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唐聞生:“主席用生命書寫那段曆史”

(2017-09-27 06:51:27) 下一個

唐聞生:“主席用生命書寫那段曆史”

 

[轉載]


盡管毛主席在會見時紅光滿麵,但尼克鬆走後,主席的臉色一下子灰暗下來,那天,他沒有按照慣例與周總理“談些事情”。 

1972年2月21日中午約11時30分,尼克鬆一行乘機經上海抵達北京。不到三小時後,訪問即達到高潮——毛澤東主席決定在中南海會見尼克鬆。擔任此次會晤的翻譯唐聞生此時還不滿29周歲。四十年後,這位矍鑠的老人對這一曆史事件仍曆曆在目,娓娓道來。 

雙方會談,美翻譯未出席 

作為一名雖年輕卻已身在外事工作崗位多年的翻譯人員,唐聞生印象中的國外領導人訪華往往有著既定的程序。尼克鬆訪華前,外賓來訪時通常是外賓和周恩來總理先見麵,在雙方加深了解後,毛主席再會晤(有時則更晚,等到雙方談出了成果後毛主席再會晤)。 

但唐聞生清楚地記得,四十年前的那一天,當外賓下了飛機、進了房間後,接待班子並沒有像往常一樣按慣例宣布解散,而是在收到的一則“不要動、不讓走”的指 令後按兵不動。“主席那裏來電話,總理正在接。一班人馬於是原地待命。總理接完電話出來後說,馬上走,主席要見。接著便通知客人,不久尼克鬆就出發了。” 

“為什麽(元首會晤)要放在最前頭?我想中美雙方都認為這次會見是至關重要的。”唐聞生說。一方麵,是尼克鬆此前通過媒體等多渠道、多方麵主動提出來希望 訪華,而且他認為中美之間的問題有些隻有在最高層談才可以溝通和解決;而中方在了解了這一情況後,毛主席也找斯諾談過五個多小時,除了國內問題外,很重要 的是表達對尼克鬆來華的歡迎。 

會晤中,在美國出生的中方翻譯唐聞生擔任中美雙方的翻譯。事實上,當天“中美會談中僅有一名中方翻譯出席”也成為日後人們關注尼克鬆訪華事件不可繞過的一 個話題。對此,唐聞生認為,當時美方的翻譯多歸屬於美國國務院,而當時美國和台灣還有所謂“外交關係”,美國國務院和台灣來往密切。因此,美方認為會晤機密性很強,為確保萬無一失,故沒有美方翻譯出席。 

原定20分鍾,談足一個小時 

1972年2月21日下午三時許,尼克鬆抵達中南海。按常理,當時已進入暮年的毛主席和周總理身體狀況並不樂觀。但在唐聞生的記憶中,當天毛澤東在見尼克鬆的時候,紅光滿麵,談笑風生,而且整場談話下來,幾乎可以用“舉重若輕”來形容。 

唐聞生記得,會晤中,在談到了中美關係、台灣問題時,毛澤東對尼克鬆說,我們談哲學,具體問題今天可以不談,你去跟總理談。而尼克鬆對此次會晤也很重視, 更是單刀直入表示自己是“代表美國利益”而來。回憶起這一細節時,唐聞生說:“雙方都是代表自己的利益,我們也很清楚。各自有各自的立場,但是因為有共同點,能夠走到一起。” 

而正是基於雙方利益上的求同存異,整個會談進行得異常順利,“雙方都沒有講話稿、談話要點,也沒有說帖。我認為雙方心裏都是想好了要說什麽。”唐聞生說,雙方都很明白對方在大的戰略、雙邊關係上有哪些可以發展的共同點。 

就這樣,兩位領導人從一個問題延伸到另一個問題,原定20分鍾的禮節性會見,足足談了一小時十分鍾。 

會晤後,主席扣上氧氣罩休息 

事實上,即使是那場原定20分鍾的禮節性會麵,對於知曉毛主席身體狀況的工作人員來說,也充滿了不確定性。“對於這次會晤的時間,總理很 擔心,因為主席身體並不好,”唐聞生說。1972年年初,毛澤東在八寶山出席陳毅追悼會時,受了風寒,在會見尼克鬆9天前,甚至還休克過。“但尼克鬆來 了,毛澤東不見是不行的,否則就是政治事件了”。 

“我覺得主席是用生命在書寫當時那段曆史。”唐聞生說。這一點,她記得清楚:以往會見外賓後,周恩來還會留下來和毛主席談些事情。但盡管在會見尼克鬆時主 席紅光滿麵,尼克鬆走後,主席的臉色一下子灰暗下來,似乎已經耗盡全身的力氣,當周總理問還要談點什麽事情嗎,主席擺了擺手。還沒等工作人員離去,主席就 扣上了擺放在旁邊的氧氣罩。 

唐聞生說,據後來主席身邊的工作人員回憶,這次會晤後,主席足足休息了三十分鍾。 

摘自2012年02月24日-3月1日《國際先驅導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