來都不愁找不到新丈夫。1472年29歲的瑪格麗特再次改嫁,這次改換陣營,嫁給了約克派得勢人物托馬斯·斯坦利公爵 (Thomas Stanley),斯坦利是當時的九大禦前國務官之一的英格蘭最高警官。
這次婚姻使得瑪格麗特有機會回到愛德華四世的宮廷,通過和愛德華四世的王後伊麗莎白·沃德維爾(白王後)之間建立的友誼,瑪格麗特得以重玩政治遊戲,鉤織自己的關係網,為兒子亨利·都鐸謀劃將來。後麵的事實證明,瑪格麗特是所有玩家中最精明、手段最狠最毒的那個,沒有之一。
1476年11月,亨利·都鐸在法國的庇護人病倒了,19歲的亨利被作為談判條件準備遣送回英國聽任愛德華四世處置。就在被押送到法國聖馬洛港口準備登船時,他假裝肚子痛,製造混亂,逃進了附近的一所修道院,被弗蘭西斯修道士們救下。
1483年愛德華四世駕崩,其弟理查三世繼位,瑪格麗特和丈夫斯坦利一起重回宮廷任職。不知是理查三世大度還是他愚蠢,結果斯坦利負責京城內警務,瑪格麗特居然做了理查三世王後安·內維爾(Anne Neville)的內務女主管,負責年輕王後和她還不到10歲的王子的生活起居。理查三世一家三口都會為這個極不明智的任命而付出生命的代價。
而此時,愛德華四世的遺孀伊麗莎白·沃德維爾在自己的兩個兒子倫敦塔失蹤後痛定思痛,也在尋找機會推翻理查三世。這兩個有共同目標但又各懷鬼胎的女人像磁鐵一樣吸到了一起,決定形成聯盟,共同對抗理查德。
瑪格麗特說服了伊麗莎白支持亨利奪位,伊麗莎白的條件是亨利·都鐸必須娶自己的女兒伊麗莎白公主(約克的伊麗莎白),借此將紅、白玫瑰合二為一,蘭卡斯特和約克王室化幹戈為玉帛。
瑪格麗特這時開始勸說丈夫斯坦利轉變立場,支持自己的兒子亨利奪位。斯坦利的倒戈是後來亨利·都鐸戰場取勝的決定因素。
應該說亨利七世在王位繼承人的排名單上的位置很低很低,但是經過了不斷的顛覆與反顛覆、一戰接一戰的互相殘殺,尤其是泰克斯伯雷之戰後,亨利·都鐸成了蘭卡斯特陣營唯一有分量也有能力角逐王位的人,
約克方麵能和他匹敵的隻有愛德華四世之女伊麗莎白公主,而在兩位母親的周旋下,政治婚姻協議達成,軟政治發揮作用。此時挑戰王位的時機已經成熟。到1485年,經過十四年的流亡生活,亨利·都鐸,威爾士人的兒子,即將創造曆史,成為英國史上最逆襲上位的君主。
寫到這裏,亨利·都鐸的血脈傳承就講完了,下一章開始講他如何卷土重來,為王位與理查三世展開殊死爭鬥。
圖3:都鐸王室血緣關係圖[注: 此圖是筆者五年前為舊版本所作,當時使用王朝一詞,新版本將王朝改為王室,但重新製圖太繁瑣了,還請讀者忽略這一點。此圖標出金雀花從亨利三世到亨利·都鐸的關鍵人物關係,希望對閱讀有幫助。]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