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日投降後毛澤東赴重慶國共談判

(2022-11-04 06:08:19) 下一個

日投降後毛澤東赴重慶國共談判

 


重慶談判發生在國家前途命運的緊要關頭。經過8年浴血奮戰,英勇的中國軍民終於打敗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全麵勝利。接下來,建設一個和平、民主、團結的國家,是全國人民一致的願望。就在這時,蔣介石三電毛澤東,邀他前往重慶談判。

然而,國民黨其實並無誠意,而蔣介石的刻薄寡義早有明證。西安事變後張學良的遭遇便是前車之鑒。但毛澤東還是不顧個人安危,親赴重慶,用行動昭告世人,中國共產黨人是真誠謀求和平的,是真正代表了中國人民利益和願望的。43天的談判,未能達成人們想要的和平,卻成為中國轉折的契機。

“ 毛澤東先生來了!”1945年8月28日,一向多霧的重慶卻是個大晴天。剛過中午,《新華日報》采訪部主任石西民坐著吉普車,風風火火地來到《大公報》記者王淮冰家。石西民告訴王淮冰:“毛主席和周恩來同誌下午要到重慶了。”約他一起去采訪。得知這個消息,王淮冰喜出望外。這幾天,他與重慶新聞界的朋友們議論最多的話題,就是毛澤東會不會冒險來重慶與蔣介石和談。正反兩方,各執一詞,似乎都有自己的一番道理。沒想到,議論正酣,毛澤東已經率團飛到重慶了!王淮冰坐上石西民的吉普車,一路向機場飛奔,沿途又接了《大公報》記者彭子岡和《新民報》記者浦熙修,最後當郭沫若、於立群夫婦上車時,一輛小小的吉普車已擠滿了人。

“僵持八年,令全國非常焦急關注的國共團結問題,已因中共領袖毛澤東氏飛臨陪都而開朗。”當王淮冰等人走進候機室時,發現各黨派人士早已守候多時了。民主同盟的張瀾、黃炎培、沈鈞儒等幾位老先生,不時伸著脖子向遠處張望,急切之情溢於言表。相比之下,前來迎接貴賓的國民黨官員周至柔、邵力子等人,卻顯得有些心不在焉。

下午3時36分,經過3個多小時的飛行,476650號軍用飛機安然著陸。第一個走出機艙就是毛澤東。他頭戴灰色拿破侖帽,身著藍布中山裝,還特意穿了一雙新鞋子。緊隨其後的是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和國民黨代表張治中。為了捕捉這個難得的曆史鏡頭,一群外國記者蜂擁而上,照相機的哢哢聲不絕於耳,鎂光燈閃成一片。親自把毛澤東接到重慶的赫爾利看到這番情景,非常滿意,悄悄地在毛澤東耳邊說:“簡直像在好萊塢。”

記者們把毛澤東團團圍住,有的提問,有的遞名片,有的搶著握手。一幹民主人士卻被擋在外麵。年老、個兒小的沈鈞儒,在人群外急得直跺腳,一邊擠一邊喊:“我是沈鈞儒,我是沈鈞儒!”雖然接機場麵非常熱鬧,但王淮冰發現,到場的多是外國記者,僅有的幾個重慶本地記者還是中共機關報《新華日報》約來的。原來,為了減小毛澤東到渝的影響力,國民黨對重慶本地的報紙封鎖了消息。

毛澤東到達重慶那天,《中央日報》編輯部異常緊張。蔣介石的中央宣傳部副部長陳布雷親下指示:不發社論,不寫專訪,新聞一律采用中央通訊社的通稿。有關談判的報道,要登得少,登得小,版麵不要太突出,標題不要太大。總之一句話,不要替共產黨製造聲勢。

盡管如此,毛澤東到重慶談判的消息還是像驚雷般在重慶上空炸開了。毛澤東到渝第二天,《大公報》發表了名為《毛澤東先生來了!》的社論。《大公報》總編輯王芸生興奮地寫道:現在,毛澤東先生來到重慶,他與蔣主席有十九年的闊別,經長期內爭,八年抗戰,多少離合悲歡,今於國家大勝利之日,一旦重行握手,真是一幕空前的大團圓!認真的演這幕大團圓的喜劇吧,要知道這是中國人民所最嗜好的!

“重慶談判”會像《大公報》期望的那樣有一個“大團圓”結局嗎?也許,坐在談判桌邊的蔣介石,從一開始就不這麽樂觀;也許,他根本沒想到毛澤東會單刀赴會。美國方麵當然一如既往地支持國民黨,蘇聯的態度卻相當微妙。按理說它應該支持同樣信仰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共產黨,可這一次,它卻把天平傾向了當時實力占絕對優勢的國民黨一方。

但要獲得蘇方的支持也不是件容易事,一份《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擺在了蔣介石的麵前。這份條約雖名為“友好”,內容卻絲毫看不出“友好”的味道。“條約”不但要求中國政府承認外蒙古獨立,還要求中蘇共管長春鐵路30年,旅順作為海軍基地共享30年,大連為自由港。作為交換,蘇聯政府承諾一切援助都將給予中國國民政府,而不給中國共產黨。

為了獲取蘇聯的支持,蔣介石最終還是簽下了這份條約。就在《中蘇友好聯盟條約》簽訂的同一天,蔣介石迫不及待地向毛澤東發出了第一封電報。

毛澤東收到電報後,對赴渝談判一事未置可否,而是要求蔣介石先答複朱德總司令的電報。1945年8月10日,當日本表明投降之意時,蔣介石毫無心理準備——雖然德國早在5月份就投降了,美軍在太平洋上與日軍的逐島爭奪也節節勝利,但中國的大半壁江山還在日軍手中,蔣介石估計中日之戰怎麽也得拖到1946年春夏之交才能結束。

突如其來的勝利,使蔣介石措手不及。彼時,最讓他心焦的就是日軍受降問題。當時在華日軍還有100多萬。誰接收了軍隊,就等於接收了100萬人的武器給養。當時,蔣介石的軍隊都在中國西南一隅,而共產黨的人馬卻散落在華北、西北、華南的敵後解放區。就算美國調派飛機和軍艦幫著國民黨往原日軍占領地區運兵,蔣介石也無法搶在共產黨前麵接受日軍投降。

於是,心急火燎的蔣介石11日一早就給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朱德和副總司令彭德懷發出了讓十八集團軍“原地駐防待命”,不許收繳日軍槍械的荒唐命令。8月16日,朱德致電蔣介石,堅決拒絕他不許第十八集團軍收繳日軍武器、接受日軍投降的錯誤命令,並提出了“凡被解放區軍隊所包圍的敵偽軍由解放區軍隊接受其投降,你的軍隊則接受被你的軍隊所包圍的敵偽軍的投降”的建議。

毛澤東要求蔣介石先答複受降問題再談別的,可蔣介石對此大不以為然。他深夜在日記中輕蔑地寫下:“朱之抗命,毛之複電,隻有以妄人視之。”隨後,他又反複推敲詞句,寫下了第二封電報。這回,蔣介石把不讓共產黨受降的問題推給了盟軍,聲稱盟軍總部有統一規定和受降程序,中國戰區不便於擅自更改。而後再一次要毛澤東前往重慶談判,並寫道:“深望足下體念國家之艱危,憫懷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從事建設”,“期待正殷,而行旌遲遲未發,不無歉然”。

毛澤東繼而回電:“茲為團結大計,特先派周恩來同誌前來進謁,希予接洽,為懇。”抗戰中,周恩來長駐重慶,多次和蔣介石折衝周旋,由他作為談判代表,其實是最適合不過,可這回蔣介石似乎是鐵了心要請毛澤東出山,8月23日,第三封電報又來了,執意要毛澤東與周恩來同往,甚至連飛機都預備好了。

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為此在延安棗園召開了擴大會議。在會上,毛澤東把這種聯合政府稱為“獨裁加若幹民主”的形式。他說:“我們參加這樣的政府,就是要進去給蔣介石‘洗臉’,而不是‘砍頭’。這就是七大時講的長期迂回曲折的道路;走這個彎路將使我們黨在各個方麵達到更成熟,中國人民更覺悟,然後建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

不過,人們最關心的還是他的安全問題。深入虎穴與“殺人如草不聞聲”的蔣介石談判,能夠安全返回嗎?毛澤東是做好了最壞打算的。臨行前,他不但建議由劉少奇代理自己的職務,還建議書記處增補陳雲、彭真二人為候補書記,以便在毛、周二人都不在的情況下,書記處還能保持5人開會。

在赴重慶談判前的政治局會議上,毛澤東說:“我準備坐班房……如果是軟禁,那也不用怕,我正是要在那裏辦點事。現在蘇聯紅軍不入關,美國軍隊不登陸,形式上是中國自己解決問題,實際上是三國過問,三國都不願中國打內戰,國際壓力是不利於蔣介石獨裁統治的。中蘇條約有利於中國人民,蘇聯紅軍攻占東三省是有很大影響的。所以,重慶是可以去和必須去的。”

初談不順。8月28日,毛澤東到達重慶的當天,蔣介石在林園官邸為他舉行了歡迎宴會。席間,毛澤東稱蔣介石為“委員長”,蔣介石則稱毛澤東為“潤之”。會後,蔣介石還邀請毛澤東在林園下榻。一對較量了十幾年的老對手再次聚首,氣氛似乎相當融洽。

蔣介石邀請毛澤東來重慶談判,隻是想將毛澤東一軍。如果毛澤東不來,則可以把挑動內戰的罪名扣在共產黨頭上;如果毛澤東來了,則可以趁機調兵遣將準備內戰。所以,對於毛澤東的到來,蔣介石心中還是很得意的。他在8月30日的日記中寫道:“毛澤東果應召來渝,此雖威德所致,而實上帝所賜也。”

“應召”二字把蔣介石高高在上的心態表露無遺。他從未以平等之心看待中共,在他心目中,國民黨與共產黨更像封建時代的一種君臣關係。在這樣的心態下,談判注定不會順利。9月3日,經過幾天的交換意見之後,共方向國方正式提交了11條談判要點。其中包括擁護三民主義、擁護蔣主席的領導地位、懲治漢奸、停止武裝衝突、承認各黨派合法地位等等。而最關鍵的問題在於政權和軍隊。

談判要點的實質就是解放區政權和人民軍隊的整編問題。在解放區問題上,共產黨提出由共產黨人擔任山西、山東等五省解放區所在地的省主席,擔任解放區廣為分布的廣東、湖北等六省的副主席,以及北平、天津、青島、上海四個特別市的副市長;而國民黨則隻允許共產黨參加政府,各解放區官員都需要國民黨認可才能繼續留任。軍隊問題上,共產黨提出將人民軍隊整編成16個軍48個師;而國民黨堅持最多隻允許保留12個師。雙方的期望值,相差十萬八千裏。

看過共產黨方麵的這份方案後,蔣介石對國方代表王世傑、張治中等人說:“中共代表昨日提出之方案,實無一駁之價值。”在他看來,隻有“實行三民主義”和“擁護蔣主席之領導地位”這兩條才具有誠意,其他各條“在內容與精神上與此完全矛盾”。

其實,中共在籌備這次和談時是做了相當大讓步的。在1945年9月4日雙方的“第一次談話紀錄”中記錄著這樣一段話,周恩來對國方代表邵力子說:“認為聯合政府既不能做到,故此次並不提出,而隻要求各黨派參加政府……”周恩來此處提到的“聯合政府”問題,實是一樁公案。

1944年11月,當時擔任美國總統私人代表的赫爾利自告奮勇到延安調停國共矛盾。剛剛上任的赫爾利信心滿滿,認為自己一定能做成這個和事老。在與赫爾利談判時,中共領導人提出了五點協定草案,其核心問題就是把國民政府改組為包括各黨派在內的聯合政府,並提出各黨派享有平等地位。赫爾利覺得共產黨的提議很公平,沒有什麽不合理,便欣然同意了。

可當赫爾利拿著協議,興衝衝返回重慶時,卻被蔣介石兜頭潑了一盆涼水。蔣介石明確表示,國民黨絕不可能與共產黨相提並論,聯合政府雲雲更是休想,接受這個協議就意味著國民黨的徹底失敗,必然導致中共控製政府。在蔣介石的頭腦中根本沒有“多黨”的概念,更不可能承認聯合政府,他能接受的最大限度是共產黨人來國民政府中“做官”而已。

原本就是蔣介石說客的赫爾利,看到自己與中共的協議受到如此強烈的抵製,又馬上翻了臉,很快給中共發來了與五點協議背道而馳的三點協議。從這次反複中,共產黨也明白,想讓蔣介石接受聯合政府的方案,無異於與虎謀皮。為了表達誠意,在重慶談判前,中共就在方案中有意隱去了“聯合政府”的提法,隻提出“參加政府”。這無疑是承認了國民黨在政府中的主導地位。但即便是這樣,蔣介石還是認為中共要求得太多。談判從一開始,便陷入了僵局。

雖然國共雙方代表的談判舉步維艱,但毛澤東在談判桌外的社交活動卻異常豐富。在重慶的43天中,他會見民主人士,參加國際活動,接受各國記者采訪,處處顯示出一名政治家的睿智與氣度,使國民黨宣傳中青麵獠牙的“赤匪”形象一掃而光。8月30日下午,毛澤東造訪了民盟中央主席張瀾。張瀾家旁邊就住著軍統特務頭子戴笠,為了安全起見,周恩來特意囑咐不要在客廳見麵,而選在張瀾的臥室中晤談。賓主剛一落座,張瀾就不安地對毛澤東說:“這明明是蔣介石演的假戲啊!國共兩黨要談判嘛,你們可以像過去那樣,派恩來先生,加上若飛先生,來談就可以了。何必動潤之先生的大駕呀……蔣介石在演鴻門宴,他哪裏會顧得上一點信義!前幾年我告訴他:‘隻有實行民主,中國才有希望。’他竟威脅我說:‘隻有共產黨才講實行民主’。現在國內外形勢一變,他也喊起‘民主’、‘民主’來了!”聽了張瀾的話,毛澤東風趣地說:“民主也成了蔣介石的時髦貨!他要演民主的假戲,我們就來他一個假戲真演,讓全國人民當觀眾,看出真假,分出是非,這場戲也就大有價值了!”隨後,毛澤東又向張瀾介紹了中共在此次和談中提出的幾項主張,張瀾連聲說:“很公道,很公道!蔣介石要是良知未泯,就應采納施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