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古典舞的體態講究“兩軸、三麵”的子午相

(2020-11-05 14:20:59) 下一個

中國古典舞的舞姿、旋轉、特技是在上下身成子午相的基礎上進行立體構圖和塑造形象的,中國古典舞形態的靜態結構特征以蓋叫天先生關於“子午相”的表述較為典型。他說“子午相是戲曲表演身段的一種方法”,他常常強調戲曲舞蹈最基本的動作是一戳一站,他說:“一戳一站是基礎的基礎,因為舞台上的一站和生活中的一站不完全一樣,其中有功夫,這功夫就是子午相,就是身子一站要有陰有陽。要是像平常人那麽一站,這在生活中可能是美的,但擱在台上,除非正好合乎劇中人物的需要,就不美了。因為上下身一根棍,沒有陰陽,成了傻相,板相,哪會美呢?

子午相就不同了,上下身左右叉開點,形成陰陽,這就不是一根棍,而是上半身向陽(向陰)一點,下半身向陰(向陽)一點,因為一半要向著這邊,一半要向著那邊,這就有了對抗,但又要合成一個整身,這又有了成長,從對抗中成長起來,這樣盡管還是靜靜的一站,卻是靜中有動,以動顯靜,因而不是傻相,板相,而是活法相,英雄相。”所以老先生傳下來的子午相,其中有很深的學問,是基礎的基礎,演員站好了子午相,有了這個基礎,往後從站到動,動、走、跑、跳、閃展騰挪,上下翻飛,都保持這個子午相的品局,那就甭管怎樣動,都會動得活法,動得美。

一個演員在舞台上身體四肢的部位,打個不太恰當的譬喻,猶如時鍾的指針。指針有大針、小針兩種,它們有時疊合,有時分開。夜晚十一點到一點,叫子時;白天十一點到一點,叫午時。十二點鍾,是“正子午”;不到十二點或過了十二點,都叫“偏子午”。這個十二點,就是確定身段部位的標準。在劇場中觀眾是十二點,也就是說,觀眾是確定身段部位的標準……演員在舞台上,身體大致可分為三大部分:下身、上身、頭。頭部又包括兩眼,這兩眼很重要,所以也可算作第四個部分。在蓋叫天看來,子午相主要是講“偏子午”,是身體上述四個部分不同方位的多重搭配形態。這四個部分不同向度的錯位,可稱為“靜態體旋”,它通常有兩種基本態勢:一是向同一方向的依次體旋錯位,二是始逆複反的依次體旋錯位。前者為“漩渦式體旋”而後者為“太極式體旋”。

結合上麵的理論具體來說,子午相體現在一些最基本的要求如“頭正身側,身正頭側”,轉身中的“身過留頭,頭過身留”。眼隨頭轉,眼的轉動,不離三線——左乳、右乳和胸口,否則,觀眾隻能看到你半邊臉,姿勢既不好看,身段也不好使,所以才有這“不離三條線”的限製。一個雲手,身體不動,就嫌僵得慌,要動得好看,就得像風吹樹動一樣,隨著雲手的開合,上身很自然地順勢扭轉幾下,這樣看上去就活泛多了。

中國古典舞的體態講究“兩軸、三麵”的子午線,即頸和腰這兩軸,頭、胸、腰這三個麵不在一個運動平麵上,而互相錯位,形成不同角度配合的造型美,如一直被人們認為古典舞典型的最基本的站式“丁”字步,其區別於生活人體形態的關鍵地方就在於“子午式”,左腳在前丁字步,頭腳尖對8點,身體朝2點,身體的方位和頭部方向配合成一種層次分明、立體感很強具有特定古典韻味的造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星如雨8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salways' 的評論 : 古典身韻課,真是隔行如隔山啊,處處都是學問:)
asalways 回複 悄悄話 好專業啊
星如雨8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菲兒是行家:)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多謝分享,學習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