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解行

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
正文

【肇論略注】宗本義

(2017-10-12 12:18:25) 下一個

【肇論略注】宗本義

明 德清述

https://i.imgur.com/8xxsxqg.jpg

  宗本者。示其立論所宗有本也。以四論非一時作。論既成。乃以宗本義統之。蓋所宗本乎一心。以窮萬法迷悟凡聖之源也。如起信以一心為宗。有法有義。故曰宗本義。

  【本無。實相。法性。性空。緣會。一義耳。】

  此標宗揀法。以為四論之本也。本無者。直指寂滅一心。了無一法。離一切相。逈絕聖凡。故曰本無。非推之使無也。以一切諸法。皆一心隨緣之所變現。心本無生。但緣會而生。故曰緣會。以緣生諸法。本無實體。緣生故空。故曰性空。以全體真如所變。故曰法性。真如法性所成諸法。真如無相。故諸法本體寂滅。故曰實相

  是以本無。為一心之體。緣會。為一心之用。實相。法性。性空。皆一心所成萬法之義。故曰一義耳。依一心法。立此四論。不遷當俗。不真當真。二諦為所觀之境。般若為能觀之心。三論為因。涅盤為果。故首為宗體

  【何則。(此征起四論。各有所宗)一切諸法。緣會而生。】

  此下標顯不遷宗體也。寂滅一心本無諸法。本無今有。故曰緣會而生。

  【緣會而生。則未生無有。緣離則滅。】

  此顯心本不生。但是緣生。非心生也。以生本無生。故滅亦緣滅。非心滅也。不生不滅一心之義。於是乎顯矣。

  【如其真有。有則無滅。】

  此返顯緣生諸法非實有也。真。實也。若諸法果是實有。則不應隨緣散滅。今既隨緣滅。則法非實有矣。

  【以此而推。故知雖今現有。有而性常自空。性常自空。故謂之性空。】

  以此緣生緣滅而觀諸法。則知雖今現有而非實有。以體常自空。體常自空。故義說性空。

  【性空故。故曰法性。】

  諸法實性即是真如。真如性空。以真如性現成諸法。法法全真。良由真如性空。故諸法性空。稱為法性。

  【法性如是。故曰實相。】

  諸法之性全體真如。真如之相本自無相。法性如如。寂滅離相。故曰實相。

  【實相自無。非推之使無。故名本無。】

  實相乃真如實體。今既隨緣成一切法。則法法皆真。若觀法法全真。則了無一法可當情者。斯則不待推測使無。則法本無也。萬法本無。又何有一毫可轉動哉。以此而觀諸法。則不遷之旨。昭昭心目矣。上明不遷宗本。

  【言不有不無者。(此標不真空宗本也)不如有見常見之有。邪見斷見之無耳。】

  此標立論所破之執也。不如。猶不比也。凡夫外道。定執諸法是實有。確執諸法為斷滅之無。政在所破。但以不字破之。故曰不有不無。

  【若以有為有。則以無為無。】

  此出計也。若以諸法為實有。則墮常見。若以諸法為實無。則墮斷見。

  【夫不存無以觀法者。可謂識法實相矣。】

  此示正觀也。存無下應添一有字。言不存有無二見以觀法。可謂識法之實相矣。以有無二見。顛倒見也。

  【雖觀有而無所取相。然則法相為無相之相。聖人之心。為住無所住矣。】

  此出觀益也。謂離有無二見以觀諸法。則法法寂然。故法雖有而不取相。不取法相。則當體如如。故相即為無相之相矣。諸相無相。寂滅性空。斯則所觀之境空。境空則心自寂。故聖人之心。為無住之住。此心空也。心境俱空。於何不寂。

  【三乘等觀性空而得道也。性空者。謂諸法實相也。見法實相。故雲正觀。若其異者。便為邪觀。設二乘不見此理。則顛倒也。】

  此約法以顯能觀之人也。三乘之人。同觀性空而得道果。然此諸法性空。即是實相。能見諸法實相。方為正觀。設使二乘不見此理。則同凡夫顛倒矣。此單約諸法盡皆實相。二乘所見偏空。亦是實相性空。若不是實相性空。何以得證道果。意謂法一人異。故下難明。

  【是以三乘觀法無異。但心有大小為差耳。】

  此明法一人異也。伏難。

  難曰。既三乘同見一法。何以證果有差。

  答曰。其實三乘觀法無異。但為心有大小。故證果有差耳。足知法本是一。但人心大小有異。故所證果不同。以取不取相故耳。非法異也。正若三獸渡河。河本是一。但三獸大小不同。故所履淺深不一。斯乃獸三而河非三也。詳夫立論之意。蓋以不遷當俗。不真當真。二諦為所觀之境。般若為能觀之智。境智為因。涅盤為果。其三乘乃能修之人。故介宗本之中。良有以也。

  【漚和般若者。大慧之稱也。】

  此標般若無知宗本也。梵雲漚和。此雲方便。般若。此雲智慧。以有方便之智。乃稱大慧。若無方便。但名孤慧。故所取偏空。非大慧也。前二論真俗二諦。當所觀之境。今漚和般若。為能觀之心。雙照二諦。不取有無。不墮二邊。故雲大慧。

  【諸法實相。謂之般若。能不形證。漚和功也。適化眾生。謂之漚和。不染塵累。般若力也。】

  此釋大慧之義也。能見諸法實相。是謂般若。雖觀空而不取證。仍起方便度生之事。是仗漚和之功也。適化眾生。乃方便之事。雖涉生死。不被塵勞所累。全仗般若之力也。是以菩薩觀空而萬行沸騰。涉有而一道清淨。

  淨名雲。無方便慧縛。有方便慧解。無慧方便縛。有慧方便解。雙照二諦。不取有無之相。故能出空入假而無礙。故雲大慧。

  【然則般若之門觀空。漚和之門涉有。涉有未始迷虛。故常處有而不染。不厭有而觀空。故觀空而不證。是謂一念之力。權慧具矣。一念之力。權慧具矣。好思。曆然可解。】

  此重明不證不染之義也。以般若唯照空。漚和唯涉有。以涉有而不迷虛。是仗般若之力。故處有而不染。以不厭有而觀空。故觀空而不取證。是仗漚和之功也。斯則空有不異之二諦。權實不二之一心。同時雙照。存泯無礙。故曰一念之力權慧具矣。好思曆然可解者。勉其用心觀照分明。則心境曆然。權實並顯。當不勞而妙契矣。

  【泥洹盡諦者。直結盡而已。則生死永滅。故謂盡耳。無複別有一盡處耳。】

  此標涅盤無名宗本也。言泥洹。亦名涅盤。稱為盡諦者。直是煩惱結盡而已。所謂五住究盡。故二死永亡。是生死永滅。名為盡耳。非複別有一盡處可歸。亦非實有一名可稱也。故曰涅盤無名。四論所宗。一心為本。謂不有不無之二諦。以非知不知之觀照。證不生不滅之一心。因果冥會。妙契環中。宗本之義。盡乎是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