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解行

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
正文

淨土或問講記07

(2017-02-24 10:18:58) 下一個

https://i.imgur.com/BX2Oc3U.jpg

 

  此則丘陵坑坎,荊棘為林,土石諸山,穢惡充滿。彼則黃金為地,寶樹參天,樓聳七珍,花敷四色。

  從環境而言,此土有丘陵坑坎,高低不平,處處都有阻隔,尤其生活在城市裏,人心特別壓仰。棘荊為林,走路有妨礙,土石等的不清淨物充滿世間。到了今天,各種汙染更加嚴重。工廠、車輛等排出的廢氣都有害健康,終年在這裏呼吸會導致短命、身心不健康。還有水汙染,不見清澈的江河湖泊。又有廢物汙染,廢棄的輪胎、塑料瓶罐等成千上萬,垃圾堆積成山,填海成地,各種破壞自然的化學垃圾影響衛生。在這樣的環境裏,人會受到各種影響。

  彼極樂國土黃金為地,由各種妙寶組成的地麵平坦如掌,整個世界廣大猶如虛空,沒有任何的壓抑、逼迫感。再者,色聲香味觸都非常妙好,一觸到都生悅意,滋長法身慧命,都是增益的境緣。環境非常微妙,寶樹參天,樓閣聳立,都由七寶合成,蓮池裏開著四色蓮花等。總之,環境裏都是非常殊勝的五塵,賞心悅目,而且讓人時時增益道心、增上覺受、發起善心。這樣就知道,在同居土裏,極樂世界實在太好了,整個環境都是助道因緣。

  此則雙林已滅,龍華未來。彼則無量壽尊,現在說法。此則觀音勢至,徒仰嘉名。彼則與二上人,親為勝友。此則群魔外道,惱亂正修。彼則佛化一統,魔外絕蹤。

  再從學法因緣方麵衡量。在此土,釋迦佛已經滅度,彌勒佛還沒降生,行者處在無佛之世,沒有可依的佛尊;在彼土,阿彌陀佛正在說法,時時在座下得佛加被啟發,依法而行。從法友而言,在此方,觀音、勢至隻是聽到嘉名,無從親近;一到西方世界,就和兩位上人成了很親的法友,時時可以依靠。再者,這個世界到了五濁深重時期,群魔亂舞,各種外道充斥世間,各種邪言論影響自心,惡緣障礙擾亂正修,修行人處在非常孤獨的境地;在西方世界裏佛化一統,整個世界全部以法來運轉,人們都在阿彌陀佛統一的教法之下,在修法助緣的大環境中,處處法音宣流,根本沒有邪魔外道,諸上善上人聚會一處,全部同行正道、同發菩提心等等。

  像這樣,從各種境緣上看相差特別大。西方極樂世界充滿了法的順緣,師是彌陀,友是觀音、勢至以及一切清淨海眾菩薩,處處都是在法上相交,彼此增上。這樣一衡量就知道,此方修法的因緣實在太缺乏,障緣太多;到了那裏,每一刹那都有殊勝的增上助緣。如果我們想很好地學法,那就要盡快生到極樂世界,那裏沒有一刹那非法的因緣,沒有一刹那的退轉,兩土相比,差距實在太懸殊了。

  此則媚色妖淫,迷惑行者。彼則正報清淨,實無女人。此則惡獸魑魅,交扇邪聲。彼則水鳥樹林,鹹宣妙法。

  在這裏有很多媚色妖淫,各種挑動人貪欲的境界迷惑行者,凡夫很快就喪失正念,陷在貪欲當中;彼土正報清淨,沒有女人,純一是大丈夫相。再者,此土有各種惡獸、邪鬼、非人,出現各種邪聲;彼土水鳥樹林都在宣演妙法,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無生無滅、慈悲喜舍等的妙法音聲。

  這就可以看到,生在穢土有很大的往下牽引、讓人墮落的力量,染緣熾盛,防不勝防,行者道力微薄,難以不遭陷墮。而彼土實在太清淨了,一點點誘你往非法處走的因緣都沒有,都是清淨的正法因緣。一比較就知道,極樂同居淨土極其殊勝。

  二土較量,境緣迥別。而樂邦之勝,其數無窮,未暇悉舉也。

  以娑婆、極樂兩土作比較,就會發現在境界、因緣上迥然有別,一黑一白、一增一退、一染一淨,相差有天淵之別。

  以上隻不過從大體上稍微表示一下,實際上極樂蓮邦的殊勝之處無法勝舉,無量無數。娑婆有一苦惱,極樂就有一安樂;娑婆有一種修行的難處,極樂就有一種修行的易處;娑婆充滿了種種過患,極樂充滿了種種利益。簡直一個是天上,一個是地下。而生到彼土是非常容易的事,隻要自身具足信願,下至至心十念念佛都能去,為什麽我們不走這條路呢?這樣認識之後,就會一心去往極樂世界。

  其境勝者,可以攝眾生取淨之情。其緣勝者,可以助生者修行之力。雖同居淨類甚多,唯極樂修行緣具,故偏指也。

  這裏說到境勝、緣勝,主要要看,到了佛國環境、因緣如何,從這裏能比較出極樂世界無比殊勝。舉例來說,譬如我們在一個具威儀的人旁邊,他的德行會攝持自己不容易起惡念,而且很容易起善念,很容易起學好的心、精進的心,一直在道業上行進,這就是因為境很好。或者旁邊都是很好的同學,學的都是非常清淨、賢善、殊勝的法道,這樣人心自然去取好的方麵。

  相反,如果遇到邪師,他非常邪惡、乖僻、張狂、放縱煩惱等,你跟他在一起的話,會發現取染汙的心在發展,他各方麵的表現攝著你的心往邪方麵現行。譬如商業影片,它利用人心的薄弱點,使出各種挑動貪欲、滿足感官欲望的方法。這樣做了以後特別有吸引力,人心在這方麵就把持不住。人都有兩麵性,俱生煩惱很重,有男女之欲、聲色之欲,有想張揚、表露自我的欲望,歡喜新鮮、刺激等等。那麽利用人心的弱點去做商業影片,這就攝住了人取染汙境的心,挑起了內心的染汙麵。這樣的話,就會使得人心墮落,往邪道走,往苦海深淵裏走。

  現在要看到,極樂世界的環境特別殊勝,它是要攝眾生取清淨的心。那裏的境緣絲毫不會引發你內心的染汙麵、我執煩惱麵,都是攝著你想學好、想取清淨、想取高尚的心。可以看到,阿彌陀佛所建立的極樂世界殊勝無比,按同居土而言,人民都是大丈夫相,不會生男女之情。人人相好如佛,受用隨心自在,沒有等級差異,這就攝我們的平等心。境緣十分清淨、純正,能引發我們的清淨心、純正心。境緣廣大開闊,能開發我們的大心量。出現的聲音都清暢哀亮,會引生善心、悲心,又特別微妙,會啟發智慧。蓮池裏的水淨若無形,蕩滌心垢,會使得自心立即處在清淨當中。而且處處宣流法音,會引發向道之心,一直住在法中。這些都叫做“攝眾生取境之情”。

  再要知道,所謂“因緣殊勝”,指這種境緣有增上的力量,能讓人們念念增益無量菩提善根。譬如受用五塵時,一方麵生喜樂,另一方麵當下心地寂靜,住在與涅槃相應的境界裏。聽到音聲,當即就會發音響忍、柔順忍、無生法忍,住在無生的空性當中不動搖。有很多境緣會觸生悲心,助長菩提心,或者住在念佛、念法、念僧當中。這些都能助長行者修行的道力。總之,整個極樂同居土裏的境緣,都能讓人內心的光明麵、正大麵充分地流露、發展,從而與法相應,所以純粹是助緣。在這個環境裏,心會越來越好,發展得越來越充分,直至成佛而後已。

  這樣去比較,雖然十方世界有很多同居淨土,但唯有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圓滿地具足修行順緣。因此,釋迦如來以及後代的菩薩、祖師們,偏偏讚歎極樂世界,勸導眾生往生。這就看到,這樣偏指、偏讚並非出於個人愛好,而是實際有殊勝的利益,有這樣的大要點在。往生到那裏實在太好了,而且凡夫容易往生,因此諸聖者們特別要為眾生指示、勸導。

  問曰:十方如來,皆可親近。今獨推彌陀者,何耶?

  提問:十方諸佛都可以親近,現在唯獨推崇阿彌陀佛,是什麽原因呢?

  答曰:獨推彌陀,其故有三。一誓願深重,二娑婆有緣,三化道相關也。

  回答:在十方諸佛中獨推阿彌陀佛,有三大原因:一、阿彌陀佛誓願深重,特別要接引娑婆眾生;二、阿彌陀佛與娑婆世界的眾生特別有緣;三、這關係到一代時教化道眾生的大途徑、大方法、大原則。

  願重者。經雲:彌陀往昔因中,嚐發種種廣大誓願。其略曰:若我成佛已來,其有眾生願生我國。或聞我名,修諸善本,稱我名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誓不取正覺。既生我國,若有退轉,不決定成佛者,誓不取正覺。故華嚴鈔曰:彌陀願重,偏接娑婆眾生也。

  一、彌陀誓願深重。《無量壽經》中說,彌陀往昔在因地,曾經發下種種廣大誓願。這裏選取因上和果上最大的兩個要點,簡略地來說。佛因地發願:如果我成佛,有眾生願生我國土,或者聞信我名號,修集善本,稱我的名字,下至十念,如果不往生,我就發誓不成佛。又說:一經生到我國土後,如果還有退轉,不決定成佛的話,我誓不成佛。從這兩大要點看出,就像《華嚴鈔》所說那樣,彌陀悲願深重,偏接娑婆苦難眾生。

  這又要由對比來了解。娑婆世界非常濁苦,在這裏成道極為艱難,彌陀悲願特別麵對娑婆苦難眾生,成就了第十八願等的大方便門。在因上下手極其簡易,隻要具足信願,下至十聲稱名都可以往生。而在果上,一經往生就頓時得不退轉,決定成就佛道。這就是阿彌陀佛對娑婆世界眾生最大的悲心願力。總之,這個法極容易修,而一成功又極為殊勝,這兩個條件合起來衡量,那就非阿彌陀佛莫屬了。所以,釋迦佛獨讚彌陀、獨推彌陀,讓眾生一心歸仰。

  釋迦佛獨推阿彌陀佛,這要通過要點來領悟。阿彌陀佛有特別宏深的大願,他建立淨土有兩大宗旨:一、讓眾生容易生;二、讓眾生生後得到極殊勝的功德。現在這兩大重點都實現了。其他刹土有的容易生,但生後功德不殊勝;有的特別殊勝,但很難往生。對於娑婆世界的眾生來說,如果條件太高,一般人達不到,那有等於沒有;如果很容易生,但不能保證當即得不退轉,直至成佛而後已,那去的必要也不大。從這兩個大要點來權衡,阿彌陀佛的淨土最好了,所以釋迦導師獨推阿彌陀佛。

  有緣者。我佛釋迦現在世時,眾生聞佛所教,歸向彌陀,固已多矣。觀佛滅後,末世眾生,無問僧俗男女,貴賤貧富,稍聞佛教者,無不信向。未聞佛教者,亦會稱名。縱是頑愚暴惡,無信之徒。或遭厄難危險之處,或發讚歎怨嗟之聲,不覺信口,便叫阿彌陀佛。至於兒童女子戲弄之際,聚沙摶泥,圖牆畫壁,便作彌陀佛像。甚至於學行未穩,學語未成者,自然能唱阿彌陀佛。此皆不勸而發,不教而能。非有緣而何。

  二、與本土眾生有緣。這要通過現相來證成。我等本師釋迦如來在世時,宣說了“淨土三經”等,眾生聽到佛的教導,都歸心向往彌陀,這樣的情況當然已經很多了。再看佛滅後末法時代的眾生,不論出家在家、男人女人、高貴低賤、貧窮富有等,稍微聽到佛教法的人,都無不信向阿彌陀佛。那些沒有聞到佛教法的人,也會隨口稱出“阿彌陀佛”。縱然是頑固、愚劣、暴惡、沒有信心的人,當他們遭遇厄難,遇到危險之時,或者發出讚歎、怨尤的聲音時,也不覺信口叫出“阿彌陀佛”。至於小孩、女子們在玩笑、戲弄時,把沙泥團起來,在牆壁上塗畫等,也都做阿彌陀佛的像。甚至學走路還沒穩、學說話還沒成的小嬰兒,也自然會念“阿彌陀佛”。這都是不勸而自然發出、不教而自然能做的,不是有緣是什麽呢?

  關於這個世界的人與阿彌陀佛有很深因緣這一點,需要做詳細、廣大的觀察認定。確認之後,我們將一心歸仰阿彌陀佛、推崇阿彌陀佛,由此走上速疾解脫成佛的道路。萬法都在於緣,尤其在佛法上,如果能夠認識自己有緣的佛是誰、法在哪裏,從而去修持,那會快速見效,而且決定成功。所以,認定有緣特別重要。

  如何來認定呢?要由觀待理來認定。諸法因緣生,任何果都是觀待因而來的,如果不觀待因就能起,那應該隨時隨地都發生,然而並非如此。我們看到任何果,都應該知道它觀待相應的因而來。從果就能推斷因上是有緣的。

  接著從個人習性和共同關係這兩方麵作觀察。個人習性方麵,譬如有的人一生下來就具有悲心、孝心等,很小就知道孝順父母,看到眾生遭殺難以忍受,這種習性當然是觀待前世修道而來,不可能無因無緣發生。又有的人從小就表現出負麵的貪心、殘忍等。按過去的習俗,嬰兒周歲時會在他麵前擺很多種東西,讓他隨意去抓。有的會抓錢或胭脂,這表示他有貪心,有的抓筆抓書等,表示喜歡讀書寫字,這都跟前世習性有關。又譬如有的人總盯著別人的脖子看,具道眼者就看到他前世是劊子手,經常砍別人的頭,所以今生有這種習性。這就知道,眾生這一世的任何習性都來自前世的串習。

  接著要看眾生彼此之間的關係。就像印祖所說,家人之間的關係隻有四種:報恩、報怨、討債、還債。有的孩子是來報恩的,所以孝順父母,為家庭付出很多。知宿命的人知道,他前世得過恩惠,所以轉世做他們的孩子來報恩,這是由彼此之間結了善緣來的。有些是來報怨,由結惡緣來的,這世特意轉生為子女或夫妻來報複對方。從最近的家庭關係就可以看到,善緣和惡緣各有不同的反應。

  在社會上,有些人一見如故,非常投緣;有些人在一起工作幾十年,卻從未說過話,緣分很薄。人與人的關係不能單單從身體距離的遠近、共事時間的長短來判定,關鍵要看前世的緣。為什麽會一見如故呢?因為前世結的緣很深。在佛法裏,這種事舉不勝舉。譬如一位法師開堂說法,一下子來了很多人,成為他的受法眾。這可能是他幾十年前布施蟲鳥,那些蟲鳥等轉生為現在的這些人跟著他學法。可見,什麽關係都是緣,不是偶然發生的。

  接著要認識大眾性的緣分。譬如轉輪王出世時,四洲人民都謳歌他的功德,對他視若慈父。他的緣普遍到整個四大部洲,他的感召力、威德力等攝持著四洲人民的心。一提到轉輪王,人民都感恩戴德。譬如為了幫他造宮殿,大家都盡心盡力、不辭勞苦。這就是大眾性的善緣。之後也有曆代聖賢、仁君等,千百年來為世人所愛戴,人們到今天還會去拜祭他、尊仰他等,這些屬於流芳百世的緣。要像這樣認識到,大眾性的很多反應也都是由因緣而來。

  又譬如現在的“名人效應”。有些人在年少之時就崇拜某個名人,見過他的形相,聽過他的演講,看過他的傳記等,有各種認識、接觸,結果在心裏種了很深的因緣,以至於很多年追之若狂。幾十年後,再提起曾經崇拜的名人時,還是有一股力量、一種表態。從整個過程來看就知道這絕對不是無因生,而是觀待前麵的因緣,一點都不會錯,絕不會有無因生的現象存在。這樣推究就知道,所有大眾性的果上的表現,也都是從因緣而來。

  接著要了解深入的緣。這是由於已經入了內心深處,已經深入骨髓所導致的。譬如與母親的緣特別深,當遇到困難時,信口就喊母親、憶念母親。不必故意去想,由於緣特別深,任運就會起。從這裏要知道什麽叫“甚深的緣”。

  接著移到阿彌陀佛的現相上,應該說在我們這個世界,他是最長久、最普遍、最深入、最不可思議的一種緣。這是因為阿彌陀佛特別關懷穢土眾生,自從無量劫前五劫結成大願,之後在不可思議的兆載億劫裏與此界眾生結緣,不斷地加被、回向、慈心觀照等。如果以佛眼來看,那真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因緣。正是由於這樣的因緣,在釋迦佛的教法期裏,眾生跟阿彌陀佛的因緣時間最長,麵積最普遍,已經深入內心了,程度最深,已經深入骨髓了,脫口而出、信口便來。這些方麵足以證明,我們跟阿彌陀佛有最極甚深的因緣。

  首先從時間上看,自從釋迦佛出世宣說淨土法門,一直到法滅隻剩“阿彌陀佛”四個字為止,在整個教法期裏,眾生一直跟阿彌陀佛有緣分。就像釋迦佛在《阿彌陀經》中所說:我在這個世界成道非常難,給你們講這個不可思議的法更加難。這裏有不可思議的功德之利,你們一定要深信、要發願、要求生彼土。像這樣,釋迦佛在世時,他的威力、諦實語的力量,攝持著人心一心歸向阿彌陀佛。從那時起,人們就至誠地憶念阿彌陀佛、歸向阿彌陀佛。

  佛滅度後,在印度經由龍樹、馬鳴等諸大菩薩們的宣揚,阿彌陀佛在那裏的普及度極高,人們都修阿彌陀佛法門。之後傳到漢地等其他地區,在上千年的曆史裏,無數的人心向阿彌陀佛。延續到後末世,一直到法滅的最後一刹那期間,阿彌陀佛的緣都在。最後其他經教全部沒有了,而阿彌陀佛的緣還在,人們還可以依靠“阿彌陀佛”四字名號得到度脫。那個時代極其渾濁,其他正法都沒有了,人們根本不知道苦集滅道等,然而人心一碰到阿彌陀佛,還是會傾向、歸投。在最渾濁的年代裏,還是跟阿彌陀佛有很深的緣。就像我們跟母親的緣非常深,哪怕精神快要失常,在關鍵時刻還是能憶念母親。在其他方麵由於緣淺,當心識錯亂,或者到了很艱難的時刻,就想不起來了。像這樣,從時間最長遠這一點,能看出阿彌陀佛與此界眾生非常有緣。

  其次從普及度來看。凡是信佛的眾生,不論出家在家、男人女人,處在什麽階層、文化程度如何、財富如何等,都無不信向阿彌陀佛。雖然法界裏有無量無數的佛,釋迦佛也宣說了很多尊佛,然而從普及度上看,有多少人知道不空成就如來、阿閦佛或寶生如來等呢?去統計的話,人們都不太了解,即使了解,印象也不深。但一談到阿彌陀佛,那是耳熟能詳、呼之即出的。不僅如此,阿彌陀佛還普及到了非佛教圈。很多一部佛經也沒讀過、一點不了解佛教的人,提到“阿彌陀佛”都非常熟悉。在中國人的心裏,最熟悉的佛就是阿彌陀佛,電視、小說、網絡、各種世間談論裏經常出現“阿彌陀佛”。這就看到,阿彌陀佛的普及度最高了。

  這是什麽緣故呢?阿彌陀佛曾在因地發願:我成佛時,如果十方如來不谘嗟稱歎我名號,我就不成正覺。現在大願已成,因此本土的佛極力地讚歎阿彌陀佛。以本土導師的感召力,往後曆代祖師們都宣揚阿彌陀佛。民間處處能聽到念阿彌陀佛的聲音,寺院的牆上都寫著“南無阿彌陀佛”,山崖的壁上也刻著“阿彌陀佛”,很多人家旋轉的霓虹燈裏,都有“南無阿彌陀佛”,念佛機裏也不斷地唱著“南無阿彌陀佛”。人們打電話前後都說“阿彌陀佛”,發短信前後也寫“阿彌陀佛”,就連國家領導人都說“阿彌陀佛”,這不就是舉世皆知嗎?那麽這是偶然的嗎?不是,實在是佛的願力所感!從普遍性而言,阿彌陀佛的確是我們最有緣的佛。

  再從深入度來說,總體上阿彌陀佛最深入人心了。就連一些暴惡之徒,頑凶愚蒙、不信三寶的人,在發生空難、車禍等時,危急之際一念冒出來的就是“阿彌陀佛”。感覺念其他的沒依靠,不怎麽信,但阿彌陀佛可以救我,口裏馬上念出來了。或者發起讚歎、怨尤的聲音時,也是說“阿彌陀佛!實在太好了!”或者“阿彌陀佛!怎麽會這樣?”這也不是無因無緣就有的,而是累世的結緣已經深入他的心裏了,雖然此前被邪的習氣障蔽,但他不是沒善根的人,所以一碰到危難,善根一發動,他就會求救,念出“阿彌陀佛”來。有些人就是因此而轉入佛道的。或者偶爾由一些因緣投向阿彌陀佛,後來出現了很好的結果,這種情況也很多。

  這不能隻從現前一世來看。這一世雖然成了惡逆頑凶之徒,但心裏還是有善根。這是由於阿彌陀佛累世不舍眾生,佛的光明時時攝受有緣,他心裏曾播下被阿彌陀佛救度的種子。譬如過去生見過阿彌陀佛的像,對阿彌陀佛行過禮、供過香,稱過彌陀名號等,這些都如金剛種子一樣不會磨滅。在因緣成熟之際,就會從內心深處念出“阿彌陀佛”。再說,在座的人都聞過阿彌陀佛,那你快死的時候念誰呢?很多人會想:隻有阿彌陀佛!沒有別的依靠處,隻有靠阿彌陀佛解脫生死。可見,阿彌陀佛已經深入人心了,跟此界眾生的因緣非常深,所以人在緊要關頭、特殊關頭,信口就叫“阿彌陀佛!”以世間惡法來說,如果男女間的情感非常深,那他在發高燒時,信口就能念出對方的名字,這證明心裏種的因緣很深。要知道,信口而出是不簡單的,不要以為是偶然性。

  再從任運性上來看,會發現阿彌陀佛已經深入到我們的習性中了。這個世界的兒童、女子們在戲笑時也會說“阿彌陀佛”。譬如小孩見到出家人,馬上合起兩隻小手,大聲說“阿彌陀佛!”他就會這麽念。做遊戲堆沙子時會說:“我們堆阿彌陀佛!”或者在牆上塗畫,也會畫阿彌陀佛,或者寫“阿彌陀佛”。甚至那些走路還走不穩、說話還發音不全的小孩,也自然能唱“阿彌陀佛”。這都是習性使然,沒有很深的緣是唱不出來的。譬如一頭牛,它過去嗅過《法華經》的前幾卷,後來轉世為人,這幾卷念起來就格外熟,非常流利,但是到了後麵就念不下去。什麽原因呢?他隻嗅了前麵幾卷,因緣就是這麽奇特。很多人自然會畫阿彌陀佛、說阿彌陀佛、唱阿彌陀佛等,這就表示緣很熟,否則緣不熟就唱不出、畫不來。就像跟你說一尊別的佛的名號,由於不太熟,好像記很久還記不住,心裏也冒不出來,也不會發自內心地去這麽做。要知道,人的任何表現都是依因緣的,不會隨便出來。

  像這樣,從任運性、自然性這一點,就知道阿彌陀佛跟我們這個世界的人結過很深、很久的因緣,以至於一觸就出來了,非常自然。這些方麵的情形都是沒有勸就發出,不必教就會的,不正是有很深因緣的表現嗎?就像莫紮特很小的時候就能作曲,什麽原因呢?他前世就是做這一套的。其他人不要說幾歲,到了幾十歲都不會作曲。還有一些神算兒童,幾歲就能做高深的數學,就是因為他前世是數學家。從這些方麵類推就知道,此世自然發出來的東西,都是前世串習力過大所導致的。

  到這裏我們要觀想:阿彌陀佛成佛已經十劫,成就了無量光明。在淨土經裏可以看到,阿彌陀佛的光中現無數化佛、化菩薩等,特別觀照娑婆世界,有無數化身來與眾生結緣。連觀世音、大勢至菩薩也都放光,光中也有無數化佛、化菩薩等,以各種化現攝持眾生歸入阿彌陀佛的願海,跟很多眾生在長時間裏結緣。譬如化現蓮師,跟藏土眾生結緣;化現善導大師、永明大師等,跟漢土眾生結緣,以各種身份、方式在地球上跟人類等結緣。不管怎樣,我們都是在彌陀願海裏,我們一念佛,佛的願力、威德、光明就在心中作加持,從未舍離。像這樣,有很多表層的、內層的、密層的因緣關係。看清楚了內層、密層等後才知道,這個世界顯現出如此普遍、長遠、深植人心、任運而現的阿彌陀佛緣起,這一切外層表現都是由深層的因緣而來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