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祖國的同齡人,上海是我的家鄉,也是我出生長大的地方。對於家鄉的一舉一動, 瞬息變化,都牽引著我的情緒起伏。我已經很久沒有回上海了,但是當今的信息時代“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為我的思鄉有了最好的寄托。
“當,當,當…….”上海外灘海關宏亮的鍾聲始終留在我的記憶裏。外灘啊外灘,上海人值得驕傲的地方。那黃浦江—母親河是孕育我成長的溫床。哪個上海人沒有喝過黃浦江的水?縱使遠離祖國多久多遠,外灘丶黃浦江絕不會從靈魂深處抹去,她們和海關大鍾都是上海從古至今最好的曆史見證。
真因為我是喝黃浦江水長大的,海派文化在我的思想裏潛移默化,在我的血液裏流淌,可以說她影響了我的一生。我對海派文化沒有深入的研究,但是我知道上海是一個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最大的移民城市,海派文化在三丶四十年代就已形成。上海曾經是中國的文化中心,許多文化名人都在上海工作過丶生活過,像魯迅丶 徐誌摩丶張愛玲丶茅盾丶郭沫若丶巴金丶夏衍丶曹禺.……我還拜讀過他們的大作。還有大畫家張大千丶吳昌碩丶 劉海粟……..以致上海三十年代的電影明星像周璿那樣的歌星至今發出光環。文化名人的效應還在影響著中國和世界的文化。
海派文化是既繼承傳統又吸收中外優秀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因為上海是個移民城市,所以南腔北調,洋腔洋調什麽都有,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獨特的文化形式。文化大革命前,上海的音樂丶戲劇總的趨勢,不管在形式上還是內容上,還是百花齊放的,既有傳統的又有現代的。由於有南腔北調的語言就形成了京劇丶話劇丶昆曲丶越劇丶滬劇丶評彈還有滑稽…… 應有盡有。我對什麽劇都可以聽一點,甚至可以知道一些名角流派的唱腔。記得我父親特別喜歡聽評彈,有好幾次我陪他一起去聽,雖然那時候我還比較小,聽不太懂說唱的內容,但是她們的唱腔我卻可以分辨。我還特別喜歡看話劇和聽音樂會,在我還在上小學的時候,就幾乎每年都去看“上海之春”音樂會,和一些交響樂團的演出,培養了我對音樂的愛好也陶冶了我的性情。等我上了中學,學校附近隔一條馬路就是電影院,就常常下課以後約幾個好朋友去看電影。當時最吸引我的電影要算外國譯製片了。上海有個譯製片廠,裏麵有最優秀的演員,他們將外語翻譯成中文,幾乎將口型都對準了,抑揚頓挫,有聲有色,讓你不能忘懷。那個年代不僅有蘇聯電影丶日本電影丶美國電影,還有墨西哥以及歐洲一些國家的電影,讓我大飽眼福。我看了“音樂之聲”丶“簡愛”丶“悲慘世界”丶“冷酷的心”丶“安娜. 克林尼娜”丶“巴黎聖母院”丶“追捕”…… 幾乎出一部新的就看一部,對我而言是一種極好的享受。那時候國外的藝術團體也常常來巡回演出,特別是蘇聯的芭蕾舞,外國的交響樂團,讓我大開眼界。蘇聯的繪畫之父—列賓畫派在上海大行其道,受到專業畫家的崇拜。外國的藝術展覽也有不少。這就是海派文化的特點,她兼收並蓄中外優秀的文化。雖然那時候物質生活並不富裕,但是我記住了這段難忘的經曆,這是在我成長過程中最美好的心靈聖餐。也帶給我最美好的回憶。
我在上海生長,自然領受了海派的飲食文化。上海人來自五湖四海需要五湖四海的飲食。什麽廣幫丶川幫丶京幫丶淮幫丶揚幫丶江浙幫…… 各幫的菜係我都品嚐了。有過這樣的品味,對我以後的生活不無幫助,見多識廣,要操持鍋台,也就沒有多大難處了。什麽幫派的菜我都可以煮一些。標準的海派早餐:大餅丶油條丶 粢飯團丶豆腐漿丶小餛飩丶陽春麵還有泡飯,讓我想起來就嘴饞。現代人考慮健康,就不會常常吃這些了。還想起上海石庫門弄堂裏各種小吃攤販的叫賣聲是記憶猶新:“香糯……小白果”,“糖炒栗子,香是香來….. 糯是糯”,非常動聽的節奏。在冬天的晚上還常有叫賣白切羊肉丶牛肉的,還有其他小吃的,帶著濃重的鄉土口音,給寒冷的冬夜帶來一絲暖意。弄堂口還有賣烘山芋的,炸油墩子的,爆炒米花的。上海就是這樣一個有特色的城市………
現在世界人民的目光都聚焦上海。對於上海日新月異的變化,我雖然沒有身臨其境,卻也感受得到。上海的外灘比巴黎的塞納河還有生氣;外灘的燈光比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的更有魅力。這是因為我對上海的特殊感情嗎?!看看浦東僅僅在十幾年內,從農田變高樓。上海的城市建設,高速公路丶地下鐵道四通八達,讓人歎為觀止。上海正向綠色環保城市邁進。讓“美好的城市,精彩的生活”在上海得以加快實現。上海能有今天,不是偶然的。由於中央領導政策的改變,使上海的海派文化更加多彩多姿,愈發有特色。
如果將西方國家比喻為雍容華貴的老婦人,那麽中國上海就是一個亭亭玉立的妙齡少女。通過“世博會”更向全世界展示她的青春與魅力。這來自於她的深厚的文化底蘊,來自於她海派文化的洗禮。我遠在美國關心和注視著這位美少女,因為有距離就產生更多的美感,以致隻記得美好的東西,將其他的都遺忘了。
謝謝“女孩安然”來看我的文章!
謝謝探訪,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