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了和教育有關的大大小小的十幾個微信群,泡上一陣子,皮都泡白了,才發現牛娃們大都是虎媽狼爸們用銀子和繩子給喂出來的。感慨之餘,才想起來這輩子還是遇到過一個唯一天生聰慧的人才,隻是少年早逝,徒留遺憾而已。
在武大讀煙酒生時的一個同班同學,姓陳,現在還記得他的模樣。爸爸是卡車司機,媽媽是民辦小學老師,按現在的標準是排不上號的。人家6歲起打麻將就摸牌,小學三年中學三年---初中高中一起喲。上大學時12歲,還沒有講台高,還是夠膽量學著狐朋狗友們約師姐出來壓馬路。
他天天瘋著玩,孩子麽,但每次考試就是能夠剛剛及格上線,中考初考高考考研全都是一個樣---考研錄取線240分,他是243。別人21歲大學還沒畢業,他中科院軟件所的博士證都拿到了。結果怎樣呢?工作不過半年22歲就得了癌症走了。長得漂亮結實、一笑倆酒窩的*男生*你見過麽? :-)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的事情應該看得蠻多了。還記得學概率的時候裏麵講的那個正態分布嗎?其實講的就是我們 --- 這世上很聰明和很笨的,其實都是少數,大家都是差不多的。現在境況機遇差別不同,你可以說是各人的努力,也可以說是命。笨的如原來小時候鄰居家有個肖癟癟,人家是真傻,那還不是每天開開心心和一幫小孩一起過家家?人家是真開心,而且天天如此---大學畢業有一次碰到他,二十好幾的人了,還在笑哈哈地過家家。
看開些。有錢如鼻兒蓋茲一類的,西雅圖的那個半島的一半都是他的地盤,睡起覺來還不是和你我一樣占屁股大的一塊地?五十年後下了地獄、還不是都得跟在你我屁股後頭乖乖地排隊等閻王爺訓話?活得再爽歪的,還不是會嫌自己荷包不夠鼓、美女不夠多、身體不夠好麽? :-) 我的大學同學畢業三年後就走了三個,你想看都看不到了。中學同學看來都還蠻好,微信群裏大家也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但三十年後,這裏還有幾個人能夠和你一起偶爾開心地聊聊天呢?
跑題了 :-)
既然是普通人,養的是普通娃,咱們就聊點兒接地氣的吧。
Wordly Wise 3000是練習單詞和相關閱讀的好書,很多私校都用到它。從第二本開始就可以。
Editor in Chief是練習改錯(語法和語義)和培養細心的好材料,可以到Amazon上查。
Reading Detective是我培養女兒練習閱讀的主要材料,Amazon可以找到。它的特點是不僅僅問你答案是什麽,而且還問你哪個句子或段落支持你的觀點,這就不落俗套了。
3年級考Gate,一般練習了“building thinking skills” level 1就沒有大問題。這些都是Critical Thinking Company的書。
數學我一般是讓孩子練習IXL,完成後再推比如AMC的math count,從4年級開始。牛蛙們拱什麽更高級的,俺就不知道了。
寫作沒必要太早,4年級以前關鍵是培養閱讀的興趣。寫作班效果不大,搞多了反而束縛了孩子本身的想象力---見過幾個輔導班上多了的孩子,寫作過於套路化和成人化,家長還偷偷摸摸的、生怕讓人知道了信息。
米國開國至今不過兩張,沒有什麽文化(動不動就是往林子裏鑽的套路麽),學校也沒有什麽像樣的教學大綱,每個年級娃兒該學些什麽,心裏容易抓瞎。《what your first grader needs to know》到《what your sixth grader needs to know》是一套不錯的參考,和孩子隔三差五地一起瞧瞧。
和孩子一起讀書---別人家哼哧哼哧的辛苦,你在那兒玩手機微信遊戲什麽的,這role model做的,孩子一定是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嘟噥在嘴裏。
這是小學階段的。初中高中的娃兒還沒有經曆,咱隻好摸著石頭過河---走著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