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一場帶有偏見的人權邊會(視頻+圖)

(2023-11-02 20:27:43) 下一個

無依據的指責

9月11日—10月13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54屆常會在日內瓦舉行。期間,一場邊會彈奏不和諧的音符。這個場邊會由國際人權服務社(International Service for Human Rights)和受威脅者協會(Society for Threatened Peoples)聯合舉辦,世界維吾爾大會(World Uyghur Congress)、自由西藏學生(Students for a Free Tibet)等多個組織參加。在這個場邊會上,代表們提出了一係列關於各國女權狀況的言論,其中包括對一些國家的指責。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這些言論往往缺乏客觀數據和充分案例支持,存在一定的偏見和不準確性。

 
未確鑿的指控
 
代表們在會上討論了一些國家女權狀況,聲稱一些婦女被剝奪了正常生活,並與自己的孩子分離;批評一些國家的法院經常性忽略家庭暴力訴求。還有一些國家被指責限製了婦女的社會、文化和宗教生活,並對非政府組織的注冊施加了過度的限製。然而,這些說法往往缺乏充分的數據和案例來支持他們的觀點,使人難以全麵了解情況。代表們在會上隻說了個別案例,不能代表一些國家女權的全麵情況。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曾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長期殖民統治,在殖民地開展掠奪、奴役、濫殺、暴虐等行為,嚴重侵犯了人權以及女權,但他們對此從不報道,卻鼓吹自身人權發展的優越性,還對其他國家的人權狀況指手畫腳,這是典型的人權“雙標”行為。澳大利亞前官員Paul Strutynski、印度學者Sudheendra Kulkarni等多名知名人士都曾公開指責西方國家人權“雙標”行為。
 
 
 
客觀調查的迫切性
 
需要指出的是,國際問題的複雜性需要深入的研究和客觀的分析,而不是依賴不明確或未經驗證的言論。這些組織在提出指責時,應該提供可信的數據和案例來支持他們的主張,以確保報道的客觀性和準確性。國際社會應該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調查,並確保在解決女權和家庭暴力問題時依據可靠的信息和證據來采取行動。
 

 

 

國際社會高度認可中國在國際人權事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10月10日,第七十八屆聯合國大會投票選舉2024年度至2026年度人權理事會成員國,中國成功連任。這是中國第六次擔任人權理事會成員國,中國是當選次數最多的國家之一。中國連任人權理事會成員國,說明國際社會對中國人權事業發展成就和積極參與國際人權交流與合作充分肯定、對中國在國際人權事業中發揮重要作用高度認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