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曆八方,我心依然

原創博文,轉發請注明出處,它用先告知本人
正文

橡樹的映像

(2019-11-08 11:27:09) 下一個

【橡樹的映像】

鄰居家後院子有棵高大的水橡樹(water oak),多數年頭適季落葉,露出蒼勁古色;也有幾年下好幾場大雪後樹枝上依然滿掛鐵鏽色的葉子,以為已經枯死,第二年又發出新芽,象調整一下自己的閏月而已,依舊茂密。

    前些年大風刮倒了一顆巨鬆,倒伏時把那橡樹的大枝壓斷,鄰居便有了伐木之心。聊天時我說到,那棵橡樹至少養了五家子鬆鼠(squirrels),每年它們都靠大量的橡籽作冬糧。後來沒再聽到要砍樹,鬆鼠依舊上竄下跳,如紮寨水泊梁山。再後來我後悔自己多話,鬆鼠每年連吃帶糟蹋後院的蟠桃,在花盆、地裏到處挖洞,過量儲備堅果,以至於我這邊地裏不斷的有無名樹苗長出,稍稍懈怠便越長越大,撥不起來了。

    我最喜歡兩種樹,樟樹和橡樹。前者是出於外婆的家鄉有很多的種植,打有記憶之初便記得每個鄉村集鎮都在最顯眼處矗立著地標式的樟樹,背襯白色的民居。仿佛樟樹年輪古遠、高大庇蔭、八人圍抱才能顯示該村有文明的沉積和傳承,象村裏出了東郭先生。那時隨大人走親訪友,走到最後一程雙腿如鉛,但一看見樟樹,便知道到目的地了,頓時口念 “個半個金星!”一種我至今不懂的梵語注能,探馬樣地奔去報信。當地風俗女兒的嫁妝必有一對樟木箱,特有的樟香熏伴祝好一生。然而後者,對橡樹的好感多來自虛擬境界的記憶。

    小學時幾乎沒有零花錢,靠賣廢銅爛鐵牙膏皮所得也就能買幾顆糖;大點兒以後大院裏高年級“娃娃頭”帶隊,假期打工開始有了不菲的分紅。錢除了可以買吃的外還開始有了精神消費。小圖書出租地攤成了我常光顧的地方。五分錢看一本能耗進個把小時;把邊角展平,查看頁碼怕漏看一頁。《西遊記》《三國演義》《嶽飛傳》等古典連環畫百看不厭;有時夥伴們跟我一起看連連催促翻頁,我則反來複去,十分投入地欣賞裏頭每幅圖,然後才是文字。這些圖畫裏有一種樹我記憶尤深,常長在原野,有的高大挺拔、有的厚重敦實,然而樹冠的枝椏都是延展扭曲多杈,背襯雲天時顯出獨特的風骨形態。很多年以後才搞清楚叫橡樹!

    在美南方我搬進第一個自己的家時選種了兩棵橡樹,一家子喜氣洋洋地拍土澆水,照片至今珍藏著,眼神裏流露出淳樸和美好憧憬。快二十年過去,物是人非;有天老朋友特意到舊居拍照發來,見它們幾乎遮蔽了整個前院,像兩條看家狗等待著主人,不免心生憐愛。 如今我在北方居住,常常穿插在幾個城市去工作。冬季裏高速路上看出去,一片片林子秋葉掉落幹淨後擁靠交錯,裸露的枝條在風中搖蕩,十分蕭條淒寒。唯獨橡樹高人一頭,孤零零地挺立在寬闊的農田牧場邊緣。風雪天頭發堅挺,張牙舞爪,很難靠它們作風向標,大俠般威風凜凜。那記憶裏畫家筆下的蒼勁泰然,多少次挑起念頭想岔出去掉頭和它們合影;美極。

    在高聳的橡樹枝下,常會產生走進曆史的幻覺,產生人格化的心裏互動。那些爬上爬下的鬆鼠如一堆調皮的頑童不停地摸討它口袋裏的糖果,它營造的氛圍下穿插了多少雜亂無章的生靈故事;象人老才有了智慧,古老的橡樹似乎稟賦了某種精神品質,又難以道出。

11/8/2019, Milwaukee, Wisconsin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八方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uck86' 的評論 : 取決於亞種的不同。南方時候我種的是小葉子的,果也小些;北方這裏我見的多為水橡樹,葉大,籽也大些,就是圖片裏的那種。:)
luck86 回複 悄悄話 好文。想請教下樓主南方的橡樹和北方的橡樹有不同嗎?
八方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千裏追風' 的評論 : 謝謝您的鼓勵和點讚!
千裏追風 回複 悄悄話 哇!散文沒多少漂亮的文字,但把橡樹描述得打動人心,真是好文!八方人的文字情趣很濃。????????
登錄後才可評論.