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取個洋名就高大上了嗎?

(2021-10-21 10:29:13) 下一個

取個洋名就高大上了嗎?

 

民國時代火柴~洋火,鐵釘~洋釘,煤油~洋油,肥皂~洋皂~外國人~洋人!比如管鐵釘叫洋釘。煤油叫洋油。水泥叫洋灰。蠟燭叫洋蠟。煙卷叫洋煙。圓蔥叫洋蔥。西紅市叫洋柿子。鐵鍬叫洋鍬。鎬頭叫洋鎬。用的最多的是管火柴叫洋火。不三不四耍個怪臉叫出洋相。管製服衣裳叫洋服。不要說是50年代,就是到60年代,很多商品的名稱上都還在用這個“洋”字,比如把火柴稱為“洋火”、把十字鎬稱為“洋鎬”、把自行車稱為“洋車”、把肥皂稱為“洋皂”。真正去掉"洋"字的時代就是在文化大革命時代,  不但在商品上去掉這個“洋”字,  還在全國各地的地名、店名、樓名等地方去掉“洋”名字。然而, 隨著走資派鄧小平篡權後複辟資本主義的同時, 又複辟了全國各地的地名、店名、樓名等的洋名了。在走資派特色政府的帶頭下,  這四十多年來在全國各地掀起了起洋名、怪名、大名、重複名的高潮。

在現在全球化的時代,擁有一個獨特又“洋氣”的英文名似乎是一些中國人的必需。這年頭的年輕人,誰沒個英文名,仿佛跟時代脫節了似的。不僅是一些中國人愛起英文名,一些土生土長的國產品牌,也時興起個“洋名”,顯得自己很時尚。不但是國產品牌,  還有地名、樓名、村名、街名、公司名等都想起個"洋名"。如今走在全中國各地尤其是各大中小城市的大街上,特別是身處新開發的樓堂館所,總能見到一些“莫名其妙”的名稱。它們中有的拗口難懂,不知所雲;有的字母加字符,讀來費勁甚至讀不出來;有的言必稱希臘,動不動就是羅馬假日、普羅旺斯、馬賽公館。這些名稱都充滿封建色彩、崇洋媚外、怪異難懂、怪誕離奇、故弄玄虛、刻意誇大等不規範怪名稱。有的名稱多為崇洋媚外如“維多利亞花園”、“陽光巴洛克小區”、“夏威夷海岸”等使用外國地名、使用外國人名或用外語詞漢字譯寫命名的地名。又像皇城豪門、E陽國際、西格瑪大廈、鑽石王朝、巴黎大廈、東方羅馬花園這樣聽上去就令人感到滿頭霧水的地名、小區名、建築名等。

“洋”地名。以外國人名、地名及其諧音,以及使用外語詞及其漢字譯寫形式命名的地名,以及地名標誌上用外文拚寫地名,如“Villa小區”“蘇黎世小鎮”“馬可波羅大廈”“哥倫布廣場”“曼哈頓社區”“香榭麗舍小區”等。大”地名。地名含義、類型或規模方麵任意誇大,專名或通名遠遠超出其指代地理實體實際的地名。包括隨意使用“宇宙、中央、天下、銀河、世界、環球、歐洲、中國、國際、浙江、特區、首府、廣場”等詞語的地名,如“宇宙城”“歐洲花園”等。“怪”地名。盲目追求怪誕離奇,地名用字不規範、含義低級庸俗或帶有濃重封建色彩的地名,包括純粹用阿拉伯數字或中文數字做專名且無特定含義的地名,隨意使用漢字與數字組合且無實際含義的地名,專名中使用“·”等非文字符號的地名等,如“99大廈”“一瓶八鬥”等。

為了顯示樓盤的大氣和洋氣,在房地產廣告宣傳過程中往往會用其他名字,以至於很多人都不知道樓盤的標準名稱。如“杭州公館”,標準名為“學院華庭”;“申花壹號院”,標準名稱為“錦繡申華坊”;“綠地中央廣場”,標準名為“綠地商業中心”。在路名牌、電子地圖等使用環節也會出現不規範的地名,如臨安“錢王街”和“玲瓏山路”,在各種使用環節被叫做“錢王大街”和“玲瓏山大道”。“太平洋別墅”、“釣魚台別墅”和“中華水戀”等隨意使用具有專屬意義詞語的地名、超出地理實體,使用“中華”地名的小區也“榜上有名”。所謂“大”就是地名名稱名不副實叫得比較誇大,像“世紀”“國際”與它的體量不匹配;“洋”地名就是不適用中國的規範字,像有些叫“F16”“E公館”直接取洋名或者譯名;還有一個“怪”名比如帶有宗教迷信色彩、怪字、生僻字、不恰當的諧音;還有就是“重”很多地方取的名字是一樣的,在手機裏麵搜索出來十幾個地方。

即刻意誇大,芝麻屁大一點個地方,往往連上什麽國際、環球之類的詞匯,牛皮都吹破了天,還嫌不夠,鼓起腮幫子瞎吹。不用解釋,如今鄉下老百姓進了城,一係列稀奇古怪的洋名,讓人摸不著頭腦,不知道自己是到了美國的紐約還是英國倫敦。即借用一些高大上的已有名字的重音、諧音,掩人耳目,欺騙社會。等等,老百姓對待這種種現象,簡直煩透了、恨死了、惡心死了,膩歪死了。大聲呼籲,國家怎麽就不管一管哪?已經相當一個時期了,社會群眾對各種關於建築物、地名命名的不滿已經成為根深蒂固的問題,但是不管怎麽不滿,那些用歐洲、美洲、日本等等西方國家地名命名的小區名字,諸如什麽馬德裏、海德堡、維多利亞、曼哈頓、水晶卡巴拉,什麽維也納、檀香山、威尼斯等等,遍布我大中國,什麽帝豪、帝皇、皇家、貴族等等更是屢見不鮮,那些被我們黨帶領我們人民推翻的三座大山的象征地名,一個個都出現在了我們的視野裏。還有什麽第四大街、四馬路、紅磨坊、“紅燈部落”等等,那些帶有舊社會妓院意味的燈紅酒綠的名字,已經多個城市時時閃現。

很多鄉下來城裏問路的人,說過一句非常具有諷刺意味的話:這個地方是舊上海的四馬路呢?還是舊中國的半殖民地呢?還是洋人設在中國的新租界呢?群眾對這樣一些洋名、怪名發自內心的憤恨。與洋名字相呼應的便是那些與勞動人民的價值觀格格不入的廣告宣傳。比如那些追求什麽“帝王生活”的房地產廣告商們,居然把大幅廣告掛滿城市街頭,什麽“帝王生活,貴族品味”,什麽“豪華尊貴,一步跨入貴族”。這些鼓勵人極盡享受的語言,遍布當下中國的每一個城市大街,以極其荒唐的字樣為墮落的並被我們消滅了的王朝高唱挽歌,以極其露骨的詞匯挑戰著當今社會人們的價值觀,以極具誘惑的字樣挑逗著人們追求奢侈豪華生活的欲望,呼喚著人們對墮落人生的追求,從根本上讓人們懷疑自己過去堅守的道德底線到底值不值得。

 對於這些文化上的低端化、低俗化和垃圾化,是怎樣不斷蠶食人們本來就不怎麽堅定的價值觀的,很少有人去研究去分析去製止了。走資派特色政府下的社會群眾,看著那些袒胸露乳的廣告,看著那些充滿對腐朽帝王生活向往的宣傳,也很少有人從社會核心價值觀層麵去加以約束了。於是,社會就像一本大書一樣,引導人們對腐朽的資產階級生活方式的百般向往,好像毛澤東時代對這些東西的批判已經成了一種錯誤似的。於是,一旦一個人有了地位,成為貪腐高官員以後,便肆無忌憚的撈取財物,拚命地像過去的黃世仁劉文彩老地主資本家一樣,置房產、納小蜜、把三宮六妾作為為尊貴的標準和人生目標。於是那些靠坑蒙拐騙發家的暴發戶們,一旦有了大把的銀子,便窮奢極欲享受醉生夢死的地主老財資本家的生活。

能說這些對奢華生活無限製的追求,沒有街頭那些對西方對封建帝王生活宣傳廣告對全體百姓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嗎?絕對是有的。這是個非常大的社會安定問題。毛澤東一代的前輩們流血犧牲幹革命,原來是讓一部分人把前輩們幾代人用生命換來的建設的勝利果實,讓這少數人先富的去享受過去地主資本家那樣的豪華生活嗎?這不大大違背了中國共產黨的初衷嗎?這那是中國共產黨當年的初心呢?走資派複辟後放任資產階級和西方社會對中國人民的文化侵蝕,表現在方方麵麵,這個複辟的崇洋媚外、羨慕西方的地名,就是表現形式之一。

崇尚西方,起洋名,說到底,就是對中華民族自己文化傳統的不自信。很多事情中國人已經見怪不怪,比如隻要在哪個地方建設的好一點,於是便開始流傳一些奇怪的和西方某地方的比對說法,什麽“東方威尼斯”、“東方巴黎”、“中國曼哈頓”、“中國紐約城”等等等等,惡心死了,這樣莫名其妙的比對,其實都是在為宣傳西方某地方造勢。其實中國人如此崇洋媚外、羨慕西方己讓人頗感惡心。試問,上海改名紐約?中國的大橋,中國的高鐵,中國的城市,都改個洋名?  見過那個帝國主義國家用中國的城市或者地名比照他們的地名或者城市呢?沒有吧!中國的上海近二百年來一直是讓鬼子們十二分羨慕嫉妒恨的冒險家樂園的地方,但聽說歐洲或者美洲哪個城市叫“歐洲的上海”或者“北美上海”了嗎?

走資派鄧小平篡權複辟後的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這種故意矮化中華民族自己的行為,已經遍布整個大中華。當奴隸當久了,其實自己早已站起來,但是心理上還趴在地下,沒有走出奴隸的影子。自慚形愧的文化,已經深入了有些中國人的骨髓。香港的那個維多利亞灣,其實從香港收回那天起,就該改回原來的名字了。至今還保留著英國鬼子的舊痕跡。什麽狗屁名字,那是帝國主義用皮鞭給中國人身上留下的烙印,為什麽對這樣的烙印還是戀戀不舍呢?置於像鄭州那個叫燕莊的毛主席視察的地方,是一個永遠載入曆史的記憶,有人非要改為"曼哈頓",除了受“非毛化”影響,還能怎麽理解這種匪夷所思的行為呢?

中華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優秀的詞匯豐富的內涵讓帝國主義永遠羨慕。在曆史上就語言的豐厚和博大精深來說,西方恐怕永遠遜於中國。在民國時期往往記住了大學者辜鴻銘的封建保守,但卻不知道他的語言在世界享受的盛讚。20世紀初,西方學界流傳一句話:到中國可以不看東方三大殿,但不可不看辜鴻銘。東方三大殿是指北京紫禁城的太和殿、曲阜孔廟的大成殿,還有泰山岱廟的天貺殿。辜鴻銘盡管一生保守,留下諸多爭議,但卻給中國文化贏得無上光榮。他精通世界九國語言,獲得十三個博士學位。世界無數大學問家以能夠與他相見為榮耀,英國大文豪毛姆訪華以寫一個字條的形式要求見他一麵,他根本不理。最後對方恭恭敬敬寫了一封求見信,辜鴻銘才見他並且警告他說:你以為中國人不是苦力就是買辦,隻需招招手就來嗎?毛姆無地自容,連連向辜鴻銘道歉。還有那個印度詩人泰戈爾與他同時競爭諾貝爾,結果泰戈爾勝出後,辜鴻銘紮根依然瞧不起他,認為他根本不懂中國《易經》,不懂中國《易經》怎麽啦?泰戈爾認為那是沒有文化。當泰戈爾訪華時,中國學人踴躍迎來送往,唯辜鴻銘閉門謝客。他對西方霸權的強烈抨擊,連西方大學者無人敢於和他應對。他翻譯的《論語》、《中庸》、《大學》對西方產生巨大影響。被稱為世界經典讀物。世界研究中國文化的學者,無不趨之若鶩。盡管辜鴻銘還有諸多保守和封建的一麵,但至少他對於中國文化的自信是今天所有中國人的榜樣。

中國人不能自暴自棄地對待中國文化,中國人應該具有十二分的文化自信,不要動輒唯洋是舉、唯洋為奴。中國人應該處處張揚中華民族的傳統,說實話,這些年,有人借著改革開放的旗號,把西方的垃圾都當作寶貝撿回來了。有人辛辛苦苦積攢了血汗錢,結果糊裏糊塗把兒子孫子送到了美利堅,後來沒有繼承中國人最優秀的中華文化,卻成了棄兒一樣在洋人哪兒漂流,中國人的這種自輕自賤,恐怕是數百年來沒有的怪像。看北京眼下清除崇外媚外的文化垃圾,很有必要。

其實,說起來北京清除地名上的垃圾文化,在全國還不算是首例,早在2018年的12月10日,國家民政部、公安部等六部委就聯合下發過《關於進一步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的通知》,要求2019年6月底前,對大、洋、怪、重,媚外崇洋、宣揚帝王生活的名字進行清理。在地址薄上必須注銷戶口。為什麽北京市今天又有這個規定出台,人們依然感到很新鮮呢?不是別的,因為三年前的規定沒有得到執行,西化勢力極其頑固,有些地方根本沒有貫徹,依然我行我素,這種現象必須要動真格的。怎麽動?采取嚴格措施,以法律法規為根據,采取強硬手段,停止營業,注銷你的地名戶口,或者付之高額罰款,辦法總會有的。盡管崇洋媚外的公知勢力不小,盡管漢奸文化還有一定市場,但是隻要采取實際有效的措施,這些洋垃圾,這些散發著酸腐臭氣的東西,一定會從新中國大地清掃幹淨。走資派做不到就讓真正的共產黨人來清掃幹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