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慶 佑 簡 介 陳慶佑,字公甫,1870-1920,廣東番禺人。曾任麗江太守,翰林院官員,交通部主事,省會學堂監督(治書院監視)。其祖父陳澧為清代大學者,經學大師,善書法篆刻,能填詞作詩。據文獻記載:“陳慶佑,精書法,惜不多作,傳世作品甚少”。印為黃士陵刻正方陰陽印。(陳慶佑,塾孫)亦善詩詞,留有不少名句。如“瘦餘花已同清照,彈罷弦應服善才”,“情空一鶴排雲上,沙際驚鴻掠水分”。曾主持北京寒山詩社,瀟鳴詩社等。以下都摘自有關文獻資料。 一、北京的詩鍾活動及社會影響——王鶴齡 新亥革命爆發,清廷解散,翰林院六部九卿衙門卸任官員,無所事事,惶惑不安,於是從當年(辛亥)到次年(壬子)自發地聚在一起作起了詩鍾。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寒山社。作品編選成集,到民國八年出到了丙集(丁集亦編成,未見出版)。甲乙丙三集都印有社員名錄,人數最多時有168人。社員都是交了會費,承認社章的,不是慕名、掛名就可列入。主持人關賡麟(廣東南海人,進士),當過鐵路督辦、交通大學校長。寒山社可以上說名流薈萃,社員中有曾任清廷太傅、溥儀老師的陳寶琛,在南書院秉筆多年的郭曾火斤及其子郭則雲(曾任民國北洋政府秘書長),還有詩論家陳衍,以詩文著名的王允暫、江翰、曾福謙、沈瑜慶、黃懿謙(嘿園)等人。他們都是擅長作詩鍾的福建人。其他省級的還有著名詩人王門雲(湘綺)、樊增詳(樊山)、易順鼎(實甫)、宋祖謀(古徽),以及曾廣鈞、冒廣生、夏敬觀,南社的高天梅、黃節(晦聞);全國知名的駢文能手王式通,被稱為“聯聖”的方爾謙(地山),謎語專家高步瀛(後在北師大等校教授)。還有些書畫家如陳師曾、高彥博;有寫過有關詩鍾文論的宗威和李嶽瑞;光緒年間京師詩鍾活動組織者成子蕃(駱成昌)和張瑜。還有在維新啟蒙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嚴複、梁啟超等人,洋務運動中人,保皇黨人以及辛亥後以遺老自居的一些人。袁世凱之子袁克文也是社員。大家不論政見,濟濟一堂。寒山社社員中享年較高,後來沒有附逆當漢奸的一些人,在新中國建立後多被聘入了中央文史館,如葉恭綽、夏仁虎、黃君坦、關賡麟等人。有些社員後來對各地詩鍾活動的開展有較大影響。如朱汝珍、江孔殷後來帶頭參加了廣東、香港的活動。張昭芹則去了台灣,成為了當地詩壇,鍾壇有影響的人物。易君左,是易順鼎之子,父子同為寒山社社員,此人後來去了台灣,在台灣、香港主持過詩鍾活動。李湘(珊園)後來參加了河南的詩鍾大社衡門社。羅惇曧、梁鼎芬、江孔殷、陳慶佑、關賡麟等廣東籍的社員都是有影響的詩鍾作家,他們能寫融經鑄史十分典雅的作品,在社中飽學宿儒的配合下主導了寒山社的寫作風格,使該社逐漸成為代表粵派的詩鍾社。 在民國2年,與寒山社同時存在的,還有北京的瀟鳴詩鍾社。該社社員有230人,多為社會名流。主要主持人是陳慶佑(公甫,廣東人)和顧準曾(仲平,河南人,翰林院編修),他們都是寒山社社員。其他社社員也有很多人出自寒山社。此外,還有些以前參加陶情社、著君社的詩鍾作家、、科舉地位不高的詩人也入了此社。瀟鳴社比寒山社的陣容顯得平民化、也更強大。從它的社名可知是取自《詩經》的“風雨瀟瀟,雞鳴不已。”該社也確是一批知識分子在時局大變動中感到彷徨而聯絡起來的。樊增祥在民國6年為這個社作品選“甲集”所作的序言指出,這個社還有許多通信會員,郵寄題目和試卷“南盡江湘,北包遼沈”,“結社五年,朋來遠方,課無虛月。”“寒山社每月四集,拈題、琢句,隨謄隨閱隨宣,與考場相似。瀟鳴社每月一課,每課兩題,社友在家選句寫送。值課一人,司發謄匯卷之事,別請主文者閱之。”瀟鳴社有主課38人,全是名流。 從上述可知寒山社的詩鍾活動,其方式和福州詩社的折枝活動相似。當場評閱宣唱,倉卒之間很難細論作品的風骨神韻,於是有的社著重從用典上比高下,有的著重從嚴對上見高低,粵派好用典,他們的寫作像是一場用典的比賽,還有“用典雷同,不得高列”的規矩,於是作者好用僻典。從寒山社的作品集中已經很難選出現代讀者容易看懂的作品。瀟鳴社作手是在家中寫作,可以查閱典籍,並與詩友討論。其作品不失典雅,但因能多顧及作品的內容,采用多種修辭手段,所以比較好讀,還時常有集句的佳作。由於是自由寫作,名次之爭不會很激烈,作者可以自行其是。樊增詳說這個社的作品“兼有閩粵二派”之風。 北京是五四運動的發源地,在“詩必廢律,文必廢”的猛烈攻勢下,詩鍾的發展受到很大的影響,到抗日戰爭時期,人們更少有作詩鍾的閑情逸致。抗戰勝利後,由於種種原因,在社會生活中已經沒有詩鍾一席之地,隻有很少的老年詩翁偶爾有鍾聚。張伯駒在1955年組織過飯後鍾社,有夏仁虎、章士釗、蕭勞、黃君坦、沈仰放等人,每月集會一次,專作分詠體,先七日發題,匯集後,在聚餐後評唱作品,是典型的詩友鍾聚。作品注重詩趣,不苛苛察察挑剔字麵的嚴對。但是,第二年就有不少詩翁去世,又遇上“反右鬥爭”,活動自然停止。20年後,度過了“文革”浩劫,在1976年春節,張伯駒又邀簫勞、黃君坦、夏承壽、徐邦達諸翁到家鍾聚,仍作分詠體。現任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的周篤文教授當時參加了該次聚會。周教授在1999年12月北京紫竹院友賢山館舉行的“第三屆北京詩鍾創作研討會”上曾發言回憶當年在張老家參加鍾聚的情景。詩鍾之傳,在北京可以說是“不絕如縷。” 《燕山鍾韻》於1998年10月在北京創刊,為北京幾個詩社鍾愛好者的交流園地。現在已經出到第17期(至2002年6月)。采取發題征卷活動方式。每期發題並刊出上一期題目的作品。所刊的多數是新作手的習作。這個刊物也有優點,一是聯係麵及於全國的詩鍾愛好者,二是每期都刊登用現代文學理論觀點研討詩鍾的簡短論文。與此同時也組織過幾次小規模的現場出題限時寫作的活動,可以交頭接耳,不是糊名閱卷,所謂宣布名次不過是根據對仗的大致情況有所表揚。社會心理狀態和作者的文學修養已與過去不同,發題征卷,寫宿構作品已經是主要活動方式。 二、中華詩詞 詩鍾軼事
北京的寒山詩鍾社在民國初年時名氣很大,匯集了許多有名的詩人,每月數集,撞鍾遣涯。社中有位陳士廉,字翼牟,湖南湘鄉人,曾經寫了一首《詩鍾九友歌》,把當時該社主要人物爭勝鬥奇、吟哦推敲、抱膝構思、嘔心瀝血的情景,生動地描繪得如在眼前。
王郎是王式通,字書衡,山西汾陽人。戊戌科進士,曾派往日本考察過教育,也是一位老資格人物。看來此人爭勝之心較淡,但亦時有佳作。接著說的癭公就是羅惇曧,字掞東,廣東順德人;到底年輕二十多歲,表現就不同了,爭名之心要強得多,字斟句酌後如仍問鼎不得,難免茫然若失,對別人的作品評頭品腳。
曾侯是曾福謙,字伯厚,福建侯官人,丙戌(1886)科進士;高閬軒就是高步瀛,河北霸縣人,光緒二十年(1894)舉人,民國時任教育部司長,後為北師大教授;鄭虔借指鄭沅,字叔進,湖南長沙人,甲午(1894)恩科探花,民國後曾任總統府秘書。這三人都是苦吟式的。一個萎若秋蟬,一個瞠目繞室,一個枯坐吹煙,目的都是一樣:欲求好句。
吾宗主事指陳慶佑,時任交通部主事,大腹便便,聲若洪鍾,確是唱卷的好手。最後五句是說關賡麟,他是寒山社的主持人,當時已編就《寒山詩鍾集甲編》,故詩中著重讚揚他為社友也為後人,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
三、梁啟超“忽起逸興” 梁啟超終究未行,“尚留京數日”,但興趣似已不在黨事,“褰裳”一語典出《竹書》,意指帝王讓位。據傳,堯帝曾高歌雲:日月有常,星辰有行……精華已竭,褰裳去之。梁在信中借用“褰裳”一詞,抒發出“去之”政壇的穢氣,卻也見些舍我“精華”,星辰“有行”的將相之種。民國二年,恰是太歲運行到“癸醜”之際,對命數亦有涉獵的梁啟超掐算出,是年當與東晉永和九年,亦即公元353年的甲子相契。“永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梁啟超“忽起逸興”,利用這“人生隻能一遇耳”的良緣,召集了在京的“一時名士”去了萬牲園,即今日的京西動物園。這次萬牲園修禊中的“到者四十餘人”, “老宿鹹集”。從《庸言》雜誌第一卷10號所收《癸醜禊集詩》中的名錄看,有顧印愚、易順鼎、顧瑗、鄭沅、徐仁鏡、梁鴻誌、王式通、李盛鐸、陳士廉、郭則沄、姚華、楊度、薑筠、羅惇曧、夏壽田、黃濬、關賡麟、袁思亮、楊增犖、朱聯沅、唐恩溥、陳慶佑、薑誥、林誌鈞、袁勵凖、饒孟任、陳懋鼎等人參與了梁發起的這次“樂事”。信中提到為梁“繪圖”的老畫師,或是號稱大雄山民的清遺老薑筠?時年70餘歲的薑穎生被梁譽為“當代第一畫師也”。而“二十年前名伶能彈琵琶者”則是“琵琶擅絕一時”的梨園中人唐采芝。羅癭公《清代燕都梨園史料正編•菊部叢談》中有記:釆芝為梁任公所厚。梁的摯友曾剛甫曾贈一聯讚其風骨“瑤草吹香遺楚佩,華燈流灩照秦絲。”梁“竟日遊宴”,觸景生情,他想起了愛女嫻兒,“恨不得汝即日歸來,挈汝同遊”。萬牲園、法源寺、極樂寺、頤和園,牡丹、海棠、丁香……,梁啟超“隨分尋芳”之心大起,對汙濁政壇生出些“褰裳去之”的怨氣,殊可一解? 四、繼承諧隱的傳統,寫幽默戲謔的文思 ——詩鍾藝術特色之三 王鶴齡 詩鍾裏有"籠紗格",謎趣特別明顯。如陳慶佑(公甫)《黃·曲》籠紗格: 見於《寒山社詩鍾選》丙集
瘦餘花已同清照
彈罷弦應服善才
從李清照、白居易的詩變化寫出, 讓人一看就知道隱去的正是題中的"黃"、"曲"二字。籠紗格的規範,各地有所不同。此作用的是從名詩中隱字的方法。 五、廣雅書院挽朱一新聯 1、 陳慶佑 幼學許升堂半載,春風勞仰望 遺編分寫本一鐙,秋雨倍淒其 2、一任院長梁鼎芬挽朱一新聯 斯人甚賢,未報君父恩,如何瞑目 視吾猶弟,便傾江海淚,難罄傷心 六、題跋 梁節庵自幼喪母,繼母梁餘氏視之為己出,他待繼母也至孝。節庵之繼母係餘紹宋之姑祖母,餘稱梁 為表叔,故兩家往來十分密切。梁節庵之逸事在溥儀《我的前半生》中有不少記載,梁終生忠君,而餘隨時代而進,政治觀點固然差別很大,但並不影響兩家的交往。梁隻有一個失聰的兒子名叫思孝。節庵逝世後,後事多賴餘代為操辦。梁生前曾為崇陵種樹大臣,死後按其意願葬於河北易縣之梁格莊,梁格莊距崇陵不遠。餘紹宋為作《梁格莊會葬圖卷》,用筆清新,場麵宏大,此時餘學畫不足五年,已頗見功力。餘自題雲:“易州治西十五裏有梁格莊,往歲番禺梁文忠公為崇陵種樹大臣,於莊結種樹廬居之,謂死當葬廬側。既殤,以己未十二月二十三日葬,四方來會,柴車相望。餘負土既歸,重有所感,乃作斯圖。庚申正月二日。餘紹宋識。”此卷有曾習經題引首,引首處更有陳寶琛、秦樹聲、朱益藩、黎湛枝等人題詩,卷後有胡祥麟、陳慶佑、朱汝珍、湯滌、陳衡恪、鄭孝胥、吳昌緩、康有為、江瀚、黃節、袁勵隼、邵章、羅敷庵、趙爾巽、朱孝臧、陳三立、劉承幹等三十餘家題詩、題句。 七、近代名賢翰墨編輯(名家對聯壹千條)陳慶佑 晴空一鶴排雲上,沙際驚鴻掠水分。 八、《古今聯語匯選》胡君複 編 陳慶佑挽楊杏城先生聯: 微尚亦高華,仙骨長源真抱得 神來儻吟唱,花身商隱定能知 九、《古今聯語匯選》胡君複 編 陳慶佑挽王湘綺聯 交情尚念鹹同舊 時望何殊曾左賢 十、清末學者葉昌熾《藏書紀事詩》首創了有詩有傳,綜述藏書家淵源遞嬗之獨特體例,為士林所推重,緣是而續補者競起仿效.其間以倫明《辛亥以來藏書紀事詩》、徐信符《廣東藏書紀事詩》、吳則虞《續藏書紀事詩》、王謇《續補藏書紀事詩》等,與葉著比肩.本書就是匯集了上列倫、徐、王等三家的續作而成. 目錄 前言辛亥以來藏書紀事詩自序一、葉昌熾二、鄞縣範氏三、紀昀四、譚瑩附:子宗浚、孫祖任五、盧址六、楊以增七、瞿鏞八、丁丙九、丁日昌(一)一O、丁日昌(二)一一、孔廣陶一二、孔昭望一三、陳澧附:廖澤群一四、莫友芝一五、李慈銘一六、孫詒讓一七、蕭穆一八、譚獻一九、平步青二o、唐景崇二一、吳式芬二二、張之洞(一)二三、張之洞(二)二四、李文田二五、柯逢時二六、盛昱二七、陳伯陶二八、徐梧生二九、梁鼎芬三o、梁思孝三一、陳慶穌慶佑三二、陳寶琛三三、汪兆鏞三四、王仁俊三五、楊鍾羲 (三一)陳慶穌 慶佑 機雲入洛擅才華 阿弟中年掩淺沙 打鼓擔頭論斤去 千金享帚獨些些 十一、銅官感舊圖題詠 舊本(多位名家提拔) 1俞樾題銅官感舊圖題詠冊5頁2徐世昌題銅官感舊圖題詠第五冊2頁3吳芝瑛題銅官感舊圖題詠第五冊1頁4朝鮮使者徐正淳1頁5陳三立1頁6黃節1頁7秦敦世2頁8梁肇煜2頁9冒廣生2頁10章鈺2頁11閔爾昌1頁12瞿鴻禨11宋伯魯題圖(繪)1頁2鄭沅題銅官感舊圖題詠冊第六2頁3朱益藩題1頁4陳慶佑1頁5宋伯魯1頁6李濱1頁7王伯恭1頁8林灝深1頁9康有為2頁10王詡3頁11瓜尒佳1頁12易順鼎1 十二、謝鴻軒收藏名人楹聯墨跡選 從上:“陳慶佑,工書善詞,惜不多作….” 十三、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戊戌變法》20世紀翁同龢研究述評 是年舊曆四月二十七日,為翁同龢誕辰90周年。在京的翁同龢部分門生故舊組織“平社”,在陶然亭公園舉行雅集,以賦詩的形式進行悼念活動。根據陳慶佑(公甫)在《陶然亭平社詩第一集·賦呈師鄭吏部》的詩中說,參加這次活動的多達數十人,其中多為前清侍郎以下的大小官員和當時京師的時彥、名流、學者,有陳寶琛、陳三立、樊增祥、閔爾昌、左紹佐、王照、張一、齊耀琳、郭曾炘、吳昌綬、夏孫桐、易實甫等 十四、曆代廣東詞人綜錄 陳慶佑,字公輔,番禺人。陳慶龢之弟、陳澧之孫。“工詞章,(與慶龢)同官京師。” 早歿 十五、中國書畫 陳慶佑十九世紀後期至二十世紀初期(1870---1920)藝術家,水墨花紋藍箋紙本 十六、黃士陵(牧甫).四十八歲/為陳慶佑(公輔)刻〔陳公輔〕正方陰陽印。邊款為【黃士陵刻為公輔明經,丙申二月。】原印今藏於上海朵雲軒。 十七、人物信息平台 湖北樊增祥樊山,夏逢時芳甫,廣東關賡麟穎人,葉恭綽玉甫,陳慶佑公俌。江西胡以謹湛園,夏敬觀劍丞,陳方恪彥通,江蘇劉師培申叔,孫雄師鄭,田北湖,丁... 十八、寒山社詩鍾甲集》 卷二、雲•瓦(一唱) 瓦硯流傳銅雀古,雲軿淒咽玉魚涼。(陳士廉翼牟) 瓦梁畫地雄江表,雲棧連天鎮漢中。(田北湖) 瓦飄夢雨來無定,雲護儲胥恨有餘。(顧印愚印伯) 瓦解真愁亡國易,雲慵未悔出山遲。(關賡麟穎人) 瓦屋齊侯盟會盛,雲台漢將畫圖高。(陳慶佑公俌) 瓦官登望蒼波惡,雲子抄來白飯香。(硯農) 瓦溝急雨雙飛瀑,雲罅殘陽一漏光。(羅惇曧掞東) 十九、番禺陳澧(陳慶佑祖父)喪其長子宗誼,講葬,痛哭而書其碣曰:宗誼,字孝通,道光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生,鹹豐九年九月十五日死。年二十一。嗚呼惜哉!宗誼性孝,凡餘言,篤信謹守,出於至誠。沉默寡言,無世俗嗜好,尤不好為時文。餘教以朱子讀《論語》法,每日一章,輒以其意記於卷端,未卒業而死。餘取而觀之,大都以《論語》之言,自責自奮,研究義理,頗有所得。其言曰:“以勇為第一義,雖愚必明,雖柔必強,勇之效也。”又曰:“為人當從大道上行,讀書亦然。小街曲巷,不成學問。”讀朱注每有會意,輒曰:“朱子教我矣。”夷寇破省城,宗誼隨餘出城,炮火叢集。既得出,寓橫沙村,遂吐血。逾年漸瘳,娶妻張氏。逾年,病複發,歸城中故居而死。當大吐血時,笑而言曰:“吾將吐盡濁氣耳。”其從兄子慶修問所苦,答曰:“君子坦蕩蕩。”死前二日,使其妹誦《大學》、《中庸》聽之。又呼諸弟妹環坐床前,共食餅餌,示訣別意。將死,使人問餘曰:“可死否?”嗚呼!此子平日每事不自專,必問可否,至死猶然。哀哉!餘入告之曰:“汝讀書明理,有生必有死,宜知之。”頷之而絕。觀其垂死神明湛然,不離學問,不忘孝友,豈易得也?餘老矣,所學未成,以望此子,嚐告之曰:“我似汝年,遠不及汝。汝至我年,我不知汝所至也。”豈知其短命若此哉!張南山先生病將歿,聞其死也,手書挽詞,以比顏子。餘同年譚君玉生問其《讀論語日記》,餘舉其說雲:“聖賢之學在安貧,士不安貧,足以亂天下。”譚君歎為名言。餘悲泣自悼無福,譚君曰:“廣東無福。”其友趙子韶序其日記,尤推許以為實踐之學。三君子過愛之言,至於如此,此餘所以痛惜而不能已也。餘權葬之白雲山下長腰嶺,俟餘死,當遷葬於餘墓旁,父子相依於終古也。銘曰: 爾事父,如事師,尊所聞,行所知。我喪爾,如喪我,以我身,贖爾可。我痛爾,非我私,諸賢達,為爾悲。爾勿悲,爾書在,附我書,或千載。陵可變,穀可遷,命短長,何足言。我淚枯,我腸裂,我銘存,爾不滅。 陳澧(1810-1882)清代著名學者。字蘭甫、蘭浦,號東塾,出生於廣州木排頭。清道光十二年(1832)舉人,六應會試不中。先後受聘為學海堂學長、菊坡精舍山長。於天文、地理、樂律、算術、古文、駢文、填詞、書法,無不研習,著述達120餘種,著有《東塾讀書記》、《漢儒通義》、《聲律通考》等。
陳澧的弟子眾多,主要有:桂文燦、廖廷相、林國賡、陳宗誼(陳澧之子)。陳澧是繼阮元之後在廣東學壇 影響最大的漢學家。 陳慶佑簡介陳慶佑,字公甫,1870-1920,廣東番禺人曾任麗江郡守,翰林院官員,交通部拿事,省治書院監視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