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起來就收到武漢閨蜜發來的文章,一邊讀眼淚就忍不住刷刷地掉。所以決定轉載此文,紀念這些普通手藝人,也紀念那些我認識或不認識的逝去的武漢人。熊阿姨的攤子在武漢漢口的江邊老城裏,老城裏有很多過早攤子,大部分都是經營了很多年的,有熱幹麵,熱幹粉,小籠包,生煎包,炸麵窩,炸油餅,炸油條,米糕,糊湯粉,豆皮,米粉...品種說不完,因為做得都是街坊鄰居的生意,所以他們的早點都是材料足,味道正,口碑好,價格也實惠,熊阿姨就是其中一家。 因為閨蜜住的小區離老城很近,我和閨蜜聚會時常常去這些攤子裏買來一堆過早的回家慢慢吃,慢慢聊,回憶我們的少年時光。 武漢數不完的過早,炸麵窩是我的最愛,這家熊阿姨的店也是必去。 每次看到她大汗淩漓,手腳麻利的招呼排隊的客人,有一種特別踏實的開心,是一種接地氣的滿足和感謝。 記得她從來手不碰錢,客人自己準備零錢投入到她的錢箱裏, 要找零也是自己從錢箱裏麵拿,我每次都會多給,也從不要找零,真心覺得她們這樣的普通手藝人很辛苦,也很不易,真心感謝他們帶給我們的這些樸素的滿足感和幸福感。她每次看到我多給,也都會局促不安但是開心感激的連聲說:謝謝你家,謝謝你家....我都是匆匆走了,怕讓她感到不安。 每次回武漢前,除了想見家人和好友們,最想念的就是武漢的這些早點攤子,可是下次回去,再也沒有下次了~淚如雨下,為這些普通的武漢人!
熊阿姨50出頭的年紀。在沈陽路附近和“小中元麵館”搭夥做生意炸麵窩也快10年了。熊阿姨為人爽快,待人和藹,炸麵窩的手藝據說傳自家中公婆——她炸的麵窩,金黃酥脆,一口下去,濃鬱的豆香混合蔥薑香氣,每天在她攤位前排隊的人絡繹不絕。
這幾年熊阿姨的麵窩攤成了網紅:很多介紹武漢美食的視頻帖子裏都誇熊阿姨的麵窩是武漢最好的麵窩.....
這幾天,沈陽路附近社區群裏傳出一個壞消息:沈陽路口炸麵窩的熊阿姨感染了新冠肺炎,走了。就在這個冬天,她倒下了。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普通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著名攝影理論家丁遵新先生也是熊阿姨麵窩的老食客,他曾不止一次跟人提起:“沒吃過熊阿姨麵窩,你就不算吃過麵窩。”
驚聞這樣一位手藝精湛、做人敞亮、受人尊重的武漢老街坊不幸辭世,丁老先生震驚悲傷之餘,提筆著文,以為紀念。
武漢麵窩美味之最——熊麵窩阿姨,走了
她總是樂嗬嗬地,手腳不停地幹,不管冬天、夏天,總是滿頭大汗。每天從淩晨幹到中午一兩點,一刻不停,也停不下來,因為總有人排隊。
旁邊也有炸麵窩的,但清淡許多,她這裏總有人排隊,少則十個八個,多則一二十個。為了少排隊,我試過早去,或者晚去,但不行,從淩晨到她下午一兩點收攤,總有人排隊。不過排得也心甘,她動作的麻利、準確,記憶力的超人,特別是她一頭的汗水,一臉的笑容,總能讓人有特別的生命感悟。
她從來都是匹馬單槍,一個人單幹,是為了省時間,她的收費辦法是油鍋側麵擺有一個鐵盒子蓋,顧客自已投錢自己找錢,她也不緊緊盯著,我當時就心想,對這樣的人不會有誰會昧良心。一邊掌勺,一邊問排在前麵的幾位,誰要薄的,誰要厚的,誰要麵窩圈,誰要特別炸焦一點,誰要炸嫩一點,包括各要幾個,她都記得一清二楚,一一滿足。這個讓我很自然地想起阿慶嫂,慨歎:這個女人不簡單!
丁遵新
2020.3.21.武昌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通知我們,我們會盡快處理.
編輯/Espada
謝謝DD來訪! 喜歡你的畫!
謝謝菲兒! 大家都保重!
謝謝梅華! 願她把美味的麵窩帶去~
謝謝!隻能回憶啦~
希望大家安好!向你家學習,合理安排疫情在家的日常作息,健康的度過這段困難時期!
謝謝! 是啊。 祈禱快點結束。疫情過後, 歡迎大家來武漢過早~
祝武漢早日恢複到以往的平平凡凡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