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愛

與同仁分享人生感受,讓桑榆之年充滿陽光。
正文

天啟錄(七)張衡的神思

(2017-05-30 06:13:21) 下一個
(七) 張        
  範曄於《後漢書。張衡傳》中評張衡言:“崔瑗之稱平子曰:‘數術窮天地,製作侔造化。’斯致可得而言歟!推其範圍兩儀,天地無所蘊其靈;運情機物,有生不能參其智。故知思引淵微,人之上術。“張衡所以” 數術窮天地,製作侔造化“,乃是” 思引淵微“,言其思想深邃幽微,質言之即”神思“。他認為這“神思”不“可得而言”,在兩千年前這很自然。今天,我們完全明了這是神所穿的智慧,《聖經》【箴言】:“耶和華賜人智慧;知識和聰明都由他口而出。”【詩篇】:“這日到那日發出語言;這夜到那夜傳出知識。”我們看看張衡一生奇特的事跡,便不難窺破這奧秘。
           讀 萬 卷 書   行 萬 裏 路
張衡(78139),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南召縣南)人。其祖父張堪,世稱“聖童”,誌高力行,為蜀郡太守。張衡自幼就崇拜祖父,聰明穎悟,刻苦向學。立誌要像祖父一樣有學問。博覽群書,十來歲便作文洋洋縭縭,斑駁絢爛;年方十五,即出外遊學,奔波數千裏到文化薈萃、古風淳厚的三輔(西都長安一帶)地區,既觀瞻了古都宏偉建築與壯麗山河,也結識了馬融、崔瑗、竇章、王符等一批名流才俊;至東都洛陽,入太學,廣泛涉獵,上曉天文,下知地理,貫通五經六藝,詩歌辭賦無所不能,博學洽聞,多才多藝,為學子中之翹楚。其才高於世,卻謙光自抑;不慕名利,不喜趨奉,鄙薄俗情。和帝永元(89105)年間,舉孝廉不就;外戚大將軍鄧騭征辟為幕府,亦不就。後應頗有清譽的南陽太守鮑德之請為郡主簿。其間,完成了曆經十載、嘔心瀝血製作的《二京賦》,飛譽二京,聲名大噪。適值鮑德晉升禦史入京,張衡遂著《歸田賦》,辭官歸田,以耕讀為樂。苦讀不倦。
研 深 綜 理   思 俊 才 英
漢安帝雅聞張衡善術學,特於永初五年(111年)公車征拜為郎中,旋遷太史令,,遂得潛心致思於天文、陰陽、曆算。係統觀測日月星辰運行,核察風雨陰晴之變;成年累月測繪度量,日積月累綜理研核;是精誠所至,天門洞開吧,使他認識到宇宙就是一個大球體,故謂天球。天球的形狀像雞蛋,天為蛋殼,地為蛋黃;天包地當中,地是半球體,上平下圓,處於天體下半部;周圍是水,地浮在水麵上。地的八極約長兩億三萬二千三百裏,南北少一千裏,東西多一千裏;天地距離和地的厚度,都等於八極的一半。也認識到月球本不發光,其光乃反射太陽光,運行中,一旦被地球遮蔽,便出現“月蝕”, “月蝕”乃是地球的“闇虛”(陰影)遮掩了月亮形成的。同時,也認識了天上長明星官(星座)124個,囊括2500多顆星,有名字的320多顆;並測得五行星(金、木、水、火、土五星)隕星軌道與地麵時近時遠,“近天則遲,遠天則速”,故五星運行或慢或快。他把運行緩慢的外形星火星、土星、木星歸類為陽,把運行較快的內行星水星、金星,歸類為陰;觀太陽運行(即地球公轉),測得一周天為3655小時48分,這數值幾如今日所測。故其所撰集的《靈憲》、《算罔論》等書,都是劃時代的不朽著作。他所製訂的“九道法”曆法,也超越了前人,比西漢“太初曆”、東漢“四分曆”都精確合理。
《靈憲》、《算罔論》所揭示的宇宙神奇奧秘,許多內容都超前數百年甚至上千年,諸如關於宇宙的論述、124個星官的發現、圓周率的計算、月蝕的形成等等。若此等天地幽玄詭秘之機,非神明點化、啟迪,人何以能窺知?故爾西晉文學家夏侯湛言及張衡之所以“研深綜理,思俊才英”,實乃為執掌天地的神明幽讚—“實掌天地,幽讚神明”啊!
 
數 術 窮 天 地   製 作 侔 造 化
 
東漢著名的文學家崔瑗稱讚張衡道:“數術窮天地,製作侔造化,與神合契。”言其精通天文曆算、明曉陰陽幽玄之變;製作的二儀(渾天儀、地動儀)巧奪天工,與神明合契,即是說,完全符合神的心意。顯見,張衡製作二儀,乃是按照神的旨意而作,所以“侔造化”,為神物。
渾天儀,又稱“天球儀”或“渾象。他是用精銅鑄造的空心球體,直徑約五尺,球上刻有28宿、中外星官以及黃道、赤道、南北極、二十四節氣、恒顯圈、恒隱圈等成一渾象,這渾象繞天軸自行轉動;渾象由一套轉動機械和漏刻銅壺相連,以銅壺漏水控製渾象,使它與天球同步轉動,以顯示星空的周日視運動,如恒星和星座的位置、出沒和中天等。從上麵裝置的眺望天體景象的望筒,可盡覽宇宙之景觀其機巧實令人驚奇,不可思議!西方世界遲至十六世紀方製出渾象,晚了一千五百年,足見張衡之神思高邈,得之於幽冥,絕非世人能企及!
張衡一度去太史職,在朝為侍中,目睹宮廷汙穢、險惡,宦官欺詐、弄權,權貴奢侈豪華、荒淫無度,無限憂憤,遂於順帝初年,複為太史令。他雅尚楊雄《太玄經》,相信“玄“乃宇宙的根本原理,玄冥之中有神秘的萬能的天神主宰人世,天人感應為必然之道。《書。湯告》:”上天孚祜下民。“《孟子。禽婁上》亦言:”順天者存,逆天者亡。“人世有惡,上天必譴。天降譴告,或星象變異,或山搖地震,或巨變慘烈,驚世駭俗。為察天之譴告,他曆時數載、苦心孤意地製作了”候風地動儀“。”候風“者,乃指測定風向變化。蓋地震皆因陰陽二氣急劇搏擊而至,而氣的變化必風,故有震必有風,值風則知震。
這“地動儀“,《後漢書。張衡傳》載:精銅製成,形狀似圓形酒甕,斷麵直徑八尺,通體用篆文、山龜鳥獸之形雕飾;頂蓋突起,中央置”都柱“(重柱),可以向八方傾擺,其外八方各有一個龍頭,龍頭下各有一蟾蜍,張口對龍頭。八條龍口各含一顆銅丸,當都柱向某方傾擺,該方龍口即張開,銅丸便落下,掉入蟾蜍口中。地震發生時,隻有震源方向上的龍頭張口,據此便知地震方向。起初,朝臣們多有質疑,。134年十二月,西向龍頭吐丸,而洛陽毫無震感,於是一片嘩然、非難。旋隴西地震急報傳至,時刻吻合,應驗如神,滿朝信服,對張衡皆稱頌不已,視之為神人。
這“候風地動儀“後經多年驗證,皆靈驗無比,符合如契,國內外鹹視其為神器。不少國家試圖模仿製造,卻形似而無其神,終不得其妙。我國複製,也是徒有其形。直至一千八百年後,科學高度發展了才造出地震儀。以故,舉世尊稱張衡為地震儀之鼻祖。
張衡一向被尊稱為“科聖“。晉葛洪《抱樸子》:”術聖,張衡、馬鈞是也。“他除了成功製作”渾天儀“、”地動儀“這等窺、測天地奧秘的神物,也製作了其它神奇器物:
木人指南車,為雙輪獨轅車,車廂內部裝自動離合的齒輪係統;車廂外殼上層置一木刻仙人。車子不論向哪個方向轉動,木人伸出的手臂都始終指向南方。
計裏程鼓車,是用以計算裏程的機械車。《古今注》載:“計裏車,車為二層,皆有木人,行一裏下層擊鼓,行十裏上層擊鐲。“其所利用的差速齒輪原理,早於西方世界一千八百年。
獨飛木雕,是模仿鳥類高空翱翔的滑翔翼型設計。《太平禦覽。工藝部九》載:“張衡嚐作模鳥,假以羽翔,腹中施機,能飛數裏。”
張衡真乃“數術窮天地,製作侔造化”,誠如其摯友崔瑗所言“包羅品類,稟受無形;酌焉不竭,衝而複盈。”言張衡之所以製作各種神奇之物,神思無窮無盡,乃是上天授予了天資。
 
下 筆 繡 辭   揚 手 飛 文
  
張衡在文學、繪畫藝術方麵也有極高的成就,他被稱為“漢賦四大家”之一。《文心雕龍》:”自揚(揚雄)、馬(司馬相如)、張(張衡)、蔡(蔡邕)。崇盛麗辭,如宋畫吳冶,刻形鏤法,麗句與深采並流,偶意共逸韻俱發。“又道:“張衡通贍,蔡邕精雅,隔世相望。是則竹柏異心而同貞,金玉殊質而皆寶也。”劉勰認為,張衡之所以為辭賦大家,因他的賦“麗辭”、“通贍”,辭藻典雅瑰麗,摛文通達豐贍,其所見不差。《二京賦》為張衡大賦代表之作,鋪張揚厲,敷采摛藻,洋洋纚纚七千七百餘言,極寫二京(西京長安、東京洛陽)山川形勝、宮殿宏偉、帝王奢華、民情風俗、宗教文化等方方麵麵,內容豐富翔實,描寫細膩逼真,生動地再現了兩都的風貌,大可不正史之不足;其許多警句為何晏《景福殿賦》、左思《蜀都賦》等後世辭賦襲用。無疑,張衡的《二京賦》足可與班固的《兩都賦》媲美,堪為不朽之作。
張衡的小賦如《思玄賦》、《歸田賦》等多為抒情表誌之作。《思玄賦》以寫遊海上仙山蓬萊、瀛洲、拜訪王母瑤池,最後登天進瓊宮、享神仙之樂,抒發他對渾濁的世道厭惡之情,表達了對清平之世的追求與願望。《歸田賦》以色彩濃豔的筆觸描寫歸隱田園的喜樂,讚美山水景色、人情淳樸,表達不肯與腐敗政治同流合汙及向往安貧樂道的心誌。這既開拓了漢代寫抒情小賦的意境,也對後世描寫田園生活、抒發歸隱之情的詩歌有著深遠的影響,如東晉陶淵明的《歸去來辭》將自然風景與逸情雅致和諧交融,顯係脫胎於《歸田賦》。
張衡於繪畫藝術亦有極高的造詣,唐朝張彥遠《曆代名畫記》中將其列為上古名家:“今分為三古以定貴賤,以漢魏、三國為上古,則趙歧、劉褻、蔡邕、張衡、、、、、之流是也。“又雲:”才高過人,性巧,明天象,善畫。“因時代久遠,其畫作已無存,而其善作畫的軼事卻有記載。《曆代名畫記》載張衡用足趾畫怪獸的傳說,雲:張衡聽說建州(今福建南平市以上的閩江流域)浦城水中有豕身人首的怪獸,於是前去畫它。豈知這怪獸特精靈,知要畫它,便不出水。張衡扔掉紙筆在岸上躑躕徘徊。怪獸見不畫了,悠悠浮出水,遊弋水濱。張衡見機會來了,不敢用手畫,便偷偷用腳趾蘸著墨快速描繪,迨這狡獪的怪獸隱去時,已將其肖像畫下,栩栩如生。其畫藝出神入化,為時人驚歎。
《曆代名畫記》還記載:“張衡作《地形圖》,至唐猶存。“顯見,張衡還是位傑出的地理學家。
張衡為太史令前後十四載,不慕榮華,淡泊名利,《後漢書。張衡傳》載“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晚年出為河間相。其時河間王劉政驕奢淫逸,不遵法紀,豪強惡徒乘機興風作浪,搞得河間烏煙瘴氣。張衡到任,嚴整法紀,雷厲風行地捕惡官、緝奸黨、除豪強,嚴查徇私舞弊,一時上下肅然;未及三載,政績斐然。擢升為尚書,不及一載,病故。享年六十一歲。
張衡逝世,朝廷治喪,於南陽石橋鎮興建規模宏偉的陵園。陵墓高大,橢圓形,下為石甃,上壘黃土;墓前翁仲、石獸對立。陵園中立有巍峨壯觀的祠廟,周圍廣植鬆柏。後屢經戰火兵燹,曆代修複,明、清加建碑樓,至新中國更大加裝修,依然顯示著千古輝煌氣派。
張衡善機巧,精通天文、地理、曆算,還擅長辭賦、繪畫,一身為天文學家,發明家、數學家、地理學家、文學家,畫家,樣樣翹楚於當世,一些成就甚至超前上千年,如此既全麵又卓絕的人物,莫說在兩千年前人類文化早期發展時期,便是在科學文化高度發展的今天,舉世亦是罕見的,簡直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的。他如此非凡,不是天人,亦必為天神相助,故其天賦、神思,人自是難以思議!
國際上也極其崇拜張衡這位“科聖“。為紀念他在天文上做出的卓越貢獻,聯合國天文組織於1970年決定,將月球背麵的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1977年決定,將小行星1802命名為”張衡星“;又於2003年,將小行星9092特以張衡故鄉南陽命名為“南陽星”。足見國際上何等崇敬張衡這位偉大的科學家了。
張衡這位絕世特立的全能人物,不隻為天神所寵愛,在人間也極享尊榮。誠如於其誕辰兩千周年隆重紀念時,一位詩人揮翰大書:
在天同群星齊永,在地與列聖並美;日升月恒天地明,神思靈光古今輝。


發自我的 iPad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