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曆八方,我心依然

原創博文,轉發請注明出處,它用先告知本人
正文

思緒飄過雙塔尖

(2018-02-28 09:30:45) 下一個

早上電話裏聽初中同學說,我的同大院女生彥同學,她先生路邊踏空摔了一跤。幸隻是皮蹭破沒大礙,但著實嚇著。又叫我繼續安心國外生活。嗬,沒頭沒腦的話,居心詭異。

“ 國內有時井蓋沒蓋,掉進去淹死的都有”, 同學那頭想像力還拉不住。

我聽沒事兒,也不由調侃起來,“下次見麵的話我想問是否有什麽原因。我要告訴她老公,我曾偷瞄美女而臉撞大樹”

其實那是沒有的事兒。真實情況是大約我五年級時,清明節前學校組織到雙塔寺烈士陵園掃墓,將就步行遠郊拉練,來回幾十公裏,當中還要野炊一次。先遣隊消息說還要被敵機轟炸一次......

郊外茫茫黃土高原,縱深處黃土包隻長有耐旱稀疏的野酸棗叢,和太原盆地內蘆花飛、稻穀香的江南景象形成鮮明的對比。幹裂的土地延伸到陵園附近時又變成一片片鬆林,覆蓋了幾個山穀箐溝。樹蔭下靜靜的躺著烈士的忠骨,數不盡的墳塋象當年的隊伍縱橫有致。老師已有交代待,肅靜不能喧嘩;開始時尊從,後麵就漸漸放鬆。我周圍的幾個同學先是找同姓的烈士,後來又查找比誰發現的官階高。不幸,注意力過於集中,我側臉撞上棵鬆樹,一陣眼冒金星。多年後飯桌上聊起它,有人打趣說,可能是我老盯著某個漂亮的女同學,才有了那段深刻的記憶。

那時,英雄主義教育貫穿課堂內外,語文、曆史課本,小圖書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電影《英雄兒女》,很富時代的氣息。數學題也常有抗戰時期,國共軍隊聯合殲俘日偽多少的混合運算,有一定難度。烈士們都是具體的英雄,少數活下來的也屬這個範疇,比如海軍戰士麥賢得。英雄主義觀念的培養形成,不是一天年而就,當然效果有個體差別(有時顯著不同)。年少時厭倦主義之抽象,不求甚解;現在卻極有耐心地查證、苦思冥想,企望找出普遍基準定錨,方不至被流行文化的浪頭打得河心轉悠。如今百度 “英雄“ 一詞,多跳出電影武俠,甚或鏈接到“拉鏈門”也未可知。在尚拜金權的當下,我孤求清源多少有淒瑟感。

英雄主義應該是抽象概念的集合吧,是有關英雄品質的概括,所以,它當和個人的視閱經曆積累密切相關。相信從小喜好讀《紅樓夢》和喜好《嶽飛傳》的會有截然不同的英雄史觀。英雄主義的初元理解應是基於民族利益的視角,堅強忠誠,直至犧牲精神該是基本要素;和平環境時或可兌釋為大眾利益或公義。英雄在各個國家、民族都有崇高的曆史地位,原因是英雄主義的基質可以教化人的一些優秀品質,如愛國主義,忠誠守信,堅定勇敢,榮辱使命感,等等。人類是群集動物有社會,所以才有了倫理;單一個人荒野見到野豬調頭狂奔,並不要求視死如歸。邏輯上,英雄大無畏精神推演不出拜金主義和崇洋媚外,但確有 “英雄“ 難過美人關之戲說。英雄不是完美主義而“難過美人關”是特殊情景下的自我解嘲。

英雄主義的魅力是超越民族的,甚至有美學價值,從好萊塢的電影到世界名畫可佐證;嶽飛的滿江紅更是升騰了驚天泣鬼的英雄氣概,屬華夏典史中的瑰寶。相反,褻瀆英雄一定是文化墮落,如果不是無知的話。

嶽飛是一位中華民族英雄。嶽母給嶽飛刺字 “精忠報國”,意思是勇敢地抗擊侵略,保衛家園,倒未必是扶持沒落的大宋朝廷;其母也沒有鼓勵他擴展疆域,到其它國家侵略的意思。嶽飛既不是政治家、改革家,也非封建帝王製度的家犬,更不是蓄意破壞世界和平。這些年有些思想家和流俗作品喜好標新立異,如患嚼碳異食癖,想給曆史中的奸臣平反,包括秦檜和汪精衛,用色彩豐滿的現代人性價值觀戲劇化曲演曆史,令疑是三維錯亂的精神征兆。嶽飛其實是一位傑出又樸素的中原人,保家衛國而已,可能並無意學貫中西光屁股雕塑的文化或自由思想,或捍衛某種資權民權理念,也沒有固執地為推行東亞共榮圈而出征打仗。因此,用後發思想和標準去評判他的曆史功績顯得理據不足。

是英雄不問出處,隻要具備剛強的毅誌和為民族利益獻身的氣概和事跡。然而,政治家的英雄主義的亮點易被其政壇上的耀眼所暗化,或因政治、意識形態的不認同而被妖化。前者如南非前總統曼德拉(Mandela)為爭取黑人的權利而鬥爭,視死如歸被判終生監禁,釋放時已坐牢27年。後者,如古巴的卡斯特羅兄弟 (Castro’s)也是為民族獨立而戰,出生入死最後贏得了民族獨立。不過由於他觸碰了當年美國殖民富人的既得利益,搞起社會主義的體製,其國際形象一直被矮化。顯然,我理解的英雄是較狹義的,不泛化英雄方不至舍棄真正的英雄內涵之崇高。

漫步華盛頓郊區的阿靈頓公園,寂靜的樹蔭下走動時,心底有一種悲切哽咽。他們也都是我敬仰的英靈,但也可能曾經是我父輩的敵人。 政治家有傾向好為英雄主義添加當代的定義元素,園內刻有一段肯尼迪總統的名言,“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們做些什麽,而要問你們能為國家做些什麽,……而要問我們共同能為人類的自由做些什麽”,字句裏的英雄氣概蕩氣回腸。不過,那是1961年他的就職演講,當時美國正在越南酣戰,北越人恨死,叫他們侵略者,可能直到最近叫法才有鬆改。

推測自從人類有了家園,就有了保衛家園的征戰。隻要國際關係還夾雜叢林法則的成分,就少不了繼續征戰。不管多相信自己的虔誠,也不宜借神的旨意征仗;同樣,即便最美好的終極社會模式隻有一種,其實現之前我們當有耐心看到條條大路通羅馬。但希人類在文明的曙光中漸漸覺醒,那時英雄無用武之地,隻留有榮耀和遺產。

Wrote in Milwaukee, 2/28/2018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八方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六月霞' 的評論 : 一聽就知道是太原長大的!是呀,雙塔是太原的地標,老遠看見,走近得數小時。文水縣劉胡蘭烈士的家鄉,一般是單位有車才能去,回程一定去晉祠看看,那清澈見底的巨大溪水潺潺流淌,觸之如冰!很懷念以前的時光……
六月霞 回複 悄悄話 “雙塔寺烈士陵園”喚起小時候的回憶,小學生沿途步行,陣勢還是很宏大的。最期盼的是去文水,因為可以坐大卡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