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解行

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
正文

淨土十疑論講記04

(2017-04-20 14:11:15) 下一個

http://cdn.wenxuecity.com/upload/album/59/55/82/ada6a5ac2869wMNyaCXt.jpg

 

  第七疑

  問:彌勒菩薩,一生補處,即得成佛。上品十善,得生彼處。見彌勒菩薩,隨從下生。三會之中,自然而得聖果。何須求生西方淨土耶?

  上麵講到,凡夫倚仗佛力能夠高升淨土,而且得到不退,因此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裏又有疑問:為什麽一定要選擇西方呢?彌勒菩薩是一生補處菩薩,即將成佛,上品十善者就能生到兜率內院見彌勒菩薩。跟隨彌勒菩薩下生人間,在龍華三會中自然得證聖果。既然生兜率內院和得聖果都是凡夫可以成辦的,哪裏必須求生西方淨土呢?

  回答:生兜率還是生極樂,在於個人的根器如何。曆史上古代有玄奘、道宣等,近代有太虛、虛雲等,他們都上至兜率內院。然而對我等凡夫而言,關鍵要考量,在往生和不退證果這兩個重要方麵,選擇哪條路成功率更高?這是從對機而言。下麵衡量以後,我們會認定自己應該生西方淨土。

  答:求生兜率,亦曰聞道見佛,勢欲相似。若細比較,大有優劣,且論二種。

  回答:求生兜率也說到聞法和見補處佛,看起來與往生西方相似。但細細比較,兩者大有優劣之別。也就是從我等根性而言,有兩大差別:一、往生西方成功率高,以有佛特別方便攝受的緣故;二、往生西方全部得到不退轉,得成聖果,因此求生西方。

  一、往生西方成功率高,以有佛特別方便攝受的緣故

  一者,縱持十善,恐不得生。何以得知?彌勒上生經雲:行眾三昧,深入正定,方始得生。更無方便接引之義。不如阿彌陀佛本願力,光明力。但有念佛眾生,攝取不舍。

  為什麽說往生西方更容易、成功率更高呢?可以通過實際的衡量和譬喻來證成這一點。首先看往生兜率的情形。縱然行持十善,恐怕不一定能生。何以見得呢?《彌勒上生經》中說:修行各種三昧,深入正定,才能得生。除以上條件外,再沒有方便接引的涵義。不像彌陀法門,以阿彌陀佛的本願力、光明力,隻要有人念佛,佛就攝取不舍,有極殊勝的方便。

  也就是往生西方條件不高,隻要念阿彌陀佛,縱然沒得到三昧等也不要緊,佛的光明已經在攝受了,這是由佛的本願力決定的。他成就了無量光,遍照無央數世界攝取念佛眾生不舍。他無量劫來大願大行的功德力成就了光明,光明是普遍的,就照在我們這裏。而且佛的要求是,眾生隻要信他念他,就已經在攝受了。從攝受的涵義上看,眾生非常容易得到阿彌陀佛攝受。

  又釋迦佛說九品教門,方便接引。殷勤發遣,生彼淨土。但眾生能念彌陀佛者,機感相應,必得生也。如世間慕人,能受慕者機會相投,必成其事。

  再從往生的角度來講。釋迦牟尼佛在《觀經》裏說到九品教門,有從下下到上上的各種行門。從中能看到,高高低低各層人士都能被阿彌陀佛的願海攝受,乃至五逆十惡者,隻要回心念佛,都為佛攝受,可見有極方便的涵義。為此,釋迦佛殷勤發送眾生生到極樂世界,因為容易往生、成功率高。也就是眾生隻要具足信願,念阿彌陀佛,就已經機感相應,決定能往生。從容易方麵來說,就像世間招募人,誰願意受招募,就會得到這些利益。如果有信心,願意受招募,那能招所招兩者機會一相投,一定能成辦此事。

  譬如慈善家辦無遮大布施會,誰隻要願意來取,就一定給予他所需。同樣,隻要對阿彌陀佛有信心,願意去極樂世界,那一定成其事,得到所欲,條件降到了最低的程度。這就能肯定,對具縛凡夫而言,往生西方淨土最容易、成功率最高,因此我們選擇求生西方淨土。

  二、往生西方全部得到不退轉,得成聖果,因此求生西方

  這要從往生兩土之後的差別來判斷,從而決定自己的道路。

  二者,兜率天宮是欲界,退位者多。無有水鳥樹林,風聲樂響,眾生聞者,悉念佛發菩提心,伏滅煩惱。又有女人,皆長諸天愛著五欲之心。又天女微妙,諸天耽玩,不能自勉。不如彌陀淨土,水鳥樹林,風聲樂響,眾生聞者,皆生念佛發菩提心,伏滅煩惱。又無女人二乘之心,純一大乘清淨良伴。為此,煩惱惡業畢竟不起,遂至無生之位。如此比較,優劣顯然,何須致疑也。

  首先從得不退的比例來看。兜率天宮是欲界,退位的很多。那裏沒有水鳥樹林、風聲樂響傳出微妙法音,眾生一聽都能念佛、發菩提心、伏滅煩惱,不享有此種加被。又有女人助長諸天人愛著五欲的心。再者,天女們的相好、音聲等都很微妙,諸天耽著愛戀,不能策勉自己修行。這些都說明,生到兜率天容易迷於五欲等中而退轉菩提。

  再看往生西方。在彌陀淨土中,水鳥樹林、風聲樂響都傳出微妙法音,眾生一聽到都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發菩提心,伏滅煩惱。又沒有女人、二乘之心,純一大乘清淨伴侶。有這些助緣的支持、提攜的緣故,煩惱惡業畢竟不起,因此能達到無生之位。這樣比較,往生極樂淨土是百分之百得不退,而且一生就得不退,兩者有很明顯的差異,有何懷疑呢?因此對我們而言,應該選擇往生極樂世界。

  如釋迦佛在世之時,大有眾生見佛不得聖果者,如恒沙。彌勒出世亦爾,大有不得聖果者。未如彌陀淨土,但生彼國已,悉得無生法忍。未有一人退落三界,為生死業縛也。

  其次從證果而言,也有優劣差別。像釋迦佛在世時,有很多眾生見佛而不得聖果,像恒河沙數那麽多。彌勒佛出世也是這樣,有很多人不得聖果。不像彌陀淨土,隻要生到彼國,就全數得到無生法忍,沒有一個人退落三界,被生死業所係縛。生彌陀淨土的證果率是百分之百,成佛率是百分之百,因此選擇往生西方淨土。

  下麵再用實例證明這一點。

  又聞西國傳雲:有三菩薩,一名無著,二名世親,三名師子覺。此三人契誌同生兜率,願見彌勒。若先亡者,得見彌勒,誓來相報。師子覺前亡,一去數年不來。後世親無常,臨終之時,無著語雲:汝見彌勒,即來相報。世親去已,三年始來。無著問曰:何意如許多時始來。世親報雲:至彼天中,聽彌勒菩薩一座說法,旋繞即來相報。為彼天日長,故此處已經三年。又問:師子覺今在何處。世親報雲:師子覺為受天樂,五欲自娛,在外眷屬。從去已來,總不見彌勒。諸小菩薩生彼,尚著五欲,何況凡夫。為此願生西方,定得不退,不求生兜率也。

  又聽到《西國傳》裏說:有無著、世親、師子覺三位菩薩同立誌願,同生兜率願見彌勒菩薩。約定好如果誰先走見到了彌勒,就要來傳報一聲。師子覺首先過世,一去幾年不來。後來世親顯現無常,臨終無著對他說:“你見到了彌勒菩薩就來相報。”世親去後三年才來。無著問:“沒想到這麽長時間你才來。”世親回答說:“我到了那天上,聽彌勒菩薩講了一座法,旋繞之後就來報告。因為那天上時日很長,所以在這人間已經過了三年。”無著又問:“師子覺現在在哪裏?”世親回答:“師子覺因為享受天樂,他正在五欲裏自娛自樂,落在外院的眷屬裏。從他去以來一直沒見到彌勒菩薩。”像這樣,小菩薩生兜率尚且耽著五欲,何況凡夫?看明白了這個情形,就發願生西方,如此決定得到不退轉位,先不求生兜率。

  第八疑

  問:眾生無始以來,造無量業。今生一形不逢善知識,又複作一切罪業,無惡不造。雲何臨終十念成就,即得往生出過三界?結業之事,雲何可通?

  這裏質疑:一生造惡者如何十念往生超出三界?因果不相應。也就是這樣的眾生無始以來造了無量業,今生沒遇到善知識期間又造一切罪業,無惡不作,罪業很重,應當隨重業遷生到生死及惡趣中。怎麽臨終具足十念“阿彌陀佛”,就超出三界往生淨土呢?隨業結生的定律怎麽來融通呢?臨終時隨業的輕重決定來世受生,既然罪業重,十念念佛輕,怎麽還能直下生淨土超出三界呢?太不符合因果法則了。

  對此這樣回答:一、一生造惡並不決定宿善力弱,反而以臨終遇善知識十念成就表明宿善力強;二、不決定無始惡業為重,臨終十念為輕。

  一、一生造惡並不決定宿善力弱,反而以臨終遇善知識十念成就表明宿善力強

  答:眾生無始以來,善惡業種多少強弱,並不得知。但能臨終遇善知識,十念成就者,皆是宿善業強。始得遇善知識,十念成就。若惡業多者,善知識尚不可逢,何可論十念成就。

  眾生從無始以來,因緣的情況特別複雜。心中積集的善惡業種各有多少、是強是弱,也沒法憑一時的表現來論斷。這一位今生造很多惡業的眾生,他心田裏的善惡業種各有多少、是強是弱,我們沒有宿命通、沒有微細智,並不知道。但可以以果推因,這一類人臨終能遇善知識,而且一經勸導就發猛利心,十念就成就,超出三界,這就是宿世善業力強的表現。由此才遇到善知識,而且十念就成就。如果惡業多,尚且遇不到善知識,何況十念成就呢?

  這類人都是根性猛利者。隻不過今生由於習氣妄動,一下子迷惑了,一直造惡。但他的善根很深,一遇到善知識就能幡然醒悟,很快能轉,心能提得起,顯然是宿世的善種強。否則根性鈍劣的話就發不起心,善知識勸也沒辦法念,假使念也沒辦法猛利。在臨終緊要關頭,竟然如此容易,實在是大丈夫!這屬於宿世善種強的人。

  二、不決定無始惡業為重,臨終十念為輕分二:(一)以道理證成;(二)以喻例和聖教證成。

  (一)以道理證成

  又汝以無始以來惡業為重,臨終十念為輕者。今以道理三種較量,輕重不定,不在時節久近多少。雲何為三?一者在心,二者在緣,三者在決定。

  你又認為,無始以來造那麽多的惡業是重,臨終十念念佛是輕。這不決定。你的理由是,無始到今天時間特別長,所造惡業的數量特別多,而臨終十念時間特別短,數量特別少,以時間的久近和數量的多少來論斷業的輕重。但這是不定的。什麽原因呢?因為業力在心、在緣、在決定。現在以這三個因相來衡量,臨終十念不決定為輕。

  在心者,造罪之時,從自虛妄顛倒生。念佛者,從善知識,聞說阿彌陀佛真實功德名號生。一虛一實,豈得相比。譬如萬年暗室,日光暫至,而暗頓滅。豈以久來之暗,不肯滅耶?

  首先看造業時的內心狀況。造罪時是從自己的虛妄顛倒生。譬如執著有我、有樂,為了我得到樂不擇手段,造殺盜淫等惡業。這是從顛倒迷惑、虛妄的分別執著而生。眾生無始劫來到今天,一直陷在迷惑顛倒的狀態裏,就像做一個顛倒的夢一樣。現在到了臨終,忽然間從善知識那裏聽到阿彌陀佛的真實功德名號,這時他的覺悟心起來了。就像千年暗室,突然出現了燈明,不因為暗了一千年,現在隻是刹那間的光明就破不了暗。即使暗了一千年,隻要燈光刹那間顯現,當即就破掉了千年的積暗。或者沉睡了一千年,忽然間醒來頓滅千年迷夢。像這樣,覺悟心怎麽不能滅癡暗惡呢?

  在緣者,造罪之時,從虛妄癡暗心,緣虛妄境界顛倒生。念佛之心,從聞佛清淨真實功德名號,緣無上菩提心生。一真一偽,豈得相比。譬如有人被毒箭中,箭深毒慘,傷肌破骨。一聞滅除藥鼓,即箭出毒除。豈以箭深毒慘而不肯出也。

  再看兩者造業所緣的差別。所緣有作用力,造罪時,內是虛妄顛倒癡暗心,外緣著虛妄境界,就生起這樣顛倒的心識造作。而念佛心是從聽聞到佛的清淨真實功德名號,以萬德宏名作為所緣而生的。而萬德宏名就是佛的無上菩提心,也就是無上光明心,它化成名號的表相。蕅益大師說:彌陀名號以法界為體,“光則橫遍十方,壽則豎窮三際,橫豎交徹即法界體。舉此體作彌陀名號。是故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所緣的是“南無阿彌陀佛”,是無上菩提心,是真實的。一真一偽哪裏能相比呢?

  就像有人被毒箭射中,箭刺穿肌骨,中毒很深。但一聽到滅除藥鼓的音聲,當即箭出毒除。哪裏以箭入得深、中毒嚴重而不能去除呢?這表示滅除藥鼓有拔箭除毒的力量,中毒者緣這個特別的音聲就能出箭除毒。同樣,行者雖然無始以來緣顛倒境界,起了很多毒素般的業障,然而一聞無上菩提心如來真實名號,當即就可以拔除,使心從罪障中出來。這是所緣上的差別。

  在決定者,造罪之時,以有間心,有後心也。念佛之時,以無間心,無後心,遂即舍命。善心猛利,是以即生。

  第三、從決定趨勢來看。平常造罪時,有間心即有違品等的心來間斷,譬如造後反悔或者造時猶豫等。“有後心”指有後繼的心起。而臨終十念念佛沒有其他心來間斷,也不會有後繼的心,當時一念心猛利念佛就得以往生,它表達了決定的趨勢。

  (二)以喻例和聖教證成

  譬如十圍之索,千夫不製。童子揮劍,須臾兩分。又如千年積柴,以一豆火焚,少時即盡。

  1、童子出圍喻。就像圍了十圈的繩索,一千個人都無法扯開,童子一揮利刃,須臾間分成兩段。“繩索”比喻無始所造的惡業,“十圍”指眾多,“千夫不製”指凡夫不能製伏,“童子”比喻初發心念佛行者,“揮劍”指十念念佛成就,“須臾兩分”指在屈伸臂頃就舍此而生彼了。意思是,童子發了猛利心,持的是彌陀利刃,所以瞬間就能從業習中超出,與過去的業習一刀兩斷,當即舍此方生到彼方了。

  2、一豆火焚千年積柴喻。“千年”指無始以來,“積柴”指積聚眾多煩惱,“火”喻智慧,“一豆”指很少。當時聞善友宣說彌陀法門,起了深信,以少時間的智慧心念火頓時焚盡煩惱而往生。這也表明當時的決定力量能從中超出。

  又如有人,一生以來,修十善業,應得生天。臨終之時,起一念決定邪見,即墮阿鼻地獄。惡業虛妄,以猛利故,尚能排一生之善業,令墮惡道。豈況臨終猛心念佛,真實無間善業,不能排無始惡業,得生淨土,無有是處。

  接著以惡業來類推善業的情形。譬如有人一生以來修了很多十善業,應該升天,但臨終起了一念決定邪見,當即墮入阿鼻地獄。惡業虛妄,以猛利的緣故,尚且能排開一生的善業,使人墮入惡道。何況臨終猛心念佛,是真實無有間斷的善業,怎麽不能排開無始惡業而得生淨土呢?這種責難是不成立的。

  又雲:一念念佛,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為念佛時心猛利故,伏滅惡業,決定得生,不須疑也。

  再者經中說:一念念佛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念佛時心猛利的緣故,能伏滅煩惱惡業,所以不必懷疑,決定得以往生。

  以上從心、緣、決定三個理由以及相類的譬喻、經教,證明了惡逆者臨終至心十念決定得以往生。

  莫信異見

  上古相傳,判十念成就作別時意者,此定不可。何以得知?攝論雲:由唯發願故,全無有行。雜集論雲:若願生安樂國土即得往生,若聞無垢佛名即得阿耨菩提者,並是別時之因,全無有行。若將臨終無間十念猛利善行是別時意者,幾許誤哉。願諸行者深思此理,自牢其心。莫信異見,自墜陷也。

  上古相傳,判定十念念佛成就是別時意趣,這樣說不對。怎麽知道呢?因為《攝論》以及《雜集論》判別時意趣的情況是這樣的:如果隻是發願而沒有一點行,那是別時意趣。或者像願生安樂國土就能往生,聞無垢佛名就得無上菩提,都是給別時感果做一個因,還沒有一點實行的緣故,可以說這樣的說法是別時意趣。然而,如果把臨終無間十念猛利善行判成別時意趣,那就是很大的誤解了。因為臨終已經有無間十念猛利善行,這就是行,既然有願有行,怎麽不往生呢?願諸行者深思這個道理,堅定自己的信心,不要相信其他說法,退失信心,不再求生,那會陷墜在輪回裏,得不到往生的大利益。

  第九疑

  問:西方去此十萬億佛刹,凡夫劣弱,雲何可到?又往生論雲: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既有此教,當知女人及以根缺者,必定不得往生。

  這裏提出兩大疑問:一、西方距離此土有十萬億佛刹那麽遙遠,凡夫的能力很弱,怎麽能到呢?二、既然《往生論》說到女人、根缺、二乘種不能生,那是不是女人和根缺者決定生不了西方淨土呢?這是很大的疑惑,下麵一一解除。

  一、不必擔憂西方遙遠,凡夫不能到達。這又通過教、理、比喻來證成。

  答:為對凡夫肉眼生死心量說耳,西方去此十萬億佛刹。但使眾生淨土業成者,臨終在定之心,即是淨土受生之心。動念即是生淨土時。為此,觀經雲:彌陀佛國,去此不遠。

  回答:首先要曉得,經上說西方離此地十萬億佛刹,這是針對凡夫的肉眼、生死心量說的。譬如我們當前離月球有多遠、離三十三天的天宮有多遠,這樣算上去,到極樂世界大約距離十萬億佛刹。然而要明確,假使眾生淨業成熟,臨終有佛慈悲加佑,當時一心不亂處在定中,那就是淨土受生的心。那種境界跟現在完全不同,當時處在心識離體的特殊時刻,又得佛力特別加被,處在在定之心的狀況裏,所以一念頃就生到淨土了。以這個緣故,《觀經》說:彌陀佛國,去此不遠。

  再者要知道,我們的真心遍一切處,彌陀佛國就在真心中,因緣和合時當即就能生到心內的淨土,不必擔憂遙遠。又要想到,阿彌陀佛是法界心,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當我們臨終念佛時,佛光已經在攝受了,自心和佛心和合,當即能生到淨土。就好比電視台發射的信號周遍在廣大的空間領域,隻要終端調頻相應,當時就能出現聲音和圖像。同樣,佛的光明、願力遍及無央數世界,我們臨終念佛的心就處在佛的攝受中,當時緣起一和合就為佛心所攝,這樣當即就能生到淨土,不必擔憂到不了淨土。

  接著又用類比的方式告訴我們,一定可以到達。

  又業力不可思議,一念即得生彼,不須愁遠。又如人夢,身雖在床,而心意識,遍至他方一切世界,如平生不異也。生淨土亦爾,動念即至,不須疑也。

  而且,業力不可思議,譬如一念就生地獄,一念就生天宮,同樣一念就能生到西方,不必愁遠。它是不可思議的緣起,當緣起實現時,一念就出現在西方了。又好比人做夢,身體雖然在床上,而心意識能夠周遍到達他方一切世界。白天感覺到不了那麽遠的地方,然而做夢時處在特殊的境界裏,的確一念間就可以到達他方世界,這在曆史上有很多例證。或者修行有所成就時,能隨意到達他方世界,一念就到。所以,所謂的遠近、快慢等,都是相應當時狀態來說的,不能以白天距離遠,一個小時走不了多少路,去推斷夢裏也是那麽遠,一個小時走不了多少路,那就太好笑了。或者不能以通常的狀況推斷禪定裏的情況、特殊加被的情況等,不能簡單類比。要這樣想:在夢裏,一念心就能到達那麽遠,根本不是白天肉身行走的速度可比的。像這樣,到了臨終,在心識離體的一刹那,又有佛力加被使得心不亂,這種狀況一念就能生淨土,不必懷疑。

  接著解除第二個疑惑。這又要明白《往生論》教證所說的涵義,並非指三種人不能生淨土,而是說往生後沒有這三種情況。

  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者。但論生彼國無女人,及無盲聾喑啞人。不道此間女人根缺人不得生彼。若如此說者,愚癡全不識經意。即如韋提夫人,是請生淨土主。及五百侍女,佛授記悉得往生彼國。

  總的來說,《往生論》這一句是講,生到佛國以後沒有女人、沒有盲聾喑啞人,並不是說娑婆世界的女人和根缺人不能往生極樂世界。如果這樣說,那就很愚癡,根本不理解經義。反證:譬如韋提希夫人是請生淨土主,佛授記她和五百侍女都往生彼國,這不是女人能生彼國的例證嗎?《法華經》說,如果如來滅後五百歲中,有女人聞到這部經,如說修行,在她命終時就得以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生在蓮花當中,寶座之上。這就知道,此間的女人能夠生到西方。

  但此處女人,及盲聾喑啞人,心念彌陀佛,悉生彼國已,更不受女身,亦不受根缺身。二乘人但回心願生淨土,至彼更無二乘執心。為此故雲: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非謂此處女人,及根缺人,不得生也。故無量壽經四十八願雲:設我得佛,十方世界一切女人,稱我名號,厭惡女身。舍命之後,更受女身者,不取正覺。況生彼國,更受女身。根缺者亦爾。

  所謂無這三種人,是指此方女人和根缺人念佛生了彼國後,就不再受女身,而是丈夫身;不再受根缺身,而是六根具足,非常殊勝。二乘人回心願生淨土,到那裏再沒有二乘的執著心,不會執二乘為究竟,或者還抓住隻求一已解脫的下劣作意不放。為此就說:到了那裏,不會再有女人、根缺和二乘種性的現象。並非指此方的女人和根缺者不能往生彼方。《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也說到:如果我成佛,十方世界裏的一切女人稱佛名號,厭惡女身。舍命後如果還要受女身,那就不取正覺。連稱佛名號,舍命後尚且不受女身,何況生到彼國,哪裏會更受女身呢?再者,又哪裏還會根缺呢?總之,這不是在因上說三種人不生,而是在果上說生了以後沒有三種現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