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戀物

不止戀物,還需惜物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我姐姐不學好| 那些年我們讀過的課文

(2016-06-29 14:22:18) 下一個

我姐姐

不學好

想到什麽說什麽

喜歡什麽做什麽

一點不在乎

十歲上

她把刀塞在皮腰帶上

夢想成為

白馬王子

扮成玩偶小馬

她揚起長長頭發

一直拖到膝下

吸引了當地最佳精英

媽媽哭泣為她祈禱

30歲上她離了婚

剪去長長卷發

蹲在馬車上

告訴我:上帝創造了人

然後又後悔

我跟她不同

一直學好——而現在

我正盡力

爭取達到自己的

壞標準

最後

我和她沆瀣一氣

喜歡起她的怒氣,長靴

我們交談

我們抽煙

我們嘲笑每一個人

一對壞姐妹

這是一首英國小學語文教材選錄的內容。很多年前叔讀到這首詩時百感交集,這殊途同歸的兩姐妹多像Nana和奈奈,餘家亮和李聖琪,分明就是「世界上另一個我」。繼而叔叔我羨慕國外的教育沒有把孩子們往梅花妝紅臉蛋,呲牙晃腦傻笑裏調教,而是用孩子的語言傳達成人的經驗,指出命運的詭譎和無限可能。

即便是從大人角度去欣賞,這篇詩作也是深刻有力的。

相比之下叔小時候讀到的一些課文真心雷到不行,舉幾個栗子:

1. 上山下鄉型

「榆錢飯」,「挖薺菜」,「回延安」

「羊羔羔吃奶眼望著媽,小米飯養活我長大」……

讓工農的歸工農,學術的歸學術有辣麽難嗎?這樣的文和「藤野先生」放在一起你知道魯迅有多糾結麽?

 

2. 扭曲的英雄主義

「突然,四麵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殺害了小英雄王二小。」……

如果要犧牲兒童換取勝利,那麽勝利意義何在?

 

3. 無節操的堆砌……

「花潮」,「火燒雲」,「荷塘夜色」……

而且還特麽要求背誦!

 

4. 毫無邏輯的杜撰

「半夜雞叫」

天天夜裏扒雞窩學雞叫,這地主比品叔我還逗比有木有!

 

5. 魯迅的吐槽

最爛的幾篇雜文都收錄了。連「做女婿換來的(大宅子)」這種很Low的罵街都要標小字體注明這是作者的獨特風格,搞得品叔我差點拉黑魯大爺。後來叔自己讀到「傷逝」,心凍成冰,碎成渣,可惜這麽好的婚姻啟示錄從來就不能入選教材!

 

6. 五四時期的新詩

「紙船」

真心替冰心尷尬,五四很重要,五四很有意義,但那時的作品大多都是笑話,咱就承認了行嗎!

 

7. 閹割所謂的少兒不宜

「葫蘆僧判斷葫蘆案」,「故鄉」

把「男風」刪了我可以理解,但閏土在草灰裏藏碗為何要避諱呢?難道這不是全文最悲哀最深刻的點睛之筆麽?

 

8. 社會主義新風貌型

「賣蟹」,「花市」,「修車」

這一類比上山下鄉型略強一點,算是故事會的水準,要知道同年紀的美國學生已經在讀喬治奧威爾了!

9. 掃盲文

「和青年同誌們談寫信」, 「怎樣丟掉學生腔」

在全國一半人口是文盲的情況下所做的應用文早已沒有任何借鑒意義,就讓曆史成為曆史吧!

以上的內容如今還在冊嗎?在——嗎——?

兒童生活在成人的平行世界而非底層世界,孩子們的領悟力和接受力遠超於成人的想象。同情,愛惜,自責,惋惜,遺憾,這些複雜而微妙的情感孩子們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領會的,或者說可以學習領會。

說到這回想幾篇令叔記憶深刻的兒童讀物,都不是專門為兒童而寫的。

一. 沙丘的故事

如木心先生所言,安徒生對於醜是盲的,即便是醜陋和低俗在他筆下也帶有高級的美感。

生於顯赫之家,遭遇船難,父母雙亡,隻有嬰兒被衝上異國的海岸活了下來。本該被寵溺富貴環繞的孩子成長為一個貧窮漁民。然而在雨爾根身上始終持有與生俱來的高貴品格,為著不接受沒有愛情的婚姻因而離開家鄉。在赤貧的漁村談愛情是多麽奇特的奢侈啊!

生活在泥濘肮髒的底層,雨爾根也從未喪失善意,無關教育和階級,而是人性中天然的善意。

幼時的叔在閱讀時第一次深感人生的艱難和無常,我一次次的期盼男主人公終有一日重歸屬於他的命運軌道卻一次次的傷心失望。同樣的故事還有「瓶頸」,半截玻璃瓶見證了女主一輩子的陰差陽錯的悲劇和永遠深埋的秘密。

人無法改變命運的屬性,但每一個層次的生命都可以成就屬於自己的圓滿。

 

二. 在森林裏

瑪麗·荷·艾斯的黑白繪本。

重重森林充滿詭譎,像車燈投射在林中公路上的影子,揮之不去。似乎是一個本該充滿歡樂的故事,卻透著迷夢和隱喻。男孩和動物的相遇似是奇幻似是注定,梳頭的獅子,洗澡的象寶寶,吃花生果醬的棕熊,安靜的兔子,每一個動物的形象都似曾相識,每一個場景都仿佛有著深長的含義。

 

“看到一隻灰色的老鸛蹲在水塘邊,一動不動。

我要走進了,才能看出來它是一隻真正的鸛。

老鸛站起來,看著我,一句話也沒說。

可是,當我走回動物們那裏,這隻怪怪的鳥也跟來了。”

很多人都說讀到這段時不知為何淚水湧上喉嚨,相應神會卻又無法言語道斷的通感,似是了然,似是未知。

最終所有的動物在捉迷藏時消失不見,但小兔子還等在原地。是夢?是真?是人生?難以道明。

 

三. 花椒樹上的響鈴

這是叔在「少年文藝」上讀到的一則故事。

五年級的一郎瞞著母親獨自去見素未謀麵的父親,在父親家見到了妹妹,喝了一杯文旦汁後就離開了。

故事的敘述一如日本文學的淡遠,節製。原來不是每一個漂亮能幹的女性都能獲得理想的婚姻。原來缺失男性的出席,媽媽和孩子也可以生活的健全體麵。原來小孩子也可以將棘手的狀況處理的克製周全。

“媽媽,請您放心,我和爸爸見麵的事不會寫到作文裏去的,這種事最好就我和媽媽兩個人知道。”

很多時候成長不是漸進而是瞬間。

再說說那些噩夢般的兒童讀物。首推必須是暗黑係的「格林童話」呀!

「格林童話」已經被無數次扒皮原本來自中世紀民俗故事。叔讀到的第一個「灰姑娘」版本還未經迪斯尼的改造,沒有什麽好心的仙女,而是灰姑娘要求父親帶回掛到帽子的樹枝並種在母親的墳頭,然後這棵樹就長出來衣服鞋子馬車了……

如此魔幻的情節馬爾克斯你知道嗎?

灰姑娘結婚時兩隻鴿子,嗯就是幫她撿豆子的鴿子,啄瞎了兩個姐姐的眼睛。話說姐姐們除了讓你做點苦工,企圖穿上你的鞋,也沒做過什麽大惡吧,這樣對她們真的好嗎?

至於王後的結局就更令人發指了:“穿上燒紅的鐵鞋一直跳到死!”

買糕的!!!

如此殘暴驚悚的「童話」豈止是兒童不宜。不單這一則,「格林童話」裏有大量色情和血腥的描述,「千種皮」中父親要求和女兒結婚,「三個軍醫」中醫生割下手和內髒,還有無數個繼母被裝在訂滿釘子的木桶裏滾下山坡……

驚悚嗎?這就是叔我當年讀過的「童話」

 

所以說讀物隻分為兩種:不是成人與兒童,而是好的和不好的。好的童話是以淺白的語言傳達深刻的內涵,你給孩子買的故事書自己看過嗎?

大叔的戀物微信公眾號【不止戀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