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解行

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
正文

淨土或問講記08

(2017-02-27 09:20:45) 下一個

https://i.imgur.com/BX2Oc3U.jpg

 

  又如無量壽經雲:吾說此經,令見無量壽佛,及其國土。所當為者,皆可求之。無得以我滅度之後,複生疑惑。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湣,特留此經,更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此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又經雲:此經滅後,佛法全無。但留阿彌陀佛四字名號,救度眾生。其有不信而謗毀者,當墮地獄,具受眾苦。故天台雲:當知彼佛於此惡世,偏有緣耳。

  從釋迦如來的言教中也能發現,阿彌陀佛與這個世界特別有緣。釋迦佛在《無量壽經》中說:我宣說這部經,讓你們見到阿彌陀佛和他的勝妙國土,你們所要希求的都可以去求,不要在我滅度以後還生疑惑。將來在經道滅盡的最苦難時期,我以大慈湣特別流傳此經再住一百年。如果有眾生值遇這部經,隨他的意願都能得到度脫。又在經中說:這部經滅後,佛法就完全沒有了,隻留下“阿彌陀佛”四個字的名號救度眾生。那些不相信而誹謗的人將墮入地獄,受很多苦。所以天台大師說:要知道,阿彌陀佛跟這個惡濁世界的眾生偏偏有緣。

  這是另一個有緣的證明。要想到:佛滅度後,此世界沒有佛了,然而眾生要求什麽有關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事,都能夠實現。再者,其他經法都滅了,還留有《無量壽經》,眾生隻要有願,就能夠得阿彌陀佛攝持而度脫,這不是跟阿彌陀佛有緣嗎?當此之時,其他經法都不起作用,證明雖然過去有緣,但是緣薄,或者依其他的佛都難以得度。最後《無量壽經》消失,佛法全部沒有了,還留有“阿彌陀佛”四個字,隻要眾生還能結到緣,還能祈求阿彌陀佛,就都能得到救度。證明此土眾生跟阿彌陀佛有最深厚的因緣。由於因緣深,哪怕到了法最薄的時候,他的一線因緣還是係在阿彌陀佛上。而且隻要投向阿彌陀佛,就一定能得到度脫。

  什麽原因呢?從深遠的方麵觀察,曠劫以前阿彌陀佛發願要成就無量光壽,以光明來攝受眾生。經中說:阿彌陀佛放無量光,普照十方無央數世界,攝持念佛眾生不舍。我們為什麽能夠信向阿彌陀佛,為佛光所攝呢?因為阿彌陀佛累世跟我們結過緣,所以在法非常稀薄,依靠其他都不能得度的最困難的時代,還能夠依靠阿彌陀佛得度。這證明天性相關,由於因緣切近,為彌陀願力攝引就會生到極樂國土。

  有緣與成就的關係

  有緣就容易化度,凡是所說的法都願意聽、願意信受,心和心容易相契。再者,所謂“有緣”,指前世積過很深的因緣,隻欠今生這一點,如果能繼續下去,那非常容易成功。就好比挖井,前麵挖了很多米,快接近水源了,這表示前世種了很多因緣,今生快要成熟,這時如果換一條路,那又入到另一個緣起裏,也就緩慢了。所以,世尊在引導眾生時一定要觀機看緣,看到底該往哪方麵引。

  十方諸佛,佛佛道同,各有願力,各有刹土,各有著眼點。這時就要選一尊跟娑婆廣大眾生特別有緣的佛,還要容易修成,因此就偏讚阿彌陀佛。禪宗公案裏常有這種情況。譬如有的到馬祖那裏參禪,馬祖觀機後對他說:你應該到石頭那裏。因為在這裏機緣不契,心和心的默契不夠,因緣的相合度不夠,所以難開悟,但到石頭那裏會很快開悟。又有的在石頭那裏開不了悟,到馬祖這裏很快開悟。可見,成就的迅速與否取決於因緣的深淺。由於娑婆世界的眾生跟阿彌陀佛的因緣特別深、特別厚、特別容易相應,因此釋迦導師偏讚阿彌陀佛。

  相關者。先覺謂兩土聖人,示居淨穢。以折攝二門,調伏眾生。此以穢以苦以促以多魔惱而折之,俾知所厭。彼以淨以樂以延以不退轉而攝之,俾知所欣。既厭且欣,則化道行矣。

  三、化道相關。先德這樣說:兩土聖人分別示現居住在淨土和穢土,以折、攝兩門配合起來調伏眾生。釋迦世尊示現在此土,以穢、以苦、以促、以多魔惱來折伏眾生的樂著之心,使他們知道厭離;彌陀世尊示現在極樂世界,以淨、以樂、以延、以不退轉來攝受眾生,使他們知道所欣求處。這樣有了欣和厭兩種心,教化之道就通行了。有厭娑婆心就會求解脫,有欣極樂心就會去淨土。這樣引至極樂世界後,再也不會落到惑業苦的雜染中,不會隨迷妄的習氣力轉,逐漸就去掉了無明所現的各種業習而成就佛道。這就是兩土導師合作而教化此土眾生普皆成佛的大道。

  又我釋迦於三乘授道之外,其有度未盡者,度在彌陀。故於諸大乘經,叮嚀反覆,稱讚勸往者,蓋化道之相關也。

  另一方麵,從釋迦佛應世救度眾生來說,可以分兩部分。一類人善根成熟,在佛出世傳授三乘聖道時就得到了解脫,還有一類善根沒成熟,佛在世時沒得度脫,釋迦佛就把他們交到阿彌陀佛手上,這些眾生得度的機緣在彌陀淨土。以這個緣故,釋迦導師在大乘經中反複叮嚀囑咐,稱讚極樂世界不可思議的功德莊嚴,勸導後世的眾生一心向往。這就關係到釋迦一代時教教化眾生的大原則。

  這要關注到諸佛教化眾生的方法。現在是兩土導師合作來攝持濁世眾生還歸淨土解脫成佛,它是大事因緣。這種情形就像教導孩子,父母分別扮演紅臉和白臉。父親要有嚴威,折伏孩子,母親要有慈湣,攝受孩子。兩個人配合得很默契,一方麵折伏他頑劣的心,另一方麵使他的善心得到攝持、長養,就能把孩子培養成人。那麽以小喻大,世尊以一件大事因緣來此世間,那就是令諸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當時因緣成熟者已得解脫,對於未成熟者,該如何來讓他們解脫呢?兩土導師有一個合作的因緣。釋迦佛示現在濁世,在生死海裏引導眾生,折伏他的樂著之心;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等待,那裏修治了安樂的家園,引導眾生到那邊去。

  在因緣上,釋迦佛要給眾生指示這裏是多麽汙穢、苦惱、壽命短促、魔惱眾多,待不得,不能貪,這樣來折伏他頑固地愛戀娑婆世間、認假為真的妄心。這個世界的眾生剛強難化,執著世間的種種法、執著我,始終放不下,所以釋迦佛要折伏他的心。但光是這樣還不夠,他得不到解脫,還要給他指示西方有阿彌陀佛,那個世界是多麽清淨快樂、壽命無量,而且一往生就不退轉,容易解脫成佛。建立了這樣的教化模式後,一代又一代的眾生發起了欣厭,厭離娑婆,從輪回緣起圈裏脫出,向往西方極樂世界,往西方趨近。等到了西方,就由彌陀世尊來教化,在那裏人人都能成佛,能夠開示悟入佛的知見。這就完成了一代教化的事業。

  就像教育孩子,父母彼此間很默契,父親知道該說什麽話,母親知道該說什麽話。父親用嗬責等破掉他的愚癡、頑固,之後把他指到母親那裏,母親用慈愛、溫暖把他攝住,讓他的心往好的方麵走,兩人必須配合好。同樣,釋迦佛擔當的責任,是讓眾生對娑婆世界發厭離,往極樂世界走,那當然要獨讚阿彌陀佛。如果不把眾生引到阿彌陀佛那裏,那要引到哪裏去呢?如果不讚歎極樂世界的殊勝、阿彌陀佛的不可思議,又怎麽來完成這教化之道呢?兩尊佛是合作關係,在緣起上一定要這樣處理。

  再者,這個世界太濁惡,眾生的業太重,所以感得的佛太不可思議。其他諸佛都認為在這個世界成佛太困難,都不發心在這裏成佛,隻有釋迦佛發大悲心來這個最濁惡的世界,在最苦難的時代、最難調化的眾生群體裏示現成佛。但是受因緣限製,隻能示現八十年左右,不可能再長,馬上就要離開世間。眾生要在這裏長期依止佛並不現實,而且混亂的因緣太多。

  釋迦佛悲心深重,他知道自己很快入滅,那剩下的有緣眾生,要讓他們往哪裏去呢?他就交待往極樂世界走。眾生的業太重,隻有去極樂世界容易成功。也就是不必以自力斷除三界煩惱,隻須信願持名,很快就生到淨土而完成解脫成佛的大事。因此,釋迦佛獨讚阿彌陀佛。諸佛所證的智慧平等,但願力各有差別。如果釋迦佛讚歎其他刹土的佛,那看一看,娑婆世界的眾生適不適合往那邊走呢?這個世界的眾生,煩惱和業太重,壽命又非常短暫,去其他清淨刹土的條件又很高,眾生能修到那麽高的地位而成功往生嗎?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不可能的。釋迦佛要為整個教法期的眾生著想,要為他們選擇一條速成之路、得真實之利的道路,因此他偏讚阿彌陀佛。這些就叫做“化道相關”。

  以是三者之故,乃獨推焉。

  既然阿彌陀佛誓願深重,能使濁世凡夫信願稱名,下至十念都高升淨土解脫苦輪,畢竟成佛;彌陀世尊和娑婆世界的眾生又特別有緣;而且關係到釋迦一代時教度脫無量眾生的大化道,因此就偏偏推崇阿彌陀佛。

  問曰:偏指獨推之說,旨哉言乎。欣厭取舍之方,至哉教矣。敢問欣厭取舍,得無愛憎能所之過乎。

  禪上人問道:對於偏指西方、獨推彌陀的解釋,說得太好了!欣厭取舍的方法,也是極其重大的教化之道。這裏再冒昧問一句:欣厭取舍,哪能沒有愛憎能所的過失呢?

  他的意思是,既然落在欣厭裏,當然是愛一個、憎一個,有能愛所愛、能厭所厭。取舍也一樣,厭患一個才舍,欣求一個才取,有所取能取、所舍能舍等,也落在愛憎能所的過失裏。

  下麵的回答要把握一個關鍵:如理的取舍是達到無取無舍的殊勝方便。在達到無上果位之前,對此不能廢棄,要加以利用。

  答曰:汝不知言也。此非世間之愛憎能所也。此乃十方如來轉凡成聖之通法也。若非厭舍,何以轉凡。若非欣取,何以成聖。故自凡夫預乎聖位,由聖位以至等覺,其間等而上之,無非欣厭。極乎妙覺,取舍始亡。故先德雲:取舍之極,與不取舍,無有異也。

  回答:你不知道這種言教裏的甚深內涵。這並不是世間的愛憎能所,而是十方如來轉凡成聖的通用法則。如果不是厭患而舍離,怎麽能轉凡夫的命運呢?如果不是欣樂而求取,怎麽能成就聖果妙德呢?所以,從凡夫要入於聖位,由聖位要達到等覺,這期間一級級往上,每個層次無不是欣厭。以欣,力求上位,以厭,舍離下位,由這種欲作為上進的動力才契合道法,節節升進。一直到妙覺佛果,取舍才完全沒有。因此四明尊者說:取舍之極和不取舍沒有差異。

  “轉凡成聖的通用法則”指欲,它是上進的道心。由欲作為緣起,有情就能回歸,證入本來之地;否則就沒有動力,沒有上進的緣起。為什麽說“通用”呢?因為任何人轉凡成聖都要利用這一點。要讓眾生從凡入聖,從下位到上位,從偏入圓等,都要用欲。它擴展開來指各種道心,出離心、菩提心等都是欲。

  這裏的“欣厭”是一個非常大的概念,有從下到上一層一層的涵義。譬如出離心,粗分來說要舍輪回的苦和集,取涅槃的滅和道,這是共小乘的出離心。大乘的出離心又要出離著有寂二邊的心,到達無住之地等等。這就是從粗到細的出離心。菩提心是發心要取到無上極果。這些都攝在欣厭、欲裏。在能所二現的習氣消亡之前,眾生心前存在迷亂的狀況,有粗有細。當然處在迷亂中時要舍離,趨向無迷亂;處在迷惑中時要舍離,入於覺悟;處在執著中時要舍離,入於無執著等等。像這樣,欲或上進的道心是往佛性回轉的緣起。

  如來藏蘇醒的標誌是發生了出離心,不願再像過去那樣落在錯亂當中,像瘋子一樣地過著,執著錯亂的習性而不舍。當發生覺悟時,他會感覺一定要從這裏出來,不再重複過去的老套路、老錯亂機製,這就叫“欣厭”,他要返回來。也就是,對下下的粗濁、混亂、顛倒等,有厭舍的心,對上上的無迷亂、淨妙、輕安等,有近取的心。這種道心能使得眾生回歸,證入本來之地。當取舍到了極點,二取徹底消亡,無二的真心徹底顯露,那時就沒什麽取舍了。恢複了本來,還有什麽要取的?沒有了錯亂,還有什麽要舍的?所以,取舍之極跟無取舍沒有兩樣。

  況此淨土之法,隻一化機。而釋迦彌陀之所共立者也。此指其往,彼受其來。倘非厭舍,離此無由。倘非欣取,生彼無分。既舍此矣,又生彼矣,藉彼勝緣,直至成佛。然則愛憎能所,功莫大矣,何過之有哉。

  況且這個淨土法門隻有具欣厭者是它的化機,而這又是釋迦和彌陀兩位導師共同建立的法則,釋迦在此方指示眾生前往,彌陀在彼方攝受眾生前來。如果不是厭舍,那就沒辦法離開此地;如果不是欣取,那也沒有份生到那裏。既然有欣厭之心,舍了這裏,又求生那裏,那當然被彌陀悲願攝受,當即就攝到了淨土,到了淨土後,借著那裏殊勝的法緣,一直到成佛而後已。也就是,隻要具欣厭取舍而被攝到了淨土,那就畢竟成佛,完成了一切眾生普皆成佛的大教化宗旨。這樣看來,愛憎能所具有莫大的功德,有什麽過失呢?

  就像告訴一個人:這種食物有毒,應當厭舍;那種食物有營養,而且能讓人頓時成仙,應當取受。以這種指示,他就舍毒取營養。結果他因為吃了營養品,身心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後來就成仙了。你說,這樣指示有什麽過失嗎?如果不這樣指示,而是告訴他:這個毒不必舍,盡管吃;那個營養品不必取,可以拋之不顧。這樣讓他舍營養吃毒,結果身體被毒素侵蝕,陷在極大的痛苦裏,這又有什麽功德呢?通過這個譬喻就發現,緣起上的取舍很重要,以這樣的取舍愛憎,能使人得到極大的利益,哪裏有過失呢?

  與此類似,如果不對有緣眾生指示往生極樂世界的功德利益,卻說娑婆不必舍,極樂不必取,那以他的水平,會一直處在執著自我,起惑造業的狀況裏,不斷地服食毒藥。留在惡濁的國土裏,難有拔除的可能性,他會不斷地陷入苦海,遭受無數大苦,失去了即生解脫、達不退地而迅速成佛的大利益。對於這類人,不能斷掉他發起欣厭、取舍的大方便。如果不這麽做,他沒有厭娑婆、欣極樂,那就不往極樂世界走;沒有斷然地取舍,他就不會往生到淨土,那將失去大利益,無數劫在輪回裏受苦,無法擺脫。

  如果他的心中建立了欣厭取舍,那就成了極大的方便,他會迅速轉凡成聖、離苦得樂。也就是由於他有了厭患——舍娑婆的發願、欲樂,不往這方麵取;以及欣極樂,不斷地修集信願行,這就有了跟阿彌陀佛相應的緣起、得佛悲願攝受的緣起。他服了這個靈丹妙藥,在這一世的報體最終謝落時,頓然間就見到了阿彌陀佛,一下子生到了淨土,擺脫了無數劫的苦循環。這就不隻是頓然成仙,而是頓然成聖了。他到了淨土以後很快就證無生,沒有了計我和我所的念頭,相應了法性理體,寂滅了分別,因此會達到沒有能所和取舍之地。為了讓他達到無能所、無取舍的最上涅槃境地,首先要讓他有能所、有取舍、有欣厭,直接趨向淨土,這真正是大善巧方便。

  特別要注意,就像前麵所說,隻有具欣厭是修淨土法的根器,不具欣厭是生不了的。具就生,得大利益;不具就不生,有大損害。這是釋迦和彌陀兩尊佛共同製立的法則,我們要在這裏得到定解。對於修淨土法的人來說,決不可以去掉欣厭,它是大關鍵。而且就是要有取舍,非常決斷。修這個法門怎麽來成就呢?它的妙處就在於以有念入無念、以有生證無生、以有取舍入無取舍、以具欣厭入無欣厭,一定要懂得這個原則。我們在自行化他的過程中,始終都要把握這個關鍵。

  問曰:取舍之談,無敢議矣。但往生之說,能不乖於無生之理乎。

  禪上人問道:取舍的觀點,不敢再議論,但往生的說法不是相違無生的妙理嗎?諸法本來無生,怎麽還說往生呢?

  答曰:天台雲:智者熾然求生淨土,達生體不可得,即是真無生。此謂心淨故佛土淨。愚者為生所縛,聞生即作生解,聞無生即作無生解。不知生即無生,無生即生也。

  回答:生即無生,不是生外另有一個無生。天台大師說:智者熾然求生淨土,了達生的體性不可得,這就是真正的無生。

  所謂的“求生淨土”,實際去觀察,有沒有真實的“生”呢?如果生是實法,那必然落在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四種當中,沒有第五種。分別來看,如果是自生,不必觀待其他緣,自己就能生自己,這樣的話,就隻生自己而沒有新東西,成了無義生。而且,不觀待他緣,自己能生自己的話,那應該不斷地生自己,無窮無盡地生同一個法,成了無窮生。但這顯然與事實不符。再者,自生也不具有“生”的涵義。因為自生就表示原來的法永遠不變,既然不出現新事物,不發生任何變化,那就不能說生了什麽。既然什麽都沒生,也就不能安立“生”。像這樣,如果往生極樂世界是自生,前麵穢土的蘊又生了穢土的蘊,不出現淨土蘊,那就安立不了生了淨土。

  如果承許是他生,因和果是他體,既然因能生一個他體的果,那它也應該生出自己之外的一切法,同是他體故。再者,如果是同時的他體法,那就互不觀待,並沒有由誰生了誰;如果是前刹那的一個實法來生它,那前後的實法從沒發生過接觸和作用,也就不會有所謂的“生”。

  轉在淨土上觀察。如果有他生,那這刹那是穢土的蘊,下刹那成了淨土的蘊,而且都是實法,像柱子和瓶子一樣,別別獨立。前刹那穢土的蘊好比張三,後刹那淨土的蘊好比李四。既然實體的張三能生實體的李四,那實體的張三應該能生李四之外的一切法。也就是因和果是他體,因又能生果,那因應該能生他體的任何法,因為因跟任何法都是他體的緣故。這樣的話,當前穢土的相續法可以生出一切,也就是從穢土可以生到其他淨土或者其他穢土,可以生到本土之外的任何處。

  如果認為:前刹那穢土的蘊滅了,後刹那淨土的蘊才生,這不就是他生嗎?

  但是,承許前後刹那的法都是實法,這兩個法又不能同時存在,怎麽能成立“生”呢?前刹那法有的時候,後刹那法沒有,前刹那法滅了,後刹那才有。既然前刹那法根本沒見到後刹那,又怎麽能說它生了後刹那法呢?就好比張三死掉了,怎麽能生出李四這個兒子呢?後刹那法起來時,前刹那沒有了,它跟前刹那沒有任何關係。就像李四這個小孩剛剛生出來,根本沒見過張三,跟張三沒有任何接觸,怎麽能說是被張三生出來的呢?

  假使承許共生,自他兩方麵合作生這個果,那自生和他生的過失就都無法避免,因此共生也不成立。如果承許是無因生或自然生,那不必因的緣故,處處都可以生。無論什麽人、在什麽地方、處於什麽因緣狀況,都應當往生極樂世界,因為不必要因。這也顯然不成立。

  觀察生的體性不可得,還可以從兩刹那做最明快的觀察。我們不觀察時,以為前刹那法生後刹那。但真的有生嗎?隻有兩種情況:要麽前刹那法沒有滅而生,要麽前刹那法滅了而生。如果前刹那法沒有滅而生,那就是自己生自己,然而自生是不成立的,因為沒新東西,不能成立生。或者犯了常見的過,後刹那跟前刹那一模一樣,是常法。如果是前刹那滅了而生,那前刹那沒有了,到底誰在生?無法成立生。這樣就看到,實際找不到生,這叫“生即無生”。

  像這樣,了達生不可得就是真無生,並不是離開生之外別有一個無生,因此,可以盡管往生淨土,它本身就是無生。這就叫做“心淨故佛土淨”,在求生之時,知道生不可得而不著生相,這就是心清淨感得佛土淨。

  愚人不了達諸法空性,纏在生、無生等實有的戲論網中。他聽到“生”就作生解,以為是實有的生,那當然跟無生矛盾,既然是真實的生,又怎麽是無生呢?這就著了有邊。同樣,聽到“無生”又作無生解,心想這是無生,那怎麽能生淨土呢?這就著了無邊。他不知道生就是無生,無生就體現為世俗的生,兩者並不矛盾。諸法正顯現生滅來去等時當體即空,這就叫“生即無生”。

  長蘆曰:以生為生者,常見之所失也。以無生為無生者,斷見之所惑也。生而無生,無生而生者,第一義諦也。

  再看長蘆禪師的指示語:一般人以為,“生”就是生出來了實有的東西,這就落在常見的呆執中。又有人以為,“無生”就是什麽也沒有,像龜毛一樣,落在斷滅見裏。“失”和“惑”是凡人的兩種大死呆狀態,一種以為真有個東西出來了,死死地執著出了這個、那個,都是實法;另一種以為什麽都沒有,住在什麽都沒有的狀態裏,這都是不契會妙理的過失。實際是活潑潑的,既不落生了實法的常見,也不落什麽都沒有的斷見,而是活潑潑地在體現、在起用。“生而無生,無生而生”是活的,不執著有實有的東西,也不執著是斷滅,這樣才契合第一義諦。

  譬如吃飯,如果認為是實法的吃飯,那就是常見,落在常邊;如果以為是無吃,那就是斷見,落在斷邊。正吃飯時知道沒有實法可得,無實法可得照樣吃飯,這樣無吃而吃、吃而無吃,就契合中道。又譬如花開了叫做“生”。如果以為有實法生了,那就落了常見;如果認為是無生,那就落了斷見。實際上花的確生了, 但尋找它的體性得不到;雖然得不到,但在世俗裏宛然有花顯現,有它的色、香等,這樣就不落斷常兩邊。

  像這樣,很多相在不斷地顯現,太陽升起、河水流淌、人們談話、車輛運行等等,這些雖然現了,但不是實有。如果認為實有,那就落常邊;如果認為空空一片,那就落斷邊。雖然現了但是不可得,雖然不可得卻還是有它的現、它的用。類推到往生上也一樣,往生者在臨終一刻信願念佛,當即因緣和合現出阿彌陀佛、極樂淨土。世俗中就把這個安立為“生”,然而尋找生的體性了不可得,如夢般,這就是“生而無生,無生而生”。

  天衣曰: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

  天衣禪師這兩句話和上麵相同:“生則決定生”,不落斷邊;“去則實不去”,不落常邊。實際可以說成四句:生則決定生,無生即生,去則實不去,去而無去。這樣不落斷常兩邊,是活潑潑的中道妙行。“決定”和“實”有很肯定的斷定。“決定生”就是因緣和合時,決定顯現淨土,不落斷滅邊;“實不去”指真實中沒有實法的來去,不落常見邊。

  三家之說,其旨甚明。今餘複以性相二字釋之。

  上麵天台等三家的說法,解的意思很清楚。現在我再進一解,以“性相不二”來悟入“生即無生”。

  妙真如性,本自無生。因緣和合,乃有生相。

  “妙”,指離邊,沒有戲論可得,或者離四句、絕百非。“真如”,指從前到後都是那個性,一切時處沒有兩樣。“性”,指性體、理性,它是現一切法的根源,也是我們的本性、諸法的理體。“本自無生”,指性體上原本無生,並不是過去有生,通過修持使得它無生。也就是從本以來就是這個樣子,這上沒有任何生滅、增減、斷續等的相。它是圓成之體、本有之性,哪裏有什麽生生滅滅、增增減減的呢?因為並非因緣所生故。然而,性在因緣和合時,會隨緣顯現似乎有的相,這叫“因緣和合,乃有生相”。

  以下按照性相不二來解釋“無生即生,生即無生”。

  以其性能現相,故曰無生即生。以其相由性現,故曰生即無生也。知此,則知淨土之生,唯心所生。無生而生,理何乖焉。

  因為性能隨緣現相,不是死的,否則就沒有作用,沒有活潑的生機,所以無生即生。就像鏡子有本明,“明”譬喻從本以來一直如此,沒有變化;然而它能隨緣現像,男人來現男人,女人來現女人,所以,鏡體的無生與鏡像的有生是不二的。正當它無生時,隨緣能夠現像;正當現像時,本自無生,這就叫“無生即生”。像這樣去理解這個妙諦,就會知道性隨緣現一切相,性體是沒有兩樣的,它是無生的。譬如耳有聞性,它是不生滅的;來什麽樣的聲音就聽見什麽樣的聲音,就會現相起用。並不是在性外有個法生起,不是離開性別有這個法產生。

  另一方麵,相由性現之故,生即無生。相雖然生,有這麽一個事相的顯現,但實際隻是無生的本性在起用。就像鏡子裏雖然現了像,但並沒有實法生起,隻是鏡明的起用,這叫“生即無生”。

  透了這一點,就知道淨土的生隻是真心隨緣而現相,本自沒有任何生相可得,卻隨緣而有淨土妙相的無欺顯現。淨業行人的妙真如性會信願念佛等,隨著這種緣,當因緣和合成熟時就會現出淨土的相。就像鏡子現像那樣,積聚了一定的因緣,就會現佛、蓮花、寶地等等,這就是在性中現了相。實際並沒有實法生,然而無欺地有這些相現前,這叫“無生即生”。在理上有什麽乖違呢?根本不違背真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