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納罕尼河獨木舟之旅第三天,大拐彎

(2016-11-19 19:52:13) 下一個
 

昨晚又下了一場大雨,大家的帳篷都經受住了考驗,隻有老盛的帳篷漏雨。他的帳篷是從“加拿大輪胎”(Canadian Tire)買的,被我們嘲笑為“有錢人”。百貨商店裏賣的戶外用品標價確實是比專門的戶外店便宜很多,但實際上性價比很差。我現在用的帳篷有十幾年的曆史了,對付昨晚的大雨毫無壓力。而同一時期從百貨商店買的帳篷早就成了垃圾。便宜的東西其實很“貴”。(此次行程一結束,老盛就把他的帳篷扔進了垃圾桶,這是後話)

我們租的炊具裏麵有一個“荷蘭烤鍋”(Dutch Oven)。我們沒有準備相應的食譜,早上不知誰把它翻出來熱麵包。其實準備充分的話可以烤出很多花樣來的。

BC的家庭起得比我們晚,出發卻比我們早。我們磨蹭到11點才出發。天氣依然陰沉,而且風不小。劃著劃著很多人覺得冷。很早就靠岸吃午餐。特別挑了一處背風處,而且還生了一盆火,烤食物順帶取暖。

這時候河水變得更渾濁,而且不時夾雜著樹枝衝下來。估計是昨天的暴雨引起了某個支流的山洪暴發。

再出發不久就進入了第三峽穀。第三峽穀的兩岸沒有第四峽穀那麽陡峭,但一樣高聳,一樣氣勢雄偉。這條河上四個大峽穀是淘金者按照他們所見的順序取的名。這麽漂亮的地方竟然有著如此缺乏想像的名字,估計當時的淘金者眼裏隻有金子。可見心裏裝的東西很重要,不然即使到了遠方,可能看到的還是苟且。

第三峽穀有40公裏長,是四個峽穀裏最長的。我們今天的目的地就是第三峽穀中的大拐彎(the Gate)。我們到的時候BC的家庭已經在紮好營了。好在這個營地很大,有足夠的地方讓大家住。營地在大拐彎入口處,河水在這裏拐了一個90度的彎,兩岸是直上直下的懸崖峭壁,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門”。我選了一個地方搭帳篷,帳篷門正對著這個大“門”。


紮好營之後我們去爬“門”。從營地走過去中間還隔著一條小溪。水位比較高,涉水過溪比較困難。老盛在上遊拴繩子準備強行渡溪。我們則準備從溪口的河邊用船過渡。正好這時候BC家庭從對麵山上下來,他們就是用船擺渡。他們讓我們搭順風船。他們團隊的兩位中年男士劃船,將他們的人渡過來,再將我們的人渡過去。我們最後的兩個人又劃了一條自己的船下來,準備等下當渡船用。

爬山的小徑沒走多遠就湮沒在風化崩塌的石頭陣中。需要手腳並用才能繼續往上爬。好在山不是很高,大概半個小時就到了頂。這裏確實是納罕尼河上非常值得一到的地方。站在上麵一切盡收眼底。河水在“門”前拐了個直角彎之後沿絕壁直線流了一段距離,之後又拐了個直角彎,完成了一個U形拐彎。“門”兩邊的絕壁跟刀切出來的一樣整齊。讓人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下山的時候發現又有幾隻船靠了岸。估計是CBC的攝製組。這下營地會更熱鬧了。

下到溪流邊,順便洗了個澡。溪水也是冰冷刺骨,在裏麵一分鍾都呆不住,隻是簡單地打濕了一下。

回到營地王立鬆和林莘已經把晚餐準備好了。他們倆都沒有去爬山,而是留在營地給大家準備晚餐。我在想是不是跟昨天落水體力透支有關係。今天他們的船看到有浪就靠岸邊劃,是因為林莘的心裏陰影麵積比較大。但好在兩個人友誼的小船還沒有翻。

河水在緩慢上漲中。CBC攝製組的人在河邊樹了一根樹棍監測水位的變化,還提醒我們要把船抬到高地並拴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水行者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狸貓的爸' 的評論 : 安全是絕對要注意的。多謝提醒
水行者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五湖以北' 的評論 : 可惜了。接著完成別一半。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當初來加拿大就是想過這樣的生活,隻達到一半,拿個橡皮舟在湖裏劃。當年女兒野外劃過兩年,現在也不作了
狸貓的爸 回複 悄悄話 老弟威武!還是要注意安全.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