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說Halloween(萬聖莭 前夜) 陳殿興
剛來美國時,過Halloween 感到很新鮮,印象很深,雖已事過多年,但那歡樂情景至今仍曆曆在目。
節日是在每年10月31日。但一進十月,節日的氣氛便日漸濃烈:有些家門前就擺上了刻著嘴和眼的南瓜燈,掛上了假髑髏、死神和妖魔鬼怪的模型和蛛網、蝙蝠等等陰森可怕的裝飾,有的家門前還安裝了模彷鬼叫的音響,總之,用各種手段營造恐怖氣氛;大人們就動手給孩子們準備裝扮妖魔鬼怪穿的奇裝異服;孩子們也開始期待著歡樂節日的到來。
過節那天,學校課後組織學生在校內化裝遊行,展示學生們各自得意的裝扮。天色一煞黑,孩子們就迫不及待地穿上早就為他們準備好的奇裝異服,打扮成妖魔鬼怪等可怕模樣到各家要糖果。主人一聽到門口喊“Trick or treat(不款待就搗亂)”,馬上就開門給糖果——家家都備有一些糖果等著來要。有些商店門口也排著要糖果的長龍——不分族裔,不問年齡,來者人人有份。
那樂趣不在要到的糖果(要到的糖果,家長為了孩子們的健康也不讓孩子們多吃),而在要糖果這種活動本身。孩子小就有家長陪著——孩子敲門要糖果,大人遠遠站在旁邊陪著。看著孩子開心,大人也開心。
看著街上熙熙攘攘的要糖人群,聽著各處傳來的鬼哭狼嚎,無意要糖的人也感到其樂融融。
Halloween一詞,來源於蘇格蘭語,是由hallow(聖徒)和even(前夜)構成的——even縮寫是 e'en 或 een , 意思是All Hallows' Eve 。譯為中文就是“萬聖節前夜”。
那麽,萬聖節前夜怎麽變成了現在這種以妖魔鬼怪橫行來取樂的節日呢?
說來話長了。兩千來年前,11月1日是居住在英格蘭、蘇格蘭及愛爾蘭和法國北部的凱爾特人的元旦,10月31日夜是薩馬寅節(Samhain)。薩馬寅節是祭祀已故祖先的節日,人們相信這一天夜裏已故祖先會回家討要吃食,各種妖魔鬼怪也會出來禍害人們。這就產生了這個節日的兩個特有的傳統:孩子們打扮成妖魔鬼怪的樣子,喊著“不給糖就搗亂”,到處要糖;人們就把南瓜刻上嚇人的眼和嘴並在裏麵放上蠟燭擺在門口以嚇退妖魔鬼怪。
放在門口的南瓜燈,英文叫傑克燈( jack-o'-lantern)。為什麽叫傑克燈?傳說古代凱爾特人有個叫傑克的鐵匠是個酒鬼,他邀請鬼王一起喝酒, 鬼王兩次上當受騙,被迫答應他的要求。第一次傑克得到鬼王的承諾是一年內不騷擾他,他死後也不拘取他的魂靈;第二次得到鬼王的允諾是鬼王保證他十年無憂無慮的生活。可是他一年之後就死了。他死後,天堂因他生前罪孽深重不要他,而地獄也不收他,他隻好把炭火放在挖空的蕪菁裏照著在大地上遊蕩,以等待末日審判……。因此過這個節日時,凱爾特人就把蠟燭放到挖空的蕪菁、馬鈴薯、甜菜、大頭菜裏當燈籠。1840年代,凱爾特人後裔(蘇格蘭人、愛爾蘭人等)移民來到美洲大陸,也把這個節日帶到了美洲大陸。他們發現南瓜是比蕪菁等更好的做燈籠的材料;因此現在所看到的傑克燈通常都是南瓜做的了。
凱爾特人皈依基督教以後,采用新的紀年法,原來的元旦變成了“萬聖節”,薩馬寅節就變成了“萬聖節前夜”。
最有意思的是,這個節日本來很像中國人的盂蘭盆節,但是在演變過程中卻逐漸失去了陰森可怕的迷信色彩,以至於現在竟變成拿妖魔鬼怪給人們尋開心的歡樂節日了。我想,正是這種獨特的歡樂特色才使它從凱爾特人的節日變成了許多民族的節日。現在除了英國、美國和加拿大以外,南美洲、澳大利亞、新西蘭、歐洲大陸多數國家、日本及東亞一些國家都在過這個節日。(見Rogers, Nicholas (2002). Halloween: From Pagan Ritual to Party Night, p.164.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據俄國 РИА Новости2013年10月26日報道,聖彼得堡動物園邀請彼得堡的孩子們參加10月26日星期六的Halloween活動。在這前後,http://kiyany.obozrevatel.com報道了烏克蘭首都基輔開始歡慶這個節日的盛況,http://www.interfax.by也報道說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已開始這個節日的歡慶活動。據2013年的網上報導,這個節日在中國大陸和台灣也受到一些青年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