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 老北京胡同裏的光陰故事

(2016-06-19 14:31:18) 下一個

老北京的小胡同,老北京胡同裏的光陰故事。時光荏苒,歲月如風。時間總是走的太快,我們永遠都對時間無能為力,但是卻可以過好當下。時間走過必留下痕跡,在我們的首都,留下的痕跡最明顯的應該非老北京胡同莫屬了,撫摸著老胡同的牆壁,感受著亙古傳來的氣息,體會著胡同裏的光陰故事。

  北京城的胡同雖說大多數都是正南正北、正東正西走向的,但也有斜街。北京最長的一條斜街北起西直門內大街,南至阜成門內大街的趙登禹路,太平橋大街由此接下去繼續往南至複興門內大街,佟麟閣路再以此往南接到宣武門西大街。一條原本是北京城西部重要水道的街連起了北京最長的一條斜街。

  最長的胡同要數東、西交民巷了。這條胡同與長安街平行,在長安街南麵,東西走向,東起崇文門內大街,西至北新華街。它僅比從東單到西單實際長八裏的長安街短一點五裏。

  與最長、最寬相反的就該是最短、最窄的街巷胡同了。在琉璃廠東街東口的東南,桐梓胡同東口至櫻桃胡同北口一段,原來叫一尺大街,不過才十來米長,東西走向。現今已並入到楊梅竹斜街。

  最寬的胡同:靈境胡同

老北京的小胡同 老北京胡同裏的光陰故事

  位於西城區東南部。東起府右街,西至西單北大街。因其地原有靈濟宮而得名。說起靈境胡同,許多人都知道。它位於西城區中部,屬西長安街街道辦事處轄界。東西走向,東起府右街,西至著名的商業街西單北大街,中與棗林大院、西黃城根南街、東斜街、新建胡同、背陰胡同相交,全長664米,寬處32.18米。元、明兩代是安富坊和小時雍坊的分界處。明代因靈濟宮在此稱靈濟宮。又稱宣城伯後牆街,因街南係宣城伯衛穎宅園的後牆得名。清代稱靈清宮。民國改稱靈境胡同。後沿用至今。胡同西端南側有清洵貝勒府舊址。

最窄的胡同:錢市胡同

老北京的小胡同 老北京胡同裏的光陰故事

  錢市胡同位於北京市珠寶市街西側,臨近著名的商業區大柵欄。曆史上和現在一直是北京最窄的胡同。胡同全長55米,平均寬僅0.7米,最窄處僅0.4米,兩人對麵走過都要側身而行,街內南北共有九組建築。

  一個人推著一輛自行車就難以通行了。盡端是一庭院,上有罩棚,旁有鋪房,是清代官辦的銀、錢交易的“錢市”遺存,是早期金融市場的雛形。

拐彎最多的胡同:九道灣胡同

老北京的小胡同 老北京胡同裏的光陰故事

  北京的胡同多是直來直去,但您萬一走進北新橋附近的九道灣胡同準要迷路,小小的胡同一分為五卻拐了十九道彎,不迷路才怪。西城區也有一條九道灣胡同,不過現已改名為百代胡同了,前門外的九彎胡同仍在,實際上要拐十三個彎。

古老的胡同:三廟街

老北京的小胡同 老北京胡同裏的光陰故事

  最古老的街巷胡同在現今宣武區長椿街國華商場後身的三廟街一帶。這裏遼代叫檀州街,比金代的廣安門大街還要早呢,距今已有九百多年曆史。在宣武區象這樣的元朝以前的街巷胡同還有幾條,如現今廣安門內大街上的北線閣街、南線閣街、宣外的下斜街東邊的老牆根街等。據清朝光緒年間的《天咫偶聞》所記,線閣是遼代舊名燕角的傳訛,或俗訛為煙閣。

  老牆根據三十年代張江裁在《燕京訪古錄》一書中記載:宣武門外老牆根有一段半截的廢城,長一丈八尺,高九尺,城磚堅固,基石如新。有一塊白石長四尺八寸,寬二尺,平嵌在上麵。上刻隸書“通天”二大橫字,左邊刻“遼開泰元年”五字,右邊刻“北門”二字,都是隸書。在它的殘破的城磚上,又有一鐵方磚平嵌在磚上,方一尺二寸,厚七寸,上鐫“龍翔鳳舞”四個大隸字,它的上麵橫鐫“大遼開泰殿陛”六個小隸字。這個地方想是遼時內城的東北隅。由此看來,這些地方都是元朝建大都城以前就有的了。北京城還有一條形成於元朝的斜街,不過現今已不叫斜街了,斜街是它在明朝時的稱呼,現叫鼓樓西大街。

最長的胡同:東西交民巷

老北京的小胡同 老北京胡同裏的光陰故事

  北京最長的胡同要數東西交民巷了,它與長安街平行,東起崇文門內大街,西至北新華街,在明清的地圖上稱為“東西江米巷”。全長6.5公裏,再稍短的是前門東、西打磨廠街和東、西絨線胡同了。

最短的胡同:一尺大街

老北京的小胡同 老北京胡同裏的光陰故事

  北京最短的胡同在琉璃廠東街東口的東南,原來叫“一尺大街”,不過十來米長,東西走向,聽一位老人講胡同裏原有幾家門店,路北是刻字店,路南的店鋪已記不清為何了,雖叫一尺大街,其實是條胡同,現已劃入楊梅竹斜街,成了小街的西段。最近有人又發現,就在這兒附近,有一條更短的胡同,叫貫通巷,隻有20多米長,可算是北最短的胡同。

曆代胡同知多少

  胡同,也叫“裏弄”、“巷”,是指城鎮或鄉村裏主要街道之間的、比較小的街道,一直通向居民區的內部。它是溝通當地交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據道路通達情況,胡同分為死胡同和活胡同。前者隻有一個開口,末端深入居民區,並且在其內部中斷;而後者則溝通兩條或者更多的主幹街道。胡同,是北京的一大特色。著名的胡同:北京的東交民巷什刹海胡同等。  

  到了解放前的1944年,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根據日本人多田貞一在《北京地名誌》一書中所記,當時北京共有三千二百條胡同。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據文獻記載,在明代就多達幾千條,其中內城有900多條,外城300多條。清代發展到1800多條,民國時有1900多條。新中國成立初統計有2550多條。後來合並了一些舊名,新命名了一些;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和城市建設的發展,又拆遷改造了一些,發展至今,北京市有街巷名稱的約4000多個。

轉自:北京旅遊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